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腦殼裡的互聯網:關於人腦如何運作的新範式 內容簡介
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這一點,我們都把自己的腦視為電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腦即電腦”這一隱喻幾乎定義了現代神經科學領域。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神經科學家們開始重新審視關於腦如何工作的這一問題,我們也需要有一個新的隱喻來幫助我們提出更好的假設。
計算神經科學家丹尼爾·格雷厄姆為理解腦提供了一個新範式。他認為,腦並不像是一台電腦,而更像是一個通信系統,類似互聯網。腦和互聯網都是以靈活性和可靠性見長的網路,二者都必須在整個系統範圍內傳遞信號,需要有種種協定將資訊從任何一個節點引導到任何其他節點。然而,我們暫時還不瞭解腦是如何管理整個網路的動態資訊流的。互聯網隱喻可以將我們的注意力聚焦在平行挑戰中所湧現出的網路通用設計原則和通信策略上,從而幫助神經科學領域去解析腦的資訊路由機制。強調腦連接關係與互聯網架構之間的相似性,將開闢出全新的研究方向,並有助於破解埋藏在腦深處的秘密。
《腦殼裡的互聯網》為我們開啟了一段清晰明瞭而又引人入勝的旅程,置身其中的我們會對腦科學的現狀,以及其在新模式下的未來發展方向有充分的瞭解。該書為每一位對腦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得以重新理解腦中所發生的那些事兒。
作者介紹
丹尼爾·格雷厄姆(Daniel Graham)於美國明德學院獲得物理學本科學位,並于康奈爾大學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現任霍巴特和威廉史密斯學院的心理學副教授。他採用計算科學、行為學及理論性的研究方法,從多個角度對人腦和哺乳動物腦進行研究。
目錄
001 — 引言
008 — 第一章 互聯網腦與電腦腦
029 — 第二章 關於腦的隱喻
059 — 第三章 腦還有哪些未解之謎
088 — 第四章 從連接組學到動態組學
103 — 第五章 互聯網如何運作
128 — 第六章 互聯網隱喻:起步邁向關於腦的新理論
175 — 第七章 對互聯網隱喻的異議與回應
201 — 第八章 互聯網隱喻的應用:新湧現的模型和技術
216 — 第九章 互聯網隱喻、AI及我們自己
226 — 後記
229 — 致謝
231 — 注釋
259 —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
- ISBN:9787542877505
- 規格:平裝 / 276頁 / 19 x 26 x 1.38 cm / 普通級 / 1-1
- 出版地:中國
|
|
|
| 作者:關正生 出版社:語研學院 出版日期:2020-04-30 66折: $ 231 | | 作者:陳卓賢 出版社:財經傳訊 出版日期:2021-07-15 66折: $ 263 | | 作者:宮勳 出版社:蘋果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11-17 66折: $ 297 | | 作者:蒂許.潔德 出版社:積木文化 出版日期:2022-10-27 66折: $ 528 | |
|
| 作者:香月美夜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4-07 $ 236 | |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Caroline Bankler, Navid Modiri)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 355 | | 作者:肥志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日期:2025-04-01 $ 387 | | 作者:もちの米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4-07 $ 190 | |
|
| $ 1200 | | 作者:ぐすたふ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4-04 $ 300 | | 作者:Shinon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20 $ 379 | | 作者:水鏡月聖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5-04-08 $ 156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