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1.一本易懂好讀的世界音樂文化入門書、系統性的學習模組。
2.由九位學者撰寫,描繪豐富音樂文化,也是在不同地區和民族國家間的橋梁。
3.邀請沒受過正式音樂訓練的學生與世界音樂互動,進而成為主動聆聽者。
世界上每一個國家、民族都擁有自己的音樂。各式各樣音樂的樣貌、聲音、想法與概念,經常用來表達自我認同,並與社會內/外及超自然界溝通。許多民族音樂學者開始使用這些知識,協助解除紛爭、外來強勢移民者所造成的問題、研究音樂的療癒潛力,甚至用音樂來對抗貧窮和保護環境。
這是一本易懂好讀的世界音樂文化入門書,也是音樂愛好者旅行的實用參考書。
本書作者都是在個別區域主題上具有長期田野背景的民族音樂研究者,在「聆聽指南」部分,每一段音樂範例皆沒有艱澀難懂的記譜,而是依照時間軸引導讀者如何聆聽聲音所傳達的意義。每個章節都會討論音樂本身、音樂的聲響與風格、樂器、文化中的角色、音樂概念,以及音樂活動所展現的社會特色。
藉由一連串與音樂的相遇,帶領讀者認識當今世界的社會、政治、族群、宗教、種族、歷史、經濟等領域。
閱讀此書時無須具備音樂理論或和聲知識,仍能對音樂有概略性的理解,甚至可以讓我們看見音樂各種良善強大的力量。我們深切地希望本書的翻譯出版,能為愛樂者及邁向國際化的音樂教育增添一個新選擇。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Bruno Nettl
曾就讀於印第安納大學,自1964年以來一直在伊利諾伊大學任教。曾於伊朗(並在那
裡學習波斯西塔琴)、蒙大拿黑腳部落及南印度等地做過田野調查。著有The Study
of Ethnomnsicology;Blackfoot Musical Thought: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Heartland
Excursions: Ethnomusicological Reflections on Scbools of Music;以及Nettl's Elephant: On
the History of Ethnomusicology。
Timothy Rommen
曾就讀於芝加哥大學,自2002年以來一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任教。主要研究為加勒比地
區,研究包括民間和宗教流行音樂、流行音樂、倫理學、離散、批判理論,以及民族音樂
史。著有“Funky Nassau”: Roots, Routes, and Representation in Bahamian Popular Music,
以及“Mek Some Noise”: Gospel Music and the Ethics of Style Trinidad。
Charles Capwell
曾就讀於哈佛大學並於伊利諾伊大學任教。曾於印度孟加拉和加爾各答進行鮑爾斯人
(Bauls)田野研究(及學習sarod語),並在印尼研究穆斯林流行音樂。 著有Music of the
Bauls of Bengal,撰寫許多關於南亞音樂文化的文章。
Isabel K.F ong
曾就讀於布朗大學並於伊利諾伊大學教授中文及其他東亞音樂。大量研究自身中國的本土
音樂種類,包括音樂戲劇、都市流行音樂、政治與音樂,以及中國文化中的音樂學術史。
近年來也致力於研究美國華人音樂文化。
Thomas Turino
曾就讀於德克薩斯大學並於伊利諾伊大學任教。著有Moving Away from Silence;
Nationalists;Cosmo-politans;Popular Music in Zimbabwe;以及Music as Social Life: The
Politics of Participation。1992及1993年間居住在辛巴威,研究鄉村音樂及音樂民族主義。
他是非洲鼓樂團的專家,也是伊利諾伊州秘魯排笛樂團的創辦人。
Philp V. Bohleman
曾就讀於伊利諾伊大學,1987年起就讀於芝加哥大學。曾在威斯康辛、芝加哥和匹茲堡的族群部落,以及以色列、德國和奧地利做過田野調查。著有The Land Where Two Streams Flow;The Study of Folk Musicin the Modern World; World Music: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Jewish Music and Modernity; Music, Nationalism, 以及the Making of the New Europe。他是芝加哥大學猶太歌舞團「新布達佩斯奧菲姆學會」的藝術總監。
Byron Dueck
曾就讀於芝加哥大學,現任英國空中大學音樂講師。 研究包括北美原住民音樂和舞蹈、喀麥隆流行音樂和英國爵士樂表演。著有Musical Intimacies and Indigenous Imaginaries;與Martin Clayton及Laura Leante合著Experience and Meaning in Music Performance;與Jason Toynbee 合著Migrating Music等書。
Richard Jankowsky
曾就讀於芝加哥大學並在Tufts大學任教。研究包括中東和北非音樂、恍神與療癒,以及伊斯蘭教,著有Stambeli: Music, Trance, and Alterity in Tunisia; 並與他人合著The Continuum Encycopedia of PopularMusics of the World:Genres of the Middle East and Africa。
Joshua D.Pilzer
曾就讀於芝加哥大學並在多倫多大學任教。研究興趣包括音樂、生存、記憶、創傷經歷、邊緣化、社會化、性別暴力、公共文化、大眾媒體、社會實踐和身分認同。著有Hearts of Pine:Songs in the Lives of Three Korean Survivors of the Japanese "Comfort Women"。
Jim Sykes
曾就讀於芝加哥大學並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任教。研究興趣包括聲音、人格、現代性、美學之間的關係,以及印度洋地區的災難政治學。目前正在書寫一本關於戰後斯里蘭卡音樂、佛教和歷史政治的書籍。
譯者簡介:
林世凌
現職: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博雅教育中心副教授
學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音樂藝術博士
經歷:美國國家音樂協會終身榮譽會員、教育部第六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博雅教育中心主任
林子晴
現職:國立臺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學歷: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音樂藝術博士
經歷:教育部績優通識課程計畫獎、國立臺北大學通識優良教師、國立台北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績優獎。
陳如萍
現職:嘉南藥理大學高齡福祉養生管理系 助理教授
學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音樂藝術博士
經歷:美國國家音樂協會終身榮譽會員、教育部績優通識課程計畫獎、嘉南藥理大學通識優良教師、嘉南藥理大學文化藝術中心主任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導論 世界文化中的音樂研究
Timothy Rommen
對某些人來說,當你提及廷布克圖(Timbuktu)時,它如同世界盡頭般遙遠,但事實並非如此。我來自廷布克圖,而我想告訴你:我們是世界的中心。─—Ali Farka Touré,《會說話的廷巴克圖》影音解說
曼恩表演藝術中心的音樂會
在一個美麗的夏日傍晚,我和我的女兒娜塔莉婭(Natalia)剛剛在費城曼恩表演藝術中心找到我們的座位。這裡將要舉辦一場與戶外同步的演出,人們蜂擁而至,距離演出時間還有一小時,露天劇場卻已座無虛席。此外,有遮蓋座位區後面的草坪,幾乎完全被墊子和戶外折疊椅占據,這些都是為了晚上的活動。娜塔莉婭和我非常期待今晚的到來,因為我們想要聽南非歌唱團體—「雷村黑斧合唱團」(Ladysmith Black Mambazo)的開場演出,以及著名的福音團體—阿拉巴馬州的盲人男孩(Blind Boys of Alabama)。這兩個團體曾以獨特的風格贏得葛萊美獎,前者以南非的「伊斯卡巴米亞」(isicatbamiya)歌唱風格著稱;後者於1939年成立,迄今已有七十多年歷史,承襲非裔美國人的福音音樂傳統並加以創新。
這兩個團體在各自的國家及國際上都享有盛名,雷村黑斧合唱團經常到美國巡迴演出;阿拉巴馬州的盲人男孩也有繁忙的國際巡演行程。
雷村黑斧合唱團於晚上八時左右表演他們的招牌秀—取材於約瑟夫.沙巴拉拉(Joseph Shabalala;樂隊指揮及首席編曲家)的故事,演出包括樂隊成員之間幽默活潑的互動、舞蹈編排,充滿祖魯族(Zulu)的美學及必有的精湛發聲技巧。大部分歌曲都是用祖魯語、索托語(Sotho)演唱,僅有少部分是用英語演唱。阿拉巴馬州的盲人男孩部分,則選擇帶領大家進入「教堂」,他們身穿鮮豔合宜的藍色西裝,凝聚大家的情緒後大聲呼喊,邀請觀眾參與(並領受)音樂。他們在精彩的演出中融入一些笑話,並以招牌歌聲—厚實的和聲,為我們演唱一連串的福音經典曲目。這場音樂會如預期地精彩絕倫,兩個團體都盡情展現,觀眾們則為晚上的演出歡呼不已。
當娜塔莉婭和我走向停車場時,我仍驚訝於這場音樂會如何地凸顯出民族音樂學者(以及這本書)所關心的許多議題。例如這場音樂會讓我們看見,當我們討論雷村黑斧合唱團樂隊時,經常使用模糊的語詞。音樂界(以北大西洋地區為主的地區)往往將雷村黑斧合唱團這樣的樂團行銷為「世界音樂」,而阿拉巴馬州的盲人男孩則分類在「福音」音樂之列。
諷刺的是,具有廣義標籤的「世界音樂」卻具有相當的區分效應—它將不同於北大西洋地區的傳統、流行或藝術音樂歸類成具異國情調的音樂。因此,世界上許多與阿拉巴馬州的盲人男孩不同、不以英語為主要語言演唱,且通常不是來自北大西洋地區國家的音樂,都一視同仁地被歸為一類。
這兩類的音樂家,顯然在廣義上與最佳定義上來說都是「世界音樂家」—他們讓世界聽見新的聲音、新的交會和新的可能性。此書的作者們就是以這樣開放的方式對世界音樂進行探索。他們認為世界上許多音樂作品,在各地區和跨域上都給出了重要的意義和體驗。在這本書中,作者們探討音樂如何在全世界的社群中發揮功能,音樂實踐如何與政治和經濟呼應,音樂如何與族群、階級、種族和身分議題連繫在一起,宗教、美學和意識形態如何影響音樂的生產和消費,以及舞蹈和藝術如何交織在一起,而此書僅探討其中的一些重要議題。
然而,音樂商業市場卻拋開命名上的缺失和模糊,利用音樂的差異性來行銷「世界音樂」,正是因為它有表演及聲音實體衡量的標準(如果我們習於將音樂過度精確和本質化)。事實上,世界音樂的多樣性是數不完的,今晚這兩組風格迥異的音樂團體表演,正好可說明這一點。
雷村黑斧合唱團成員很多,演唱風格相當柔和;而阿拉巴馬州的盲人男孩樂團儘管人數很少,但他們的聲樂音質卻非常響亮。雷村黑斧合唱團的音樂被稱為「伊斯卡巴米亞」(isicatbamiya)風格,源於祖魯語「輕輕地走路」之義。如其名所指,早期此風格演出者和改革者都要降低音量演唱。在二十世紀初的前幾十年,表演者為住在南非礦場裡的受僱移工。因此,下工後的歌唱與舞蹈都要相當安靜,這樣就不會因驚動營房警衛而被禁止活動。相較之下,盲人男孩樂團演唱的福音音樂,因為宣傳福音的需要,希望歌聲被傳得又廣又遠。
雷村黑斧合唱團用小單位音樂材料創作,這些材料在演奏過程中逐漸加上變化,這種作曲技巧有時被稱為「細胞結構」(cellular construction),也是許多非洲撒哈拉以南音樂傳統的標誌(見第八章)。盲人男孩樂團大多在一個較短的合唱結構中演唱,且在歌曲結尾時加上即興的樂段,此樂段可以把三、四分鐘的創作擴展到十多分鐘。雷村黑斧合唱團是一個阿卡貝拉合唱團,也就是在沒有樂器伴奏的狀況下演唱。如同上述的起源背景,演奏樂器往往不合適;相反的,盲人男孩樂團與小福音樂隊(手風琴/鋼琴、吉他、貝斯、鼓)一起巡演。這兩個團體,一個主要用非洲語言演唱;另一個則用英語演唱。
這些對音樂結構、美學、語言、舞蹈和風格的不同使用方法,都顯示出一項重要的音樂思維方式:相異/相同是人們理解音樂最容易的方法。相同是藉由排除差異所建構,與自我認同、自身經驗,以及認知世界過程中所選擇的傳統緊密相關。縱觀歷史,如我們所知,差異時常被用在悲劇性的破壞目的上,例如種族滅絕、奴隸制、大屠殺、流放、宗教基本教義派,以及分別異域風格上。然而,差異如果運用在相互交流和拓展眼界方面,那麼就會變得相當正向,民族音樂學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與世界音樂結合。
重要的是,認識世界上不同的音樂,可以(也常常)帶來新的觀點及豐富而有意義的音樂交流,發現彼此的共通之處、一致和共有的視域。換句話說,差異使我們能夠看到(聽到)他者中的我們,以及我們眼中的他者。特別是當這些音樂的交流,能使我們自己的觀點產生新的詮釋,並在面對新經驗時產生改變。讓我們回到今晚的音樂會,這兩個團體有幾項重要的共通點。首先,這兩個群體都克服了社會上的種族和階級不平等。雷村黑斧合唱團樂團於南非種族隔離政權鼎盛時期成立,而阿拉巴馬州的盲人男孩則在「吉姆.克勞法」(Jim Crow laws)和美國民權運動時期四處表演。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兩個團體的人都受到之前不平等薪資、商品化和殖民者的影響,而這正是殖民時期的特徵。雷村黑斧合唱團的祖先見證了祖魯人被殖民統治以及種族隔離制度(Apartheid)所導致的一系列不公正現象,盲人男孩樂團的祖先生活在西非奴隸貿易和南部種植經濟體制下。這兩個團體都選擇表演具有深沉意義的音樂,為捍衛社會正義而高聲疾呼。他們分別在種族隔離政策之後,持續指出前進的道路,為至今仍未兌現的民權運動承諾而努力。
這兩個樂團還受到彼此長期音樂交流的影響,讓我們能看到流離至各地的非洲音樂生活樣貌,包括非洲裔美國人和非洲─加勒比地區的音樂實踐方式。因此,其整體音樂概念─通常稱之為非洲音樂元素,包括樂器、鼓樂風格、合奏結構、舞蹈風格和小單位節奏型都被融入其中,且運用在散居各地的傳統、神聖和流行音樂裡。這種從僑居地重返非洲原鄉的創新音樂風格,可證明兩地的交流頻繁。例如「伊斯卡巴米亞」風格是在一八九○年代,由維吉尼亞歡樂歌手(Virginia Jubilee Singers)和奧菲斯.麥卡杜(Orpheus McAdoo)等雜耍(vaudeville)和繁音(ragtime)團體於南非巡演時出現的。
因此當我們對這兩個團體進行更深入的探索時,會發現一種深層的連結。此連結源於共同的社會和政治歷史脈絡(儘管在不同環境下,但都有相同經驗),透過多次穿越和重返「黑色大西洋」(Black Atlantic)而共享的音樂視域。此外,兩個樂團均致力發揚當地的音樂傳統,為當地音樂創作奠定扎實的根基,並廣泛地與其他音樂藝術家合作(包括Peter Gabriel、英國室樂團、Lucky Dube、Paul Simon、Bonnie Raitt和Ben Harper等)。他們從自己的音樂中看到他者,也在他人的音樂中看到自己。
雖然雷村黑斧合唱團和阿拉巴馬州的盲人男孩在歷史、經濟、政治、社會視野的細節和當地背景不同,但運用音樂來解決地方問題和抗爭的方式卻非常相似。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表演中的音樂差異,就不再是分析這兩組樂團如何展現音樂力量的核心,而是欣賞他們的人文關懷、職業生涯中持續共同面對歷史,以及欣賞這兩個團體如何深刻地展現解決這些問題所創作的多元音樂作品。
因此,本書的書名《世界音樂之旅》是為了對包羅萬象的「世界音樂」分類提出質疑和討論。這本書以旅行的方式,探索世界上許多音樂的差異並體驗其多樣性。藉由這種多樣性,本文同時探討了這些多元社群的實踐,並從中了解它們如何能夠顯示出彼此共有、共享和共同關注的議題。
第一章
導論 世界文化中的音樂研究
Timothy Rommen
對某些人來說,當你提及廷布克圖(Timbuktu)時,它如同世界盡頭般遙遠,但事實並非如此。我來自廷布克圖,而我想告訴你:我們是世界的中心。─—Ali Farka Touré,《會說話的廷巴克圖》影音解說
曼恩表演藝術中心的音樂會
在一個美麗的夏日傍晚,我和我的女兒娜塔莉婭(Natalia)剛剛在費城曼恩表演藝術中心找到我們的座位。這裡將要舉辦一場與戶外同步的演出,人們蜂擁而至,距離演出時間還有一小時,露天劇場卻已座無虛席。此外,有遮蓋座位區後面的草坪,幾乎完全被墊...
作者序
作者序
音樂世界已然改變
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民族和人民都擁有自己的音樂,我們也視之為理所當然。一般來說,現在幾乎所有人都可以任意地在網路、收音機、光碟上聽到任何種類的音樂,無論我們的國家或民族背景如何,有些音樂聽起來非常吸引我們,但有些音樂聽起來則十分可怕、無聊或令人不安,但它們對所有音樂創作者而言都是熟悉、舒適、寬廣、理想、溫馨和鼓舞人心的。這本書其中一個主要目的是幫助讀者和學生了解這些音樂有何不同,以及世界上不同種族的人如何思考音樂。我們認為只要願意,隨時都可以聽到這些音樂。
大約120年前,世界上大多數的人和大部分的美國人都只聽屬於他們自己文化的音樂。1910年美國某中西部城市中的人(如果你現在是個學生,他們可能就是你曾祖母那一代的人)也許曾經聽過某些流行歌,或曾在教堂中唱過聖歌,甚至可能到大城市去聽交響樂團演出;也可能在七月四日聽到幾首蘇沙(Sousa)的進行曲,聽過一些祖母學過的民謠,並在節慶裡聽過某些德國或波蘭的唱詩班歌唱。你的曾祖母那一代的人,某種程度上音樂生活算是非常豐富,但若與我們今天隨手可得的音樂相比,其音樂廣度就顯得十分受限。1910年的小鎮若有機會聽到日本、非洲,甚至印地安音樂,他們也許會說:「哇!這也太奇怪了吧!我實在聽不下去。」甚至會問:「這真的是音樂嗎?」今日,世界上不同社會的人們聆聽彼此的音樂,也了解每個社會的音樂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我們了解音樂世界是由大量不同的音樂所組合而成。人們從這些陌生的音樂中汲取吸引他們的元素,將它們與自身文化的音樂融合,並在此過程中創造出新的音樂。因此有數以萬計的人投身於發現、詮釋與再創作的世界音樂。
最關心誰讓音樂變得不同(以及為何不同),以及不同的人們是如何思考、使用音樂的專業是「民族音樂學」。少數民族音樂學者(以及他們的先驅,或自稱為比較音樂學者,或根本沒有稱謂)於十九世紀後期開始進入不為人知的地方,聆聽並在蠟筒上錄製圓筒唱片。1900年左右,大約只有十幾位,目前世界上大約已有五千多位,但仍不是非常主流的專業。在當時,他們嘗試去學習世界音樂文化,並在學校與或出版物中傳遞他們的發現。他們不僅鼓勵各地人民保持他們的傳統,並嘗試找出其轉變的原因和機制,以保存世界音樂的多樣性。雖然本書並非民族音樂學的書籍,但此書各章節的作者都是民族音樂學者,都希望可以幫助讀者了解民族音樂學者是如何思考的。
民族音樂者對世界音樂的省思
當我們聆聽來自遙遠之地的音樂時,要如何將:「這可以稱為音樂嗎?」或「這一定是某種史前音樂吧?」的態度,轉移為:「嗯,這聽起來怪怪的,但如果我對它了解更多後也許就不會覺得怪了?」,或「這聽起來有點詭異,但在他們的耳中,我們的音樂應該也很奇怪吧?」
這個問題可有很多種方式回應,讓我說明其中一種吧!民族音樂學家們改變了人們看待音樂世界的方式。Alexander John Ellis這位英國博學多聞的人,被許多人認為是這項改變的第一人。他於1885年的著作中認為,所有音樂都是同樣自然和平等的。自此,研究音樂的人將音樂分為「我們的/非我們的」音樂,他們視西方古典音樂為歷史音樂學者的學術研究範圍,而其他非西方文化以及民間音樂研究,則屬於民族音樂學研究領域。之後,民族音樂學家又將音樂分成了民謠、古典、流行音樂等三類:民謠是口耳相傳的音樂,古典音樂是技藝高超的職業演奏者的音樂,而流行音樂則是藉由大眾傳播媒體(唱片、收音機、電視)流傳,並通常與不同文化混用。至今,我們仍在使用這些分類方式。
大約1955年之前,民族音樂學家將音樂世界視為一塊龐雜的大陸,人們可以透過一套方法和概念,從相互比較中學習理解;之後,他們將音樂世界視為一群獨特島嶼,必須從創作者所處的周遭脈絡進行研究,才能得到最佳的理解。
這需要大量的田野調查,有時甚至需要透過學習音樂演奏來認識音樂文化。但我們認為除了這種學習方式,也應加入另一個觀點:音樂世界是以多種方式連結在一起的一群獨特個體,如同以橋梁彼此互通的島嶼,所以不僅需要以獨立的系統概念理解各種世界音樂,當我們了解其中的關聯後,會對於世界音樂彼此之間的關係、互相影響,產生進一步的理解。因此,這種我稱之為島嶼之間「橋梁」的研究,就成為我們的主要任務。現今世界上人們所表演、聆聽的音樂,的確大部分是建立在許多不同音樂的融合、組合與互動之中。
我們如何完成本書
本書希望藉由詳細探查每一個世界上主要文化或社會中的音樂細節,向讀者展現世界文化中的音樂,例如東亞、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音樂。為了反映民族音樂學者在概念上的進步與音樂世界的變化,此書每隔幾年就更新版本,至今已有七個版本。作者們都十分榮幸能加入在民族音樂學以及世界音樂有許多貢獻的勞特里奇(Routledge)出版公司,但本書實際上仍是奠基於1992年第一版的《世界音樂之旅》,在此讓我說明一下此書的緣起。
自從Alexander John Ellis於1855年提出世界音樂多樣性和平等的觀點後,無數的學者就嘗試為這個領域—或更準確地說,為西方文明之外的世界音樂進行概述。1950之前,支持這個論述的作者多半是德國人或澳大利亞人,他們是這個領域的先驅者,例如Carl Stumpf、Robert Lachmann、Curt Sachs和Marius Schneider。他們認為世界音樂所展現的多樣性,代表音樂經歷過的各種階段,其中某些音樂發展得比其他的音樂快。
他們之中沒有任何一人為學生或非音樂專業者寫書,這個工作後來成為美國的特色。當我寫下這句話時,已有大量的書籍試圖透過各種方式傳遞世界音樂文化。今日,美國幾乎所有大學的音樂系所,都有至少一門關於世界文化的課程,且出現教科書的需求。當一九五○年代我開始教書時,沒有教科書或讀本可以推薦給學生。往後的六十年中,世界音樂發展出許多教學方式,且這些世界音樂的書籍自成一種類別。在這種類別的發展下,本書的前任出版商Prentice Hall(及其有關的出版社)是主要的推手,接下來讓我談談Prentice Hall在這段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
1961年我接到了一通來自密西根大學、專研美國音樂的傑出音樂史家H. Wiley Hitchcock的電話。他告訴我,他正在編一套名為The Prentice Hall History of Music Series的音樂史叢書。全書共九冊,其中六本是關於歐洲古典音樂的各個主要時期,一本是關於美國古典音樂,另外兩本是其他地區的音樂。Hitchcock先生邀請我寫其中一本,並告訴我另一本將邀請密西根大學的教授,同時也是日本音樂的權威William P. Malm主筆。什麼?你可能會感到驚訝,這一套書中的七冊是西方古典音樂,只有兩本留給其他地區?但確實是如此。但我知道Hitchcock先生已經費盡心力說服出版商了,因為就連兩冊給「其他地區」,出版商都覺得已經夠了。總之,所有的內容皆朝向滿足授課或準備課程的需求書寫。
在兩冊中放入非西方及所有的民間音樂?那我們如何將這些內容分為兩半呢?Hitchcock先生說:嗯,這就你們自己商量嘍。好吧,Malm教授和我就接受了。然而,半個世紀後,雖然我們不確定是否做得夠好,但倒是為了分配世界音樂範疇而一起喝了一杯。1964到1966年間,這兩本書出現在那一套叢書中,Malm先生那一冊名為:《太平洋地區、近東地區以及亞洲音樂文化》,而我這冊則稱為《西方大陸的民俗與傳統音樂》(「西方」包括歐、美、非三洲)。這兩本小書曾改寫過數次,並作為教科書持續出版和使用大約三十多年。事實上,它們也被翻譯為西班牙語、韓語、日語出版。
關於那套書籍,我可能會被批評的地方(同時也是Malm先生最大的弱點)是,雖然我們都是民族音樂學家,都做過許多田野調查,但絕大多數我們寫在書本上的內容都是來自書籍或錄音;再者,我們無法將西方音樂與世界其他地方的音樂進行整合;最後,我們還缺少流行音樂的部分。
為了處理最後一項議題,1975年Prentice Hall出版了一冊由Charles Hamm、Ronald Byrnside和Bruno Nettl執筆的《當代音樂與音樂文化》。因為沒有足夠的課程需求,此書未被廣泛使用。它的九個章節中,包括二十世紀美國音樂、爵士即興、近代美洲原住民音樂文化的發展、伊朗音樂,以及它們與美國流行音樂的融合。
一九七○年代到一九八○年代之間,我一直與Prentice Hall的編輯們保持連繫。當他們意識到世界音樂已逐漸成為學術界的正規課程時,其中一位編輯於1985年跟我說:「當你在寫世界音樂教科書時,你就欠我們一筆了」。雖然我在為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寫書時,一直都感到十分自在,但我並不認為我應該自己寫一本有關世界音樂的書籍,因為那種單一作者書寫音樂世界的年代似乎已經過了。即使今日仍有人嘗試這樣做,絕大多數僅止於提供自身研究的經驗,而非全面性的書寫。
回到此書,1987年,我已在伊利諾州立大學任教數年,學校因為民族音樂學的蓬勃發展而聘了我們四人。接下來,我們的姊妹校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也聘了另一位民族音樂學家—Philp Bohleman。當我想到這些同事們的研究時,突然靈光一閃:我們在世界各地的音樂研究都做得挺不錯的。所以1987年晚秋,Charles Capwell與他的妻子Isabel Wong、Thomas Turino、Philp Bohleman和我五個人,在Capwell家的廚房坐了兩、三個小時,腦力激盪想著如何給Prentice Hall寫一本書。
我們計畫寫十個章節及一篇導論,它們都是作者們的專長領域,除了有各區域概況的介紹外,也同時聚焦於作者曾研究過的文化或國家。因此,Thomas Turino以秘魯為核心介紹拉丁美洲,也以辛巴威為核心介紹非洲;我介紹美洲原住民,並將著重在居住於北美大平原上的族群,在介紹中東時聚焦於伊朗地區;Philp Bohleman在西方古典音樂脈絡下介紹歐洲。Prentice Hall公司核准了這項計畫,而我們也盡量依照計畫執行。每位作者都以自己的風格寫作,但我們認為各章節應該要有相通之處,當然,其中之一就是長度。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將文化的某個面向詳細給學生時,是最好的入門方式。它通常是一場音樂活動,例如表演或儀式,但也有可能是一種樂器或某位特定音樂家,藉此作為介紹音樂文化的引言。如此一來:我從描述黑腳部落的帕瓦儀式,延伸到黑腳文化的音樂與風格概念,甚至延伸到美洲原住民的共同點、獨特多樣性,以及他們如何與美國白人、黑人音樂文化互動。
另一件我們都同意的是:每個章節都會討論音樂本身、音樂的聲響與風格、樂器、文化中的角色、音樂概念,以及我們之前討論過音樂活動所展現的社會特色。最後,我們將文本連同音樂範例和黑白照片,都一起交給了Prentice Hall的編輯。
在出版社大力支持與鼓勵下,我們完成了手稿並在1991年末出版了第一版,並於1997、2001、2004、2008、2012年陸續出版後來的版本。在第五版中,Timothy Rommen加入作者群的行列,Byron Dueck則在4年後加入。最新版的《世界音樂之旅》與勞特里奇(Routledge)出版公司合作,並且加入Richard Jankowsky、Joshua D.Pilzer、Jim Sykes等作者群。這些年來,我們在書中新增了定義、字詞解釋、教師指南、彩色圖片,以及更多的音樂範例與聆聽指南來幫助老師與學生了解,但我們最初的基本架構與原則仍然不變。
新型態的民族音樂學
我們這群創始者都很高興有更貼近當代科技與世界音樂活動的年輕學者接替我們。無法否認的是:從我們開始投入此書二十五年來,音樂與民族音樂學界已有大幅的改變。與二十世紀時相比,民族音樂學家看待音樂世界的方式也已不同了,在最新幾版的《世界音樂之旅》中也反映出這些變化。
為何寫這類書籍的作者們都改變態度了呢?讓我舉個例子。首先,我們已停止尋找所謂「正宗的」(authentic)音樂了。數十年前,當我們聆聽美洲原住民音樂時,我們會自問:這真的和歌手的祖父唱的一樣嗎?這是族群或部落所採用的音樂嗎?它是否受到白人音樂的影響?換句話問,它是「純正」的音樂嗎?雖然我們現在不再擔心這種問題,卻也沒完全拋棄過這種想法。其次,如同我曾提及的,我們對於融合的音樂,也就是由多種曾受鄙視的不同文化元素結合而成的音樂更感興趣。同樣地,我們也更著重於研究大眾媒體、網路等科技傳播的流行音樂。
最後,我們開始關心音樂如何幫助人們,我們試著了解各式各樣音樂的樣貌、聲音、想法與概念,甚至更多聚焦於音樂在社會中,如何用來表達自我認同與社會內/外、超自然界溝通,以及不同的社會認為音樂能做什麼。許多民族音樂學者開始使用這些知識,幫助人們發展公平合理的音樂教育系統,並協助解除紛爭、外來強勢移民者所造成的問題、研究音樂的療癒潛力,甚至用音樂來對抗貧窮和保護環境。
學習世界音樂不僅帶來許多美感與智性的經驗,在過程中也能了解藝術與社會,甚至可以讓我們看見音樂的各種良善強大的力量。
Bruno Nettl
譯者序
1999年第一次在美國書店看到這本書的第二版時,我們都還是博士班的學生,對於書中解構西方古典音樂的定義,以及旅遊般的田野書寫方式同感到驚豔不已。藉由此書,我們進一步理解音樂在各民族文化延續、美感傳遞、宗教祭儀等各面向的功能,也從比較數十個世界主要文化區的音樂、歷史、語言、展演活動、政治事件、樂器與民族象徵中,逐漸了解自身音樂的學習歷程與從事演奏的活動在文化脈絡中的位置,以及可能肩負的社會責任與期待。
《世界音樂之旅》是一本易懂好讀的世界音樂文化入門書,也是音樂愛好者旅行的實用參考書。每位作者在個別區域主題都是具有長期田野背景的民族音樂研究者,因此各章節皆有清晰的脈絡闡述。在「聆聽指南」部分,每一段音樂範例沒有艱澀難懂的記譜,而是依照時間軸引導讀者如何聆聽聲音傳達的意義。我們深切地希望本書的翻譯出版,能為愛樂者及邁向國際化的音樂教育增添一個新選擇。
音樂文化研究涉及範疇極廣,因此,我們要感謝許多位友人的幫忙。首先感謝母校臺北藝術大學李婧慧教授贈予《亞洲音樂》一書,並熱情分享各地音樂文化的詮釋;感謝北藝大傳統音樂學系蔡淩蕙教授與梁正一教授、中山大學趙恩潔教授、政治大學黃俊銘教授、東吳大學何撒娜教授、臺北大學趙雪君教授、慢漫彈LUTE DUO的樂手李邦儀與林憶如、鼓魯擊世界打擊樂團的鄭安良老師,以及好友賴意青與李宜珊為本書提供概念及翻譯上的建議;同時感謝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黃惠娟副總編輯的支持與編輯群、謝紫荃、張宇辰、胡宇杰的協助校稿。最後,感謝魏樂富教授(Wille, Rolf-Peter)在北藝大時期開啟音樂文化上的思考、感謝母親的音樂啟蒙及家人朋友的支持。
前言
《世界音樂之旅》第七版是藉由一連串與音樂的相遇,帶領讀者認識今日世界的社會、政治、族群、宗教、種族、歷史、經濟等領域。閱讀此書時無須具備音樂理論或和聲知識,仍能對音樂有概略性的理解。本書各章節希望引領讀者去思考以下重要問題:音樂是如何運作?音樂對其創造者有何意義(或完成了什麼)?它是如何傳播與流動?為何這些聲音、媒介、資本的流動如此重要?音樂是如何彰顯或複雜化種族、族群、性別和情慾?表演蘊含著什麼?在這些音樂中,舞蹈和戲劇扮演何種角色?歷史和地理環境以何種方式促成音樂創作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在學習世界音樂的過程中,我們能更了解自己嗎?
特色
這趟旅程將帶你進入辛巴威的比拉(Bira)儀式、沉浸在日本歌舞伎表演,並使你能夠了解爪哇的甘美朗表演,邀請你思考並聆聽從千里達、韓國、印度到哥倫比亞的流行音樂。但這不過只是個開始,《世界音樂之旅》是:
1. 一套系統性的學習模組,各章節都展現特定區域的多元音樂文化。
2. 由九位不同學者撰寫的文章所組成,他們以充滿自信心和奉獻的精神,描繪曾經歷過的豐富文化與個人研究,為世界音樂文化提供資訊及深度剖析。
3. 如Bruno Nettl在序言所說,存在於不同地區和民族國家之間的「橋梁」。
4. 為沒有受過正式音樂訓練的學生所寫,邀請他們與世界音樂互動,成為主動的聆聽者。
5. 為教學者和學生設計的一套完整的課程和網站資源。
如何使用本書
每個章節都有許多特色,可讓你在《世界音樂之旅》中得到最意想不到的經驗。每個章節都包括
1. 一段介紹本章將學到的音樂概念和社會脈絡的開場短文。
2. 不斷出現的字彙表,幫助讀者了解關鍵字和概念,並熟悉陌生的字詞。
3. 一系列聆聽指南,幫助讀者仔細聆聽文中所介紹的音樂種類或樂器。這些聆聽指南幫助讀者了解音樂範例,並對其結構與技巧有更深入的認識,歌曲部分也提供歌詞的翻譯。
4. 一套參考書目與音樂表列,供讀者延伸閱讀與聆聽。
5. 搭配聆聽指南上所說明的CD但須另外購買。
這套CD比網站上的錄音檔更為完整,因為即使許多音樂的版權所有者是本書作者,或是慷慨讓我們免費聆聽的學者,但仍有些擁有者或出版商因版權的關係,不能在線上聆聽。因此,如果你能取得網站權限和此套CD組,你將可聆聽所有的音樂範例。
輔助網站www.routledge.com/cw/nettl
《世界音樂之旅》有兩個分別提供給教學者和學生的網站,皆需要密碼才能登入,操作指南將在你點開首頁後出現。
教師可找到一份教學指南與題庫,以及一篇關於「音樂基礎」的文章,提供最常見的音樂討論,以及了解如旋律、和聲、節奏的方式。學生也可在此網站獲得各章節更進一步的資源。
學生將取得各章節以國家/洲為分類的學習目標、互動問答、樂器指引,還有「音樂基礎」文章與「探索」主題。
教師與學生都可在參考書中找到章節中的音樂聆聽指南。除了線上樂曲之外,仍有許多音樂無法被上傳(如之前所說的版權問題),但在CD套組或Youtube及Spotify上皆可聽到這些音樂。
Timothy Rommen
June,2016
作者序
音樂世界已然改變
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民族和人民都擁有自己的音樂,我們也視之為理所當然。一般來說,現在幾乎所有人都可以任意地在網路、收音機、光碟上聽到任何種類的音樂,無論我們的國家或民族背景如何,有些音樂聽起來非常吸引我們,但有些音樂聽起來則十分可怕、無聊或令人不安,但它們對所有音樂創作者而言都是熟悉、舒適、寬廣、理想、溫馨和鼓舞人心的。這本書其中一個主要目的是幫助讀者和學生了解這些音樂有何不同,以及世界上不同種族的人如何思考音樂。我們認為只要願意,隨時都可以聽到這些音樂。
大...
目錄
目錄
作者介紹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致謝
第一章 導論 世界文化中的音樂研究/Timothy Rommen
曼恩表演藝術中心的音樂會
世界音樂的展現方式
研究音樂文化的模式
結語
第二章 南亞音樂/Jim Sykes
南亞介紹
北印度音樂傳統的發展
北印度音樂:理論與演奏
卡內提克古典音樂:南部傳統的發展
印度教音樂與舞蹈:廟宇、性別、種姓
寶萊塢
重要的音樂流派類與地區性風格:卡瓦力音樂
重要流派與地方風格:阿富汗
重要流派與地方風格:孟加拉的包爾人
重要流派與地方風格:斯里蘭卡
可口可樂電臺:搖滾、嘻哈和新民間音樂
南亞僑民
結語
第三章 中東及北非音樂/Richard Jankowsky
前言:蘇非教派的表演
區域概況
中東和北非音樂主題
組織方式
音樂、治療和影響
音樂與宗教
流行音樂、政治和其他
音樂與阿拉伯之春
結語
第四章 東亞音樂I:中國音樂/Isabel K. F. Wong
前言
北京
漢民族的音樂
二十世紀的新音樂方向
流行音樂的興起
少數民族的音樂
結語
第五章 東亞音樂II:韓國/Joshua D. Pilzer
在首爾看世界盃
歷史
通往傳統與民族文化的南韓之路
〈阿里郎〉與韓國現代化的煎熬
薩滿音樂:起源及當代傳統音樂
薩滿教的衍生流派:從儀式到經典
宮廷音樂和其他「雅樂」:音樂、國家和社會秩序
打擊樂傳統與當代樣貌
當代樂種
韓國音樂之外
北韓音樂
結語
第六章 東亞音樂III:日本/Isabel K.F. Wong
東京的邦樂表演
混合式的音樂會
歌舞伎鑑賞課
戲劇音樂
宗教傳統
音樂會與宮廷傳統
邦樂的整體概念和特色
結語
第七章 印尼音樂/Charles Capwell
芝加哥的爪哇音樂
爪哇甘美朗
爪哇甘美朗音樂的文化與歷史意義
峇厘島音樂
外國藝術家和遊客的影響
爪哇的四種流行音樂
多元中的一致性
結語
第八章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Thomas Turino
辛巴威肖納人的拇指鋼琴表演
拇指鋼琴與非洲音樂的一般原則
非洲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音樂價值觀,實踐和社會風格
代表性樂器
二十世紀的流行音樂
結語
第九章 歐洲的音樂文化/Philip V. Bohlman
當代維也納生活中的音樂
歐洲音樂文化共同體
音樂概念
樂器
歐洲音樂生活中的歷史與社會結構
二十一世紀初的歐洲音樂
結語
第十章 拉丁美洲/Timothy Rommen
費城的路易斯.托維斯
殖民主義、種族和都市化
拉丁美洲音樂的主題
結語
第十一章 加勒比音樂/Timothy Rommen
貓島,2006年6月2日第九屆耙刮音樂節
共同的歷史,共同的挑戰
加勒比音樂的主題
祖克舞曲
結語
第十二章 美洲原住民音樂/Bruno Nettl
北美印第安節
幾項古老的儀式傳統
美洲原住民文化與音樂世界
音樂概念
樂器
美洲原住民的音樂歷史
結語
第十三章 北美民族音樂/Byron Dueck
公共展演中的音樂、民族與政治
北美音樂中的一致性、多樣性和差異性
北美洲音樂的主題
精心安排的時間感
宗教儀式週期
音樂特殊性與歷史延續性
特諾班達和杜蘭根賽舞曲:其他移民的音樂風格
獨特性與一般性的音樂實踐
非裔美國人對北美音樂的貢獻
集體經驗與抵抗的表達
非裔美國音樂:從解放至今
北美音樂概念
結語
詞彙表
索引
目錄
作者介紹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致謝
第一章 導論 世界文化中的音樂研究/Timothy Rommen
曼恩表演藝術中心的音樂會
世界音樂的展現方式
研究音樂文化的模式
結語
第二章 南亞音樂/Jim Sykes
南亞介紹
北印度音樂傳統的發展
北印度音樂:理論與演奏
卡內提克古典音樂:南部傳統的發展
印度教音樂與舞蹈:廟宇、性別、種姓
寶萊塢
重要的音樂流派類與地區性風格:卡瓦力音樂
重要流派與地方風格:阿富汗
重要流派與地方風格:孟加拉的包爾人
重要流派與地方風格:斯里蘭卡
可口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