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從來都不只有一種敘述,
虛實掩映裡,斑駁陰影處,盡是未盡之跡。
在眾所皆知的《天書》以外,徐冰的創作能量一直源源不絕地繼續注入在其各件作品中,例如收集建築廢料並由農民工團隊一起完成的《鳳凰》,在展翅高飛下揭示的是權勢與財富的不平等;靈感來自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實現》,有著藝術家的心境;還有應邀在柏林東亞美術館創作一件與館內美術館藏品對話之創作時,在研究展品時,他得知館內有大量展品在戰爭期間被帶走、至今仍被藏在聖彼得堡美術館內從未展出,這些畫作仍舊是兩國的政治問題,因而催生了徐冰《背後的故事》創作。
本書為中國前衛藝術家徐冰《背後的故事》系列作品之評論集,內文除了收錄徐冰本人撰文以外,也邀集蒂莫西.穆雷(Timothy Murray)、寶琳娜.阿羅赫-弗格裡(Paulina Aroch—Fugellie)、米格爾.安赫爾.赫爾南德斯.納瓦羅(Miguel Ángel Hernández Navarro)、丹尼爾.赫爾維茲(Daniel Herwitz)、湯瑪斯.拉瑪爾(Thomas Lamarre)、理查.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六位哲學、文學批評、藝術史等國際評論家的文章,書中並附有大量徐冰作品與工作時的照片,可讓已熟悉他的你們看到更多,而未能親臨展覽的你我,更能從此書更加認識徐冰背後的故事。
作者簡介:
徐 冰
中國當代藝術家,1955生於重慶,長在北京。198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1990年移居美國。2007年回國就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至2014年卸任,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作品曾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倫敦大英博物館、倫敦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美術館、法國羅浮宮博物館、紐約現代美術館、威尼斯雙年展等藝術機構與國際展覽中展出。1999年獲得美國麥克亞瑟天才獎。2003年獲得第十四屆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2004年獲得首屆威爾士國際視覺藝術大獎(Artes Mundi)。2006年獲全美版畫家協會「版畫藝術終身成就獎」。2010年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授予人文學榮譽博士學位。
楊心一
美國康奈爾大學藝術史博士,康奈爾大學新媒體藝術檔案館顧問、靜恩德凱(Jing & Kai)總監, Discovery Channel藝術類節目Chineseness聯合制作人。曾任職於紐約MOMA、古根漢美術館,近期主要策展:「放大——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義大利,共同策展人,2013年);「大氣」(臺北中正紀念堂,臺北,共同策展人,2011年);“Look at Me”(東方基金會博物館,葡萄牙,策展人,2011年);「隋建國:另一個烏托邦」(Mot/Arts,臺北,策展人,2010年);「假山疊塢——展望x MVRDV」(Mot/Arts,臺北,策展人,2010年);「阿彌陀佛 張洹個展」(臺北當代藝術館,臺北,策展人,2010年)。
蒂莫西.穆雷(Timothy Murray)
美國康奈爾大學比較文學和英語文學專業教授、人文科學系主任,羅斯.哥德
爾森新媒體藝術檔案館策展人。著有《數字巴羅克:新媒體藝術與電影褶皺》(明尼蘇達,2008)、《接觸地帶:CD-ROM的藝術》(影像中心,1999)、《創傷戲劇:表演、視頻和藝術之中的種族與性別視角》(勞特裡奇,1997)、《像一部電影:螢幕、照相機和畫布上的意識形態想像》(勞特裡奇,1993)、《戲劇化的合法性:十七世紀英國和法國關於天才的寓言》(牛津,1987);他還是《模仿、受虐狂與滑稽劇:當代法國思想中的戲劇政治》一書的編者。此外,他還與阿蘭.史密斯(Allan Smith)合編了《復甦:早期現代文化中的心理分析與幻象》(明尼蘇達,1997)。他策劃的展覽包括「C理論多媒體」和「接觸地帶:C D-R OM的藝術」等。
丹尼爾.赫爾維茲(Daniel Herwitz)
密西根大學比較文學、藝術史和哲學領域的弗裡德里克.胡特維爾教授(Fredric Huetwell Professor),著有很多關於美學、政治和現當代藝術的書。包括最近的《後殖民的遺產、文化與政治》(2012)、《星星作為圖像》(2008)、《美學的核心概念》(布魯姆斯伯裡,2008)。1996-2002年,赫爾維茲任南非納塔爾大學哲學系系主任。其間,他參與了南非民主轉型的過程,並完成了《種族與和解》(2003)這本文集。他第一部著作,是關於印度現代畫家M.F.侯賽因(M.F. Husain)的作品(《侯賽因》,塔塔出版社),獲得1988年印度國家圖書獎。赫爾維茲與莉蒂亞.戈爾(Lydia Goehr)合作編輯了《唐.喬萬尼時刻》,並主編了《美學大百科全書》第一版和第二版。2002-2012年擔任密西根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米格爾.安赫爾.赫爾南德斯.納瓦羅(Miguel Ángel Hernández Navarro)
西班牙穆爾西亞大學藝術史專業副教授。曾任穆爾西亞地區當代先鋒藝術檔案與研究中心(CENDEAC)主任。關注反視覺藝術、當代藝術理論、移民美學(migratory aesthetics)和記憶。著有許多關於藝術和視覺文化的作品,包括:《物化過去:作為班雅明式歷史學家的藝術家》(2012)、《羅伯特.莫里斯》(2010)、《2動:視覺藝術移民》(2008,與米耶克.巴爾合著)、《現代主義檔案館》(2007)、《現實的陰影》(2006)。也是《移民文化的藝術與可見度》一書的編者(與米耶克.巴爾合編),以及《瑪麗.凱裡:卡斯翠奧.雷克斯傑皮之歌》(2008)。策劃的展覽有:「2動:雙重運動/移民美學」(與米耶克.巴爾共同策劃)、「烏蘇拉.別曼:撒哈拉年表」(2010)、「米耶克.巴爾:最後的先鋒」(2012)。此外,他還寫作虛構類作品。他的最新小說《脫逃嘗試》(2013)入圍了西班牙賀拉德文學獎。
寶琳娜.阿羅赫-弗格裡(Paulina Aroch-Fugellie)
墨西哥蒙特雷高等教育與科學院全球研究專業講師。2012-2013年,曾在康奈爾大學人文科學系擔任研究員,從全球邊緣地區視角研究當代藝術中的價值生產問題。2010年,她在阿姆斯特丹大學獲得文化分析方向博士學位。最近的出版物包括:《槓桿作用:墨西哥學生運動的藝術干預》(發表於《拉丁美洲文學研究》雜誌);《關於某種過時之物的逸聞:曾經轟動一時的、被稱作是「書」的東西》(發表於《文學、文化與文學翻譯》雜誌),以及《未實現的承諾》一書,考察後殖民主義理論、非洲的表演與視覺藝術,2014年由當代藝術學院博物館出版。
湯瑪斯.拉瑪爾(Thomas Lamarre)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東亞研究、藝術史與交流研究專業教授。1985年在馬賽大學獲得海洋學博士學位,1992年在芝加哥大學的東亞語言和文明專業獲得第二個博士學位。他主編、合編的書和雜誌包括“Mechademia”系列叢書的數卷,以及《立場》(Positions)雜誌的一期特別刊。2002年,著作《發現平安時代的日本》(杜克大學出版社,2000)獲得約翰.惠特尼.霍爾圖書獎。他最近的作品包括《螢幕上的陰影》(密西根大學,2005),以及《動畫機制:動畫片的傳媒理論》(明尼蘇達大學出版社,2009)。
理查.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
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的身體、心靈與文化中心主任,人文學科多羅泰.F.施米特傑出學者(Dorothy F. Schmidt Eminent Scholar)。已譯成中文的著作包括《實用主義美學》(商務印書館,2002),《哲學實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生活即審美:審美經驗和生活藝術》(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身體意識與身體美學》(商務印書館,2011),以及《表面與深度:批評與文化的辯證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舒斯特曼在牛津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在法國、德國、以色列、義大利、中國和日本,都曾獲學術講席。法國政府為他頒發了「學術棕櫚騎士勳章」,他還曾獲得來自美國人文學科國家獎學金(NEH)、富布賴特委員會、美國學術團體協會(ACLS)、德國洪堡基金會,以及聯合國科教文組織(UNESCO)的學術研究基金。
章節試閱
再利用的磨砂表面:徐冰的檔案活動,或曰介入美學
蒂莫西.穆雷(Timothy Murray)
乍一看,徐冰的《背後的故事》運用優美燈箱,為觀眾提供了與中國山水畫歷史的一次詩意的互動。當走近引人入勝的藝術作品的巨大畫框時,觀眾可能期許著與這充滿明亮展櫃的著名經典作品進行對話。然而,當觀眾驚歎於陰影畫作的巧妙展示,發現形似鳥巢的外觀僅僅是無聲地模仿著與之對話的經典畫作的回憶和幻象時,這種錯覺很快就消失了。並非像歷史上的傳統山水畫,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是精心佈局的自然之物構造出的令人驚歎的輪廓,水墨畫的筆觸成為其神祕的偽裝。光線從霧狀的磨砂玻璃背面射出,照亮著這些碎屑,從雜草和花,照射到褶皺的紙張上和廢棄的砂漿中,藝術家巧妙地擺放這些物品,勾勒出傳統山水畫的神祕幻影。這個故事的背景不僅是指在這霧狀的磨砂玻璃表面上所覆蓋的東西,也描繪出中國古典藝術在陰影中的繪畫史。
《背後的故事》所傳達的思想依賴於一個雙重視角。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光線與陰影的幻象,模仿著徐冰作品的磨砂表面上諸多加密的歷史淵源與材料背景。在此,這磨砂表面的邊界將人們對自然風景、藝術史、視覺理論、文化記憶與檔案實踐的混合共鳴聚攏在一起。進而,這件作品引誘觀眾跨越鏡像分隔的另一邊,穿過螢幕的平面,到裝置作品的背面去走上一圈。在此觀眾將發現一個去神祕化的事實——構成徐冰的藝術幻象的材料無非是生態環境中的碎屑,同時他們也將發現一排光線投射出了構成幻象奇觀的陰影。然而最重要的是,他們會發現粘貼在螢幕背面的樹枝和乾花,螢幕背後散落在地上的那些東西,其實是作品中尚未被藝術家採用的廢料,彷彿是為了用物質來對抗這種燈光表演的短暫。某些東西懸而未決,在這件裝框的藝術作品之外,但包含在其展示環境之中,尚未被使用的廢料,等待著藝術家和觀眾回來,它們並非不可避免將腐朽,而是通過創造性的再利用(recyling)和批判性的再加工這一附加過程,獲得可能的新生。當穿越這螢幕的想像的入口時,觀眾不再將目光停留在精細的筆觸上,而是將注意力轉向了工業廢料和生態的脆弱性上,正是這些構成了徐冰在藝術的表面上正在進行的回收再利用行為,也為哲學家們對於藝術的再利用本身的事件性提供了沉思的物件。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理解徐冰的再利用行為既包括材料上的再利用,也包括文化上的再利用,我們應謹慎地採取雙重觀點。讓我們回想一下,大英博物館中短期展出的《背後的故事—7》這件作品之中的複雜的文化再利用行為。這件作品由近5米高的燈箱組成,木質框架製成的燈箱裝有一片磨砂的亞克力板。這件展品模仿著其原型的魅力、靜謐和優雅,那是17世紀畫家王時敏所創作的自然景觀,一幅大英博物館引以為豪的卷軸畫,來自「大英文化帝國」時期的收藏。尤為令人驚歎的是,在徐冰的這幅仿作中,光線和陰影惟妙惟肖地模仿出了王時敏畫作的運筆和暈染。然而,徐冰的作品並不太關注如何影射大英博物館通過殖民活動獲取藏品的歷史,它更多地涉及在當代文化時期下積極的文化再利用。想想徐冰精心布置在亞克力板背後的那些東西吧:麻絲、乾枯植物、玉米皮、揉皺的紙張以及從倫敦各個廢棄物處理場回收的零散碎屑。這些材料包含著一種形成對比的跨文化大雜燴:來自中國的自然植物,以及來自倫敦城郊衰敗地區的回收材料。為了在《背後的故事》中奇妙地呈現文化的混雜,徐冰通過某種類似於藝術煉金術的過程,使當代物質文化的殘渣重現生機。他將中國壯麗的自然材料帶到了倫敦,然後將它們與處於新自由主義衰落之下的垃圾和廢棄物混合在一起。這種對回收物品的藝術復甦,甚至勾起了對物質最溫情的複雜回憶,因為它們的美學再現建立起一個框架,由物質和文化遺跡所承載的複雜的歷史、文化和哲學痕跡在此凸顯出來。而且對於徐冰而言,藝術再利用的行為所產生的文化共鳴,也是非常個人化的:「中國人對廢棄物、對過去的物品總是有某種崇敬之情。這源於亞洲的文化傳統,日本人、中國人和韓國人特別關注於『天人合一』的理念:人是自然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命的韻律,應該與大自然音聲相和,建築中也應如此……另外,中國人也有強烈的回收和節儉的觀念。我母親便是如此。她總是不捨得扔掉哪怕是最微小的物件。」
然而相反,有些評論家可能會傾向於將徐冰在作品中對電子藝術和再利用行為的混合,與最近媒體理論為強調藝術再現中的「深層問題」所做的努力聯繫起來。這將引發人們對《背後的故事》的構成材料中所蘊藏的一切進行反思:在人類紀元中,人類不斷地疏離自然。通過分析螢光燈照射之下半透明螢幕上的物質,或許會發現其中含有有害元素,一旦丟棄這些材料,將會危及構成壯麗的中國風景的植物群落。如果是這樣,同樣被搬上螢幕將是《背後的故事》中的「深層物質」投射的夢魘——廢棄的電子產品、電腦和電子顯示幕的肆意傾倒,使化學廢棄物正污染著中國、印度和東南亞的大部分風景。
這種探討深層問題的方法,或許可以將《背後的故事—7》中採用的那些廢棄物,與徐冰的大型裝置作品《鳳凰》的創作中對廢棄建材帶政治意義的再利用,聯繫在一起。為了完成這件劃時代的作品,徐冰將《背後的故事》的創作策略演變成一個更大規模的回收項目:將建造北京環球金融中心的建築廢料收集起來。最終的作品是一個大型裝置,包括兩隻28米長的大鳥,一隻為雌,一只為雄,總重達12 噸,內置了數百個LED燈,懸掛在高空,在一片熠熠生輝中顯得似乎沒有重量。《鳳凰》混合了徐冰和他的農民工團隊準備的一堆鏟頭、安全帽、輪子、鋼筋梁和竹製鷹架,大型工業手鑽使鳥的鼻子頗具威脅感。對於徐冰而言,此處的深層問題不僅僅是指龐大的環球金融中心建築項目的金融危機,他們使回收的廢材藝術化地從北京奢華建築區的廢墟之中飛升;這裡的問題也指向農民工的血和汗,他們在惡劣的條件下勞動,使彰顯金融力量的摩天大樓拔地而起。這一作品的創作靈感來源於藝術家對農民工生活和工作條件的不滿,在北京華麗的辦公大樓的閃耀下絲毫找尋不到這些農民工的血汗與犧牲的痕跡。因此《鳳凰》這件作品讚頌了農民工為了藝術的目的,再利用他們自己的工業廢料的集體勞作。徐冰曾希望把《鳳凰》這件作品安置在環球金融中心的摩天大樓裡,那將會使人們聚焦於權勢與貧窮之間的巨大反差。「我認為,利用垃圾和建築廢料來創作一件作品,可以使這座大樓顯得更加奢華。」或許因為恰逢全球金融危機的威脅,贊助商轉而反對徐冰的這一計畫,結果這件自全球金融衰退的灰塵之中復活的作品,最終在更容易進入的公共場所和博物館中得以展覽。
讓我們把目光轉回到《背後的故事》這一系列規模更為適度的作品上,在徐冰的陰影畫作的物質化形式中,灰塵本身就承載著物質的殘餘和精神的歷史,因為正是自然材料的逐步腐化,召喚出墨在陰影下的質感,同時也召喚出自然材料的構圖投射出的東西。這既肯定又否定,既是藝術的又是勞動的。徐冰曾帶我去北京的今日美術館看《背後的故事—5》,當美術館裡的參觀者在轉悠時,他突然靠近他的作品,儼然變成了一名園丁,這個舉動使我震驚。當觀眾站在作品背後欣賞時,徐冰將一塊把作品中的垃圾和自然碎屑粘貼到陰影表面上的破舊膠帶,隨意地重新貼了起來。對我而言最有趣的是,相比在重新粘貼前費勁地把表面擦乾淨,徐冰絲毫不去觸碰那個破舊膠帶上的殘膠。在此,破碎的痕跡為陰影畫作增添了更多的肌理層,這種方式強有力地將再利用行為與藝術創作結合在一起。
按照上述有關灰塵的思維線索,換一個截然不同的語境,徐冰也曾出色地使用紐約「9 • 11」襲擊時瀰漫在曼哈頓下城的殘留灰塵。在《何處惹塵埃》這件裝置作品中,徐冰在畫廊的地板撒上他在雙子塔坍塌後的第二週從中國城收集來的灰塵,當時他在布魯克林的工作室中如同看電影一般目睹了整個事件。以這種方式,這件作品不僅關涉襲擊事件中的物質痕跡,同時也毫無疑問地印證了在這一文化劫難後席捲世界的震驚與受到創傷的心靈餘波,當徐冰帶著這包灰塵——他的藝術材料——到威爾士加的夫巡展時,他不得不將其來源掩蓋。考慮到帶著「9 • 11」塵埃的行李可能會在機場過安檢時響起警報,徐冰想到將灰塵翻模成一個玩具娃娃的形狀,之後再把它研磨成粉末吹在畫廊的地板上。然而,與《背後的故事》系列作品一樣,這裡的深層問題的沉重背景,與徐冰超拔的精神融合於一體,他在作品中將「9 • 11」事件的灰塵作為一則禪宗偈子的否定性背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介於否定性的物質塵埃與肯定性的空靈文本之間,這一創作手法將藝術作品帶入另一個境界,正如徐冰所說的那樣,「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間的關係,探索不同的世界觀所導致的複雜情境」。依循《背後的故事》的精神,即便是這件散發著悲傷色彩的作品,同樣既向前看也回頭看,既在精神層面也在物質層面運作。
同樣地,徐冰的《背後的故事》所指涉(gesture)的遠遠不止於最近對新唯物主義考古學的評論熱潮。《背後的故事》系列與《何處惹塵埃》這些作品都指涉近來評論界熱衷的對人類紀元以來的生態痕跡進行藝術性的分析,關注藝術如何見證生態和歷史的衰敗,因此任何對徐冰裝置藝術中的文化力量的詮釋,也必須意識到,他將物質考古學轉化成了富於活力的、不證自明的藝術創作材料。對於他的藝術實踐而言,關鍵在於用美學框架,通過展現與證實不同世界觀在現在與未來的能量,去豐富、潤色和延續充斥著物質的歷史。
回想一下催生《背後的故事》的歷史/物質的催化劑。這個系列作品的靈感最初來源於徐冰對柏林東亞美術館遺失的作品所產生的興趣,他被邀請創作一件與美術館藏品對話的裝置作品。在研究展品時,徐冰得知該美術館85%到95%的展品在「二戰」期間被蘇聯紅軍拿走了。這些作品仍然封藏於聖彼得堡美術館的地下室裡,從未被展出過。時至今日,這些畫作仍然是個敏感的政治事件,兩個國家仍就畫作歸還德國的問題爭論不休,令人想起在大部分博物館的藏品上所附加的無聲無息的社會—歷史衝突的烙印。《背後的故事》的靈感尤其來源於柏林東亞美術館館長與徐冰討論這一歷史檔案的複雜性時不經意的一番話:「我向您講述了許多近代的歷史,不過畫作自身的歷史又如何呢?我相信,這些畫作在到達柏林之前一定有過一段更悠久的背後的故事。」這裡所說的「背後的故事」所承載的,不僅僅是構成其表像的物質材料的深層考古學痕跡,同時是衝突和爭論背後的無形張力,這些衝突和爭論標記了藝術收藏與歸檔的遺產譜系,正是它們劃定著東西方的界限。因此,《背後的故事》系列的文化靈魂,或許就深深地植根於其材料的表層之下,即那些加密的藝術作品和文化偏執的傳奇故事所帶給我們的啟示,甚至歸還與展覽它們也仍然無法使之保持緘默。
再利用的磨砂表面:徐冰的檔案活動,或曰介入美學
蒂莫西.穆雷(Timothy Murray)
乍一看,徐冰的《背後的故事》運用優美燈箱,為觀眾提供了與中國山水畫歷史的一次詩意的互動。當走近引人入勝的藝術作品的巨大畫框時,觀眾可能期許著與這充滿明亮展櫃的著名經典作品進行對話。然而,當觀眾驚歎於陰影畫作的巧妙展示,發現形似鳥巢的外觀僅僅是無聲地模仿著與之對話的經典畫作的回憶和幻象時,這種錯覺很快就消失了。並非像歷史上的傳統山水畫,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是精心佈局的自然之物構造出的令人驚歎的輪廓,水墨畫的筆觸成為其神祕的...
推薦序
序
楊心一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85美術新潮」開始以來,中國前衛藝術在今天已經邁入第三個十年的發展。回顧這段歷史,筆者認為它可以梳理為三個發展階段:80年代,中國前衛藝術萌芽,藝術家們自我詮釋期;90年代,中國前衛藝術直接參與國際當代藝術展覽,藝術家們集體體驗期;本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國前衛藝術進入商業化、機構化,是藝術家們的自我掙扎期。
無可置疑的是,作為中國前衛藝術的關鍵代表人物,徐冰不僅參與了中國前衛藝術發展的三個典型階段,而且始終堅持追求自己的藝術道路。2015年也是藝術家徐冰踏入六十歲的一年,他的人生經歷與這三個階段的時代變遷密切相關。徐冰出身於北京大學的知識分子家庭,18歲下鄉到北京最困難的公社插隊,後進入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學習,1990年年初離國,2007年年底回國。在他的藝術發展過程中,20世紀80年代,當中國前衛藝術萌芽之時,徐冰發表了轟動國內外的巨作《天書》;20世紀90年代,當中國前衛藝術從現代邁入更當代的發展時,徐冰來到西方前衛藝術的發源地——紐約,融入國際當代藝術前沿,親身體會到了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並對之做出回應;本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國前衛藝術進入商業化、機構化的發展階段,在前衛藝術擁有的多種可能性方面,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開放與繁榮,而徐冰此時回國,在這個他認為最具實驗性和創造力的領域拓展他的藝術探索。
本叢書以徐冰為個案進行研究,開掘出中國前衛藝術家創作題材的個人化,創作樣式的多元化,創作觀念的深入化等當代特徵,以此作為起點,期望對討論中國及亞洲前衛藝術的未來發展有所借鑒。這正是本叢書編者及典藏藝術家庭引進出版本叢書的主要出發點。一方面,本叢書希望整合、梳理、發掘、研究徐冰四十多年來的創作;另一方面,借由徐冰的藝術,以回顧中國前衛藝術三十年來的發展。筆者認為徐冰的案例不僅可以啟發其他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獨立的藝術家,而且從中可以發現中國前衛藝術的進程。透過這一進程筆者也意識到作為一個藝術史學者的任務和使命。當我們驚訝於中國前衛藝術在三十年內演進到如此現狀的同時,筆者看到中國前衛藝術的未來才剛剛開始覺醒,並對中國前衛藝術下一步的發展充滿期待與警覺。
序
楊心一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85美術新潮」開始以來,中國前衛藝術在今天已經邁入第三個十年的發展。回顧這段歷史,筆者認為它可以梳理為三個發展階段:80年代,中國前衛藝術萌芽,藝術家們自我詮釋期;90年代,中國前衛藝術直接參與國際當代藝術展覽,藝術家們集體體驗期;本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國前衛藝術進入商業化、機構化,是藝術家們的自我掙扎期。
無可置疑的是,作為中國前衛藝術的關鍵代表人物,徐冰不僅參與了中國前衛藝術發展的三個典型階段,而且始終堅持追求自己的藝術道路。2015年也是藝術家徐冰踏入六十歲的一年,他的...
目錄
序/楊心一
寫在《背後的故事》文集之前/蒂莫西.穆雷
【一 背後的故事】
關於光的繪畫(給Jan的一封信)/徐 冰
過去鮮活的自然/丹尼爾.赫爾維茲
開放的傳統:《背後的故事》的異時性/米格爾.安赫爾.赫爾南德斯.納瓦羅
幻象辯證法:關於《背後的故事-7》/寶琳娜.阿羅赫-弗格裡
與繪畫之非感知的生命/湯瑪斯.拉瑪爾
再利用的磨砂表面:徐冰的檔案活動,或曰介入美學/蒂莫西.穆雷
以解構的方式來銘記傳統:徐冰《背後的故事》與文人水墨畫/理查.舒斯特曼
作者簡介
【二 《背後的故事》作品文獻集】
《背後的故事-1》
《背後的故事-2》
《背後的故事-3》
《背後的故事-4》
《背後的故事-5 》
《背後的故事-7》
《背後的故事-10》
《背後的故事-11》
《背後的故事-12》
《背後的故事:富春山居圖》
《背後的故事:煙江疊嶂圖》
《背後的故事:仿許道寧山水》
《背後的故事:快雪時晴圖》
《背後的故事:廬山圖》
《背後的故事:江山萬里圖》
序/楊心一
寫在《背後的故事》文集之前/蒂莫西.穆雷
【一 背後的故事】
關於光的繪畫(給Jan的一封信)/徐 冰
過去鮮活的自然/丹尼爾.赫爾維茲
開放的傳統:《背後的故事》的異時性/米格爾.安赫爾.赫爾南德斯.納瓦羅
幻象辯證法:關於《背後的故事-7》/寶琳娜.阿羅赫-弗格裡
與繪畫之非感知的生命/湯瑪斯.拉瑪爾
再利用的磨砂表面:徐冰的檔案活動,或曰介入美學/蒂莫西.穆雷
以解構的方式來銘記傳統:徐冰《背後的故事》與文人水墨畫/理查.舒斯特曼
作者簡介
【二 《背後的故事》作品文獻集】
《背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