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共同編輯委員會的圖書 |
|
$ 76 ~ 352 | 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
作者:《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共同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5-01-07 語言:繁體書 ![]() ![]() |
|
東亞地區是文明搖籃,黃河和長江流域較早產生人口稠密的農業社會,孕育出古老的中華文明。中華文化在東亞具有巨大影響力,極大影響日本、韓國和越南文化,形成涵蓋東亞的東亞文化圈。源於古典漢語的詞彙改變了日語、韓語和越南語的樣貌;源自中國的夏曆和漢字曾通行於東亞。全東亞流行的主要宗教為佛教,中國古典的儒家思想理念亦深刻影響東亞人的傳統觀念。
東亞部分國家在現代化轉型中取得成功,本區域在世界上的政治、經濟重要性正日益提升。日本最早成功實行西方化,實現國力增長;南韓、台灣和香港在20世紀60至90年代實現經濟騰飛,為亞洲四小龍之三。中國大陸經濟自20世紀末起亦發展迅速,中華人民共和國如今已被視為潛在超級大國之一。雖在政治和經濟上具有較大影響力,東亞地區亦存在如北韓問題、兩岸問題、釣魚臺問題和獨島問題等潛在安全隱患。
維基百科
中國、日本與韓國三個鄰近的國家在地理與歷史上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相互之間亦有著悠久的友好交流傳統。但是,由於發生了多次侵略與戰爭,以致19至20世紀的東亞歷史充滿了創傷。
2001年,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歷史教科書》通過了日本文部省的審定,書中用“造成一些死傷”將南京大屠殺輕輕帶過,把侵略中國和東南亞說成“解放東亞人民”。這本反映日本右翼觀點、美化和粉飾日本侵略歷史的教科書,遭到了中韓等亞洲鄰國的強烈譴責和反對。在這種背景下,2002年3月,中日韓三國的民間團體和歷史學家在中國南京國際學術會議上決定,共同編撰可供三國中學生使用的東亞近現代歷史讀本,旨在建立對東亞歷史的共同認識。
於是,抱著這一想法的中國、日本與韓國的學者、教師與市民們就歷史認識問題進行了連續的對話,召開了“歷史認知與東亞和平論壇”,經過了三年時間,共同編著了《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這本東亞歷史書。本書記錄了1840年西方列強入侵東亞到二戰後中日韓三國的歷史。全書共六章,包括三國如何面對列強侵略、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中韓國民以至日本人民所受的傷害、三國戰後的處境與建設等內容。最後一章專題討論21世紀東亞的和平課題,包括戰爭賠償問題、歷史教科書問題、東亞三國青少年的文化交流等等。
雖然在編寫過程中,三國之間有一些意見分歧,但是通過對話與討論,最後成功達成了共有的歷史認識。《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以三種語文分別在中、日、韓三國同期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