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人間福報總策畫的圖書 |
|
$ 300 | 穿越知識邊界:李虹慧的生命因緣
作者:人間福報總策畫、李虹慧、陳宇雙 出版社:福報文化 出版日期:2025-08-12 語言:繁體書 ![]() ![]() |
|
這本書詳細記錄了佛光會檀講師李虹慧的一生經歷與貢獻,呈現她如何以佛法為基礎,實踐人間佛教的理念。李虹慧的生命故事是一部充滿感恩與奉獻的實踐之旅。從貧困的童年到教育界的堅守,再到人間佛教的弘揚,她用行動詮釋了佛法「悲智願行」的真諦。本書展現的不僅是她個人的生命歷程,更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的生動體現。
本書特色
*從貧困童年到豐盈人生,展現逆境中堅韌成長的感人力量。
*以人間佛教為核心,實踐慈悲智慧,翻轉無數生命故事。
*用愛與行動傳遞希望,啟迪眾人共創和諧幸福的社會。
本書簡介
堅忍不拔的生命韌性
童年歷經艱辛,李虹慧以感恩之心化挑戰為成長動力,展現無比的生命韌性。
李虹慧幼年失去生母,被送養至他家生活。面對貧困,她展現出刻苦與感恩的精神。在國小階段受到恩師啟蒙,立志成為老師,並考取台北女子師範學校,開啟了她的教育生涯。這段經歷奠定了她助人為樂、堅忍不拔的性格基礎。
◆ 愛與耐心的教育典範
以耐心與愛心啟發學生心靈,用品格教育傳遞同理與感恩的無價力量。
在三十多年的教職生涯中,李虹慧專注於國小學生的教育,特別注重品格培育與同理心。她用耐心與愛心幫助特殊需求的學生,並積極推廣感恩教育,讓學生學會分享與感謝。退休後,她以自身經驗撰寫教育專欄,影響更多的家長與教育者。
◆ 學佛契機與弘法之路
民國六十年代,因接觸佛光山與星雲大師,李虹慧走上學佛、行佛之路。她以大師「走出去」的精神,將佛法融入生活,致力於關懷老人及弱勢群體。民國八十四年,她成為檀講師,積極推廣佛光山提倡的「人間佛教」,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向社會大眾弘揚佛法。
◆ 實踐人間佛教的理念
人間佛教的六大特性:人間性、生活性、利他性、喜樂性、時代性與普濟性。李虹慧深刻體會大師教誨,認為透過「心內世界」的擴展與「廣結善緣」,能幫助他人提升生命意義,實現真正的幸福。李虹慧一生奉行悲智願行,傳遞佛法的善美與力量,啟迪眾人共同追求幸福人生。
◆ 感恩與影響力的傳承
李虹慧發自內心表達對星雲大師的感恩,並藉由自身故事傳遞「學佛度己,弘法度眾」的價值觀。她以自身為例,強調學佛者應秉持無私奉獻的精神,將善美的理念傳遞給更多人,共同創造更和諧的社會。
作者簡介:
福報文化/總策劃
福報文化是《人間福報》旗下出版單位,佛光山星雲大師秉持關懷社會、提倡文化、教育的理念,更為因應民眾對於純淨報導的需求,特別於西元2000年4月1日創辦了《人間福報》,第一份由佛教團體創辦的綜合性日報,也於焉誕生。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李虹慧/口述
擁有三十三年教師經歷、三十年以上檀講師經歷,追隨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超過五十年。曾任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松山第一分會會長、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理監事。懷抱回饋社會的心,堅守入世關懷的赤誠,終身以弘揚佛法為職志,推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運動,並隨時隨地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陳宇雙/採訪撰文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畢業,曾擔任廣播節目執行製作、《媽媽寶寶》雜誌總編輯及行銷總監,擅長採訪撰文、行銷企畫、人際溝通。人生哲學為「活在當下、快樂生活」,期許善用自己的樂觀性格,帶給周遭人滿滿信心與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