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上海市戲曲學校編著的圖書 |
![]() |
$ 1264 ~ 1440 | 中國服飾五千年
作者:上海市戲曲學校編著 出版社:香港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1984-03-01 ![]() |
|
晉代,上海的人口聚集起來,初步發展為一個區域的漁港、鹽產地和商貿集鎮。唐代到元代,上海所屬地區歸華亭縣、松江府管轄。明清兩朝,已成較為繁榮的村落,棉紡織業發達。1843年,《南京條約》簽訂,正式開埠,上海作為指定通商五口之一,開始上海租界的歷史,亦開啟上海取得舉足輕重地位的歷程。從小聚落成為港口之後,得益獨特的政治環境,上海經濟憑藉通商口岸,各方面得到空前迅速的發展,吸引蘇、浙、粵、皖、魯等周邊省份及外國移民,成為中國乃至遠東地區最大的都會至今。吸收江南地區附近傳統的吳越文化與各地移民帶入的多樣文化,及開埠後的西方近現代文化融合,逐漸形成上海本地特有的海派文化。
在民國時期,上海是亞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中國最重要的工商業中心,被蔣中正評價為「中外觀瞻之所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政府實行計劃經濟,主要發展內陸的重工業等。六四天安門事件後,西方國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封鎖,上海大量支援中國大陸其他地區的發展。改革開放後,1990年,上海迎來浦東開發開放政策,經濟成長速度加快;2005年設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13年批准成立上海自貿區,令上海經濟進一步發展,成為中國大陸的經濟、金融、貿易中心城市,在世界金融、商貿及交通領域亦取得重要地位。上海港已經是世界規模最大的貨櫃港口,上海證券交易所作為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市值排名世界第四位。目前上海正面臨外地來滬人員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話及海派文化消失等問題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國近、現代經濟發展的典範,擁有不少著名地標景觀,包括豫園、城隍廟、南京路、外灘、陸家嘴摩天大樓天際線等。
維基百科
中國歷代服飾,豐富而燦爛。在大約五千年的歷史裏,她的人民創造出無數多采多姿、精美絕倫的服飾,因而在世界上享有“衣冠王國”的美譽。
可惜的是,這些服飾實物由於保存不易而極少傳世。歷代史籍雖有記載,但往往只注重帝王官品,對庶民百姓的服飾則失之簡略,而且有文無圖,使得國人對歷代服飾的沿革和式樣所知甚少;對於某些專業人士來說,亦每因這方面的資料缺乏而造成工作上的困難。這種情況,實與具有五千年優秀傳統的服飾歷史很不相稱。
對中國服飾的研究,在近代雖不乏其人,但似乎還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而且他們的研究工作或未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