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生超速才剛好
「夢想的心」
不需要剎車。
不管是時速120公里還是150公里,
我希望大家都能用這種明顯超速的速度前進,
帶著不成功、便成仁的覺悟(笑)。
《仕事力 白版》(朝日新聞出版)
編輯當久了,自然見識過不少想要寫作、畫圖,想「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體」的人。同時,我也遇過很多已經將自己的構想出版成冊的暢銷作家,或是在業界大顯身手的商務人士。
從這些經驗來看,一個人能不能將自己的思想塑造成形,只有一個關鍵。而安藤的這句話,便清楚地指出了這個重點。
人生如果只停留在想像「現在的我能做什麼」,那麼無論過了多久,都無法超越那當下的自己。「夢」和「理想」這種東西,原本指的就是現在的自己無法達成的事。如果只是一味地保持安全駕駛,肯定也跨越不了人生的藩籬。
然而,用「不成功、便成仁」的飆速所感受到的緊張,反而比漫不經心地度日能學到的更多。朝著理想拚命奔跑的身影,也會感染自己身邊的人,進而找到願意支持、聲援自己的好夥伴。
誰叫我沒有才能、誰叫我沒有門路、誰叫我沒錢、誰叫我學歷低⋯⋯
人往往習慣找出各種理由,來為自己的夢想安上剎車,但即使如此也要全速全力向前衝。畢竟,這或許就是跨越你人生高牆重要的第一大步。
用「一五〇公里的時速」活下去
2 別害怕失敗
失敗並不是單純的「×」,
而是為了達成下次重大的「○」而發生的「×」。
工作這種事,就是從失敗中收穫。
克服失敗後既能獲得成就感,
在跨越它的同時又能體現出當事人的價值。
所以,保持競爭意識是非常重要的事。
《聞き上手 話し上手》(集英社)
我不想失敗。
這世上再也沒有比這一句更扯人後腿的話了。我們在迷惘中跌撞、嘗到痛楚的滋味,在這周而覆始的過程中繼續走向明天,這就是人類生存的必經之路。只要我們還會繼續成長,失敗就是家常便飯,並不是什麼人生污點。
當然,有些失敗是粗心造成的,任誰都想盡力避免。但是,堅持「絕不失敗」、墨守成規而遲遲不敢嘗試新的事物,卻是人生的一大損失,這種觀念無疑是作繭自縛。
在安藤的這本著作中,佐藤可士和(譯註)曾向他提問:「您是怎麼看待現代年輕人的呢?」對此,安藤認為他們毅力十足,但缺乏競爭意識,而且過度害怕失敗;不過,他也為這些年輕世代提出了以下建言。
失敗並不是單純的「×」,而是為了達成下次重大的「○」而發生的「×」。這種思考模式,也必然少不了「等著瞧吧」「這樣下去沒完沒了」的競爭意識。
不要追求零失敗的完美人生,而是化人生中的失敗為力量。時時保持競爭心,如此一來,失敗才能成為培養明天的重要糧食。
燃起征服失敗的「競爭意識」吧
3 用「四個字」帶來幸福
只要能做到「渾然忘我」,
任何工作都能變得有趣。
在工作裡感受到的幸福,
只會出現在渾然忘我的時刻。
如果沒有全力以赴,
根本不可能體會得到工作的愉悅。
《いまこそ伝えたい幸福論》(PHP研究所)
我讀到這句話以後,不禁想起自己第一次創辦雜誌的經歷。
當年我大概才25歲,已經是距今25年前的事了。那個時候我嘗試做廣告,雖然已經盡力去做了,卻沒有任何成果可言,老實說真的是灰心到想直接辭不幹,還因此特地去和當時的上司商量了一番。
於是後來等著我的,就是調往新傳媒的人事異動。
才剛來到新部門沒多久,工作便已堆積如山,職場宛如戰場一般分秒必爭,根本沒空等我煩惱。從那時開始直到正式創刊這幾個月期間,我幾乎天天都睡在公司的會議室裡,拚了老命地趕工。
如果要我從人生中尋找一段「渾然忘我」的時刻,那肯定就只有那段時光了。從零開始到完成一個媒體,整個過程都讓我樂在其中。而且,我在那段時期所領悟到的、編輯這份工作底下潛藏的可能性,至今仍持續影響我超過二十年以上。
如果當時的我沒有傾盡全力,或許就無法體會到工作的真正樂趣,反而成了一個成天抱怨的庸俗之人。
既然是喜歡的事,那就該全力以赴,就算是死也要拚命完成自己決定要做的事。因為不管是人生、還是工作,一切都可能從此開始轉變。
全力投入眼前的工作吧
4 為什麼不再挑戰一次?
事情還沒結束,
一切才正要開始。
現在大多數的知識分子,
一旦遭到否定就會萌生退意。
我的話,只會覺得下次再努力就好了。
《子ども力がいっぱい》(光村圖書出版)
聰明的人,會特別講求有效率的人生。他們會避免自己失敗、盡可能選擇以最短的距離來達成目標。他們認為「順利」遠比「不順利」要更完美,並且對自己的處世方式深信不疑。
然而,人生本來就不可能盡如人意。
無論再怎麼設法避開風險,也不可能全身而退。儘管如此,聰明人還是會小心翼翼地避免失敗,結果導致自己對「不順利」的容忍度越來越低,陷入安藤所說的「一旦遭到否定就會萌生退意」的境地。
不勞而獲的成功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成就;粗心大意也意味著自己疏忽了原本就該留意的狀況。
人需要經過接二連三「不順利的體驗」、從失敗中記取教訓,才能擁有克服困境的力量。「下次再努力就好了」,安藤之所以如此斷言,正是因為他從失敗中獲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人生並不會因為一次失敗就全盤皆輸,不如說,人生正是從失敗中崛起的。
無論如何都要保持「永不氣餒的心」
5 「最棒的工作」是這樣來的
每一瞬間都要全力以赴。
日積月累以後,得到的就是「勝利」。
工作這種東西,不管是對可士和先生、還是對我們來說都是一樣的,
該說是一次定勝負還是什麼,總歸就是在工作中賭上自己。
這樣一來,我們的決心也能充分傳達給同事,
於是緊張感便油然而生。
《聞き上手 話し上手》(集英社)
「創造性的工作」,每一次都是勝負的分水嶺。不論你過去在職場上的經歷有多麼出色,只要工作表現不佳,評價自然就會下滑,顧客只好另請高明。雖然這樣非常殘酷,但這種殘酷,反而可以為你的專業帶來正面的影響。
也就是讓你內心湧出緊張感的「能量集約力」。
我們的能力,是透過個人興趣和反覆的練習,各自朝向不同的方向發展。「現在不努力的話,就沒有下一次了。」只要內心能夠培養出這種緊張感,就能將渾身的力量集中於同一方向。而這股力量,可以轉化成不屈不撓的強韌精神和豐富的表現能力。
用緊張的心情工作,自然也可以獲得更多人支持。如同我們看見奧運選手卯足全力比賽的身影時,心裡會忍不住想要為他們加油一般,「努力不懈的人」,總是能夠輕易地打動人們的心。
「人生不能重來」,懷抱這種決心、用緊張的態度投入工作,鐵杵終能磨成繡花針,藉此鍛鍊出一個全新的自己。而這就是安藤說的:「所謂人生,是由每個當下的瞬間日積月累而成的。」
把工作視為「單場勝負」
6 成為自己人生的主角
有趣的事、感動的體驗,
往往降臨在「認真的人」身上。
只要用心去做,必定能夠體會到樂趣和感動。
最重要的是,即使對自己前途和未來感到迷惘,
也不要依賴他人的判斷,再苦也要靠自己謹慎思考。
如果只是姑且按著別人指示的方向前進,
我也不認為那種人的生活會多麼快樂。
《仕事力 白版》(朝日新聞出版)
人類並不是機器,沒有比這個更理所當然的事了。
無論是再怎麼偉大的人告訴自己「要認真努力喔!」但要打從心底湧出幹勁卻沒這麼容易。人的天性,從來就不是朝著「不得不抵達的終點」,而是朝著「想要抵達的終點」而奔跑的。
這句話,是安藤給現代年輕人(還有他們的雙親)的一種勉勵,告訴他們不要被他人的言辭和常識給綁架、用自己的意志來活出自己的人生,教導大家這種態度的重要性和從中所獲得的喜悅。
只要傾盡所能、認真處事,就能改變自己對眼前事物的處理方式,甚至可以從中體會到至今不曾感受過的快樂。即便同樣身處於只有一扇窄窗的牢房裡,痴痴呆望著鐵籠的人、與看向窗口眺望星辰的人,所體會到的感受肯定截然不同。
人總是會考慮當下的狀況和效率,選擇走向自己並不是真心想要發展的方向。然而,這種決定終究會一步步剝奪自己的自由。
人生的正確答案不在於常識,而是在於自己。只要秉持這種想法繼續向前邁進,總有一天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遵循自己的意志、走自己的路
7 千萬不要取笑「拚命三郎」
衝破高牆的力量,
來自於「拚命」。
有些人會對我說:「靠安藤先生這種技術,不用太認真就可以兩三下解決了吧?」
每次聽到這種言論,都讓我非常無奈,
總是想回嘴說那你們找別人去做好了。
這種人啊,簡單說就是無法自由思考的人。
《いまこそ伝えたい幸福論》(PHP研究所)
人類最拚命的時刻,大致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身陷危機的時候,而另一種,就是遇上至今不曾有過的體驗。安藤在右頁那段話中指出那種覺得「不用太認真」的人,恐怕根本就無法理解這些吧。
遵循社會的既定印象去工作,自然是相當輕鬆;只要身懷一技之長,或許就能「兩三下」輕鬆完工。但是,用這種心態設計出來的東西根本稱不上是「建築」,只不過是個普通的箱子罷了。把既有的職業印象看得太過重要,反而會被它綁手綁腳;無法自由地思考,當然也就沒有創意可言。
疲勞的時候需要休息,但這並不代表可以不用全力以赴。如果你不想讓人生的所有空檔全部塞滿,那麼現在開始拚命,至少可以為你現階段的人生扭轉方向。
「你何必一個人這麼拚呢?」
會默默在心裡如此嘲笑的人,都是沒辦法在關鍵時刻卯足全力的可悲傢伙。別受他人蠱惑,一心一意筆直地前進,現狀必定會因此而改變。
毋需在意他人的目光,「拚命」前進就是了
8 拯救二十年後的自己
在人生的「成長期」中
全力衝刺。
半途而廢當然是不行的,
就算拚死也要卯足全力用功學習。
只要一想到人吸收新知的年齡只到35歲左右,
我就會覺得不這樣逼自己讀書的話,根本就得不到真正的力量。
《仕事力 白版》(朝日新聞出版)
安藤花了一年時間,不眠不休地讀完了所有建築系學生必讀的教科書。而且他還特地出國遊遍歐洲,偶爾一天走上五十公里的路,只為了一睹那些知名建築的風采、審思關於那棟建築的一切⋯⋯
雖然安藤至今仍繼續全力向前衝當中,不過在他出名以前,所付出的努力遠比這些要更勝一籌。而這段話,也多少道出了他如此拚命的理由。
大家都知道學習非常重要,但讀書時卻經常拖拖拉拉、半途而廢。所以安藤用「人吸收新知的年齡只到35歲左右」這句話來砥礪自己,利用它所激發的危機意識來提升自己的成長速度。
很多人都想知道如何才能抓住機會,但若不好好鍛鍊出能夠活用機會的力量,縱使遇上大好的機會也是枉然。盡早讓頭腦與身體全力「衝刺」,一旦機會降臨,才能轉化成即刻行動的動力。
即使不這麼做,這個世界也會逼著你前進。但是在你被周遭的人追趕、折磨以前,自己先把自己逼入極限,培養出真正的力量。如此一來,人生才會變得更有意思。
三十五歲以前別捨不得勉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