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序
接觸這門學科的學生們都非常膽怯,沒什麼信心!究其原因,也許是對許多人而言,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聽起來讓人心生畏懼我有個新學生就稱呼它是「十足負面的思考」。若沒有別的話,那筆者倒是希望本書會讓你們不再有這樣的印象。批判思考乃是去比較有關某一主題之諸項論證,瞧瞧哪一個論證才是最恰當的;而本書即是專門來告訴你們,要如何才能正確地做到這點。這裡面有一些基本概念及用來表達這些觀念的用語,需要你去加以掌握,接下來則是一大堆可供你們去批判思考的主題。誠然,筆者也認為,過去幾個世紀以來,批判思考對於每一領域──從足球到物理學──之知識的增長貢獻良多。不過,縱使批判思考曾經產生出諸多良好的論證、大為增進了吾人之知識量,但是批判思考的每一部分仍舊還不夠完美。至少,我是基於以下的主張才會有如此的意見:倘若我們不曾去尋找出更好的論證、更多的證據,則我們將永遠也不會找到它們。
批判思考家所著重的是有關某一議題的論證;這樣的想法或許聽起來跟諸位的生活或興趣相距甚遠,但是我仍要主張:你們每天都有做好多次的批判思考。除非你走錯衣櫥,否則你會自己決定今天到底要穿些什麼。你之所以有某一選擇,認為它比其他留在衣架上的衣服還要好,乃是有理由的;譬如你先前有一些關於天氣狀況的假設。同樣地,你對於早餐(或不去打擾人)的選擇,亦含有著某種快速閃過的批判思考。關於哪個隊伍最可能會贏得延長賽、或哪一位政治候選人會較適任,你對於它們的討論大致上都算是批判思考。
你們也許會這麼推論:「好啊!既然我已經在做批判思考的話,那麼我就不需要一門有關它的課程了。」可別這麼快下結論啊!在你所熟知的領域裡,你是能輕易地從事批判思考。本書之要旨在於:給予你們一點協助,以明確指出「你曾如此自然地做出的事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並針對你們曾有過的各種型態想法及其形成方式加以描述,從而能讓你輕易地將同樣良好的思維應用到你所不熟悉的領域裡。
你們或許會想知道本書背後的兩項假設。一個是:你最好是把時間花在推理的十二項重活上面,而不是著重在學習有關推理過程的諸面向上。在絕大多數的情況裡,甚至是在需複雜推論的情況裡,都有使用到幾項思想特徵。在非形式邏輯(informal logic)裡還會有更多的概念,更甭說形式邏輯的那些嚴格性了。不管怎樣,學習去純熟運用這幾個主要的心靈工具,乃會對你大有幫助。
第二個假設是:運用那些可顯示出批判思考之結構的常見* 本書新版時,添增了一章來討論研究論文,並且亦針對論及推論與證據之章節擴充了些篇幅。對此,筆者由衷感謝卡爾森(Steve Carlson)的協助;我們對於證據本質之交談,不但有助於澄清,而且也非常有趣。我還要感謝以下幾位校閱者的卓越建議: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佛羅里達國際大學(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英文系的逖爾(Diane M. Thiel),紐約州洛克城中心的墨羅學院(Molloy College)哲學系的馬猶(Stephen T. Mayo),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佛羅里達國際大學英文系的海克(Amy Hayek),以及愛達荷州雷克斯堡的瑞克斯學院(Ricks College)英文系的哈特威森(M. Kip Hartvigsen)。 我希望,在你們對批判思考之結構有所認識後,就不會再感到緊張,一輩子都陶醉其中、喜於閱讀他人所提出來的好論證,並且在一堆領域廣泛的主題中產生出你們自己的論證來。祝你們玩得愉快!
* 這篇序言包含一些一般常用的措詞,本書將會告訴你如何去使用它們: 我要主張的是 我的理由是 你也許會這麼推論 〔一個主張〕幾無保證 基於這個假設
宓希瑪(C. A. Missimer) 西雅圖,華盛頓州
譯者序
「批判思考」這門課程引入國內,乃是最近幾年的事。不少人最初在接觸到「批判思考」時,很容易會對其懷有負面的想法。這或許是因為我們在日常語言中使用到「批判」一詞時,通常意指的是去批評、數落他人的不是,所以人們往往一開始就望文生義地來解讀此一術語,以為「批判思考」不過就是去挑出別人思考上的毛病。其實,誠如本書作者宓希瑪(Missimer)所一再強調的,批判思考乃是按照替代論證之證據來考量它們。換言之,當人在從事批判思考時,不能盡是在訴說別人有多不好、自己有多好,而是要同時去思考自己的缺點及他人的優點。這才是追求真理的精神。
宓希瑪的這本書是一本很好入手的書,其循序引導讀者輕鬆地去批判思考、做出論證,並進一步將所學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他提醒我們,要學習去跟他人進行商談,而非辯論。因為我們是去追求真理,並非去為了表面上的輸贏而跟人爭的面紅耳赤。故我們也都應了解到,「修正自己的立場」並不意味就輸人一籌,重點應當是如何透過論證來去更接近真理。
宓希瑪還提醒我們,「敘事」與「論證」都是人的自然傾向之一,不可混淆。因此,他也很盡責地沒把這本討論論證的書寫成小說。然而,每本書之形成,其背後總會有個故事,所以才會有所謂的「序言」來讓作者去另行交代。同樣地,譯者也想趁此機會交代一下翻譯這本書時的背後甘苦故事。
翻譯是一項吃力又不討好的工作。然而,它對於研究語言哲學的我而言,亦是一塊用來驗證語言理論之試金石,故才會不厭其煩地從事翻譯,寄望藉此窺探語言之奧秘。
譯者於一年多前經林正弘老師及陳瑞麟學長的引介,接下此書之翻譯工作。當時正逢譯者於台北市立麗山高中任教理則學,鑑於該書內容生動活潑,故曾選取部分當作教材;惟礙於教學經驗不足,成效不彰。現在回想起來,實在有愧於那些學生。譯者隨後又準備赴德留學,無奈時間倉促、瑣事繁雜,致翻譯工作幾乎停滯;幸得有好友李志成、柯勝文、黃柏誠挺力協助初譯工作,譯者對此由衷地感謝。在德期間,譯者一面學德語、一面繼續翻譯,頗感壓力。誰知這時又不幸中了電腦病毒,在一連串陰錯陽差的錯誤挽救措施後,儲存在硬碟的所有資料──包括歷來的譯稿、文章──全都泡湯了。眼見一切的辛勞均付諸流水,頗有萬念俱灰之慨。幸虧來德前曾將初譯稿寄交編輯劉惠玲小姐保存,當時的一念,竟成今日的救星,使譯者不致於得全部從頭再翻譯一次。另外,還要感謝女友阮曉眉這段時間的體諒,並閱讀譯稿、提供意見。
最後,本書翻譯若有不妥之處,乃譯者個人之責,望請讀者不吝批評。
蔡偉鼎於慕尼黑 2002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