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與《國家地理》雜誌報導,科學證明他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以禪修克服恐慌症的科學解答。
藏傳佛教史上最年輕閉關上師的禪修經驗與方法。
本書是當代禪修大師詠給.明就仁波切與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大腦造像與行為科學實驗室合作,透過大量的科學實驗研究數據證明,心的禪定功夫「為什麼」與「如何」對大腦神經元活動產生變化。
九歲就接觸到生物學、心理學、化學和物理學的詠給.明就仁波切,同時接受了現代科學和佛法的養成,不僅精通藏傳佛教傳統的實修訓練與哲學訓練,對於以客觀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分析的現代科學方法也毫不陌生;明就仁波切以科學觀點學習到自己大腦裡發生了什麼轉變,讓他從一個驚惶失措的孩子,轉而成為在全球到處旅行,且能夠從容不迫,毫不恐懼地坐在幾百個人面前闡述佛法精要的人,更讓他成為一位隨喜自在,幽默而笑口常開的禪修大師。
詠給.明就仁波切以自身為試驗,結合佛法心要與科學原理,以最尖端的實驗研究成果證明,恐懼、不安、迷惑等大腦神經元之間的訊息交流,可以透過心的禪定修持加以轉化;禪定的心,不僅是走出苦痛、絕望迷宮的指引,更是面對生活難題、享受快樂人生的鎖鑰!
在本書中,幽默的明就仁波切以說故事的方式,將深奧抽象的佛教名相與科學術語,用簡單卻清晰、淺顯但豐富的文字和比喻完整表達,更將禪修的初始與進程狀態,用自己切身的經驗描述分享。即使非佛教徒,即使是從未接觸過佛法相關書籍的讀者,也能深切領會這位「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所要傳達介紹給社會大眾,追求快樂的根本之道。
作者簡介:
作者
詠給.明就仁波切(Yongey Mingyur Rinpoche)
1976年生於尼泊爾努布理的詠給明就仁波切,父親是廿世紀禪修大師祖古烏金仁波切。十六世大寶法王認證他為第六世詠給明就多傑的轉世,賜名為「噶瑪鳩美殿津秋及多傑」,頂果欽哲仁波切則認證他為噶舉派龍千耶謝多傑仁波切的轉世,也就是兩位上師的同一轉世。
詠給明就仁波切是藏傳佛教新生起的一顆晨星,也是公認的禪修大師;不僅精通藏傳佛教傳統的實修訓練與哲學訓練,對現代文化議題與細節也極為熟悉。至今已在全球巡迴講學近十年,並廣泛與各階層人士實際接觸並交談,包括國際知名的科學家、搖滾歌手、電影明星,以及所有想要超越與生俱來的痛苦,而獲得恆常喜樂的人。
聰敏、機靈的仁波切常以真誠又幽默的方式,描述自己所親身經歷的困境,深受全球無數佛教與非佛教學生喜愛。
艾瑞克.史旺森(Eric Swanson)
畢業於耶魯大學及茱利亞學校,從1995年開始學習佛法。 著作包括《蓮花說了什麼?》(What the Lotus Said),內容描述他到游牧民族聚集的西藏鄉村,參與學校和醫院建設的義工團隊之旅;他也是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歷史《噶瑪巴,神聖的預言書》一書的執筆者。
譯者
江翰雯
1971年出生,接受根本上師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親自訓練法會中英文口譯及佛法筆譯多年,是馬爾巴翻譯學院台灣翻譯小組的成員,亦曾完成文化大學教廣部的逐步口譯課程,多年從事英文教學。目前在尼泊爾噶瑪列些林佛學院就讀,學習藏文翻譯,亦是虔心憶 念遙呼之歌噶瑪巴千諾專輯製作人,另譯有《全然接受這樣的我》(橡樹林出版)等。
章節試閱
善用你的情緒
我父親和老師們教我,情緒基本上分為三大類:正面情緒、負面情緒,以及中性情緒。
正面的情緒,諸如:愛、慈悲、友誼、忠誠等,可以強化我們的心智,培養我們的信心,並提高我們幫助他人的能力。有些佛典的英譯將這些情緒及相關行為統稱為「virtuous(善)」。至少就我對西方聽眾的觀察而言,這樣的譯法看起來多少跟道德觀有些關連。事實上,這些行為和情緒跟倫理道德一點關係也沒有。我的一個學生的英文造詣還不錯,他告訴我,由藏文「gewa」譯為英文的「virtue」,其實比較接近「virtue」最早的意義,就療癒力而言是「具有效能的、有效的」。
負面的情緒,諸如:恐懼、瞋恨、悲傷、嫉妒、哀慟或羨慕等,通常被譯為「不善」(non-virtuous,藏文mi-gewa);這些情緒通常會削弱我們的心智,破壞我們的信心,也會增加我們的恐懼感。
另外則是中性的情緒。中性的情緒基本上是非善非惡的反應,也就是非正面,亦非負面的感受,就像我們對鉛筆、紙張或釘書針拆針器的感受。你可以試試看,要對鉛筆生起正面或負面的感受可不容易!
利用情緒作為禪修助緣的方法,端視你正在經歷的情緒類別而有所不同。倘若你現在的感受是正面的、會強化心智的情緒,那麼你就可以專注在那個感受和感受的對境上;比方說,假使你感受到對小孩子的愛,那麼你就可以把注意力放在這孩子身上,以及你對這個孩子的愛。倘若你對遭遇困難的人感到悲憫,那麼你就可以專注在那個需要幫助的人和你悲憫的感受上。如此一來,這個情緒的對境就會成為情緒本身的助緣,而情緒本身同樣也成為一種助緣,讓你能夠專注在啟發情緒的那個對境上。
相對而言,倘若我們一直專注在負面情緒的對境上,通常就會在內心強化那個人、那個狀態,或那個事物「本身很壞」(bad in itself)的印象。無論你多麼盡力試著生起慈悲心、信心或其他正面的感受,你的心幾乎還是會自動對那個對境生起這樣的負面情緒:「哇!那個真的很壞,要想辦法除掉它,跟它拚了,或者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面對負面情緒時,比較建設性的辦法跟禪修負面念頭的方法很像,要把注意力安住在情緒本身,而不是安住在對境上。就這樣看著情緒,不要用頭腦去分析,不要緊抓著這情緒,也不要阻擋它,只要觀看著它即可,當你這樣做的時候,情緒就不會像一開始所感受的那麼巨大強烈了。
我第一年閉關時,由於突然要跟許多人相處,這使我內心生起了恐懼和焦慮,逼得我不得不跑回自己房間獨自禪修,當時我所用的方法就跟這個差不多。一旦開始單純地觀看自己的恐懼感之後,我便看清楚它們並非堅固無法拆解的、並非我永遠也無法戰勝的怪物。
事實上,它們只不過是一連串小而短暫的生理感受和印象,由於它們在覺性中跳進跳出的速度非常快,因而看起來好像很堅實完整。(我稍後也發現,這就如同一堆快速旋轉的的次原子微粒製造了看似無法分割且堅實的顯相一樣。)這樣覺察我的恐懼感之後,我開始想道:「嗯,太好玩了,這恐懼感根本沒有這麼巨大強烈啊!事實上,它還蠻沒有傷害性的,而且只是一堆短暫的感受,顯現之後,停留個一兩秒鐘也就消失無蹤了。」
當然,這個過程並非一夜之間就發生的,我花了好幾個星期時間讓自己完全沉浸在其中,就像狂熱的科學家埋首在一個實驗當中一樣,而且我還得益於多年的訓練支撐。
從這個體驗中,我對佛陀在幾世紀以前所教導的種種方法更生感佩之心,因為這些方法竟然能夠幫助他根本不認識的人克服種種困難。當我開始學到更多關於腦部的構造與功能,以及現代物理學家對實相本質所闡述的洞見之後,對於佛陀透過內審而發展出的禪修技巧,以及科學透過客觀性觀察獲知這些技巧為什麼有效的解釋,兩者之間的相符一致著實令我訝異不已。
不過,這些跟負面情緒有關的對境——無論是人、地或事件,有時是如此清晰深刻,讓我們實在無法忽略它們的存在。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千萬不要試圖阻擋,而是要善加利用它們,把你的注意力安住在色相、氣味、味道,或者先前學到禪修所用的對境上,如此,情緒的對境本身就能成為強而有力的禪修助緣。
這些方法在你開始直接面對本書第一部分所提及的根本煩惱時特別有用。剛開始學習有關煩惱的課題時,我心想:「糟了,我充滿缺點,我很愚痴,我有很深的貪著和瞋恨,我一輩子都得這樣痛苦下去了。」不過,後來我聽到一個古老的諺語,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內容大概是說:「孔雀會吃一種有毒的植物,利用其中的毒素增進羽毛的光彩豔麗。」
由於童年時期曾被恐懼和焦慮逼得縮成一團,因此我很瞭解煩惱的強大威力。有十三年的時間,我每天都覺得自己會死去,而且為了從恐懼中解脫,有時也真的希望趕快一死百了。直到我去閉關,不得不正視這些煩惱時才知道,愚痴、貪著和瞋恨其實都是禪修功課的生命素材,就像是孔雀吃的毒草一樣,會轉變為強大加持的源泉。
每一種煩惱都是智慧的基礎,倘若我們深陷煩惱之中,或者試圖壓抑這些煩惱,最後就會作繭自縛,為自己製造更多問題。如果能夠反過來看著這些煩惱,那麼,那些我們深恐會傷害自己的事物,就會逐漸轉化為我們所能期待的最有力禪修助緣。
煩惱不是敵人,而是我們的朋友。
這是個令人難以接受的事實,但每當你退縮、無法認同時,請想想孔雀的例子。毒草並不好吃,但孔雀如果真的吞下它,就能轉毒草為炫麗的羽毛。
在這個修持的最後一課,我們看到面對最可怕最痛苦的經驗時可以運用什麼樣的禪修對治法。細查這些修持之後我們就會知道,任何使我們退縮、驚恐或脆弱的煩惱,也具有同等的力量,能讓我們變得更強壯、更有信心、更開放,且更有能力接受自身佛性的無限可能性。
善用你的情緒我父親和老師們教我,情緒基本上分為三大類:正面情緒、負面情緒,以及中性情緒。正面的情緒,諸如:愛、慈悲、友誼、忠誠等,可以強化我們的心智,培養我們的信心,並提高我們幫助他人的能力。有些佛典的英譯將這些情緒及相關行為統稱為「virtuous(善)」。至少就我對西方聽眾的觀察而言,這樣的譯法看起來多少跟道德觀有些關連。事實上,這些行為和情緒跟倫理道德一點關係也沒有。我的一個學生的英文造詣還不錯,他告訴我,由藏文「gewa」譯為英文的「virtue」,其實比較接近「virtue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