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亞洲當代藝術:傳統與張力的圖書 |
![]() |
$ 298 | 亞洲當代藝術:傳統與張力
作者:台北市立美術館 出版社:台北市立美術館 出版日期:1998-08-01 規格:24*19cm / 44頁 ![]() ![]() |
|
由於張力是力的一種,因此它的單位如同力,SI制是kg·m/s²。
張力也存在於弦的內部:若考慮把弦分成兩個部分,則張力便是這兩個部分互相對彼此作用的力。張力的大小決定弦是否斷裂,因此張力也是振動)的性質之一,而弦樂器則是靠調整弦的張力來調整其音高,並藉由震動弦發出聲響。
通常將弦繃緊,則張力也會增加。在拉長的長度夠小時,虎克定律可以描述這個力的大小。
在狹義相對論中的似弦物體或現代弦論中的弦裡也討論張力。我們藉由這些弦的世界面分析這些弦,它們的能量通常與它們的長度成正比。在這些弦中的張力與它的伸長量無關。 圖中顯示以繩子吊起一個球體的情況中所有的力。當中的張力是繩子對支架產生的力 (F on scaffold by rope),繩子對球體產生的力 (F on the ball by rope) ,及平衡的繩子產生力和受力的力。
維基百科
本展展出27位來自亞洲五國不同關鍵地點的藝術家的作品,這五國為印度、印尼、泰國、菲律賓與南韓這些藝術家檢視的主題是在亙古不變的「真正」或「原始」文化傳統中,壓抑或差異的運作方式為何。果不其然,他們每個國家都呈現出豐富的歷史與傳統背景,以及複雜的國家與文化差異。人們往往會忽略存在於這些悠久傳統社會之下的張力。在系出同源,富異國風味與時間停滯的亞洲,文化變遷與國家認同容易造成虛構的藝術與封閉的文化。
就像自我反省過程一樣,後殖民身份成為一種對概念作用範疇與空間的持續追索。「傳統與張力」想讓人們看到以往被藝術史、藝術展覽或藝術批評所忽略掉的某些東西。依何米‧巴峇的說法本展嘗試「凝視看不見的事物」。這些亞洲藝術家的作品,不僅是要讓西方人看到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轉變,而且也要讓亞洲人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