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林良(兒童文學作家)
黑幼龍(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
李偉文(親職作家)
李明璁(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秦夢群(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曾憲政(前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校長)
莊淇銘(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游乾桂(作家/親職教育專家)
周祝瑛(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劉欽旭(全國教師會理事長)
鄭瑞城(前教育部長、前政治大學校長)
徐燕山(政治大學財管系教授)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jeremy hsu的圖書 |
$ 74 ~ 282 | 沒有教科書:給孩子無限可能的澳洲教育
作者:李曉雯、許雲傑(Sharon Lee、Jeremy Hsu)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0-07-02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272頁 / 17*23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共 4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幾乎每一頁,每一個重點,全都擊中我的心坎,發出讚嘆聲,它不僅是我夢寐以求的教颯月哲思。我樂於藉由這一本好書與眾人分享優質的教育觀點,但盼每個人因而都能回歸學習最基本的感動,好奇、探索、開心、快樂,充滿創意。」
游乾桂 作家/親職教育專家
一個良好的幼稚園教育,對中小學的發展,必定有所助益;同樣的道理,基礎紮實的中小學訓練,對於技職教育體系或高等教育體系的蓬勃發展,功勞必不可抹煞;而技職教育體系以及高等教育體系所訓練出的人才,或為父母,或為師表,又殷殷實實的影響著下一代的發展。
天底下只有難教的小孩,但絕不會有教不會的孩子,耐心的陪伴、傾聽、與引導,在生活中協助孩子的發掘出他們的興趣,才是最好的教育。澳洲的教育體制,巧妙的與各種社會制度結合,自然的融入人民的生活中,真正對澳洲人民做出「潛移默化」的效果。在澳洲社會裡,許多良善的特質,是政府、學校、整體社會,這三方,對人民成功教育的結果。
本書以澳洲幼稚園、中小學、職業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等學校教育為主體,但除了學校教育以外,還提及了不少關於社會福利、國家政策、人事規劃、以及社會上的種種制度與面向。因為,對於澳洲人來說,教育,真的是與生活密不可分。也許,透過社會基層角度反應出的社會,能讓大家對澳洲教育有另一種不同的想法,並進而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有更深刻的省思。
●政府與產業緊密結合,將「需求」與「資源」平等落實在教育制度裡,使得人盡其才。
●澳洲教育傳承英國教育體系,但教改參考美國教育理念,形成日後以「核心能力」為主軸的教改計畫
●打造世界級課程教育綱領,納入多元文化
●2006-2008年世界品牌調查中,澳洲連續蟬聯世界第一,而教育是主要評比的五大項目之一。
●教育,是國家的未來-----澳洲教育體制與各行各業通力合作,讓澳洲發展出優質與均衡的教育。
●重視職業教育,對澳洲經濟起飛貢獻頗多。
●澳洲教育制度,讓澳洲人民縮短求學時間,又無限延長求學時間。
●境內三分之一的大學名列世界兩百大名校。
●中小學生在世界PISA的競賽,科學與數學領域,在英語系國家始終名列前茅。
●十一位諾貝爾獎得主,集中在醫藥及生物科技領域。
●百分之七十的澳洲高中畢業生會選擇進入職校就讀,打造出社會上「百業平等」的風氣。
●澳洲的幼稚園教育,以遊戲導引孩子們學習的教學框架,廣受亞洲許多國家學習,爭相參訪的國外教育單位不斷。
●平均且優質的教育產業,於二○○八年替澳洲帶入一百六十六億(約四千九百八十億新台幣)的外銷收入。
作者簡介:
Sharon Lee
Sharon Lee,李曉雯,生於一九七五年。青少年時到澳洲求學,因為從小熱愛孩子,就夢想當一位好老師,最後決定選擇教師擔任終身的工作。
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教育系,格里菲斯大學語言研究所畢業,擁有澳洲幼稚園、小學、及語言教師三種教師執照,曾經任教於世界最大的幼稚園集團、澳洲小學、及大學附設的語言學校。並曾被澳洲Springwood Road State School的校長稱讚為「天生的教師」,衷心的熱愛孩子們及教學,在澳洲有近十年的教學經驗。
二零零六年年初,初為人母,在先生的建議下返台產下一女,曾經以外籍教師的身分任教於台南的國小,隔年轉任高雄地區的國際中小學,擔任外籍教學組長的工作,並兼任該校附設幼稚園的副園長,於台灣有四年的教學經驗。
因為曾任教於台澳兩地,對於中西雙方的教育有相當深刻的體會。
許雲傑
許雲傑,Jeremy Hsu,筆名傑若米,生於一九七五年。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昆士蘭科技大學資訊科技研究所畢業。曾任職於台灣最大的金融保險公司及最大的民營鋼鐵集團,目前旅居澳洲,從事鋼鐵採購的工作。
傑若米,出生於一個充滿教師的家族,爸爸是老師、媽媽是老師、姑姑與姑丈是老師、表姊與表妹也都是老師,天生對教育有相當的敏感度。雖然曾立志以後絕對不當老師,也不娶老師,奈何天不從人願,不但娶的是老師,娶的還是一個天生的外籍教師。
成長於台灣,曾於澳洲求學及工作,對兩地的教育有相當身切的體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