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襯紙:關於書籍、戰爭、逃亡與故鄉的家族故事》的作者在柏林生活一年,深入研究了自己的家族檔案和大量歷史檔案資料,挖掘了自己的祖父和父親——著名出版商庫爾特·沃爾夫與其子尼科——的非凡歷史。媒體稱庫爾特·沃爾夫“或許是二十世紀最具鑒賞力的出版商”,而他的兒子尼科則在二戰期間為德軍效力,隨後移民美國。
庫爾特·沃爾夫出生於波恩的一個文化氛圍濃厚的德裔猶太家庭,自幼喜愛書籍,23歲時成為出版商,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出版了弗朗茨·卡夫卡等著名作家的作品,這些書籍後來被納粹焚毀。1933年國會縱火案發生后一天,庫爾特與他的第二任妻子海倫逃離德國,在法國、意大利輾轉,最終定居紐約。他們在格林威治村的小公寓里創辦了萬神殿出版社,該出版社因出版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的小說《日瓦戈醫生》而載入文學史,並成為將重要歐洲文學作品引入美國的橋樑。然而,庫爾特與第一任妻子伊麗莎白·默克所生的兒子尼科被留在德國,儘管他有猶太血統,卻在兩個戰場上為納粹效力。當亞歷山大·沃爾夫查閱塵封已久的檔案並會見遠房親戚時,他發現了家族中諸多未曾傳到新大陸的秘密,包括希特勒與家族製藥公司默克公司之間的聯繫。
《襯紙》通過沃爾夫家族未發表過的家書、日記和照片,揭示出令人驚訝的真相。作者巧妙地將其父親與祖父的“雙線”故事置於宏大的軍事史與政治史之中,將自傳、回憶錄和文化史的內容融合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呈現了一個引人入勝的家族故事,編織出一幅關於歷史和流亡險境、勝利與秘密的文學織錦。
亞歷山大·沃爾夫(Alexander Wolff),知名圖書出版商庫爾特·沃爾夫的孫輩。美國《體育畫報》(Sports Illustrated)作家、記者,曾報道過奧運會、足球世界盃、世界大賽、環法自行車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