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代代相傳的感動
文│劉沅
這本書的主題是:因口琴而相聚、相知的一批人,和他們展現的力量。從王慶勳老師的故事、中華口琴會的故事,到王老師去世後,他的學生和學生的學生的故事,乃至於受到他們影響的人們的故事。這些人不能代表台灣口琴界的全部,但他們對台灣口琴界的影響,在經過了好幾十年後還不可動搖。這些人,這些事,值得現在的人,在王老師去世後40年來認識。這樣的認識或許會給台灣的口琴界和一般社會,乃至於整個華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本書除了比較完整地報告中華口琴會在台灣的發展歷程外,還提供了大量、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其中包括訪談實錄、個人追憶、活動照片、新聞報導、節目單、會訊……等等。這些圖文,對於曾經參與口琴會的人固然值得珍藏,對於想要繼續推動口琴音樂的人來說,書裡面敘述的寶貴經驗也具有參考的價值。同時,這群人和他們做過的這些事,即使原本少為人知,這段歷史確實屬於台灣的一部分,值得大家去了解,這些感人的故事也值得大家來欣賞。
中華口琴會源遠流長
中華口琴會是王慶勳老師於民國18年在上海成立的。後於41年在台灣復會,最後於81年左右停止運作。在這個漫長的63年中,歷經大陸時期的輝煌和衰落,到台灣後的復會和經營,以及王老師過世後,年輕人的傳承與復興。甚至在口琴會停止營運後,一群受到王老師和口琴會其他先輩薰陶的人們,仍然秉持口琴會的精神建立新的團體,並且持續以各種方式在各地方和各學校發光發熱,直到今天。
中華口琴會開始於87年前的上海,源不可謂不遠。中華口琴會的影響在停止營運後,還在台灣持續了三四十年,而且眼看還會持續更久,流不可謂不長。真正是「源遠流長」!
中華口琴會的精神—執著奉獻,不辭辛勞
中華口琴會有一種精神:為了口琴音樂執著獻身,追求群體的成就,不追求個人的榮耀和利益。口琴會的先輩們,或領導會務,或從事幕後的行政及組織工作,或專研指揮訓練,或關注樂譜的編制與製作,同時都從事教學與指導口琴社團,孜孜矻矻二十年、三十年或更長。下面是中華口琴會在台灣第一代中的幾位代表人物。他們的事蹟,可以從本書中許多會員的追憶,略知一二。
王慶勳 (1906-1976)—領導中華口琴會超過47年。在創立後的二十年期間,最高達到海內外三十五個分會的規模。然而在台灣復會又幾乎從零開始,指導無數學校及社會各界的口琴社團;無論條件如何艱困,從不放棄推廣口琴音樂;特別堅持以大合奏的方式,希望帶給一般不是很富裕的人,接觸音樂、愛好音樂、認識音樂的機會,至死不渝。
王慶基、王慶瑞兄弟—這兩位王慶勳老師的胞弟,或領導、資助中華口琴會,或教授獨奏技巧,他們都支持口琴會總會與台灣省分會超過三、四十年之久。
朱惠民 (1924-1994)—在大陸時期曾擔任中華口琴會寧波分會副會長,到台灣後,擔任不支薪的總幹事超過二十年,其中十年為全職工作。除了有條不紊地打理行政及庶務工作外,還擔任社團指導老師,同時也關心、愛護年輕的會員,成為他們的精神支柱,凝聚了向心力。
吳文賢(1943-)—長期擔任指揮工作超過四十年,其中十年在口琴會解散後所成立的博凱愛樂口琴交響樂團。在此期間,致力於專研及提高音樂素養,了解口琴特性,並尋找最有效的訓練方法等等。指導多所學校口琴社團超過四十年,其中景美女中為時最久,並經常將車馬費捐贈口琴會,以利會務順利發展。
林恆(1957-)—長期投入口琴樂譜的整理和編印,並指導多所學校的口琴社團超過三十年,其中包括清大、德育、北一女口琴社等等,為中華口琴會解散後推動並成立博凱愛樂口琴交響樂團的關鍵人物。林恆老師對於王慶勳老師的音樂作品,有深刻的感受與評論,皆首度發表於本書中。
中華口琴會的精神—務實創新,建立制度
王慶勳老師生前常津津樂道說成立中華口琴會時,自己以一個二十多歲的毛頭小夥子,貿然去拜訪上海市長並獲得支持的故事。王老師的指揮風格也是不拘一格,隨興發揮,以帶動樂團成員對樂曲的感覺,也給聽眾視覺上的享受。王老師這種相對自由的風格,對於年輕人有一種無形的影響力。
以下簡述幾個關鍵務實創新的範例,在本書內文中有更詳細的記述。務實創新有別於一般的創新,在於務實創新有必須達成的具體目的,或要解決的實際困難。
民國58年曾任建中口琴社長的阿棟(林則棟老師)甫進清華大學,重新建立口琴社,為了快速提升社員的能力,決定在暑假期間辦理集訓,稱為「口琴營」。集訓的效果顯著,還可以凝聚感情,因此日後採常態辦理,成為制度。不僅校內其他社團仿效,他校口琴社團也紛紛跟進,後來成為口琴會的制度,每年辦理一次或兩次的跨校口琴營,成為許多會員很重要的記憶。
樂譜是音樂團體的基礎。口琴樂譜,特別是中華口琴會使用的古典音樂曲目,在當時基本上只能靠自己出版,因此許多技術問題需要克服。到了民國70年代,主要由林恆老師和韓郁琪帶頭,與其他熱心的會員一起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編曲、刻譜、印刷複印、出版的制度。這也是年輕人主動創新的結果。後來樂譜的銷售對於口琴會的財務也有莫大的幫助。
為了提升會員的音樂素養,民國71年春,在韓郁琪的「力催下」中華口琴會成立了音樂圖書館。當時,多數會員不能很方便地聆賞音樂或取得錄音帶、書籍、樂譜等,所以大家討論後決定成立音樂圖書館,同時舉辦音樂欣賞會等活動。這在當時也是創舉,近幾年由於網路的發達,恐怕很多人難以體會這項創舉在當時具有多麼重要的意義。
中華口琴會的精神—普及口琴音樂,以長帶幼
普及口琴音樂是中華口琴會重要的精神之一。由於口琴花錢不多、方便攜帶、容易入門,是學習音樂的低門檻樂器。為了有效地普及口琴音樂,口琴會發展出一套「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獨奏班-師範班」的學習系統,將剛入門的音樂愛好者快速帶進音樂殿堂。請看沈慈龍和施博邁的見證。
沈慈龍、施博邁:〈走一趟口琴學習之旅〉
我想,沒有一個孩子會想到,學會用口琴吹 DoReMi 之後,竟然可以在第二年就吹貝多芬的〈艾格蒙序曲〉,第三年一起演奏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更沒有一個孩子可以想像,初級班還在吹〈喔,蘇珊納〉,數年之後竟能拿著指揮棒,帶領數十人的口琴樂團,在台北市正式演奏舞台,指揮羅西尼的〈威廉泰爾序曲〉、指揮英國作曲家柯特比的〈波斯市場〉
以長帶幼的傳統,在許多中華口琴會指導的社團中,是社團經營很重要的一個傳統。口琴社團持續蓬勃發展,就成為普及口琴的基礎。
所謂以長帶幼的傳統,就是同學們進入高年級後,有些同學成為幹部,帶領學弟妹學習口琴、舉辦各項活動。畢業後,更有校友回校指導、指揮。這成為當時各校口琴社團的常態。直到今天,還在許多口琴社團延續著。
參與社團,認識口琴音樂後,同學們發現還可以進入口琴會持續探索和鑽研,享受音樂的樂趣。同時,口琴會還鼓勵會員們到各校去教導口琴,指導學校口琴的社團發展,使得口琴音樂的普及可以持續傳承。本書中,有好幾位老會員回憶當年的經驗,認為參與社團幹部工作和規畫執行活動,可以學到做人處事的經驗。
口琴的力量和濃濃的情
王老師對口琴的執著獻身精神,感動了學長姐們,使他們在短時間內得以以窺視音樂的殿堂,在短時間內就可以主辦社團、主辦活動,並學到做人的道理。然後他們又感動了我們,再進一步感動更多的人。直到今天,跨越四五十年的口琴人相聚在一起,以一場口琴音樂會來紀念我們的源頭,這就是口琴的力量啊!
參加過口琴會的人,都會感受到會中同志們之間濃濃的情。口琴會和口琴會輔導的各社團,每年都會招收新人,因此同期的同志和指導他們的老師、學長姐們,彼此自然因為相同的愛好和一起工作的關係,培養起很深的感情。從本書很多會員的追憶中還可以看到,即使是從未謀面的學長姐、學弟妹之間也會有一種「天然」的情誼,這就是口琴的力量。
中華口琴會的精神就是這股口琴力量的泉源。
內容大要
本書涵蓋王慶勳、中華口琴會,以及與中華口琴會相關的個人和團體在台灣的事蹟。關於之前在大陸的事蹟,除了本書第一篇和附錄〈王慶勳先生暨中華口琴會大事記〉外,也可以參考李岩編著的《情深至吻—上海中華口琴會及其推廣的音樂》(2013年上海音樂學院出版)。
本書首先介紹王慶勳的一生和他的音樂作品,特別加強他在台灣的部分。
第二篇簡介中華口琴會在台灣發展的過程,以及停止營運後的數個相關口琴團體;第三篇介紹中華口琴會的學習體系。其中對於王慶勳去世之後,大量口琴合奏樂譜的編曲、出版系統,以及當時環境所發展出的音樂培訓方式,皆為首次對外的全面介紹。
各大專校院與中等學校是中華口琴會推廣口琴音樂和培養會員的重要領域。第四篇列出有據可考的,曾經接受中華口琴會會員及其學生後輩等曾經輔導過的各校口琴社團,並簡單介紹其中部分社團。
第五篇介紹部分對於中華口琴會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人物。
第六篇〈追思與回憶〉是中華口琴會總會於民國41年在台灣復會以來,會員們對於參與口琴會和學校口琴社團相關人與事的回顧,特別是對口琴老師的追憶。每一篇都是動人的故事,也是了解中華口琴會精神的重要材料。
我們衷心希望本書所講到的故事,能鼓勵更多的人投入口琴音樂的推廣和提升,並以口琴會執著的精神,帶給我們的台灣一股清新的氣息。
中華口琴會聯誼會
主筆
民國1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