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人怎可以規劃未來?——尋找人生的可能性
香港的「生涯規劃」教育,不時受抨擊,媒體報道不時指,學生不認同有這方面的發展需要,不喜歡完成那些不知所謂的興趣測驗。為何要「強迫」他們在中學階段就落實將來的職業?
要弄清楚,生涯規劃教育不是年輕人抉擇前路的「水晶球」,念簡單的「咒語」(如:做一次興趣測驗),就得到快而準確的答案(如:測驗結果會告訴你哪些課程、職業最合適)。生涯規劃最關鍵的,是個人對自我、機會和環境持續不斷的認知和探索,選擇一條升學出路也好,加入某個行業也好;但那不是終點,是我們生涯探索的歷程中的過程。不單在學的高中生,已投身社會多年的成年人,也時刻在生涯規劃的歷程中。
人生是場馬拉松
生涯的路,要比馬拉松長得多了。我們都希望年輕人選擇了一門專業後,在求學、培訓到踏足工作場景的過程中,能堅持下去。那麼,無論是師長、父母、年輕人,都不要將夢想職業、理想人生想得過度浪漫化——雖說過「生涯規劃」的「涯」不同「捱」,但想深一層,抱著「願捱」、「不怕捱」的心志才有機會成功啊!積極的心態,是把探索的旅途的過程視為歷奇(Adventure),對未知的人和事開放一點,也許會有驚喜。
駕駛,是近年才學會的事。新手階段,在市區的大小窄路也好,在高速公路也好,都是小心翼翼的,別的車有時會嫌我走得慢,一架又一架的超前,我都不會介意。日子久了,駕駛技術沒有大進,但在公路上走,感覺前頭和旁邊的車愈走愈快,我會想跟貼超前我車的,哪怕我知道它已經超速,不免心有不甘,為自己落後緊張起來。結果有一次,我因為心急險些兒闖禍!自此,駕車時不時提醒自己:前面的車、旁邊的車、超前我的車,絕大部分與我的目的地都不一樣!
我們以為別人是對手,事實上我們各有自己的目的地,大家只不過在路途的某個非常短暫的時空相遇而已,有什麼好比賽、好比較的?心態調整過後,人和車在路上都自如了。不久前,在熟悉的公路上,忽然有所領悟——從高空看道路網,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千萬架車在上面走,各有各的路線圖和終點——就如我們的人生、事業路、學習路,生涯規劃,不就是要走出個人專屬的路?贏在起跑線,不能落後於人,怕別人搶去自己的機會,在廣大多元的人生公路上,並非通用指標。
每個新學年開始,學子們又可重新上路,探索不同的可能,從中認識自己,所有的經歷,點點滴滴累積起來,塑造不斷轉化更新的「我」。在開學禮上,我跟學生分享學校新學年的主題:「堅持做到.創造前路」——訂立目標,追尋理想,無論是關於學習的、升學的、未來職志的、個人興趣或義務工作的,什麼也可以,就是要為自己訂一個值得投入目標,但每人要選的方向也不一樣。能否走到終點?「堅持」比「目標」本身更重要,所以是先有「堅持」,才有「前路」。
多年前,代表學校出席某區中學傑出學生選舉頒獎典禮,五個得獎者中,有四位來自傳統名校,一位來自名聲普通的中學。我對後者很好奇,因為這類比賽向來競爭激烈,得獎人多數來自第一組別的學校。聽過一位來自普通中學的女生分享,實在令我敬佩:「由入學開始,老師已教導我們,在困難的環境、不足的個人背景和資源底下,我們要取得成果,就得比別人努力多倍!」她的話,展現出不亢不卑、懂得感恩的精神。最近,我碰到她當年的老師,知道她順利入讀大學的中文系,以理想成績畢業,投身記者行列,也持續向專業作家的路進發。
“Passion drives us forward: commitment makes us persist.”是我送給自己和學生的話。
何玉芬
201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