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的成功和爭議,都在於不只是「一臺計程車」?
◎當創新思維碰撞傳統產業,除了拚個你死我活,有沒有可能走向三贏?
◎《經濟學人》:「不論Uber最後成敗如何,我們都正走向Uberworld。」
•擁抱失敗的勇氣→創新創業者不能錯過!
•法令和創新不該對立→政府、學者、專家必讀!
•學歷不代表一切→焦慮家長必看!
•別畫地自限→社會新鮮人要知道!
科技政變3.0時代,評價兩極的Uber,在全球掀起軒然大波,臺灣也不例外。
一個個吸睛斗大標題,讓人難以忽視:
•違法經營!小黃要求Uber撤資
•臺灣首例!Uber司機撿屍醉女
•共享經濟浪潮!Uber合法是必然趨勢
•笨蛋!重點不在打造台版Uber
新興產業竄起威脅著傳統產業,讓各界深思爭論:
•計程車面臨的問題,除去Uber就解決了嗎?
•不受行政機關監督、沒有為共乘專設的保險,對消費者有保障嗎?
•Uber司機屬於員工還是雇傭?稅務問題含糊不清,怎樣因應調整?
•科技力量翻轉舊有結構,政府能端出新的遊戲規則嗎?
•「創新」可以當作是檢驗公共運輸的唯一標準嗎?
不只是「一臺計程車」,Uber無時無刻在尋找適合扮演的角色,
它的出現,讓又平又擠的世界更加警醒,
就連電子商務龍頭PChome也表示:「正在發展類似Uber的物流技術」。
而引起這些話題的背後人物,正是創始人卡蘭尼克。
從第一次創業就破產,到身價名列《富比世》百名榜,他的強勢崛起,的確有一套。
不管你是否認同他的經營理念,都不得不佩服他:
顛覆傳統的思維、破壞秩序的野心,以及挖掘深層價值的突破!
我不是混蛋,我只是願意承認自己和Uber不完美的「狂人」!
卡蘭尼克如何一手打造出「野蠻」帝國?他的創意怎樣催生藍海商機?他的使命又是什麼?
本書將帶你見識狂人的魅力。
【狂人的思維】
◎如果你失敗不夠多次,證明你不夠努力
第一次創業就因為侵權被索賠2500億美元;第二次創業適逢911,失去金主,再次因逃漏稅觸法。卡蘭尼克的創業夢沒有就此止步,反而硬撐下來:每天至少跑15家公司、洽談業務前至少打100通預約電話、連續6年天天被拒絕上百次。
◎要麼妥協,不然就為信念奮戰到底
巴黎雪夜的靈光乍現,造就今日「滑滑手機,就有專車服務」的Uber。迅速擴張版圖的Uber,在全球各地屢遭禁令和罰款,換作一般人也許心灰意冷,卡蘭尼克卻很開心:「他們要封殺我們,代表這個品項成功了!」
【狂人的野心】
◎今天,你Uber了嗎?
從美洲起步,邁向歐洲,再瞄準亞洲;從3人負責一城市,到海外落實完全「在地化」團隊;從名詞「叫車服務」,變成動詞「今天,你Uber了嗎?」Uber在全球布局的野心,不言而喻。積極和生活場景建立「連結」,企圖成為必不可少的存在。
◎城市的移動方式,可以更多樣化
Uber的出現顛覆了傳統商業模式,以第三方媒介平臺,連結乘客與司機的關係。它試圖改變計程車壟斷運輸地位的局面、強調共乘經濟概念,宣稱是建立「第三條鐵路」的計畫,這種對市場的破壞創新模式,正挑戰著各國政府的應對智慧。
【狂人的突破】
◎想要產品更有看頭,「額外服務」就是關鍵
在Uber帝國裡,汽車只是乘載軟體的「媒介」,透過「按需服務」,就能滿足客戶的實際需求。它的勝出關鍵在於,在生活中的任何時刻、場景,都有適合扮演的角色,也因此能延伸出無限商機。例如:
•世界冰淇淋日的外送服務
•國家貓咪節的認養活動
•與聯合國合作「讓孩子不再飢餓」計畫
•加拿大Uber Safe自助酒測機制
•巡迴校園,讓大學生和企業CEO進行15分鐘面試……
當政治圈吹起一股狂人浪潮,鬼才卡蘭尼克引發的風暴仍持續擴大中,甚至已受邀加入川普的經濟顧問委員會。
或許這代表改變遊戲規則的時代已經來臨,但我們是否有足夠包容力接受創新?
未來可預見的是,Uber的征服全球之路不會一路順遂,但你永遠預測不到他的下一步!
名家觀點分享
前行政院長、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 陳沖、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副教授 李克聰
各界好評推薦
「不要輕易和卡蘭尼克比賽。一旦他接近目標,就會不知疲倦地進攻。」—著名投資人克里斯.薩卡(Chris Sacca)
「當卡蘭尼克渴望戰鬥時,他瞇著眼睛、張開鼻孔,緊閉的嘴裡好像藏著隨時準備出擊的重拳。」—《浮華世界》
「在那個世界,任何人都可以註冊成為司機,但是他們的工作並不穩定。任何低於完美標準的評分,都能讓他們失掉眼前這份差事。」—英國《衛報》
「Uber:一場互聯網思維和現實矛盾的較量。」—《IT時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