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思考就像是一通不請自來的推銷電話,如果孩子總是無意識按下接聽鍵,並對內容深信不疑,生活自然充滿焦慮、不安、恐懼──時時擔心自己不夠完美,所有事情都做不好,將眼前的小麻煩放大成無法處理的大災難,遇到困難就想放棄。
這些負面情緒和思考扭曲了孩子對現實世界的感受,即使成功也無法覺得快樂。
謙斯基醫師詳細分析了造成負面思考的原因並提供許多策略,教導父母協助輔導孩子學會管理他們的負面想法,培養樂觀的態度,鍛鍊出面對挫折與壓力的韌性。經過練習與分析,孩子可以學會聽到負面思考的電話鈴聲時,先看看是誰打來的,再決定要不要接聽、該不該相信。這樣的策略包含了幾個重點:
1. 瞭解負面思考傾向是一種先天的氣質,有「不請自來」的特性;
2. 教導孩子腦中浮現的念頭本來就難以控制,不需要感到焦慮或自責;
3. 情緒處理重要的不是拉開,而是接受並化解;
4. 發掘孩子的才能,讓他們藉由發揮長處建立自信;
5. 在日常生活中累積美好的體驗,播下快樂的種子。
輸贏、失敗、嫉妒都是孩子生命中難以避免的坑洞,但有些孩子重重摔下,還把其他人拖下去。如果他們能學會辨認出這些負面想法並非「真相」,只是一種反射反應,並且開發出其他中立、真確、有希望的觀點來抗衡,就能保持活力,繼續往前;建立正向的心態,邁向樂觀自信的未來。
名人推薦
我喜歡問一起工作的當事人:「怎麼想,對你最有幫助?」套用作者的講法,我們要選出對孩子最有利、損害最少、最正確的詮釋,讓孩子的思考可以朝新方向運轉。在這個部分,是最有創意的階段,我們設法依著書中的建議,讓孩子過於執著的負面思考,有更多其他的可能。──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雖然先天的基因無法控制,人們也無可避免地,會時常接收到環境中負面的言語或經驗,但至少我們可以借由「自我訓練的正向思考」,來避免這些負面的情緒主導我們的人生。而這本書就是在教導家長,如何從小扎根,讓孩子學習自我控制,抵擋負面思考,重新取得自信。──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黃瑽寧
許多年輕孩子深受自我懷疑、負面情緒和憂鬱症之苦,他們缺乏自信與深陷悲情常讓父母感到困惑與苦惱,四處尋覓解決方法,好幫助孩子發展出更樂觀且具韌性的人生態度。本書提供父母豐富的資源,並很有技巧的解釋負面思考的根源。但最重要的是提出明確實際可行的策略,幫助父母將孩子的負面情緒與思考縮至最小。在這本易讀實用的書中,謙斯基心理醫師的同理心與善解人意處處可見。在父母尋求如何幫助孩子往有希望的正面方向前進努力時,這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書。──《培養小孩的挫折忍受力》、《培養自律的小孩》作者,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 羅伯特‧布魯克斯(Robert Brooks, Ph.D.)
謙斯基醫師教導父母用活潑生動的方式來幫助孩子由負面思考中跳脫出來。基於有科學依據的認知行為療法,她的獨特見地和創意不僅能幫助有負面思考傾向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也能幫助我們每一個人。下次我如果再因為事情不如意而自責時,我會打開這本書來讀,我知道我很快就會覺得好多了。──《培養會思考的小孩》、《培養孩子的問題解決力》作者,卓克索大學榮譽教授 米娜‧舒爾(Myrna Shure, Ph.D.)
提供父母或照顧者明確的策略來幫助孩子,並就不同年紀的孩子細分出不同的應對方法。家有悲觀負面氣質孩子的家長都需要本書!父母在練習謙斯基醫師提出的思考與行為策略時將發現自己不僅在面對孩子時,在生活的各個面向也都變得更樂觀。──貝克認知療法及研究中心主任,賓州大學臨床心理治療醫學副教授 茱蒂絲‧貝克(Judith S. Beck, Ph.D.)
謙斯基將所有關於樂觀、悲觀、憂鬱症、韌性等的最新研究濃縮寫成這本給父母的貼心指南。她的書充滿了各種對父母來說易投入、易做到的實際建議,閱讀這本書會讓父母孩子都心安。──《只想買條牛仔褲》、《選舉的吊詭》作者,史瓦斯模爾大學心理學教授 貝瑞‧史瓦茲(Barry Schwar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