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現代音樂的是非從未消失。在畢加索和波洛克的畫作售價過億的時候,自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以降,震撼人心的音樂作品仍在向聽眾傳遞不安的漣漪。現代音樂無處不在。先鋒之聲在好萊塢的驚悚電影配樂中大行其道,從地下絲絨樂隊開始,極簡主義對搖滾、流行和舞蹈音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紐約客》的傑出音樂評論家亞歷克斯·羅斯照亮了這個秘密的世界,並展示了它如何瀰漫于20世紀生活的每個角落。
《餘下只有噪音》講述那些特立獨行的人格,他們抵制對古典主義的過去的崇拜,與廣大民眾的冷漠作鬥爭,並違抗獨裁者的意志。無論是用最純凈的美來吸引聽眾,還是用最純粹的噪聲來打擊聽眾,作曲家們一直都洋溢着當下的熱情,拒絕古典音樂作為一種式微藝術的刻板印象。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維也納到20世紀的巴黎,從希特勒的德國、斯大林的俄羅斯到六七十年代的紐約市中心,羅斯將20世紀的歷史及音樂編織在一起,在最有影響力的作曲家與更廣泛的文化之間建立了啟示性的關聯。通過他所講述的音樂,《餘下只有噪音》重述了20世紀的歷史。
亞歷克斯·羅斯(Alex Ross),1990年畢業於哈佛大學,1996年起為《紐約時報》撰寫樂評,著有《餘下只有噪音》(The Rest Is Noise,2007)、《傾聽》(Listen to This,2010)和《瓦格納主義》(Wagnerism,2020)。《餘下只有噪音》榮獲2007年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衛報》優秀圖書獎,當選《紐約時報》《時代周刊》年度十佳和《華盛頓郵報》年度最佳圖書,併入圍普利策獎決選名單。羅斯獲頒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的藝術與文學獎,以及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和曼哈頓音樂學院的榮譽博士學位。
郭建英,1953年8月生於北京。先後在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與碩士學位。現居美國舊金山灣區。除在信息產業從事研發、管理工作外,長年對音樂藝術與其他人文領域持有深厚興趣,受教於多位音樂家、詩人、哲學家。曾與其他譯者合作翻譯出版《瓦格納與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