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書開始】
讓世界看見你的魅力
去紐約上設計課
#1.
大約是距今兩年前吧,因〈富川國際電影節〉放映奇幻電影而沉醉的我們,從下著雨的街道跑進一間酒館。正像平時一樣,分享各種跟「愉快專案」有關的深度話題,接著話鋒一轉開始聚焦在「紐約」與「設計」上。其實我們早就排了假,買好去紐約的機票了。雖然是以讓身心煥然一新為名的「提振精神之旅」,但既然要去那麼遠的地方,我們也覺得必定要帶點什麼有趣的故事回來。或許是被電影的華麗影像蠱惑,不然就是提到紐約就會想起的感性圖像,自然而然會與「設計」這個單字連結在一起,我們打算描繪前所未見的「紐約」與「設計」的生動實況!這就是我們那天的話題,也是這本書的開端。
#2.
紐約,現在就像沒了氣的可樂一樣,是個讓人感覺平淡無奇的城市,不過靠現在還存在於那裡的東西,就已經能讓許多人興奮的靈感天堂。或許是因為如此,對學設計的人來說,紐約像聖地一樣,是個一輩子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整個街道就是藝術,甚至走在街上的人們、公共設施等,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讓人不知該往哪看。如果我們只是想寫本像記錄紐約行感想的旅行日記、或奢華又缺乏真實感,令人有距離感的書籍,那過去兩年或許會過得輕鬆點,但我們想嘗試點新東西,想介紹誰都沒看過、都不曾想像的紐約。
我們決定寫一本書,是關於紐約、設計,以及世界首屈一指的紐約設計名校真實資訊,還有各種能喚醒讀者靈感的事物。我們想先從自己開始了解,也很好奇紐約設計學校學生們難以喘息的日常生活,我們想在書中如實呈現學生們全心投入緊湊生活的模樣,這也是因為我們覺得只能依靠流傳在網路上,那些膚淺、利己的資訊非常可惜。況且,那些懷抱成為世界知名設計師的遠大夢想,準備前往紐約的留學生們又該怎麼辦呢?這本書就像為他們而寫的情報書、成為每晚陪在他們床畔的珍貴夢想,增添更多豐富色彩的書。我們想寫一本這樣的書,於是,展開了這場收集資訊的「採訪之戰」。
#3.
這本書大致分為三章。分別介紹紐約首屈一指的三大名校,帕森、SVA和普瑞特,並由目前在當地學設計的學生,擔任「特派員」的角色,翔實介紹設計學校學生的一舉一動。除了有上課實況之外,還有各個學校由現任設計師組成的華麗教授團隊,以及正在海內外創造不同風潮的設計師故事。不僅能學到設計,對那些夢想成為設計師的人來說,本書絕對是最佳的刺激兼範本。還有整理紐約設計相關必備用語的「紐約設計字典」、介紹紐約街頭藝術性的「街頭藝術」、提供能增添設計靈感的「散步路線」,和如何在設計學校學生們最害怕的評論時間生存下來的「評論技巧」等各種資訊,讓本書更加生動活潑!
如果說紐約設計學校的資訊是主菜,那學生的瑣碎日常與對紐約各處名勝的介紹,就是套餐中給人全新口感的冰沙。別浪費時間在旅行社推薦的典型紐約巡禮上,改由才氣橫溢的設計學生們指引你,體驗一下截然不同的感覺如何?
#4.
我們三人以雜誌記者的身分,在截稿日期之間,各自想像著由不同形象與文字組成的書,並組成了專案團體√3(Root 3),《去紐約上設計課》是我們的第一本作品。終於成功將這本豐厚的內容集結成書的我們,還有隱藏在書中的英雄們、毫不顧忌將自己私密生活分享出來的鈱惠、哉馨和度亨!如果沒有他們,這本書就無法「熱情」起來了。我相信他們遲早能讓全世界看見他們的魅力,展現他們充滿想像力的設計作品,也感謝協助這艱難工作到最後的Art Books總編輯崔知英。
想在紐約當個設計師的人啊!迷上紐約展現的情感,及其超越不可能之無限可能性的人啊!只要你的夢想持續發光,紐約可是隨時都熱力十足,這就是紐約的特性,而此時此刻,那裡也正孕育著無數的夢想。
回想隱藏在傲慢目光中的紐約熱情2008年春金善美
推薦序
台灣校友想念紐約大推薦
Parsons The New School for Design
與最新的美學概念接軌
本書資料充足、實用,若在我申請這所學校前這本書就能出版,該有多好。
而這本書也喚起在Parsons唸書的回憶。Parsons是間校風活潑、開放的設計學校,不僅課程安排能因應時代變動而有所調整,還提供大量的實習、就業機會,那邊的教授也是來自業界的優秀人才,所以學生很快就與實務及最新的美學概念接軌。
張天捷 設計師‧《紐約人你為什麼穿衣服》
推薦序
永遠是我做夢的城市
我是從英國轉到美國Parsons主修攝影。系上的攝影課分得非常細,也非常專業,課程包含黑白攝影、彩色攝影、攝影棚攝影等。在課堂上,同學們會將自己的作品掛在牆上,與老師、同學們相互分享、交流不同的想法與意見。最讓我興奮的是,當時系上竟請來我最喜歡的攝影師Duane Michals 來指導我們!或許是受美國文化自由洗禮,Parsons校風相當開放,也主張多元學習。因此,在學期間,我修習了爵士文化、陶瓷藝術等課程,為我帶來許多啟發!教授每週也都會出作業,同學們無不認真準備功課,所以校園內學習風氣旺盛,我也沉浸在其中努力充實自己。直到現在,我對Parsons仍充滿嚮往,希望有一天可以再回到那裡學習。
Ivy Chen 攝影師
推薦序
每個人都要思考「設計」這件事
進入Parsons唸書前,我已在業界工作。之所以會選擇前往紐約深造,是因發現自己在工作上的不足。我也認為,求學、深造的規畫,應該是要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而非僅是為了文憑,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去紐約上設計課》即是一種線索,本書以分享「過來人」經驗,實用、豐富、充滿細節的資訊,幫助讀者探索真實的需求、嚮往。
紐約有許多知名的設計學校,有的著重實務,有的著重學術及內在的探索。對我來說,能與業界接軌是最大重點,因此,我選擇與業界交流頻繁,且著重創意思考開發的Parsons。
有趣的是,Parsons的設計軟體課程,與台灣不同,學的不是軟體如何用,而是告訴我們,如何看待影像,及訓練我們對影像的思考。記得指導photoshop的教授在第一堂課就開宗明義說:「如果你們想要學習photoshop的操作方式,請自己去讀說明書。」這時,我的腦袋有種被敲了一記的感覺,的確,如果還要老師在課堂上指導,就像新買的dvd放映器不會使用,還特地到學校報名一堂課一樣荒謬!
在紐約的學習,也如同書上說的,映入眼簾的紐約風景,無處不是設計的素材,即使只是轉角的垃圾,恐怕都是某個設計人的精心安排。
由於這本書的作者,均為韓國人,不得不說,韓國人的設計力已融入他們的文化,不再只是單純「設計」這件事。這反映在他們的設計產業、出版業,甚至連當地「korea town」的小雜貨店也「升級」,變成充滿各種文化融合交流的中型「food court」。這樣的改變,不應僅看成是「韓國經驗」,而是在這個暢談「設計」的年代,每個人、每個國家都值得去思考的事。
遊戲橘子品牌中心總監 陳秉良
推薦序
School of Visual Arts
早就無法將SVA和紐約分開來談;我的藝術養成基礎在那時長了根、定了調,再兇惡的敵人也搶不走。
吳米森 電影導演、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推薦序
Pratt
我從紐約返台三年了,留學雖然辛苦卻很值得,這本書更讓我回想起當時在紐約唸設計的初衷:燃燒熱血去追夢!
陳彥廷 公費留美知名設計師、臺科大創意母體講師
推薦序
這本書喚起了我在紐約求學及工作的記憶,帶我回到Pratt的課堂中,彷若昨日才在全班同學面前作創意提案,似懂非懂的聽著老師評論我的作品。作者以國外留學生的角度分享了紐約的求學生活,面對來自世界各地同學們之間的競爭壓力,心中所燃起的鬥志著實令人感同身受。學校每一堂設計課的描述以作品集為例,可以深刻感受到國際學生們如何接受紐約設計文化的洗禮。非常適合有心至國外學設計的未來準設計師們作為參考。
王世偉 動畫導演、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所)專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