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牠沒有手,還是觸得到我們的心,
所以我們不能,也不會放手。
用創作為我們的文明打一劑疫苗
以一個故事、一幅畫,回應求救訊息。
在靜寂的黑夜裡,不止息的發散。
本書集結眾多知名作家、攝影師、學者與網友的創作,
包括駱以軍、吳念真、杜韻飛、陳雪、吳明益、李瑾倫、成英姝、葉子、黃哲斌、
楊索、房慧真、楊索、吳鈞堯、Cherng’s、安石榴、黃宗慧……,
希望召喚多一分溫柔、多一分尊重。
二○一三年七月底,三隻鼬獾被確診感染狂犬病,
全台瞬間陷入了對疫情的巨大恐慌,各地棄養、毒殺事件不斷,
大規模撲殺動物的聲音,讓人與人、人與動物的距離愈來愈遠,
甚至可能影響未來幾十年台灣人對待動物的方式。
但是,無關乎愛不愛動物,每個人都必須面對一個事實:
人與動物的處境息息相關,我們對待動物的方式,
等同於我們如何對待我們的環境、生活與未來。
因為一股「不能放手」的執念,
有一群人以文字、照片、插畫,築出一個愛的共和國:
──照顧著十幾隻老殘狗兒與街貓的老婦人,將世人眼中的瘋狂行徑走成日常風景。
──遭警方驅離的遊民,第一時間顧不得家當,卻只帶走了相依為命的貓狗?
──黑貓宅急便的快遞先生居然征服了一隻孤僻貓咪的心?
──看著一屆屆的學子們畢業,忠心耿耿的校犬依然守護著校園。
──男孩因為與一隻狗的相遇,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志向。
──被棄養在收容所的老狗,脖上的紅領巾與隨身藥包難道是主人最後的溫柔……
──在本書的編輯過程中,原以為被安樂死的四眼毛弟,命運竟然有了大逆轉……
這些故事如同一支又一支的火炬,在黑夜裡默默地傳遞下去。
希望能牽起更多的手,為這些在荒涼人世艱苦求生的動物,做點什麼。
這本書結集臉書「放牠的手在你心上」串寫活動的分享,從二○一三年八月四日正午起,一直到現在為止數百篇參與串寫的作品中,輯選了五十餘篇,希望透過人與動物的情感故事取暖,並在沉澱恐慌之後,思索可行的方向。
這個在網路上發起的活動依然進行中,竭誠邀請你上臉書加入#放牠的手在你心上串寫活動。
如果你願意把牠的手放在你心上,你一定能感受到生命的溫度,
請和我們一起,為未來留下記憶,
為弱勢的牠們努力,讓牠們的遭遇被理解,被看見。
本書特色:
◎以「關懷動物」為主題,集結多位作家名人創作。
◎呼應社會情境,以狂犬病議題落實生命教育。
◎感人故事,搭配精美照片與插畫。
◎裝幀採雙書封設計,右翻直走文「放牠的手在你心上」的故事以人與動物的情感取暖。左翻橫走文「牠們給了我情感教育」的文章希望能沉澱出恐慌後的方向。內附「召喚記憶」特輯。
作者簡介:
作者(編者)簡介
黃宗慧 策畫
「放牠的手在你心上」志工小組 編著
以黃宗慧為發起人的志工小組,成立於二○一三年八月一日。只因憂心於狂犬病疫情引發的恐慌,對於在世上艱苦求生的動物「不能放手」的執著,十二位志工彼此召喚。現實世界中他們未必相識,卻從此夜夜網上集會謀劃,迅速以「放牠的手在你心上」為主題,建置臉書社群,推動創作串寫。
活動至今,網羅數百篇串寫圖文,整理收集來自各地動物相關訊息,並邀請了二十多位講師,於九月十四日至十二月七日,巡迴全台演講二十四場。本書出版是活動規畫中的一環,收錄多位知名作家、學者、網友的文章。本書的撰文者,彼此亦多未謀面,他們試著以創作,在黑夜中燃起火炬,見證荒涼,也見證溫暖。
原先只預計串連十天的活動,持續延燒了整整四個月:串寫、座談、出版,以及目前規畫中的年度提案。九千多人參與了活動:提供圖像授權、連繫場地、協助報導、錄音聽打、分享、代貼,或者是堅定地閱讀與支持。
只要有動物依然受苦,「放牠的手在你心上」就不會解散。
我們互不相識,卻神祕地聯繫著。
為了我們所愛的動物,盡一份力量。
章節試閱
謝謝你在流浪之後選擇了我們 吳念真
這是他最後的身影。大約是清晨兩點多。
脖子和肚子的腫瘤突出依稀可見。
昨天晚上彷彿有預感是九年相處之後他最後的一夜了,因為連最喜歡的雞胸肉都不吃,而且天還沒黑就蹣跚地走到他在書房的床舖。
午夜掙扎著起來,書房、前後院、廚房、餐廳、和室前的地板...所有他曾經攪和、納涼、休息的地方都走一遍、躺一下,我陪著他跟他講話,說..記不記得剛來的第一天,臨時不知道該叫你什麼,所以用「米格魯」的諧音直接叫你Migo,還被你哥哥笑我沒創意。
說...記不記得你上過國家劇院的舞台?在男高音唱出第一句的時候吠了一聲,連指揮都嚇到?
說...你是這麼安靜、聽話的米格魯啊,謝謝你當了爸爸九年的好朋友。然後...或許是爸爸自己的感覺吧,我看到你的眼睛慢慢冒出淚水。
四點多,你站起來,歪歪扭扭地走到廚房外躺了下來。我說:爸爸好累,去瞇一下,再來陪你好不好?
五點半,媽媽叫醒我,說:Migo離開了。
離開是重生,沒有病痛了,眼睛也可以重新明亮沒有白內障,脖子上也不會有項圈的束縛...我是這樣想的,所以沒有悲傷,只有不捨。
謝謝你在流浪之後選擇我們當你的朋友,陪伴我們這麼久。唯一遺憾的是:我們還是不知道在相遇之前你的故事和生活。
安息。Migo。
外公和我的妹妹努努 吳道沄
他是我八十八歲的外公,她是我將滿兩歲的妹妹努努。每天晚上她和我去探望他;假日天氣好,他們有時會一起散步。
其實外公以前對動物並沒有好感,我剛領養努努時,他還曾為此睡不著覺:「我在想這狗可以帶回去退嗎?」「我怕妳自己都照顧不好了,還要帶一條狗!」「妳都不知道牠們身上有什麼病呀!」
努努終於捱過蟲蟲危機後,我去外公家的話就順便帶她散步一起去,外公看著眼前這隻毛茸茸的傢伙有點為難,但也只能勉強想些話題「狗吃過了嗎?」「她這樣抓癢有皮膚病嗎?」「會再長更大嗎?」「妳照顧狗,自己有沒有好好吃飯啊?」
不知就這樣過了多久的某一天,我自己一人到外公家,才剛開門,坐在沙發的外公便伸長了脖子張望問道:「努努呢?」
我才明白他記住了她的名字了,他開始惦著她了。
外公會摸著努努,手勢有點生疏有點硬,像稚兒初識新事物一樣,眼睛所見都要化作言語發聲,「她身體是白的但耳朵是黃顏色的」「她尾巴的毛長得最好」「哎呀牙齒好尖哪--妳說她也會換牙?」
外公也會興致沖沖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地和我說「我在電視上看到廣告,有一種新的藥,預防狗狗被跳蚤咬的,妳去給努努找找看吧?」(親愛的外公,這種跳蚤藥努努已經點很久啦!)
外公還會對著搖著尾巴走來的努努說「Hi!」(不知道為什麼要變成英文,而且是俏皮的語調,滿臉笑盈盈的)
吃飯時外公更會嘗試在餐桌上尋找食物分給努努吃,我一開始總說「不行啦,狗狗不能吃人的食物,鹽太多。」「那雞湯不鹹,燉湯的肉可以嗎?」鍥而不舍,每盤菜都問過一輪;後來他明白我不給人食的心意甚決,便開始叨念「那妳有帶她的餅乾嗎?她看起來想吃東西好可憐呀...」
最可愛的瞬間是,努努趴在外公腿上陪看電視,動物星球頻道,外公指著電視對努努說「看!看!食蟻獸!哇~~長這個樣子鼻子這麼長!」
不只努努,就連家門口原本被他嫌的TNR街貓,他的態度都軟化了,「也該帶去打針哪。」在以前,他是可能會敲敲拐杖把貓噓走的人。
這一年多來我親眼目睹如此大的轉變,而轉變不是來自我的說服或是什麼奇蹟,只是外公願意放下成見,去認識前這個一開始也讓他不知所措的毛茸茸小傢伙;認真想想,戒心與敵意有時其實你也說不上原因,只有認識才能化解恐懼,也只有接納才能有愛。
但,你總是需要踏出「認識」的這一小步。
-------------------------
狂犬病疫情新聞一則則,考驗著的其實不是病理上的狂,而是人類心裡的狂--狂妄自大的狂,失去理智的狂-- 想要透過外公的故事,分享一點什麼。
黑貓先生 葉子
黑貓先生不是一隻貓,他是黑貓宅急便的送貨先生,我們都這樣叫他。
會特別提到他,要從一個有嚴重網路依賴症的我說起。我幾乎什麼東西都透過網路購買,大至電腦周邊,小至衛生紙、濕紙巾;連貓咪用的乾糧、罐頭,也都交給網路購物,讓黑貓先生送貨送到認識貓基地裡的貓。
黑貓先生不同於其他送貨先生,他細心注意到我每次開門時總是很小心,然後人會走到門外收貨。有一次他搬著寵物用品店寄來的沈重包裹,幫我把包裹放進 屋內後,下一個動作竟然是去關上鐵門,然後等我在簽收單上簽名,非常的貼心。也從這次起,他都會幫我注意貓咪會不會趁著門縫開著跑出去。當需要等待我從錢 包裡掏錢的時候,他會蹲下來,摸摸那些好奇來探的貓咪們。
荳荳很喜歡這位黑貓先生,只有他送貨來的時候,荳荳會一馬當先衝來門邊,翻滾著肚子要黑貓先生摸摸。荳荳其實是一隻被退養的貓,理由就是她的怪脾 氣,她是一隻玩得比較瘋的貓,不太會控制力道,跟她玩很容易就會被爪子抓出細細的小傷痕。她在送出一年後回到貓基地生活,平常獨來獨往,會跑來跟我們撒嬌,但還是偶而還是會出手過力抓傷人。唯獨這位黑貓先生摸荳荳沒有被抓,我和kt都嘖嘖稱奇,私下討論著,『原來荳荳愛上了黑貓先生』。
我每次在黑貓先生送貨來時,都會特別提到荳荳很喜歡他這件事,他邊摸荳荳邊露出很高興的笑容,他們之間特別的情誼,在黑貓先生站在門邊呼喚著『荳荳』,荳荳從不缺席的奔來喵喵叫翻肚子中過了近兩年的時間。
有回一時興起,拍了張黑貓先生摸荳荳的照片,被我收錄到我的書《貓中途公寓三之一號》裡,我跟他說如果書出版一定要送他一本。
大概幾個月前,我們發現送貨的先生換成一位比較年輕的男孩,總在門口交給我物品,所以我又恢復在門外收貨的習慣。心中猜想,或許黑貓先生被調換配送區域,甚至可能辭職了,心底有點遺憾沒來得及把書交到他手上。
上個禮拜,在便利商店領包裹時,無意間遇見久違的黑貓先生到店裡來收貨。原來,公司把送貨區域劃分,他就沒再送貨到我們的區域來了,但他還記得荳荳,頻頻的問我貓好不好?
我提及之前答應要送書給他,黑貓先生說等他全部的貨都送完會開車彎來貓基地找我拿書。晚間當他到來,一如往常,進門後先把鐵門關上,然後呼喚著荳荳!荳荳!
荳荳似乎對於這個聲音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慢慢從貓樹上的睡窩裡眨著惺忪的雙眼走出來,當她接觸到黑貓先生的手,我能感覺到荳荳想起這位最愛的人。
所以我在書上簽下:「你是我們遇過最好的黑貓先生,也是荳荳最喜歡的黑貓先生」。也許以後,我和荳荳可能沒有什麼機會能夠再遇見黑貓先生了,拍下一張照片後,我們和黑貓先生互道再見。
未來,當黑貓先生與他的朋友、家人們談起貓的時候,我猜想,他應該會告訴他們,那一間住了很多貓的二樓公寓,眾貓會聚集在一起歡迎著,在他每次搬著貨品站在門邊的時候。還有,那一隻叫荳荳的貓。
遊民,謝謝 李維娟
今天跟著懷生社出任務,為了常常被捕犬隊侵入的華山藝文特區去跟里長溝通。
溝通結束後,到華山藝文特區看那裡的狗況,這裡是懷生社從我還沒加入之前就已經進入開始執行TNR的地方,在我加入以前就幾乎全部的狗都紮完了!
第一次看到華山的狗時是在內湖收容所,那時的我超級驚訝!牠們通通縮在角落,跟同伴疊在一起,不停把頭縮在同伴身體裡發抖……。驚訝的是:到底這樣的狗為什麼會被抓?如此怕人的狗究竟是如何威脅到人類才使牠們落到如此的命運?
(現在那群我當初認識的長的一模一樣的怕人狗已經被人安置在安全的地方了!)
而今天認識了另外一群華山的狗,那群狗也是捕犬隊覬覦的對象,這件事也令人匪夷所思,那群狗乖乖地待在一片人都不願意走下去的草地裡,而且牽著家犬過去牠們就立刻鳥獸散了,一點攻擊性也沒有,到底是如何惹到附近的人……
最後一群狗,我只看過其中的四隻被帶回來結紮的幼犬,牠們是被兩個遊民從小照顧到大的狗,但是今天去已經沒有看到那群狗了...遊民被趕走,狗也被帶走了……
站在遊民曾經生活的地方的我,心情難以言喻...遊民的腳踏車還在,用來保暖的好幾條棉被還在,包包也還在...可是所有的項圈、牽繩和飼料都不在了……
遊民只靠資源回收維生,連自己都吃不飽了,在被趕走的第一時間,不是想著要怎麼把家當都帶齊,而是想著:該怎麼把這群狗平安的移走……
真的不知道怎麼形容當下的心情耶...真的真的不知道……
這個社會有很多自我中心的人,似乎爬得越高就自視越高,覺得自己堂堂一個有身分地位的人,怎麼可以跟那些泛泛之輩相提並論?
可是這些大家敬而遠之的人,人性似乎比那些自覺高人一等的人來的高尚許多。
這個世界或許有很多人讓妳灰心,卻也有很多人在他們自己都沒有察覺的情況下激勵著妳...也許這件事並不會讓我做出什麼太偉大的事,但可能在不知道多久之後的將來,默默地影響著自己甚至更多人,並且提醒自己絕對不要變成自己也討厭的那種人……絕對不要!
「如果一個人失去關懷其他人事物的能力
縱使物質生活過得再豐饒也是枉然
因為他的心靈將會是一片荒土」 BY 一高
最後,謝謝這兩位遊民。雖然我不認識你們,你們看不到這篇文章,但還是要感謝你們...謝謝你們!你們真的很棒!
牠們曾經給了我情感教育 吳明益
自然科學研究發展以來,跨界困擾著學者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人何以為人」?把人視為不凡的物種當然是個太過簡單的假設,但當科學研究與定義過程中,原本「會使用工具」、「有自我意識」、「具有語言能力」、「具創造能力」的「唯人獨有」定義紛紛瓦解之時,「人何以為人」恐怕會變成這個世紀最讓人困惑的話題。
人類文明史上有三波倫理與權利解放,第一波是種族主義的解放,第二波是性別解放,第三波是動物解放。這三個不同面相的解放都挑戰了人類演化裡的「動物性」,加上根深柢固的文化基因,因此異常艱難,直到現在已在概念上被普遍接受的種族解放與性別解放都仍有種種問題,更別提涉及跨物種的動物解放了。
既然稱為「動物解放」(Animal Liberation),那麼有個前提是,動物具有某種權利,而這個權利確實是被人類剝奪、壓迫了。這個前提並不是站在「人類非動物」的立場上。這世界上每種動物都為了自身的存在而「自私地」奮鬥著,因此以自身存在為中心的思維照理說是沒有道德上的問題的。關鍵在於,在文明發展的歷程中,人類發展出了超出自身動物性的行為與思考,因此一個倫理難題便由此而生:
那就是,在日常行為上,人類可能是唯一具有道德主動權的動物。
所謂道德主動權,就是人類會賦予事物道德價值,但對其他生物來說,道德或任何群體倫理以外的倫理判斷,是不存在,也不必要的。一群獅子不會考慮牠們狩獵的羚羊是否有絕種之虞,而灰狼也不會對自己的殺戮帶有任何的愧疚感,過度繁殖的羊群將草原吃食殆盡,牠們不必思考生態是否會崩毀,其他動物是否也有草吃的問題。
但人類會。我們會為家裡一隻伴隨聯考成長光陰的小土狗過世而哀痛(卻不必然為高速公路一隻被車子撞死的小土狗哀痛),為電視螢幕上雲豹滅絕的報導惋息(卻不必然為夏天學飛而死在花園的斑鳩歎息),為沼澤地的無言美景震動,為人類出現後導致環境巨變與加快的生物滅絕速度感到憂心。人類因為道德主動權,遂得以成就自身為人的某種特質。
由此看來,從狂犬病事件中,引發的種種是否該「撲殺」野生動物或流浪動物的爭議,便是一件極需重視的事。因為在過去的口蹄疫、禽流感事件中,「撲殺論」的提出與執行都不及這次狂犬病事件來得影響人心,原因就在於,此次的「道德受體」離我們的情感核心非常接近:誰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和貓、狗相處的經驗呢?而從這個普遍的共感經驗來看,跟壽命長,與人互動已有數萬年的貓狗相處,顯然跟魚、鳥的相處有差異,更和便當盒裡、燒臘店裡的牛、豬、雞、鴨有差異。(但對我們上一輩的人來說,和牛相處的時光可不那麼輕易可以被割捨、取代)這意味著,人和各種動物的相處關係處理起來,説不定還比種族、性別更複雜。
我是一個從小就愛「養」動物的人,幾乎台灣孩子會養的動物我都養過,童年時有一度我哥甚至養了一隻大冠鷲。成年以後我不再刻意養動物,卻成了一個喜歡在野地行走,接觸動物的人。
回想起來,這些在不明就理的狀況下被迫和我成為家人的動物,還擔任我的情感教育的工作。牠們在我們面前演示疾病、愛、繁衍與死亡的歷程,比任何學校教育都深刻。小學的時候我曾為了一隻不小心被我壓死的鸚鵡,走遍了城中區要找一個可以埋葬牠的墓地,在黑夜的台北市,我拿著兩隻筷子,在中華路的安全島上為牠挖了一個洞。那個洞至今都存在我的心的星球上。我常想,失去這些動物對我的情感教育,我一定是個貧乏、對其他人的存在缺少敬意與同情的生物。
動物是人的信仰,人的對手,人的食物,人的伴侶……,馬克‧貝考夫(Marc Bekoff)的《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羅列了所有相關的詞語,其中一條「對動物的殘忍及人類暴力(cruelty toward animals, and human violence)提到,會對動物實行暴力與殘忍行為的人,往往對能力弱於己者也會控制不了自己的暴力,最早在1980年代一份美國的研究指出,家庭的施暴者有八成以上也曾經是動物的施暴者。
由此可見,動物也是我們的鏡子。
去年我到柏林的時候,注意到街上的遊民,往往身邊都牽著一條狗。狗和主人一樣,看得出缺乏自信與攻擊性,總是垂著尾巴跟著主人賣報紙、休息,或和其他街友聊天。有的時候晚上氣溫變低,幾個街友聚在一起聊天,狗兒便相互靠近取暖。我問了朋友,通常台灣的遊民都沒有能力養狗,為什麼德國的遊民都有餘力養狗呢?他解釋說這是政府的一項措施。
倘若遊民領養了一條狗,政府便會給予狗補助,這麼一來遊民就有了自身與狗的補助收入,經濟上反而負擔較輕。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心靈上的。遊民有時候的情緒失控、不愛惜自己往往來自於情感的失落與寂寞,有狗為伴的遊民,往往能藉由和狗之間的沉默交流,形成一種情感信託。他們在寒夜依偎,遊民的手和所有願與動物為伴的人一樣溫暖,沒有階級性,也對狗產生了安慰。這是一種高明的「情感政策」。
在狂犬病消失台灣數十年後,我們面對一個陌生的病毒威脅確實是恐慌的,但一個身為「道德主動者」,自認為有異於其他動物的人類,無論如何都該想盡辦法,保護自己和友伴的生命,不該以最輕易的方式解決。這並不是高調,而是人類何以為人類的最後堡壘。更何況此刻關於這次狂犬病的研究都還在一片渾沌中。
或許這也是一個契機。長期缺乏動物政策、動物權論述,遇到問題就高喊「撲殺」的台灣,該誠實面對如何對待野生、飼養、經濟動物這些繁複議題了,它是和淘汰種族主義、性別主義一樣的艱難議題,得用漫長的時間討論──並且,它始終會是一個「情感政策」,一個呈現我們所處社會「內心樣貌」的情感政策。
謝謝你在流浪之後選擇了我們 吳念真
這是他最後的身影。大約是清晨兩點多。
脖子和肚子的腫瘤突出依稀可見。
昨天晚上彷彿有預感是九年相處之後他最後的一夜了,因為連最喜歡的雞胸肉都不吃,而且天還沒黑就蹣跚地走到他在書房的床舖。
午夜掙扎著起來,書房、前後院、廚房、餐廳、和室前的地板...所有他曾經攪和、納涼、休息的地方都走一遍、躺一下,我陪著他跟他講話,說..記不記得剛來的第一天,臨時不知道該叫你什麼,所以用「米格魯」的諧音直接叫你Migo,還被你哥哥笑我沒創意。
說...記不記得你上過國家劇院的舞台?在男...
作者序
編者序
就算牠沒有手/黃宗慧
長年在台大開設「文學、動物與社會」通識課,學術上也持續關切著動物研究這個領域,在社區從事TNR並且養了七隻貓……。從許多方面來看,或許我作為這次運動的發起人之一,並不突兀。但很坦白地說,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在滿腔熱血下發想的活動,反而比較接近「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產物。
契機是這樣的。從狂犬病疫情被媒體以極度渲染的方式報導以來,讓我難以置信的情景不斷發生:有些人看見野生動物就打死,管牠是不是鼬獾、有些人把家裡養的動物丟掉,管他現在有沒有犬貓病例;至於路上流浪的,人們更是或者通報捕捉、或者抓去換米、或者乾脆毒死。我突然發現,原來我長久關切的生命教育,從未在這片土地上生根?原來人們對動物的敵意在恐懼的催化下,可以無限放大?痛心之際,我喪氣到無語。而就在我感覺即將被擊沉之時,和我一起顛簸地走著這條動保路的家人們、幾位熱心的朋友們,共同構思並開展了「放牠的手在你心上」臉書徵文串連活動,出自一種「不能放手」的心情。
對於「放牠的手在你心上」這個看似純文學的呼籲,每個人可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解讀,而我自己是這麼看待的:說動物有「手」可能很不科學、很不精準,甚至好像排除了某些再怎麼擬人化也沒有手的動物,但如果回到哲學的脈絡裡,「動物有沒有手」這個問題,正是動物倫理開展與論辯的起點。海德格在區分人與動物之別時,曾說動物沒有手,人才有。手是會給予、會接受、會歡迎的,手的活動是和思考相連的,動物那不算手的器官卻只是用來攫取、控制的,所以動物沒有手。然而施與受之間豈能如此截然二分?如果我們沾沾自喜於人類「給予」的能力,難道不會在人類中心的優越感下,變成奪取的一方,甚至還認為我們奪取得理所當然?更何況,執子之手的深情,從來就不應局限在人與人之間:握住自家貓狗的小手便能得到足夠的能量去面對日常工作的挑戰,這何須被訕笑為過於感性擬人?看見被喊殺喊打的流浪動物與野生動物就想伸出援手替牠們摸索生路,又何以要背負「率獸食人」的罪名?
在這場因狂犬病疫情恐慌而進行的「殺無赦」之中,從家貓家犬浪貓浪犬到野生動物,通通遭殃,因此有了「放牠的手在你心上」的臉書徵文串連活動,進而有現在這本實體書的誕生。我們的初衷,雖然是想呼籲更多人一同關切因這波恐慌而面臨浩劫的動物們,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只關心「看起來有手」的動物,至於那些怎麼想像也沒有手的鳥獸蟲魚,就不用理會;我們的立意,是希望更多人願意一起來檢視人類對待非人動物的態度、檢視人類中心主義下的種種迷思,不要讓我們的下一代,因大人的無知與恐慌,被教育成看到動物就只會聯想到疾病、骯髒、危險,只會閃躲甚至凌虐動物的、失落的一代。
倫理關懷的出發總有個「原點」。這陣子其實不斷地問自己:為什麼做動保做得這麼痛苦灰心卻不放手?我想,必然是因為我的父親。生前是醫師的父親,每當結束一天的看診時,總會帶我和姊姊去散步。在一個雨夜,我們照例和父親牽著手散步時,與以往不同的是,遇到了一隻很髒很濕的流浪狗,父親當下決定把牠帶回家去。在那時,父親就牽起了我和動物的緣分吧?他讓我體會到,那樣溫柔地去接納、去給予、去善待他者時,自己將得到多大的回饋。這樣想起來,那就是我的原點。施與受的同時發生,早在我受到學術理論的洗禮之前,就已經領略到了吧?
就算牠沒有手,還是觸得到我的心。所以我不能,也不會放手。於是希望牽起更多的手,為這些在荒涼人世艱苦求生的動物,做點什麼。
編者序
就算牠沒有手/黃宗慧
長年在台大開設「文學、動物與社會」通識課,學術上也持續關切著動物研究這個領域,在社區從事TNR並且養了七隻貓……。從許多方面來看,或許我作為這次運動的發起人之一,並不突兀。但很坦白地說,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在滿腔熱血下發想的活動,反而比較接近「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產物。
契機是這樣的。從狂犬病疫情被媒體以極度渲染的方式報導以來,讓我難以置信的情景不斷發生:有些人看見野生動物就打死,管牠是不是鼬獾、有些人把家裡養的動物丟掉,管他現在有沒有犬貓病例;至於路上流浪的,人們更...
目錄
緣起 「放牠的手在你心上」臉書串寫活動 志工小組
黑貓先生 葉子 外公和我的妹妹努努 吳道沄 襪子狗黑寶的故事 蕭宇倩 豆豆,一週年 諶淑婷
初次見面的承諾 Yider Hsu 謝謝你來到我的生命裡 小小書房 可愛的,我們注定要一起生活 李瑾倫 我和我的魚兒們 林欣蓓 給我一個黃金夢 馮平 兩隻活物 楊索 牠就是我的所愛 楊翠 你怎麼可能感受不到他對你的愛 溫雅蘭 撿狗 Chien Ma 因為有他,我們才能得到安慰 廖楚云
我的好朋友小白 Alley Wang 留一個位置給他 Cherng’s 永遠認得母親聲音的小黃 Joyce Lee 我心中最柔軟的一塊回憶 Viper Lee 這樣的詩適合豢養 小熊老師 再見!羅密歐 王如斯 能在什麼地方活著? 安石榴 謝謝你在流浪之後選擇了我們 吳念真
他永遠是我靈魂的避風港 成英姝 不哭,世界上,我最愛你 朱亞君 我的老朋友小花 李有成 哈利告訴我的事 振鴻 親愛的小黑好走喔 浩右 在撿到了那些被拋丟的生命之後 方念萱 一直都在 謝國佑
是毛孩子教會他生命的可貴 Onion Huang 黑貓爺爺 葉子 我在找一位松鼠 T.cat 致我親愛的兄弟 曾于珊 後記 給下一輪亂世的備忘錄 黃宗潔
目錄(左翻橫走文) 牠們給了我情感教育
序 就算牠沒有手 黃宗慧 為米格魯點一首「金包銀」 梁玉芳
生命的重量 Melon Cheng
一場美麗的誤會 丸子
永遠都無法衡量的愛的質量 BaLea Chen
歧義的告別 胡慕情 謝謝你,大笨 En Lin 不知他們現在可好? 王文娟 我要保護牠們 丁名慶 遊民,謝謝! 李維娟 請問,「這些孩子值幾斤白米」? 李瑾倫 我的狗乖 En Lin 溝通無需語言 狐狸
浪人與貓 房慧真
將生命的價值放在心上 洪翎嘉
小貓公園的小橘子 KT
動物是天使 陳雪 貓界卡門 楊索
以後或應將這些卡通改為限制級吧 駱以軍
生存,我不如一隻狗 羅思容
走進我生命裡的第一隻狗 蕭伊伶(Eileen Hsiao)
旅途中的朋友 鄭治桂
拉布拉多拉屎多,可是…… 黃哲斌 驕傲的加害者 杜韻飛 (吳凱琳執筆)
鼠書之夜 葉國居
放牛 吳鈞堯
跋 牠們曾經給了我情感教育 吳明益
緣起 「放牠的手在你心上」臉書串寫活動 志工小組
黑貓先生 葉子 外公和我的妹妹努努 吳道沄 襪子狗黑寶的故事 蕭宇倩 豆豆,一週年 諶淑婷
初次見面的承諾 Yider Hsu 謝謝你來到我的生命裡 小小書房 可愛的,我們注定要一起生活 李瑾倫 我和我的魚兒們 林欣蓓 給我一個黃金夢 馮平 兩隻活物 楊索 牠就是我的所愛 楊翠 你怎麼可能感受不到他對你的愛 溫雅蘭 撿狗 Chien Ma 因為有他,我們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