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藝術起源的神話使人們在製作圖像的同時,也讓肖像畫應運而生。事實上,在任何一段歷史時期或任何一種文化中,都存在一種圖像的表現形式,它能夠復原那些逝去的或不存在的人的面容和形體。但這些表現形式根據其載體、技術、用途的不同(尤其是表現習慣的不同),在各時期與各文化之間都存在差異。這一類圖像的特定標準並不總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相似性”,也就是對形體原本特徵的呈現。
這一點不僅適用於以圖式化和抽象化為特徵的象形文化,甚至也適用於那些以“如實地觀察並再現個體容貌特徵”的考量為主導的形象文化。比如,文藝復興時期及其之後的通常做法就是以現實人物為模型來描繪神話中的形象。又比如,今天我們在時裝攝影中使用模特兒來宣傳服飾:儘管這兩種情況下圖像所呈現的形象確實與原模特兒形象極其“相似”,但這兩種情況都無關“肖像”。反之亦然,正如我們在大量中世紀藝術中所發現的那樣,所有肖像圖像似乎確實都具有“相似性”,儘管這些圖像是示意性和概括性的,但圖像中人物姓名的存在還是表達了人們想要描繪一個特定人物的意願。
因此,我們傾向於對肖像畫做一個最小範圍的定義,即針對特定個體的刻意描繪,它基於可識別人物這一標準,而不是基於那種難以界定的“相似性”標準。從這個角度來看,肖像表現的範圍非常廣泛。本書試著通過各項條目的解釋以及插圖來闡釋肖像的多樣性,插圖中描繪了從古代近東地區到當代非洲地區的形象案例,它們見證了肖像畫作為藝術類別所達到的鼎盛歷史時期和最具代表性的地理區域。相比於藝術史書中一直傾向於賦予肖像畫作品優越地位,其被描繪的原物、繪畫過程中使用的技法以及材料的多樣性,也一樣值得被關注。
本書第一部分旨在強調這種描繪人物個體圖像之於任何其他類型圖像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使得肖像畫能夠激起觀賞者極大程度的不同反應:崇敬、愛慕、同情、恥辱或毀滅。這些特殊性來自和肖像有關的傳說,來自相信肖像能夠複製與替代人物的這一信仰(在第一部分中將有所闡述),以及來自歷史進程中肖像所被賦予的各種功能(將在下一部分討論)。所有這些都可以概括為肖像被授予的能力。例如,確保一種超脫死亡的存在,確保與自然界的聯繫,確保對同族的統治、對缺席事物的表現、對肖像自身的肯定。使用這些肖像的主要目的,以及隨之而來的人們賦予肖像中所表現主題的重要性,影響了肖像畫訂購者和作品原型人物對於作品的純粹審美欣賞,也影響了理論家和評論家對其藝術價值的評價和判斷(這將在第三部分中討論)。
在思考人類學的根源、肖像的社會角色和理論地位後,我們將過渡到更正式的肖像學層面的觀察。在第四部分,我們將研究肖像的不同表現形態(單獨呈現、置於特定背景環境中、系列、組合呈現等)。在第五部分,我們將肖像當作複雜的表意物件進行分析,從它的創作構圖、框架、姿勢以及一系列既定的符號開始:肖像不是現實的鏡子,而是表象和表述策略的產物,而技術和策略恰恰決定了肖像與觀賞者之間建立的特定關係。在第六部分,我們深入研究了一些技法、版式以及肖像畫家使用的主要繪畫工具。而第七部分則詳細闡述了作品所呈現的主題,特別關注對於展現方式的“規則”問題。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將專門討論肖像在不同形式上的消極面。它可以是實際的也可以是隱喻的:從肖像中的死亡象徵物所表示出肖像的對立面(死亡),到通過漫畫和諷刺畫現出的肖像內在讚揚功能的反面(諷刺功能),最後談到由反對聖像崇拜或除憶判決引發的對肖像的現實性破壞或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