隨著醫學營養等相關研究的進步,我們越來越清楚母乳哺育的必要性,其無法複製取代性,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母親願意哺育母乳。然而在整個社會文化還沒有恢復到自然哺乳文化之前,哺育母乳過程中母親遇到的問題非常多,除了家庭社會公共場所的協助支持之外,醫療專業人員的協助更是重要。
這幾年來經由母嬰親善醫院認證的推廣工作以及健康局和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不斷地辦理相關教育訓練,台灣醫療工作人員對於哺乳的知識已經較十年前精進,然而針對哺乳母親嬰兒比較特殊狀況的診斷以及治療則仍需要持續的訓練。「哺乳問題的診斷與治療──圖解指南」這一本書籍以簡單明瞭的文字配合清晰正確的圖片,讓醫療專業人員可以很快的了解常見以及特殊的哺乳相關問題,能夠做簡單的初步診斷進一步提供適當的診斷治療。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哺乳簡明入門書。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理事長
陳昭惠
一位完全母乳哺育的母親每天使用總能量的25%來生產母乳。為了哺乳獻出如此龐大的能量(大於大腦使用的能量比例)顯示人類進化過程中,哺乳對於人類生存變得極為重要。這個結論受到許多研究的明確支持,其不論在開發中及已開發國家餵食母乳的嬰兒死亡率較餵食配方奶的嬰兒為低。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感到訝異,因為目前已知母乳不只提供了適合嬰兒成長與發育所需的營養,也扮演了提供對抗致病微生物的先天性免疫保護。此外,母乳哺育提供母親與嬰兒一個親密的接觸,這對於母嬰間正向的生理反應有微妙的影響。
由於一些難以解釋的原因,在過去歐洲有錢人家的婦女選擇由奶媽餵她們的寶寶。事實上,在18世紀中期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不只發展了一種植物與動物分類新方法,因為反對當時奶媽哺餵(wet nursing babies)的流行作法。因此,他提出哺乳動物一詞,希望強調此類動物由母親產生母乳來養育牠們自己的寶寶。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在倫敦,棄兒醫院院長[William Cadogan (1948)]的一篇論文中指出:貧窮婦女在哺乳她們的寶寶時是沒有困難的。他說:
「母親僅用一些破布寬鬆地覆蓋著寶寶,乳房似乎只有一點的乳汁可以餵寶寶,卻又看著他健康且強壯,知道事情很快地就會變不同,……」
在20世紀初,隨著社會經濟繁榮,對奶媽的需求也逐漸增加。當時,在棄兒醫院以牛乳餵養的嬰兒死亡率約在50 ~ 90%,並且發現以巴氏滅菌法處理牛乳可以大幅提高嬰兒的存活率。因此,「有錢」的母親開始採用這種「袋裝奶媽」(奶瓶餵食)的方式,以改良的牛乳(嬰兒配方)餵養她們的嬰兒。奶瓶餵養於20世紀中期廣受大眾喜愛,而且成為可接受的嬰兒餵食標準模式。從1972年起,澳洲及其他已開發國家中,選擇以哺乳養育她們寶寶的母親比例逐漸增加,相較於Linnaeus和Cadogan的時期,現在反而是較有錢的母親選擇哺乳,而較貧困的母親選擇以配方奶來餵養嬰兒。當然,現在哺乳母親的環境與Cadogan當時描述的貧困婦女是截然不同的。
和其他哺乳動物一樣,新生兒擁有能夠辨視乳暈 / 乳頭區域,以及吸吮乳房的天生技能。然而,新手媽媽也必須學習正確的姿勢擺位,幫助她的寶寶含奶於乳房上的技巧。對母親而言,哺乳技巧是從兒時觀看自己的母親或親屬哺乳而學得。由於在20世紀中期只有小部分女性選擇哺乳,加上社會對大庭廣眾下隨意哺乳的反對壓力,使得母親學習如何哺乳她們寶寶的機會被剝奪。即使有成功哺乳一個孩子的經驗,也無法提供下一個孩子成功哺乳的足夠經驗。因此,在當今社會中要讓婦女在幾個小時之內自然而然地學習到與成長有關的觀察及照護責任,對現今的醫療專業人員,尤其是助產與母乳諮詢人員而言,是極具挑戰的工作。
Kerri Frischknecht和Denise Both提供了一本易讀及易懂的圖譜,裡面提供了在哺乳方面最新的研究介紹,以及當母親在哺乳她們的寶寶時,所遇到各種實務上的問題解決之應用。作者以她在實務界中豐富的經驗,盡可能小心地挑選書中的圖片素材中,相信此書對醫療專業人員及母親來說,是非常珍貴的資源。
Peter Harmann教授
澳洲西澳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