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時間,你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前微軟傳奇程式設計師、UIEvolution創辦人──中島聡,
曾開發出世界第一個專為電腦設計的CAD軟體「CANDY」,
學生時期便憑藉寫程式賺得超過「一億日圓」權利金。
更因「嚴守截止期限」而改變了世界。
開發使微軟稱霸世界的作業系統「Window95」、
奠定滑鼠「右鍵」「雙擊」「拖放」鍵功能形式……
首度公開40年經驗的超速時間管理術!
Windows95的設計思想就是從「速度」而生。
中島聡說:「我只是真誠地面對時間,尋找出與其相處的模式而已。」
★贏在起跑點的時間哲學Tips★
‧奮力起跑的美國人,最後衝刺的日本人
‧缺乏「餘裕」的行動經濟學
‧即使有3,500 BUG,還是能改變世界
‧不浪費時間煩惱「今天上班要穿什麼?」
‧比爾.蓋茲的光速決策力
‧「右鍵」概念的誕生秘密
‧把時間省下來,投入喜好的事物中
‧不想做討厭的事情,就提升效率
‧「最後衝刺」是萬惡根源
‧從「嚴守交件期限」開始
‧最佳午睡時間:18分鐘
‧行學並進──在墜崖過程中組裝飛機
‧不光是運氣,「心態」更重要
‧比MBA學位更重要的事
‧以2:8法則貫徹工作
‧你睡前應該做的事
★締造種種傳奇事蹟,中島聡歸功於自己擅長「與時間相處」,
再受比爾.蓋茲「光速」決策力薰陶,傳奇工程師無私公開掌控時間的哲學,奉行40年,真正贏在起跑點!
【適用對象】
‧總是熬夜趕工的上班族
‧沒有目標的人
‧不懂得安排工作順序的人
‧想擁有更多自己時間的人
‧學會平衡工作與生活的人
‧想找到天職的人
【本書特色】
1.作者實踐多年的「贏在起跑點」的時間術。
2.作者分享在微軟工作的逸事、求學過程乃至人生經驗。
作者簡介:
中島聡
1960年,北海道出生。早稻田大學附屬高中畢業,早稻田大學研究所理工科碩士。高中時代就在電腦雜誌《週刊ASCII》打工,負責撰寫報導、軟體開發工作。大學時代,研發出全世界第一款支援個人電腦的CAD軟體「CANDY」,賺進超過一億日圓的權利金。
1985年從研究所畢業後,任職於NTT研究所,1986年跳槽至日本微軟(微軟股份有限公司,MSKK)。1989年,轉調至美國微軟總公司,負責Windows95、Internet Explorer3.0/4.0、Windows98等軟體的基礎設計(構思軟體基本架構及整體設計理念),深受比爾.蓋茲行事風格的薰陶。
本書整理作者對於「時間術」的心得。從學生時代的軟體開發工程,到美國微軟總公司擴展滑鼠的「點擊右鍵」、「雙擊」以及「拖曳」功能,甚至負責Windows95的基礎設計、整合Windows98的作業系統與網頁瀏覽器,讓微軟的網頁瀏覽器市占率躍升成全球第一。締造這一連串驚人成績的秘訣,都來自於他獨特的「時間術」。
2000年離開微軟後,創立軟體公司UIEvolution,任職CEO一職至今。以個人名義經營的部落格「Life is beautiful」以及電子報「週刊Life is beautiful」也深獲好評。
譯者簡介:
林佑純
淡江大學應用日語系畢業,曾在日商企業擔任祕書,現為專職譯者。熱愛旅遊及接觸世界各地文化,相信任何類型作品皆有迷人之處。翻譯作品類型有奇幻、文藝、心理、財經、休閒等,期許自己成為廣度、深度皆具的日文譯者。
章節試閱
●CHAPTER 1 為什麼你的工作會做不完?
◎工作做不完,是有跡可循的
星期五
「這個,麻煩在一星期內完成。」
你剛剛收到上司交辦的新工作。今天是星期五,期限就訂在下個星期五。你心想,既然有七天的時間,應該足以把這件工作做好吧?不過,除了新工作之外,還有一個得在下星期一完成的工作,考慮到優先順序,你決定先處理三天後得交件的工作。
於是,你努力在今天把三天後要交差的工作處理完。辛苦了,週末兩天先好好休息放鬆一下吧。
星期一
很快地,到了星期一。你開始著手處理上星期五被交辦的新工作。距離期限還有五天,你覺得沒什麼問題。
「應該來得及吧,先處理其他待辦事項好了……」
就這樣,你把新工作先放到一邊,忙著回e-mail跟處理另一項中長期計畫。當然這段期間,你也妥善安排了之後處理新工作的時間。
星期三
離期限只剩下兩天了……
「這樣可能做不完耶……」
雖然之前已經安排好時間了,不料實際執行起來跟想像中有落差。覺得可能無法在期限內完成的你,終於放下其他工作,認真處理上司交辦的新工作。
星期四
在期限前一天的星期四夜晚。被回信和緊急會議等瑣事占去不少時間的你,發覺大事不妙,離期限只剩幾個小時了,你只好努力熬夜趕工。
星期五
「那件工作完成了嗎?」
隔天,也就是星期五,你的上司主動問起那件工作的事。你背脊一涼,額頭頻頻冒汗,眨著因熬夜而充血的雙眼說道:
「對不起,因為還有其他工作……我也熬夜處理了……可以再給我一天的時間嗎……」
之後的種種慘狀,就任憑各位想像了。
其實,這是我剛認識前部屬A時發生的真實案例。
A是位看來忠厚老實的男部屬。我每次交代工作,他總會認真回答:「是,我會好好處理!」、「我知道了!」、「沒問題!」而且從未聽他抱怨過。當時我心想,這樣一位好部屬,真是可遇不可求。
但我後來發現,A對工作時間的掌控有些不夠精準。他經常在我交辦工作時,只是稍微瞄一下資料,就直接表示能在什麼時間完成。
從我這個上司的角度看來,A的工作狀況大致如下:
接下一個星期後要驗收的工作項目之後,A繼續認真上班。
雖然得同時處理其他瑣碎的工作,不過看起來有逐步進行我交辦的事情,週末也有好好休息,身為上司的我,看了也很放心。
但某天早上,我一到公司,發現A獨自睡在辦公室裡。我問他為什麼,他回說是因為熬夜留下來處理工作。
「還好吧?做得完嗎?」我有些擔心地問道。他只回答:「沒問題的!我會努力完成。」這是在期限前一天,亦即星期四早上發生的事。
聽了讓人有些不放心,但既然對方都說沒問題了,我也不好隨意干涉。A做事向來認真,不會偷懶或草草了事,所以我想,他說不定已經做得差不多了,只是想多花點時間提升品質而已。然而,到了星期五當天,A卻對我說:
「對不起,因為還有其他工作……我也熬夜處理了……可以再給我一天的時間嗎……」
A絕不是懶散行事的人,許多工作也能在規定期限內準時交出。但是,他經常在瑣事上花費不少時間,導致無法如期完成重要的工作。
那次之後,A更是每次都在期限快到時才向我道歉說:「對不起,我還沒做好……」而且還眉頭深鎖,表情看似真的很愧疚。他也常常熬夜工作,隔天兩眼通紅地來找我說:「我昨天已經熬夜處理了……」這種情況重複了好幾次。
大約持續三個月左右後,身為上司的職責與立場,我嚴厲訓斥了A一頓,從他是否對工作效率不彰有所反省,到若覺得來不及完成,至少要提早跟我報告等等。
我也對A的工作習慣下了些工夫。例如,當時那家公司,基本上以兩個星期為時間單位安排工作,因此我嘗試改以三天為一個單位,分配一些比較小的工作給他處理,或是單純把工作量減半。但結果依舊沒有任何改變,A總是到了最後關頭,才坦言無法如期完成。
A本身的工作能力相當不錯,也稱得上是位優秀的工程師。但他非常不擅長分配工作時間。工作量明明已經大幅減少卻依然做不完,我只能下這樣的結論了。
後來,其他人也幾度勸導A,延誤狀況遲遲不見改進。一年後只能遺憾地讓他離開我的團隊。身為上司,我深深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
像A這般總是習慣在期限前,靠最後衝刺完成工作的人,堪稱具有「最後衝刺」傾向。這個詞彙後面會再度提到,這是一種工作時最必須避免的不良要素之一。
◎為什麼天才無法躋身一流團隊?
接下來,我要介紹另一位前部屬的例子。
T是一位在工作上能夠發揮高水準能力的天才。我想至少跟我比較起來,他的能力可說是在我的數倍之上。
但是,這樣的T在工作上卻有些靠不住。或許正由於太有才識及能力,他時常趕在期限之前,才匆匆追加專案中原本沒有提到的新功能。他提出的新功能確實優異,如果能實際導入產品當中,對產品的銷售額想必會有相當大的幫助。也令人感嘆,實在要具備天才級的程式設計能力,才能像T拿出這樣的成果。
但要在發行期限前追加產品的新功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於要追加最初設計案中沒有提到的新功能,到了產品整體架構都已經定案的時期,才想加入全新的項目,通常會有相當大的難度。
T無庸置疑地是一位天才。他的能力在團隊間,會是產品開發的一大助力。
只不過,T在工作上的表現並不穩定。以棒球來比喻,就像是一位時常被三振,卻偶爾會擊出全壘打的選手。這種選手在球團中或許會有不錯的待遇,但在經過縝密策畫的程式設計現場,專業度實在稱不上良好。工作能力乍看下很優秀,但以上司的立場來說,卻是難以管理的部屬。
「我追加了這些新功能!」
每當T這樣說,我雖然感到高興,卻得每次因此四處奔走,進行調整,以避免新功能對既定的開發行程造成影響。
當然不是每次都會發生這種狀況,T也曾有幾次在期限內準時提出產品規格(雖說這本來就是應該達成的基本要求……)。
但這樣的表現,必須要能夠長期維持才有意義。工作表現上不夠穩定的天才,即便在先進的美國企業也很難有所發揮。
以開發車輛來比喻,目標是製作出低燃料費用的產品,設計者卻在接近正式出貨前才表示:「我試著裝上了渦輪增壓器」如此一來,整體企畫的宗旨將跟著一八○度大轉彎。
如果想加裝渦輪增壓器,就應該在初期規畫階段提出詳盡計畫才對。T的做法是在整體企畫進行到最終階段時,才設計裝設渦輪增壓器,因此會對計畫產生重大影響,結果將導致整體工作進度延宕。
T雖然具備出色的能力,隔年卻因此無法編入主力產品的開發團隊。
只要願意按部就班進行,工作就能準時完成,卻老是趕不及在期限前交出成果的A;以及才華洋溢,卻無法充分將能力顯現在成果上的T。他們之所以無法如期完成工作,都是因為不擅於分配時間。
●CHAPTER 2 掌握時間,才能掌握全世界
◎即使有3,500個BUG,還是能改變世界
中國古代有句成語叫做「兵聞拙速」,據聞出自《孫子兵法》(只不過,也有一派否定這樣的說法,不確定實際出自哪一本史籍),意指「即使戰法拙劣,只要用兵迅速,就能夠取得勝利」(編按:《孫子兵法‧作戰篇》:「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此處引申為也有「迅速完成工作,即能搶佔優勢」。
我在美國微軟工作時,主要負責Windows95的開發工程。由於微軟每一件大小工作,必定訂下完成的期限,加上產品(Windows95)有既定的發行日期,所以每一件工作都必須在期限內完成。我當時採取的工作方法,會於第三章詳述,在此要先告訴各位的是,微軟極為重視工作效率。
為了讓Windows95如期發行,我全心衝刺工作進度。其後,微軟終於順利在1995年8月24日推出Windows95國際版。
不過,發行之際,Windows95這套電腦作業系統軟體中,其實還存有三千五百個BUG。我們是在知情的狀況下,仍選擇正式推出。因此,微軟之後自然陸續釋出了修正BUG的更新程式。就像我剛才提到的手機App的開發人員一樣,工程師共同度過了無數個與BUG奮戰的日子。
但在大規模的產品企畫中,BUG的總數一旦減少到某個臨界點,數量就很難再向下修正,這點在程式設計界中是十分常見的狀況。畢竟,當你修復了某個BUG有時反而導致另一個BUG出現的副作用。亦即,要完全除盡電腦軟體的BUG是相當困難的任務。
正因為對這點有所認知,工程師通常不會以100%的完成度為目標。就算只達到90%或80%的完成度,也會努力遵守交期。所謂的「兵聞拙速」,就反映在這種工作形態上。
綜合以上因素,即便當初還存在3,500個BUG,微軟最終選擇將Windows95商品化。不過,重大的BUG當然非修正不可。例如,明明確實存下的檔案卻不翼而飛,若產品中有這樣嚴重的BUG鐵定沒有人敢使用。因此這些地方一定要經過徹底檢測,逐步完成除蟲作業。
只不過,我們不會特意修正用戶使用過程中接觸不到的細微錯誤。例如,輸入某項一般使用者無從得知的指令後,螢幕畫面會自動消失等BUG。如果連不為人知的BUG都要完美清除,不只工作量永無止境,也絕對趕不上既定的發行日。
即便如此,誠如各位所知,Windows95給世界帶來了相當大的衝擊。雖然Windows95這套軟體本身,對具備程式基礎的專家來說是一件半吊子的成品,但我認為重點在於,能夠以多快的速度提供多好的產品給用戶。由於發行後還有機會逐步修正BUG,因此認清現實、掌握適當容錯範圍,即為我們的重要職責之一。
◎所有工作,必定得再度修改
我會在第三章談及Windows 95誕生的過程,在此想先跟各位分享,我在這份工作上領略到的一個重要關鍵字。
這種一定程度忽視BUG的存在,先製作出大略框架的成品,我們稱之為「原型」(試作品)。這點不僅限於程式設計,也能應用於一般的工作上,請將其視為一種抽象的概念。
當你負責一項全新企畫時,先製作出原型,不僅有助於訂立產品整體形象,還能讓上司更容易理解企畫內容,間接促使企畫更容易通過。
相反地,如果不先製作原型,很容易發生以下的狀況。
我在前公司時,有位他部門主管設計了一套新軟體。但他設計的並非程式本身,而是鉅細靡遺的設計圖。他花了大把時間仔細完成設計圖,然後將設計圖交給旗下的工程師製作。但事實上,程式設計的重點,進入實作階段後才正式開始,因為設計圖上看似簡單的項目,實際操作起來不見得能順利執行。
結果,那個程式無法成功運作。因為寫程式的工程師,無法向主管表達「這種設計根本行不通」之類的抱怨(想必各位都明白為什麼)。工程師自己很清楚只能交出有瑕疵的半成品,最後還是不得不提交成品。收到成品的主管果然表示「這樣行不通」,然後回頭重畫設計圖,再度交給那位工程師。
有些人就是要重複好幾次這種過程。在我看來,那位上司花在設計圖上的時間,都可以寫好三個程式了。更別說反覆來回的過程中,浪費了十幾二十倍的時間,致使工作沒進展也很難拿出好成果。
因此,我要請各位記住一件事,所有工作必定都得再度修改。很少工作能完全按照最初的藍圖順利執行。不管是手機App、Windows95,甚至你明天就要交的簡報資料也一樣。既然都會再修改細節部分,不妨先從描繪清晰的整體輪廓,亦即製作工作的原型開始。
假使那位上司,一開始就與旗下工程師合作,先確認程式的原型,必定能省下一些不必要的程序,更早完成工作完成吧。
◎比爾.蓋茲的光速決策力
比爾.蓋茲工作上還很重視決策力,他下決斷的速度用「光速」來形容也不為過。到底有多迅速?我為各位介紹一個具代表性的實例。
這件令我印象深刻的往事,發生在1995年1月,西雅圖下著冬季綿綿細雨的午後。當時,美國微軟總公司有隸屬不同派系的OS開發團隊(OS就如同微軟發行的Windows Vista,蘋果的OS X等,讓電腦、智慧型手機運作的基本作業系統)。兩個團隊的名稱分別為「開羅」與「芝加哥」,彼此間相互競爭。
原本開羅團隊預計在前作Windows3.1之後,開發次世代的新型作業系統,但進度遲遲未見突破,這段期間,芝加哥的開發團隊從公司內部崛起。
芝加哥團隊給人的感覺,就像是駭客雲集的職業集團,行事作風與擁有多位史丹佛大學博士的開羅團隊大相徑庭。
我原本隸屬於開羅團隊,卻因為厭倦無實質意義的會議,某次與上司爭吵後,轉調到芝加哥團隊。我認為芝加哥的風氣一定會比開羅開放,能立即讓自己的想法和點子反映在工作上。
轉調到芝加哥團隊的我,把開羅時期負責的一部分程式也帶了過去。我心想既是同一家公司,設計這個程式的人本來就是我,算不上剽竊或犯罪什麼的吧。
可是之後,開羅團隊的人得知我把點子帶去芝加哥的消息,對此大為震怒,甚至指控我是內鬼。最後還直接向比爾.蓋茲請願,希望召開內部審判。
某天,芝加哥團對的上司簡明扼要地交代我:「看來得在比爾.蓋茲面前公開簡報了,這件事全權交給你處理」。縱使事態的發展令我訝異,但看到開羅送來的資料後,更是令我驚訝。四百多頁的資料中,鉅細靡遺地寫著,我除了將程式資料偷渡到芝加哥團隊,工作上有多灌水又有多偷工減料。
這些指證確實有幾分道理。如同前述,我向來奉行「兵聞拙速」的工作要訣,因此無論只做到七十分或八十分,首要目標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整體工作。我承認,這種作風會讓程式出現大量BUG。
在我看來,開羅團隊那些光說不練的科學家,只顧著舞弄紙上的空論。太過在意細枝末節,工作永遠無法完成。這種緊要關頭,光是要完全看完那四百頁的指控,我都快睡著了,所以翻了幾頁後乾脆闔起資料,直接出席審判會。
後來,即便簡報日一分一秒逼近,我仍無意準備迎戰的簡報資料。我很清楚,這並非技術面上的小鬥爭,而是關係到微軟整體企業文化的大事。我決定讓比爾.蓋茲了解開羅團隊缺乏工作效率的事實。
審判當天,我前往高層專屬的會議室。發現除了營運長史蒂芬.巴爾默(Steve Anthony Ballmer),微軟五大巨頭都列席入座了。包括副總裁布拉德.西爾弗伯格(Brad Silverberg)與吉姆.阿爾奇(Jim Allchin)、Office開發團隊領導人布萊恩.麥唐諾(Brian MacDonald)、高級副總裁保羅.馬瑞茲(Paul Maritz),以及執行長比爾.蓋茲。現場菁英齊聚,也令人深刻感受到這次會議的重要性。
這種情況下,與其說緊張,反而是因為欣喜而感到雀躍。
畢竟,能在這些大人物面前,主張自己工作重要性的機會勘稱千載難逢。事到如今,可不能輸給只會空口說白話的開羅團隊,我頓時感到腎上腺素不斷向上飆升。
審判正式開始。首先,由開羅團對提出那四百頁資料,敘述我工作態度有多鬆散、多敷衍行事。即便此時,我也不為沒仔細看過那四百頁資料而後悔,我已經準備好專屬自己的應戰方針。
輪到我發言了。我雖然沒有準備任何書面資料,但準備了一片裝了某些資料的CD-ROM。邊展示其中的內容,我正視比爾.蓋茲的雙眼說道:
「開羅團隊的主張雖然有其道理,但如果在過程中,只執著於完美的基礎設計,那是永遠拿不出成果的。Windows95再過六個月就要正式發行了,我認為,把微軟的未來投注在不知何時能做出實質成績的開羅團隊上,會是一大錯誤。」
環繞著次世代OS展開的開羅對芝加哥之戰,可說是一場能否正確活用時間的賭注。
比爾.蓋茲在聆聽時,
只是在桌面上雙手合十,身體稍微前傾,並微幅地前後晃動著。這是他認真思考時的招牌姿勢。
在聽過現場人員發表過一輪之後,比爾停止了搖晃。「他終於要開口了。」我心裡這樣想著,不由得挺直了背脊。
但是,他只是轉而望向保羅.馬瑞茲,稍微使了個眼色。保羅隨即表示:「你們留在這聽候指示。」就站起身來,與比爾一同走出了會議室。我猜想,比爾應該已經得出結論了,在與保羅確認過雙方的看法之後,就會公布最終決定。
比爾與保羅離開的時間不過只有短短的三分鐘,但會議室裡卻是一片死寂的沉默,我甚至感覺過了一個小時。會議室中的每一個人都明白,他們倆在回來時,就會發表裁決,甚至不容任何人提出異議。
耗費高額開發資金的芝加哥與開羅計畫,命運就將在此時此刻揭曉。
門一打開,保羅先走了進來,兩人回到了會議室。決定命運的瞬間到來。
「開羅計畫正式終止。」
比爾一開口就是這句話。
開羅計畫終止。這也表示,開羅團隊耗費四年開發出的OS技術終將歸零。在這一瞬間,超過四百人的開羅團隊等於宣布解散。相反地,芝加哥團隊所開發的OS,也等於必須背負起發行微軟次世代OS的重責大任。
不過,什麼樣的系統才能被稱作是次世代的OS?
答案就藏在我事先準備的那片CD-ROM中。裡面的內容,就是我在調到芝加哥團隊後完成的Windows 95系統Beta版。
這場審判,也正意味著我的工作成果,已獲得公司高層的認同。
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無比重要的決策,竟是在短短三分鐘之內完成的。
●CHAPTER 1 為什麼你的工作會做不完?
◎工作做不完,是有跡可循的
星期五
「這個,麻煩在一星期內完成。」
你剛剛收到上司交辦的新工作。今天是星期五,期限就訂在下個星期五。你心想,既然有七天的時間,應該足以把這件工作做好吧?不過,除了新工作之外,還有一個得在下星期一完成的工作,考慮到優先順序,你決定先處理三天後得交件的工作。
於是,你努力在今天把三天後要交差的工作處理完。辛苦了,週末兩天先好好休息放鬆一下吧。
星期一
很快地,到了星期一。你開始著手處理上星期五被交辦的新工作。距離期限還有五天,你覺得沒...
推薦序
【推薦文】真正的時間管理術是一種修行,撐過就是你的
蘇書平│為你而讀 Read for You執行長‧前微軟資深業務應用經理
書中最棒的一句話就是「掌握時間,你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與其說這是一本談時間工作管理的書,我覺得應該可以用更高的層次好好品味其中內容。
作者中島聡談到的產品和歷史,正好是我大學時剛接觸網際網路的年代,所以我建議讀者不妨從思考分析和職場價值觀的角度,來學習作者的時間管理法。
其中舉了兩個很有趣的小例子,剛好能說明我所認同的兩個重要觀念。裡面提到工作總是做不完的人,就像我們學生時代考試時,總是小看後半段應用題,所以真正能取得高分的人就是贏在應用題。
其實這個例子從我的角度來看,就是你是否懂得分析問題。
通常簡單的工作和專案,時間之所以容易控制,就是因為它需要溝通的對象沒那麼多也不複雜,所以不需要太多的分析能力,你只要照著SOP標準作業流程,就可以輕易完成工作了。
但是,真正發生在我們自己人生的時間管理是非常複雜的,你必須懂得分析各種變數,人生才會按照你期望的時間表前進。
另外,他談到另一個重要的時間管理術就是要「贏在起跑點」。不要想太多因為工作就是這樣,即使努力到自認為100%的程度,之後回頭檢視時,往往會覺得其實只有達到80%程度而已。
這就是微軟的軟體開發或手機應用程式,永遠會有更新版的緣故,所以越早投入工作邊做邊修正的做事方法,並且懂得把真正的截止期限往前推,你才會有足夠的緩衝時間處理各種中間遇到的變數。
用一句話總結,因為中島聡懂得用「目標」管理他的「時間」,才讓他有機會在微軟負責這麼重要的產品。真正的時間管理是一種修行的過程,必須撐過時間的考驗才能掌握時間,實踐你希望的人生目標。
【推薦文】「沒有胡蘿葡,就用馬鈴薯」,你敢突破框架嗎?
翟本喬│和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暨總經理
因為工作繁重,最近一年來我推掉了大部分的邀稿。
但我翻閱了二十頁後,就忍不住接受為本書寫序的任務。我覺得這是一項光榮。
閱讀的過程中,我開始寫下我覺得書中提到的重點:
能應用在工作上的技能,才是真的技能。
為每一個工作項目留下緩衝時間。
不要一開始就追求完美:「先求有,再求好」的真諦。
你的工作是達成目標,而不是執行交辦事項。
誰說做菜一定要照食譜?沒有胡蘿葡,就用馬鈴薯。
每一堂課程先預習。聽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不必贏在起跑點的人,是因為他在起跑點就規畫了如何贏在終點線。
回頭看的時候,我不禁感到驚訝:其中許多不是很簡單的道理嗎?為什麼還要特別寫一本書來講?但仔細再看一遍內文時,我發現這些表面上容易的教條,都有它們不易做到的地方。
作者是日本人,和大部份在臺灣成長的工程師一樣,從小受到死板的亞洲式教育。要去突破一些既有的框架,談何容易?「沒有胡蘿葡,就用馬鈴薯」:有多少電子廠的工程師,敢自己更換原廠指定的零件型號?從小老師就叫我們上課前要預習,但真正做到的人有沒有百分之一?
作者在本書中舉出這些教條的真實價值,以及能幫助你的方式。不管你身處職涯的哪一個階段,這本書一定會對你有幫助。
【推薦文】系統化訣竅,成為自己時間和人生的主人
詹德弘(Joseph Chan)│AppWorks之初創投合夥人
1960年在北海道出生的作者中島聡是一位傳奇人物──大學時開發CAD軟體賺了一億日圓,其後赴美參與Windows95的核心開發團隊,將雙擊及滑鼠右鍵選單功能帶到世間。2000年創業、2004年出售公司成為部落客,2016年又回任CEO。從電腦(PC)到網路(internet),從學生打工到大公司再到創業,親身參與了這時代的巨變。在作者的人生歷程中時間永遠不夠用,他從而hack(改造)出自己最有效率的做事方法。
日本作者的好處是情境與台灣相近,台灣和日本99%的人都有開學前暑假作業堆積如山的經驗,作者也不例外。他小三時因為暑假作業沒寫完,錯失去海邊玩的機會而懊悔萬分。不同於其他99%的人,他隔年小四暑假第一個月就把日記以外的作業全部寫完,再也沒有寫不完的暑假作業。
一放暑假就全力寫作業,即為本書時間術的核心理念。例如,在計畫前期20%的時間完成80%的工作,並且做出看得見、摸得著的原型,利用其餘的80%的時間進行收尾。
作者除了傳達自身理念,更貼心的提醒許多執行的細節。包含工作的細分、排程,連睡眠及午睡的安排,都有方法協助大家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比方說,雖然十天要交卷的工作前兩天就全力衝刺完成八成,但不要做完第三天就交卷,這樣只會馬上收到新工作的細節都有顧及。
書中的每個單點觀念其他書籍或文章或多或少都有提到,但本書的好處是從人性的角度循序漸進從觀念的建立、執行、困難的排除都系統化的提到,無論是管理者、員工、學生都能從書中學到做事的方法,從被事情追著跑轉變為順順把事情做掉,進而變成自己時間和人生的主人。
【推薦文】竹科人必讀的時間管理必殺技
王志鈞│知名財經理財作家•王老師財富管理學院創辦人
很久沒在台灣出版界讀到好的新書了,這本書倒是饒富趣味,非常適合企業人士閱讀以外,更是竹科人必須奉之為圭臬的一本時間管理秘笈。
首先,台灣雖號稱資通訊(ICT)王國,但是,單純為電子或軟體工程師所撰寫的時間管理術或提升工作效率之道的書,卻少得可憐。
第二,本書作者雖為日本人,曾親身參與微軟Windows95、Internet Explorer與Windows98等作業系統的開發過程,讀來讓人大開眼界,也一窺微軟在1990年代成功邁向電腦霸主的背後秘辛。
最後,讀完這本書時,我腦海中浮現一句話:「為什麼建中、台大的學生都在玩?」
在台灣,建中、台大學生總給人一種「吊兒郎當的天才」的刻板印象。但為什麼愛玩的學生,最後總能交出出色的考試成績單?
答案,或許就在本書中。作者本身就是一個天才,但又是極為出色的企業人士。天才往往有狂放不羈的構思,企業人卻必須深諳團隊作戰之道。能集天才的腦袋與團隊合作的自律於一身,才有可能把天才的點子變成商業市場上的印鈔機!
台灣如果能有更多天才,願意取法本書所揭露的時間管理術與程式開發的創新之道,相信產業競爭力必能更上一層樓。
【推薦文】真正的時間管理術是一種修行,撐過就是你的
蘇書平│為你而讀 Read for You執行長‧前微軟資深業務應用經理
書中最棒的一句話就是「掌握時間,你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與其說這是一本談時間工作管理的書,我覺得應該可以用更高的層次好好品味其中內容。
作者中島聡談到的產品和歷史,正好是我大學時剛接觸網際網路的年代,所以我建議讀者不妨從思考分析和職場價值觀的角度,來學習作者的時間管理法。
其中舉了兩個很有趣的小例子,剛好能說明我所認同的兩個重要觀念。裡面提到工作總是做不完的人,就像我們學生時代考試時,總是...
作者序
各位讀者好,我是本書的作者中島聡。
我過去曾以程式設計工程師的身分,在美國Microsoft(微軟)總公司負責Windows95的開發工程。為了讓不熟悉電腦的讀者容易理解,簡單來說,我在任職期間,成功將滑鼠的「拖曳」及「右鍵」功能概念推廣到全世界。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好像不同世界的話題,跟我無關」吧?
但是,這種「改變世界的發明」,我想只要懂得掌控時間,說任何人都辦得到也不為過。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請待我細述其中的原因。
我在二十九歲那年,從日本微軟轉調到美國總公司。報到當天的狀況,令我至今記憶猶新,抵達微軟總公司之後,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因為美國當地工程師的能力,全都優秀到令人難以置信。
他們一早開始就衝勁十足、馬力全開,接近傍晚就氣定神閒地準備下班。辦公室裡的工程師都比我厲害太多了,在能力上根本無法與他們相比。更何況,當時的我,連簡單幾句英文都不太會說。
所以,我只好選擇徹底鑽研「與時間的相處之道」。
首先,我察覺到上天賦予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平等的。
既然一個人的能力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升,那麼只剩下徹底安排時間這條路了。
我深信,唯有掌握時間才能掌握全世界。對於全世界致力於自我挑戰的人而言,這是最真實的努力。我所接觸到的世界菁英代表,微軟前執行長比爾.蓋茲(Bill Gates),也正是其中一人。
其後,多年努力的成果,讓我在三十二歲那年於比爾.蓋茲面前發表簡報、提案並成功獲得認可,那份專案就是大家熟知的Windows95。也由於這段期間的工作實績,讓我在四十歲時決心獨立創業。當我向微軟請辭時,當時的CEO史蒂芬.巴爾默(Steve Ballmer),還親自在早上七點前來我的住家表達慰留之意。
其後,美國的創業投資者,甚至願意提供毫無創業經驗的我一百五十萬美元(以現今匯率來算,約合一億七千萬日圓)的創業資金。這些恩惠對我來說實在是難能可貴,心中滿懷無限感激。
當然,人不可能做到所有想做的事情,我在微軟所負責專案的成功率,也大約只有三成。
要說不辛苦是騙人的。很多時候,我幾乎是犧牲睡眠時間來換取寫程式的時間,也曾為難以清除的BUG(程式漏洞)所苦。在不斷自我鞭策之下,睡眼惺忪地對著電腦螢幕工作更是家常便飯,再加上必須在短期內習慣新的語言和開發環境,使我的身心靈在那段期間遭受嚴酷的考驗。
不過,在持續運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後,我發現時間回到自己的掌控之中,而且這種做法,很可能拚得過能力比我強兩倍以上的優秀人才。最可怕的不是失敗,而是不忠於自我實現的渴望。
就結果而論,這種運用時間的方式,為我的人生增添許多色彩。讓我能為一心想做的事持續努力,最終也有幸拿出不錯的成績。
我將這種方法,取名為「贏在起跑點的時間術」。本書將傳授能夠快速熟悉這個技巧的訣竅,讓你一輩子都用得到。內容將依以下的流程逐步解說。
第1章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本章先探究「為什麼工作會做不完」的主要原因,提供你幾個案例檢視自身的工作方法。
第2章 說明「贏在起跑點的時間術」將為你帶來什麼好處?並舉出一些實際案例,分享有效率地利用時間的樂趣。
第3章 告訴你「贏在起跑點的時間術」的誕生故事。講述我從小學、國中、高中、大學時代,到出社會甚至創業後,不同階段如何規畫自己的時間。
第4章以後 公開「贏在起跑點的時間術」的所有Know-How。
本書是一本傳授「時間術」的書籍。但並非單純以所有篇幅,告訴讀者相關的技術與知識。除了公開方法,也會同時提出各種比喻、案例以及概念,逐步揭露時間術的核心。這種編排方式,可能會令讀者在閱讀時,感到前三章有些吊人胃口。但,看完全書的內容後,各位肯定能夠理解前三章的含義了。
畢竟,時間術的Know-How,只是我在書中想表達的重點之一。
德國文豪歌德有句名言:「光有知識不夠,應當善加運用;光有願望不夠,應當付諸行動」。我希望透過本書整體的內容,提升各位實踐時間術的意願。
接下來,我們將花上一段時間,透過閱讀來場「時間探尋之旅」。希望各位能從內容中發現,原來在時間這個議題上,有這些不同的觀點,或是不同的利用方式。
暫時停下忙碌的步調,來一起探討時間的應用方法吧。
如果你真的想提升工作效率,擺脫費力又瞎忙的職場日子,請務必利用這個機會,重拾改變的勇氣。只要願意改變,相信這本「贏在起跑點的時間術」,能拯救你脫離惡性循環的深淵。
若本書能協助你重新掌握時間的主導權,拓展人生與視野,那將會是筆者無上的喜悅。
中島聡
各位讀者好,我是本書的作者中島聡。
我過去曾以程式設計工程師的身分,在美國Microsoft(微軟)總公司負責Windows95的開發工程。為了讓不熟悉電腦的讀者容易理解,簡單來說,我在任職期間,成功將滑鼠的「拖曳」及「右鍵」功能概念推廣到全世界。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好像不同世界的話題,跟我無關」吧?
但是,這種「改變世界的發明」,我想只要懂得掌控時間,說任何人都辦得到也不為過。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請待我細述其中的原因。
我在二十九歲那年,從日本微軟轉調到美國總公司。報到當天的狀況,令我至今記憶猶新,抵達微軟...
目錄
第1章 為什麼你的工作做不完?
工作做不完,是有跡可循的
為什麼天才無法躋身一流團隊?
沒寫完應用題,就不算作答完畢
奮力起跑的美國人,最後衝刺的日本人
不說「盡快」,培養工作上的危機意識
缺乏「餘裕」的行動經濟學
工作做不完的主要因素
掌握訣竅,工作絕對做得完
第2章 掌握時間,才能掌握全世界
這項工作,時間上來得及嗎?
手機App為什麼要不斷更新?
即使有三千五百個BUG,還是能改變世界
所有工作,必定得再度修改
雕刻石膏像時,沒有人會從「眉毛」開始
會面前三十分鐘,先去星巴克喝杯咖啡吧
只要準備好花束,要做什麼隨你高興
沒有咖哩塊,照樣能做出咖哩
不浪費時間煩惱「今天上班要穿什麼?」
比爾.蓋茲的光速決策力
「右鍵」概念的誕生秘辛
掌握時間,才能掌握全世界
第3章 「贏在起跑點」時間術的誕生由來
為了去海邊,努力解決暑假作業!
預習,是最強的省時學習法
應考生的高效率作戰計畫
製造時光機的兒時夢想
把時間省下來,投入喜好的事物中
不想做討厭的事情,就提升效率
無法用言語解釋,就先做個原型吧
只是「先做個樣子」,卻改變了未來
企畫及早成形,就能抓住機會
為了網路這個概念而狂熱
讓任何人都能運用這套時間術
第4章 馬上實踐「贏在起跑點」的時間術
什麼事情,百人當中一個人也做不到?
「最後衝刺」是萬惡根源
從「嚴守交件期限」開始
瞬間加速,贏在起跑點
工作的難易程度,先做才知道
熬夜工作要趁狀態最好時
別用最高效率完成工作
集中力的要訣──「界王拳」
使用界王拳時,有必要回信嗎?
以2:8法則貫徹工作
最佳午睡時間:十八分鐘
午後輕快又「閒適」地工作
凌晨效率最好的三個原因
到底何謂贏在起跑點的時間術?
第5章 將「贏在起跑點」的時間術化為己用
把長期的工作直切分段
「同時進行的工作」就把一天橫切分段
必須同步處理大、小型工作時
如果還是不順利的話
你的工作不是墨守成規
如果他人拖延工作,就先製作「模型」
工作分配的程序
第6章 掌握時間,你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具備目標,學習輕而易舉
行學並進──在墜崖過程中組裝飛機
不用苦讀也能說好英語的方法
別做必須逼自己才能專注的工作
選擇「合適職業」的標準
不光是運氣,「心態」更重要
忠實自我,勇於行動
何謂創造優秀點子的思考法?
從目前環境中,貼近夢想的方法
找不到想做的事情,就請教有經驗的人
比MBA學位更重要的一件事
掌握時間,你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所以,本書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你睡前應該做的事
後記
第1章 為什麼你的工作做不完?
工作做不完,是有跡可循的
為什麼天才無法躋身一流團隊?
沒寫完應用題,就不算作答完畢
奮力起跑的美國人,最後衝刺的日本人
不說「盡快」,培養工作上的危機意識
缺乏「餘裕」的行動經濟學
工作做不完的主要因素
掌握訣竅,工作絕對做得完
第2章 掌握時間,才能掌握全世界
這項工作,時間上來得及嗎?
手機App為什麼要不斷更新?
即使有三千五百個BUG,還是能改變世界
所有工作,必定得再度修改
雕刻石膏像時,沒有人會從「眉毛」開始
會面前三十分鐘,先去星巴克喝杯咖啡吧
只要準備好花束,要做什麼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