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我曾經寫過七本《性心理學研究錄》。一些讀者建議最好能再出一本篇幅短,內容簡明扼要的小冊子。因為許多醫生和青年學生平時忙於工作學習,沒有精力花太多時間研讀大部頭的《研究錄》;更何況,在他們看來,性心理學又是一門無關緊要的學問。不過,性課題畢竟在人類精神世界與社會生活中佔據舉足輕重的位置。時至今日,它的重要性已經為人所公認,甚至受到過分重視。
今天的醫務工作者不再像他們的前輩那樣,把這個題目擱在一邊,而是適當予以關注。雖然他們都懂得一些性解剖學、性生理學和病理學知識,但就目前需要而論,他們對性的認識還是遠遠不夠的。
我一向覺得醫學衛生教育,在這一領域的表現顯得有些空洞,這不能不說是一個令人痛心的缺憾。五十年前,性心理學研究還沒有起步,那時我還在學醫,在我的婦科學老師眼裡,性功能,無論是常態的還是病態的,都只是純粹的體格方面的事。只有一件事多多少少還有一點心理學意味,至今我還清楚記得,就是她們警告我們不要聽從那些主張節制生育派的胡言亂語。從那時起一直到現在,性心理學研究所取得的進步是零碎的,這裡一點,那裡一點,要在任何國家找到一些比較普遍的或顯著的進步都難。二十五年前,法蘭克爾(Fraenkel)曾說過:「大多數婦科專家幾乎全不瞭解什麼叫做性。」范德弗爾特(Van de Velde)以為這話到現在仍然適用。近年來,醫科學生也對我說,老師上課時從不講解性功能的心理與生理之間的聯繫、還有這方面容易因刺激而發生紊亂和變態以及應該注意的衛生知識。近代的醫學院裡還是保留著不少古代的迷信,而醫科學生所得到的待遇大體上也很像一百年前小學生所得到的待遇,那時,教師對他們真是恭敬極了,恭敬到連植物學都不敢教給他們,植物不也有雌雄嗎?
經過長時間的考慮,我終於決定著手寫這本小小的手冊。我寫這本書的用意並不是想替代我那七本大部頭的作品,也不準備就它們的內容做總結。有人說,那七本書主要是講性的病理方面,這是錯誤的。這七本拙作和前人著作不同之處,就是它們能特別注意到性現象的常態。在這一點上,這本小冊子倒是和它們有些相似。以前有不少變態的人找我訴說他們的問題,我的研究中當然有一部分就用他們做依據;但是主要的根據,還是我對常態男女的研究,對於他們日常生活裡種種問題的認識。我曾再三強調過,常態與變態之間,是沒有很分明界線的;一切所謂常態的人多少總有幾分變態,所變的方向盡有不同;同時,所謂變態的人也為許多基本的衝動所支配,和常態的人一樣。
有人說:「科學探討的目的是要把用實驗的方法所能表證的種種事實,用數學的符號『表白』出來。」這句話很對。我們距離這目的還很遠,目前我們所達到的不過是第一階段。這也是一個十分必要與有用的階段,就是,把性心理學看做自然歷史學的一個門類。假使我們再想推進一步,則便如佛洛伊德(Freud)所說,我們到處可以遇見許多疑難的問題了;佛氏是一位很有造詣的性心理學專家,這句話是他畢生研究後的一個觀察,當然是很正確的。
因此,對於這本小小的冊子,我不想說什麼抱歉的話,它是簡單的、概括的。也許因為它是簡括的,才更容易達到醫學界的讀者與學生的手裡。這本書原是為他們而寫,不過,人人有性別,人人也有性的問題,書的讀者當然並不限於學醫的人。有一些基本道理,是誰都應當熟知的。
我在這本書裡所能做的,就是提供一些線索,至於這些問題的本身,本書旨在入門,無法充分加以考慮。這些問題可以牽扯得很遠。德國著名婦科專家赫希(Max Hirsch)曾說過,性的科學(也有人叫做性學),和醫科的大部分別的學問不一樣,它的範圍很難界定。從它的中心射出許多光芒,可以跨越醫學領域,到達許多看起來和醫學很不相關的學術領域。順著這光芒延伸,我們可以接觸到許多傳統的思想和習慣;道德和宗教也可以影響到它。性的科學實在是與整個人類文化都有連帶關係的,這不足為奇。我們也許記得勃拉德福德(Sir John Rose Bradford)的一句話,我們如今所稱的醫學,就廣義而言,就是一門「人類的自然歷史」。性的科學是醫學的一部分,自然也就與人類生活的各方面都有關聯了。
所以,要想在性科學的研究方面有所成就,就必須要有很深的閱歷和淵博的知識;除此之外,還要具備兩個必不可少的條件,一是專門的訓練,二是特殊的性情。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涉足性學領域,但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大多經不起科學的檢驗。看來,要想從中有所收穫,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對於那些準備投身這一領域的人而言,事先一定要三思而後行。我在寫這本小書以前,也許已經思考、準備很長時間了,但我覺得有這個必要;這是一本對人們進行性入門指導的書,我又怎敢不重視起來呢?
另外,我還想補充說明一點,就是許多讀者打算把這本書當作性心理學入門的指南來讀,他們想必都希望先知道一點我對精神分析學說的態度。因此,我不妨先在這裡強調一下。精神分析學說對性心理學問題的種種解釋,從一開始就存在著普遍爭議,而且這種聲音肯定還將永無休止地持續下去。我對精神分析派一向採取同情的態度,但從來不是他們的追隨者。我的這種立場在書中表示得很明確,大家讀的時候自然會一目了然。我在1898年英文版的《研究錄》第一輯中率先向英國公眾介紹了佛洛伊德最早期的研究心得,陳述了我對精神分析學說的見解。從那以後,佛洛伊德又陸續發表了許多作品,我的態度一如既往,始終都是既友好又有批判。我很願意向所有的讀者推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論導論演講集》這部書;因為它不僅是精神分析論方面最有權威的一部書,而且,對於時間和精力有限,只想透過讀一部書便能獲知有關精神分析論第一手知識的讀者來說,這或許也是最好的一部書了;就是那些對精神分析學說持反對意見的人,也不能不承認該書是智慧和經驗的結晶。如果讀者還嫌這部書的篇幅太長,只想讀點更加簡短的文章,那就不妨去讀瓊斯(Ernest Jones)教授的《精神分析論文集》小冊子;或者乾脆去翻一翻福呂格爾(Flugel)所著的《現代知識綱要》,裡面有關於精神分析學說的論述,這兩部作品的見解都是很獨到的。此外,赫依烈(Healy)、布朗奈(Bronner)和包爾士(Bowers)三人合著的《精神分析學說的結構和意義》也是值得一讀的好書,它論述詳盡,客觀公正。總之,精神分析學說已經派分出若干不同的學派,有關這一學說的各類文章也數不勝數,讀不勝讀。如果大家想對各家的見解都有所瞭解,那麼我建議不妨去讀一讀尼考爾(Nicole)所著《精神病理學》一書,書中對精神分析學說的主要各家觀點一一作了簡單明瞭的概述。毫無疑問,佛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學領域公認的宗師,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排斥那些從他那裡派生出來而分道揚鑣的人。人類的心理活動是複雜而捉摸不定的,不同學派的研究者各自抓住其中的某些側面去深入研究,多少總會有些自己的獨到之處。當然,我們也要避免陷入完全不加分析的折衷主義,同時不忘博採眾長。
最後,我再說明一下,本書所論的性心理學,指的是性衝動或性能的心理學,區別於兩性的各別心理學,我曾在《男與女》一書裡充分討論過這個問題。
艾利斯(Havelock El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