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之一支,甚至是南島語族發展的起源地。雖然在這十數年來,臺灣的研究者也察知這項國際學術界頻繁論述的議題,特別是住家和聚落的研究,前往南島語族所棲息地從事實際田野工作收集第一手資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但是台灣學術界受限疏於克服這種要求,一直都無法有以台灣為出發點的亞洲觀與世界觀之原住民族家屋研究。本書不但在實際田野調查與廣而深的文獻收集上,在第一手資料的辯證分析上也都有重大的突破。另一核心焦點是,本書的論文也觸及了原住民文化保存與展示,以及家屋新建和都市集體居住的現代性議題。
作者簡介:
|主編、作者與譯者簡歷|
【主編‧作者‧翻譯】
§ 黃蘭翔
1959年生於臺灣新竹縣
日本國立京都大學工學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藝史所教授
[專門領域]臺灣都市史、臺灣建築史
[主要著作]
《他者與臺灣:臺灣建築史之研究》(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2018)
〈初期中国仏教寺院の仏塔とインドのストゥーパ〉(《仏教藝術》,2011)
〈中国古建築の鴟尾の起源と変遷〉(《仏教藝術》,2004)
【作者】
§ 佐藤浩司
1954年生於日本東京
日本國立東京大學建築學科修士/工學博士課程修了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退休教授 / 兼任研究員
[專門領域]一級建築師、建築史、民族建築學(東亞、東南亞)
[主要業績與著作]
編著《シリーズ建築人類学『世界の住まいを読む』》全4 巻(學藝出版社,1998–1999)
〈東南アジア木造建築史〉(《南の島の家づくり:東南アジア島嶼部の建築と生活》(Tropical wooden construction: Architecture and life styles of insular Southeast Asia),竹中大工道具館展示圖錄,2018)
『3次元CGで見せる建築データベース~東南アジア島嶼部の木造民家』,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http://htq.minpaku.ac.jp/databases/3dcg1/)
§ 許勝發
1970年生於臺灣臺中市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助理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
[專門領域]南島語族群文化、建築史
[主要著作]
共著《岩雕岩畫史前藝術特展專輯》(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2009)
《原住民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以魯凱族下三社群為例》(原民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6)
§ 吳金鏞
1967年生於臺灣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藝史所專案助理研究員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
[專門領域]建築規劃設計師、都市原住民研究
[主要業績與著作]
專責執行「新店阿美族溪洲部落家屋重建規劃設計」(2008–2021)
“Amis Aborigine Migrants’ Territoririalization in Metropolitan Taipei.” Cross-Currents: East Asian History and Culture Review, 2012. No.1 (1).
§ 林建成
1959年生於臺灣臺東縣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系博士
[專門領域]原住民文化、藝術研究
[主要著作]
《臺東縣史‧藝文篇》(臺東縣政府,2018)
《美感臺灣:多元閱讀臺灣之美》(藝術家出版社,2017)
《臺灣原住民藝術田野筆記》(藝術家出版社,2002)
§ 足立崇
1972生於日本島根縣
大阪產業大學建築環境設計學科准教授
國立京都大学人間環境學博士
[專門領域]建築論、建築史
[主要著作]
〈日本統治時代最初の紅頭嶼調査で撮影された写真について〉(《大阪産業大学論集》,自然科学編,2021)
《台湾ヤミの住まいの建築論―中心‧通路‧境界の場所》(中央公論美術,2010)
〈日本統治時代における台湾建築史研究〉(《民族藝術》,2009)
【翻譯】
§ 岸野俊介
東京水道國際有限公司經理
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
[專門領域]臺灣研究、自來水研究
§ 綱川愛實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班在籍
[專門領域]博物館學
章節試閱
▌1 前言:研究臺灣原住民建築應有的視野/黃蘭翔 (節錄)
我在日本留學期間,除了留意閩粵漢人移民臺灣後的傳統建築之外,也注意到在1990年代初期,語言人類學家,或是基因種族傳播學家指出南島語族(Austronesian)原鄉在臺灣之說盛行,(圖1.1, 1.2)因此受到啟發開始從廣域性觀點思考臺灣原住民族的建築文化之特質。回臺持續作一樣的思考與追尋。在1995年12月,參加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與臺灣大學歷史系合辦之「臺灣史研究回顧與專題研討會」,發表了〈回顧臺灣建築與都市史研究的幾個議題〉(簡稱〈回顧議題〉),會後這篇文章被收錄於1997年出版的《臺灣史研究百年與回顧研討會論文集》,也於2013年被收錄於拙著的《臺灣建築史之研究:原住民族與漢人建築》。於〈回顧議題〉文中觸及七個可以期待的臺灣建築與都市研究議題,包括了「臺灣原住民族建築」。後就原住民族建築文化發展中心,於1999 年2月,參加中華海峽兩岸文化資產交流促進會主辦「傳統民居資產保存研討會」,發表了〈從廣域尺度對達悟建築幾項特質的初步思考〉(簡稱〈達悟建築〉),以及在2002 年3 月,於《新史學》雜誌,發表〈干闌構建築在北、東台灣原住民分佈的範圍及
其脈絡關係之探討〉(簡稱〈臺灣干闌建築〉),持續深化這個議題。
1.1 古代中國南方的建築文化
要從廣域性看臺灣建築,就要看古中國南方,以及南島語族分布區域之一的東南亞的建築文化。在古代南中國的建築方面,戴裔煊於1948年著書《干闌─西南中國原始住宅的研究》,提出了古代中國與東南亞普遍分布干闌構形式的建築,該書受限於當時資料的缺乏,確實是花了不少心血的作品。後來在1963年,安志敏所撰著的〈「干闌」式建築的考古研究〉,該文加入了1949年以後的新資料,進行綜合性的論考,推翻了過去抱持先入為主觀念看古中國,實屬劃時代的作品。誠如安氏所言,這種建築形式並不一定限定在南方或西南地方,而是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萌芽。
安氏指出了干闌式建築是古代(至少西漢以前)中國南方的建築主流樣式,而這干闌式建築擁有兩種主要特徵,抬高地板及長脊短簷屋頂。這種建築中有一著名的實際考古出土遺物,1959年由《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發掘報告》所披露的銅製貯貝器蓋子上的屋形銅器。(圖1.3)另外,於江西清江營盤里出土的陶屋也具有長脊短簷之特徵。進一步,中國建築史大家的田中淡在1981年,於日本建築學會的《建築雜誌》,登載了〈干闌式建築の傳統─中國古代建築史からみた日本〉。該文雖然不長,但卻受到日本建築學及民族學界極為重視,後來他將該文併入1980年於日本人文科學研究所《東方學報京都》所發表的,劃時代不朽之作〈先秦時代宮室建築序說〉之第三章「干闌式建築」,一起收錄於《中国建築史の研究》。後來,田中淡又與日本國立奈良文化財研究所淺川滋男等多人組織建築調查隊,對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建築進行詳細的田野調查,在1990年發表的調查成果報告,田中淡進一步收集更完整的考古挖掘資料與中國古文獻,以〈中国の高床住居─その源流と展開〉為題,提出了對古代中國南方干闌式建築完整的論文。
在考古出土文物及相關報告書方面,他蒐集了以浙江餘姚縣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木造建築遺址與建築部材,(圖1.5)以及浙江桐鄉縣羅家角出土有榫頭、榫眼的干闌構建築之木材構件為主的遺址資料,(圖1.6)顯示其傳統之源遠流長。除了上述的考古遺址之外,於江蘇省吳江縣錢山漾、江蘇省丹陽縣香草河、江蘇省吳江縣梅堰的新石器時代後期的住宅遺址,檢驗出干闌構木柱列的遺跡。還有,於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橋的殷代建築遺構,出土了大量的原木、角材、原竹、竹蓆建築構件。這個遺址隨著大、中、小的建築規模,其結構形式亦有所不同。若為大型建築有橫向材的地樑,上刻有榫孔眼,立上列柱;另一面,小型建築則用埋地柱,上架以原木,做成低矮的干闌式建築。關於前者建築有復原圖案,這個遺構令人感到興趣的不只同時存在干闌構與地樑型式的建築,也在理解過去討論干闌構建築之分佈地域擴及到廣大的範圍之意義上有重要角色。
另外,時代雖然往下降,但是在過去發掘的雲南省劍川海門口的金石並用時代的住宅遺址,也有柱子與橫樑構件的發現。還有,湖北省圻春毛家嘴的西周時代遺址,有直徑20公分,厚2–3公分的厚板,檢驗出規模相當大的干闌構建築遺構。時代再下,江蘇省六合縣的西漢時代的建築遺址,檢驗出有楠木的列柱,江蘇省揚州市東郊也發現了相同的遺址。
另外,亦發現了如剛才提及的雲南省石寨山西漢墓出土青銅器祭殿等之類的建築模型。最古的案例是雲南省祥雲縣大波那戰國時期墳墓出土的家屋型銅棺,似乎表現出附有短柱之低矮干闌構類型的建築。到了漢代以後,發掘了不少家屋型的明器。其中代表性的案例有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西漢墓葬出土的銅屋,表現出正式鋪瓦屋頂的建築,地板是由板下短柱(緣束)所支撐,明顯的是干闌構件建築遺物。(圖1.4)還有陶製的家屋型明器,表現干闌構建築的實例,首先有四川省成都市天迴山東漢時代,光和7 年(184)左右,從摩崖墓所發現的懸山式樓房。這個建築模型上層大,地板下有4根角柱支撐,恐怕與今天在貴州或雲南等地的少數民族之干闌構建築型式同樣,上層為居住空間,下層穿透、畜養家畜或放置物品的,屬於空間一致的古老案例。其次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貴縣東漢墓葬出土的陶屋,若依據報告書所述,屬於干闌構建築類型,下層是方型的畜圈(飼養家畜的圍圈),畜圈的背後的牆壁有出檐,應該也是上層居住,下層家畜的空間組成古老的案例。
其他,漢代家屋型式的明器中,數量最多的是穀倉。例如湖北省宜昌縣西漢的墓出土了一群形塑成圓形穀倉的囷之陶製明器,都在地板下有4根粗壯的柱子支撐。(圖1.7)廣東省廣州市一帶也發掘出不少形塑成同類的倉(方形穀倉)與囷(圓形穀倉)之明器,也都是地板下由4根巨大的柱子支撐;至於昇降用的梯子,與現在貴州省侗族穀倉所使用的,也與日本彌生時代住宅遺址所出土的相同,是用單一原木刻成鋸齒形的梯子,非常寫實地表現出來。(圖1.8)廣州的西漢墓出土的文物,除了這些陶倉之外,還有懸山式屋頂(屋頂的建材好像是木板或是樹皮)的木造建築,設有前面凸出的側緣之干闌構穀倉。田中淡聲稱這宛如與他們在巨洞調查所得的木造穀倉群類似的型態。關於圓形囷與方形倉的明器,除了上述的遺址之外,亦可在湖南省長沙市東漢墓群,或是其他的遺址中發現。
只限上述的考古出土資料,亦可以確認中國干闌構建築的傳統比想像要有更悠久的傳統,而且屬於最古遺構的河姆渡或是羅家角出土的建築構件,製作接頭的榫卯與榫眼,可以知道在非常早的時期就已開發了高度的純木造建築的技術與構法。這種干闌構木造建築的傳統,當今雖然只傳給了居住在西南中國山岳地帶的少數民族,但是在遠古時期,絕非僅限於這些特殊地區的住宅而已。全面收集這些新發現的資料,絕對數量的干闌構建築遺構雖然不多,但是可以知道廣泛分佈在浙江、江蘇、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雲南地區,而且這些遺址的年代橫跨從早期的新石器時代至殷、周、春秋、戰國、漢代等各個時代。從這種情形來推測,干闌構建築分佈的範圍囊括以長江流域中、下游為主,擴及華南、西南地方廣大區域,技術優越先進的建築傳統。田中氏在研究戰國、秦代、漢代以前的建築時,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如同中原地區的「台榭」所象徵、金字塔式的高層建築,所謂「土」的建築,就是後世所見、發展成熟的土木混造建築─以木造為主體,附加土製的墻壁。可以想像這類建築的背景,其實是受長江流域中、下游以南一帶優秀的木造建築所啟發的成果。
順便一題,現在佔中國總人口絕大多數的漢人,住宅型式是屬於地上建築(平地土間式),不用這種干闌構型式。居住在干闌構住宅的種族主要是以中國西南地方的山區地帶,加上華南地方的一部份之少數民族。亦即雲南省的傣族、哈尼族、景頗族、僳僳族、拉祜族、基諾族、佤族、崩龍族(德昂;獨龍)、布朗,貴州省的侗族、水族、苗族、布衣族,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壯族、毛南族,海南島的黎族,臺灣的高砂族等的種族。這些種族聚集居住的地域在今日中國廣大的區域中,確實分佈在相當侷限的特定範圍裡。但是追溯歷史,必須注意這種分佈狀況並不一定反應古代以來的中國建築的分佈情形,倒是反應了在漫長的歷史中,漢人與少數民族間的勢力消長所呈顯目前結果。
就如同,前面三位中國建築或是考古學家所作的研究,雖然不是他們專門的研究地理範圍,但是他們也都提及分布在中國西南、華南地方的干闌構建築也分布到東南亞的大陸區域、島嶼部分,甚至到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極為廣大的區域範圍。若不問其空間組成,或是結構與技法的細部,可說是非常強勢的住宅型式。
▌1 前言:研究臺灣原住民建築應有的視野/黃蘭翔 (節錄)
我在日本留學期間,除了留意閩粵漢人移民臺灣後的傳統建築之外,也注意到在1990年代初期,語言人類學家,或是基因種族傳播學家指出南島語族(Austronesian)原鄉在臺灣之說盛行,(圖1.1, 1.2)因此受到啟發開始從廣域性觀點思考臺灣原住民族的建築文化之特質。回臺持續作一樣的思考與追尋。在1995年12月,參加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與臺灣大學歷史系合辦之「臺灣史研究回顧與專題研討會」,發表了〈回顧臺灣建築與都市史研究的幾個議題〉(簡稱〈回顧議題〉),會後這...
作者序
|編後語|
1990年代初期,我在日本京都大學留學期間,當時適逢亞洲建築史與世界建築史著名學者布野修司教授初到京都大學任教,他邀請了佐藤浩司教授前來京大演講。聽後,被他用雙腳踏遍東南亞的田野工作,以及從田野第一手資料所獨創的「人們住進穀倉的干闌構住家發展理論」所吸引。這種作學問的方法不但日本國內少見,放眼世界也甚為稀少。
佐藤先生的曾外祖父是臺灣著名的農田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偶而佐藤先生也會前來臺灣從事原住民住家的調查。長期以來,即已心生引介他的工作與作學問的方法到臺灣來,讓臺灣原住民族的研究可以打開門窗通向外面的世界。終於在2019年11月,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2019重建臺灣藝術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時,有機會邀請他來臺發表「從南島語族世界觀點下的臺灣原住民族住家」(Indigenous Taiwanese Architecture seen from the Austronesian World)論文。
這次獲得原住民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我的朋友祖祖樂(kaka Zuzule)女史的協助,得有機會申請原民中心以佐藤教授的工作為中心的出書計畫,得以實踐長期以來的願望。因為這份計畫的執行,也邀請了目前站在臺灣研究原住民族建築文化第一線學者林建成教授、吳金鏞教授、許勝發教授、足立崇教授等人共襄盛舉,提供他們的論文,讓本書不但在世界史的時間與空間上定位臺灣原住民建築文化的特質,也讓現在正在進行的原住民族文化之保存與居住的住宅聚落的新建議題收錄於本書裡,供讀者閱讀參考。
本書得以出版還要感謝吳瑞真女史在行政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在公司業務繁忙下的好友岸野俊介先生與繁重課業壓力之下的綱川愛實女史,願意在編輯的最後階段,出書在即的情況之下,毅然撥開手邊的工作,全時全心地協助論文的翻譯。最後能夠成書要特別感謝的,是我的好友呂權豪先生及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在籍的吳宥葳小姐,因為他們細心的潤稿校閱,讓本書的錯誤減到最低。
黃蘭翔
國立臺灣大學樂學館
2021 年冬初
|編後語|
1990年代初期,我在日本京都大學留學期間,當時適逢亞洲建築史與世界建築史著名學者布野修司教授初到京都大學任教,他邀請了佐藤浩司教授前來京大演講。聽後,被他用雙腳踏遍東南亞的田野工作,以及從田野第一手資料所獨創的「人們住進穀倉的干闌構住家發展理論」所吸引。這種作學問的方法不但日本國內少見,放眼世界也甚為稀少。
佐藤先生的曾外祖父是臺灣著名的農田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偶而佐藤先生也會前來臺灣從事原住民住家的調查。長期以來,即已心生引介他的工作與作學問的方法到臺灣來,讓臺灣原住民族的研究可...
目錄
中心主任序
推薦序
感想序文
▌1 前言:研究臺灣原住民建築應有的視野/黃蘭翔
1.1 古代中國南方的建築文化
1.2 東南亞的建築文化
1.3 臺灣的原住民族建築
1.4 臺灣平埔族建築
1.5 本書收錄的文章
1.6 今後臺灣建築史研究的課題與方向
▌2 理解臺灣原住民族住家的序言:印度尼西亞的木造建築/佐藤浩司
2.1 序言
2.2 試論印度尼西亞木造建築史
2.3 印度尼西亞建築文化資產所面臨的危機
2.4 後記
▌3 排灣族望嘉舊社頭骨塚紀念碑的時代意涵探討/許勝發
3.1 前言
3.2 資料來源與書寫程序
3.3 相關文獻
3.4 人頭骨架的族群文化象徵意涵
3.5 望嘉人頭骨架的歷史轉變
3.6 時代意義
3.7 結論
▌4 臺灣都市原住民居住文化:溪洲部落參與式規劃設計/吳金鏞
4.1 緣起:都市原住民的社會運動
4.2 參與式規劃與設計的過程
4.3 實踐都市原住民集體居住文化
4.4 都市原住民研究初探
▌5 耙梳臺灣新聞的報導回顧蘭嶼國宅興建的時代背景與反思/黃蘭翔
5.1 前言
5.2 達悟族意識的覺醒與反抗運動
5.3 蘭嶼國民住宅興建的簡史
5.4 興建國宅為何要拆除傳統舊房住屋
5.5 榮民、軍方與受刑人的入駐對蘭嶼環境的衝擊
5.6 代替結論兼論從被忽視到自我的存在
▌6 樂舞文化保存和重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Taromak(達魯瑪克)的合作實例/林建成
6.1 前言
6.2 從歌舞看部落生活
6.3 博物館樂舞展演實踐文化平權
6.4 近代Taromak部落文化復振
6.5 Taromak部落的樂舞重建
6.6 博物館進行Taromak部落文化調查
6.7 Taromak部落的樂舞文化展演
6.8 結語
▌7 代結論:以蘭嶼為例思考原住民族建築研究之可能進路/黃蘭翔
7.1 從干闌構建築型態所見的蘭嶼建築
7.2 從南島語族「海—山軸線」空間宇宙觀看蘭嶼建築
7.3 足立崇的居住場所論:〈台湾ヤミ族における親柱tomokと「住まう」こと〉足立崇
編後語
圖片來源
索引
主編、作者與譯者簡歷
中心主任序
推薦序
感想序文
▌1 前言:研究臺灣原住民建築應有的視野/黃蘭翔
1.1 古代中國南方的建築文化
1.2 東南亞的建築文化
1.3 臺灣的原住民族建築
1.4 臺灣平埔族建築
1.5 本書收錄的文章
1.6 今後臺灣建築史研究的課題與方向
▌2 理解臺灣原住民族住家的序言:印度尼西亞的木造建築/佐藤浩司
2.1 序言
2.2 試論印度尼西亞木造建築史
2.3 印度尼西亞建築文化資產所面臨的危機
2.4 後記
▌3 排灣族望嘉舊社頭骨塚紀念碑的時代意涵探討/許勝發
3.1 前言
3.2 資料來源與書寫程序
3.3 相關文獻
3.4 人頭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