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天猶未光,欲行的路,咱互相扶持
2013年共生音樂節首次於臺北舉辦,當時中部地區即有不少學校學生參與,隨後,考量到區域間的時空差異,為免去舟車勞頓,以及關照在地歷史情感與生命經驗的特殊性,遂於2014年暑假,籌組中部共生青年組合。
中部共生的誕生,一開始並非以大型集結為核心思考,反而是社團性質的累積,透過讀書會、議論會,討論二二八歷史事件,並從中探索如何面對廣大群眾對二二八的理解與認識。於是,最終決定要以青年尋找歷史的姿態,面對臺灣社會,從2014年底到2015年期間,閱讀、尋找二二八事件發生的痕跡,一直是成員努力的重點,整理中部地區二二八人物故事、尋找二二八事件人文地景、探索二七部隊的故事等等,最後,第一屆走找臺中二二八事件的導覽,總共培育了10位導覽員,並有將近三百位民眾參與。
歷經首屆的經驗洗禮,第二屆中部共生的動能不減反增,閱讀歷史、探索故事成為團隊的核心工作,在許多前輩的協助之下,甚至擴大導覽工作,培育超過20位導覽員,並帶領1千多位民眾,走過臺中、彰化、南投等地,重新站在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地點,述說當時代臺灣人的受難經驗。
我經常驕傲地跟朋友介紹,中部共生青年幾乎都不是歷史、文學相關領域學生,但是他們樸實地希望透過自己的方法追尋這段歷史,以閱讀、以行走,再經過思考消化、相互討論等等,面對社會大眾,偶爾還要受到挑戰或質疑,然後再進修、辦研習,討論到三更半夜,比本科系學生還要認真。這樣貢獻時間與生命,不僅需要熱情,更需要勇氣與責任感。不誇飾地說,他們似乎承接著二二八英靈的某價值精神,在這天欲光未光的夜裡守護思想燭火。
去年(2016)在中部共生音樂節現場,有兩三位辛苦的青年夥伴,站在現場佈置的「二二八故事屋」裡面,身旁有樂團表演、有真人圖書館現場演講,有琳瑯滿目的議題社團與各類攤位,但他們整日沒有離開,連休息、喝水、吃飯都要人特別提醒,專注地為每一個走進帳篷裡的人解說,從三二事件、二七部隊成立、烏牛欄戰役,到謝雪紅、鍾逸人、黃金島、古瑞雲等等,好像這些前輩們,就是他們的親人,奮力地述說他們的事蹟。
對我而言,中部共生音樂節最令人感動的,或許不是有一萬多參與人次,也不是這個活動能帶動多少價值互動,而是有這麼一群青年,願意獻身,分毫不取,貢獻心力,以純真心靈付諸實踐,療癒臺灣的歷史傷痕。
中部共生第三年了,在臺灣民俗思維中,這一年稱作「圓滿年」,這些青年面對各種襲奪、嘲笑、批判,卻依然昂揚挺立。在臺中要經營議題、凝聚青年力量並不容易,誰知道,他們一面要籌備音樂節,溝通樂團,促進樂團對議題的互動,還要尋找藝術家,溝通想法,創作版畫等等,同時竟還能著書立論,完成這本雜誌書甚至集結出版,著實令人感動。
雖然中部共生走得懵懂莽撞,但總有許多前輩願意助力,無論是知識結晶的累積,實務工作幫忙,都共同促成這些青年的成長與進步,實難以在此一一唱名致謝,只能銘感於心,感謝有那麼多長輩願意提供年輕人發揮的舞臺。臺灣社會轉型正義的道路才剛剛起步,一如今年中部共生與北部共生相持不下的兩個主題討論:「天猶未光、欲行的路」,在這處於昏暗不明的時刻,未來我們還需要並肩而行。
溫宗翰/中部共生青年組合發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