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紀錄:
★獲1984年美國紐伯瑞兒童文學銀牌獎
★獲1983年司卡特‧歐德爾獎
名人推薦:
解構「魯賓遜神話」
張子樟
一、 誰是主人?誰是奴隸?
一七一九年,狄孚(Daniel Defoe)的《魯賓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問世,成為冒險小說的濫觴。這本作品的主題十分顯明:人對抗大自然,個人可以開創自我世界,並可完全掌控。魯賓遜必須覓食、造屋、織衣,與野生動物搏鬥,記載時間,設法讓自己處於文明狀態,而不致於發瘋。類似他這種沉船倖存者的故事接二連三的出版。一八一二年,大衛‧懷斯(Johann David Wyss)寫了《瑞士家庭魯賓遜》(The Swiss Family Robinson,中文譯為《海角一樂園》),刻畫一個信仰虔誠、精力充沛的家庭流落在荒島上的故事。相較之下,後者似乎比前者更具說服力,因為一個人生活在荒島上,即使物質上的種種困難可以克服,但心靈上的孤獨寂寞卻難免會造成心理上的不正常。星期五(Friday)的出現可說是作者嘗試讓故事合理化,但背後又隱含另一個意涵:誰是主人?誰是奴隸?
有人說,《魯賓遜漂流記》和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的《格列佛遊記》(Gulliver’s Travels)的書寫,主要目的在於鼓勵當時的年輕人奔向海洋,在異域宣揚國威。但我們不能忽略這些作品特別強調盎格魯撒克遜族(Anglo-Saxon)的優秀,合理化英國到處殖民的事實。魯賓遜獨居荒島多年,一副據地為王的架勢。星期五的命是他救的,他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強加在星期五身上,星期五唯唯諾諾,當然只有當奴隸的分。魯賓遜行好事而得奴隸,在某些人眼中,是個非常划算的交易。尊卑分明似乎是那個時代的特色之一。兩百多年後,這樣合理化的情節卻受到史畢爾(Elizabeth George Speare)的質疑。她寫了《海狸的記號》,故事的背景是一七六八年的緬因州,距離《魯賓遜漂流記》問世剛好半個世紀。
二、顛覆式的書寫
書中主角麥特一個人苦守與父親合建的小木屋,有點類似遭遇船難,孤居荒島的魯賓遜。但麥特絕對無意扮演魯賓遜的角色。他也不敢把印第安男孩阿汀當成星期五。兩人的碰觸純屬巧合,一種魯賓遜神話幻滅的見證。
麥特在父親離去後,諸事不順。陌生人「班」偷走了他保護自己和打獵用的來福槍;熊闖進屋裡,撕破麵粉袋,打翻糖蜜,然後他又遭蜂螯,幸好海狸族的沙克尼和阿汀祖孫二人及時出現,救了他,但同時也給他上了人生中最寶貴的一課。
為了報恩,麥特決定把唯一擁有的書《魯賓遜漂流記》送給沙克尼祖孫,沒想到沙克尼卻要求阿汀把獵獲的鳥和兔子送給麥特,來交換麥特教阿汀認識「白人的符號」,理由是印第安酋長看不懂白人符號,交易不公平,白人常輕而易舉的佔了印第安人的土地。沙克尼深刻體會文字的急迫性,便強迫阿汀跟麥特學識字。他所關注的只是眼前土地買賣的問題而已,但如果深一層思考,印第安人不識白人文字,則白人可全由自己立場出發,以白人利益的角度去詮釋印第安人的歷史,因為沒有文字,在歷史上往往就失去了發言權。
麥特別無選擇,只得以《魯賓遜漂流記》作為教本,嘗試教阿汀接觸白人文化,然而阿汀一直懷疑麥特的生活能力,始終是一副不屑、嘲弄和鄙視的態度。麥特講到魯賓遜救了星期五,兩人成為主僕,魯賓遜教導星期五時,阿汀更露出滿面輕蔑,因為他教麥特如何在大自然中討生活,他扮演的是魯賓遜,而不是星期五。
兩個年齡相當的孩子在猜疑中學習接納對方,經過幾次考驗,終成好友。先是兩人合作殺熊,然後麥特為了救出阿汀那隻被捕獸夾夾住的老狗,趕去阿汀營地。阿汀祖母見到此一舉動,消除了當年兒子和媳婦命喪白人手中的恨意。當然,最讓阿汀刮目相看的是,寒冬來臨時,海狸族準備北移,阿汀好意邀麥特隨行,麥特堅信家人會出現,堅決要留下來繼續等待;麥特對家人的信賴,讓阿汀深為佩服,便稱他為「白人兄弟」,確定他已完全接納了麥特。
三、「書中書」的啟示
《海狸的記號》是本成長小說。為了勝任「男人」的角色,阿汀必須尋找「曼尼圖」(神靈)。等到曼尼圖現身,阿汀才能成為獵人。對麥特來說,他在森林中獨居面對種種考驗,就是他尋找曼尼圖的過程。他也確實找到了。但這本書的啟示並非如此單純。
《魯賓遜漂流記》是本虛構的冒險故事。兩百多年後,它的故事情節出現在另一本虛構作品中,成為書中主角辯證的材料,來論述主僕地位的互換及其荒謬的內涵,前者自然成為後者的「書中書」。小說是虛構的,但貼近現實生活的敘述卻往往可成為讀者自省與反思的一種工具。史畢爾巧用「書中書」構想,以樸實手法寫了這樣一本以批判白人的自大狂妄為主的少年歷史小說,她的自省與反思的精神,令其他作家汗顏不已。「人生而平等」這句話雖早在一七七六年就登錄在美國的獨立宣言中,但絕大多數的有色人種都深刻體會到它的口號性。「白人第一,白人優先」的想法依舊深植在某些白人的腦海中,史畢爾的努力是種先鋒行為,然而,其效果卻有待驗證。
類似這兩本議論種族孰優孰劣的故事,我們並不感到陌生,「吳鳳」的故事便是一個極為典型的例子。漢人塑造了犧牲自己的吳鳳,突顯原住民的無知、殘暴、嗜殺,然而卻忘了漢人來臺墾荒,使得多少原住民顛沛流離,從原鄉出走,根本就是白人侵占紅人土地故事的翻版。經過原住民的大聲疾呼和不斷抗議後,漢人逐漸了解自己以往行為的不是,也嘗試去彌補先人所犯的過錯,但實際做的並不多,各族群尚待繼續努力的空間依然不小。在強調族群融合、互相尊重的多元社會的年代裡,細讀《海狸的記號》,別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