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不僅是一個地理名詞,在中國人的印象中,它也是富庶、秀美、歡樂的代名詞。那句著名的諺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正說明了古人對江南的嚮往。從南宋到明末,江南在科舉、學術、文學、藝術等多個領域逐漸領先,並對整個中國乃至東亞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江南文化是如何逐漸在中國文化中佔據主導地位的?江南的地域特質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理解中國文化的複雜性與多樣性?本書基於豐富的史料和細緻的分析,通過書畫古董熱潮的興起、出版業的蓬勃發展、朱子學的興盛、通鑒家族的繁衍、應對不斷出現的外敵、南人向外的活動等方面,向我們深入淺出地解說了以上問題,揭示了醇厚又綺靡的都市文化所孕育出的中國史上“南”的豐富性。
中砂明德(1961—),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教授。早期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世的文化、軍事史,后研究興趣轉向16—19世紀耶穌會士在華活動等中西交流史方向。本書以外著有《中國近世的福建人:士大夫與出版人》,發表過《耶穌會的遠東相關史料——“大發現的時代”與其後》《江南史的水脈》《士大夫規範的形成——南宋時代》《“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鳥瞰17世紀初法籍耶穌會士的世界傳教》等論文。
江彥,慶應義塾大學史學學士、京都大學歷史文化學碩士。研究方向為16—19世紀東亞範圍內的器物貿易、制茶工藝、飲茶方法的交流史。譯有《我與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