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歷史殷鑑 之 鄭王朝之傾覆
臺灣的疆域可說是由鄭成功開闢創建的。有鄭成功,中國才有臺灣。所以若
要談臺灣,就必須由鄭氏談起。
鄭成功旌旗蒞臺之後,歷經三世,傳至其孫鄭克塽降清。這才結束其統治王權。
然而, 當時臺灣已具建國規模,不僅發展農業,抑且從事建設,興辦糖鹽工業,開通貿易。建孔廟,辦學校,開科取士,擢為公職。經十年生長,十年教養,十年成聚;民富糧足,艨艟無算,何以不戰卻拱手降清?
我們今日詳讀清朝初年江日昇著的《臺灣外紀》,反覆思維,赫然發現,鄭氏之亡,實因內廷奪權,變生肘腋,監國被弒,廢長立幼。喪失民心,士無鬥
志,以致覆亡。其間曲折原委,今日讀來令人不勝感慨系之!筆者根據書中情節與感觸所及,特分別簡述於次。
鄭氏王朝起於鄭芝龍之海上為盜,受撫明朝;剿滅餘匪,綏靖地方,績功晉升總兵。明亡,復擁立隆武為帝,被封為侯。但經二年降清。其子成功力諫不從,至此父子異志。成功乃領其眾,馳驅海域,縱橫十六載。曾進軍金陵,清廷
震撼。並驅逐荷軍,雄踞臺灣。鄭成功是中國在海上逐退西洋勢力東侵之第一
人。
鄭氏入臺後,軍威壯盛,懾服東南太平洋諸島嶼。呂宋土王納貢稱臣,冀求
鄭軍抵制海上洋人掠奪。清廷為防範鄭軍侵入,實施堅壁清野,將沿海五省居民內徙,棄漁改農。成功聞之,深感連年征戰,生靈塗炭,內心難安,乃決定「收沿海殘民東渡」,銳意經營臺灣。此時成功的雄心壯志已由大陸轉向遼闊無盡的海洋。
可惜成功蒞臺僅只一年,即齎志以歿。倘天假以年,壯志得酬,則太平洋形
勢、中國命運甚至世界歷史都將改觀。
成功既歿,其子鄭經承其基業。鄭經曾揮軍大陸,響應吳三桂抗清,戰功顯
赫。可惜因私德不修,縱慾過度,染病回師。統治臺灣達二十年之久,終與其父同於三十九歲之英年去世,至為不幸。
談鄭氏基業,必須了解陳永華其人。陳永華之於臺灣,猶如諸葛武侯之於
西蜀。當鄭經率軍西進之時,臺灣委由總制使陳永華留守。「永華胸藏韜略,持己廉正,法嚴約束,夜不閉戶,百姓樂業。」惟見鄭經諸弟漸有恃勢占奪民田情事,永華雖屢加遏止,終難破除情面繩之以法。為此,永華乃致書前方,啟請鄭經立長子克 為監國,以約束鄭氏子弟橫行。據外紀記載稱:從此百姓始克「喜見天日」。可見當時鄭氏族人擾民之甚。
所以,鄭王朝之亡,先由鄭府內部腐蝕肇其因。物先腐,而後蟲生。蛀蛆乘
虛而入。鄭經兄弟共十人,克 有九位叔父,雖然制止諸叔安於一時,但已埋下日後被殺的危機。克 是永華的女婿,為人剛毅果斷,公而忘私,關心民瘼,不事聚歛。不幸的是;永華先鄭經去世,以致克 遭群小謀害,死時十八歲,監國才兩年。
鄭經彌留之際,召愛將劉國軒、近侍馮錫范託孤。經指克 謂:「此子材幹頗為所望,君善輔之,吾死,九泉瞑目。」二人叩首,力表誓無二心。國軒一向隨鄭經征戰,掌握兵符。錫范供職內廷,率領警衛部隊。錫范之婿是鄭經次子克塽,年甫十二齡。
變亂起自錫范陰圖廢 立塽。但忌國軒反對。乃揚言克 為螟蛉子,非鄭家血脈。國軒未予制止,謂此乃鄭家事,袖手不問。錫范見國軒不加聞問,遂肆無忌憚。此時的國軒可能已感到鄭氏運祚將盡,事不可為,心灰意冷,乃聽任小人胡鬧。觀國軒以後跡象,想已早萌異志,另作個人打算。
鄭經諸弟素惡監國嚴厲,錫范與彼等勾結,一拍即合。於是內外呼應,製造螟蛉難以服眾的讕言,矇蔽董國太。再傳達國太偽旨,騙召監國入府,暗藏兇手,將其弒死。國太事後得知,悔恨不已。但已無可如何,只得立克塽繼位。又命經弟鄭聰為輔國公,表封國軒為武平侯,錫范為忠誠伯。
鄭聰此人,懦而貪,名為輔政,實則大小事悉決於國軒、錫范兩人。
謀篡既成,群小得志,以為大事已畢,從此可以高枕無憂。
清廷得報,為之大喜,文官武將咸謂曰:「方今鄭經已伏冥誅,而嫡庶爭位,奸黨竊權,內亂方深。」認為此乃「天將亡賊,故使內亂。」率清軍攻臺的水師提督施琅說:「昔日之偽鎮營蟻附脅從,皆受鄭成功、鄭經父子結恩舊人,籠絡相依。」「今則鄭經已死,群子爭位,奸黨弄權,經母亦卒。是天之將亡鄭氏。」
施琅本係鄭成功部將,因細故治罪,被迫叛離降清,是以對鄭氏內部知之甚讅。施琅非僅畏懼成功父子「結恩」「籠絡」之力,甚至對經母(成功之妻)亦有所忌憚。
鄭經歿後,清廷對鄭王朝的看法既如此樂觀,而鄭王朝內部已呈眾叛親離之勢。輿論如何?可用以下對話想像得之。
某:「昔日先王以禮待士,今日以親用士。」
答:「親者如果才能,甘心拜服。悉係庸碌之流,徒作威福,為禍生靈,心實不甘!」
於是清廷對鄭王朝展開撫剿兼施,恩威並濟。印刷大量文告,歷數「鄭賊」罪狀。最後招降文武,許以高官厚祿。這篇洋洋灑灑千餘字文告,除沿海張貼外,並印刷兩大箱派專使乘船直抵澎湖守將行營投交。由守將董騰轉運臺灣交劉國軒,軒惡騰多事,但亦未予拒收。董騰得到回報,始送來差回廈。國軒得此文
告如何處置?書中雖無交代,但是,國軒的態度顯已曖昧。所以後來降了清廷,任天津衛總兵。
鄭芝龍自從降清以後,即向其子成功招降。起初由鄭府家人往返傳遞書信。芝龍死後,四十年來,撫降議和不下數十次,雙方信使皆待之以禮。其間且曾數度達成和議。成功願以北京為正朔,以朝鮮的成例事清。但對薙髮易服之異國服飾堅不接受。成功自願在海上永作中國人,保持中國文化。
但歷次和議,均遭到福建地方文官武將破壞。蓋因福建文武皆為前明投清。彼等既已薙髮下水,作了貳臣,自難坐視鄭氏獨樹忠貞牌樓。因之,降清分子威脅利誘,無所不用其極。臺澎兩地守將遂漸與清軍暗通款曲。以致清軍尚未壓境,臺灣內部已分崩離析。
錫范破獲「內奸」,處以「寸磔」,且多株連無辜。風聲鶴唳,人人自危。清軍曾經三度征臺,前二次俱遭颱風,全軍覆沒,大敗而潰。此後不敢輕言征臺。力主招撫。主撫者,以征戰「三不可行」。「一曰:十年生聚,十年教養,況於數十年之積寇乎?二曰:汪洋萬頃之隔,波濤不測之險。三曰:彼船隻堅牢,水務精熟。」其畏懼之情,溢於言表。但是施琅卻力持異議。這位早年的臺灣水師將領上疏說:「我以彼為輸誠,彼直以我為和議,徒褻國體。」撫降、議和,只在「降」「和」一字之間。
如降,便要剃髮、易裝。這是當時清廷的兩大堅持。若是和,則各自為政,互不干涉。施琅雖力主軍事解決,但他卻從未直言海上決戰可操勝算。他雖自詡:「生長海濱,總角從戎,深諳水性。」但兩征均因風汛失算,遭逢颱風。第三征雖捷,而所用之策略是「間」。非純靠軍事力量。在鄭成功父子有生之年,懾於鄭家的「結恩」「籠絡」,他是踟躕不前的。及經死,「諸子爭位」、「天滅鄭賊」。他才上奏清廷說:「時機已到。」
清軍三度征臺,大批海上艦隊仍然遭遇風雨。書中記載:「北面黑雲滾滾而起,且風亦微北(清廷進軍臺澎宜乘南風),浪聲渰動,眾各懷疑。琅仰天祝曰:「皇天當憐沿海人民,受困已極。琅奉命進剿,切不可起暴,佑琅成功。」忽然雷震,眾軍大喜。語云:「一雷止九颱。琅加額曰:『皇帝之威靈也。』……」此次澎湖之役,清軍一戰而勝。主將劉國軒敗走臺灣。國軒既遁,陸上鎮營守將即出海請降。施琅於海上望見,先差遣官兵持令箭上山,招降薙髮。
當年清軍進關征服漢人,剃頭擔子隨軍而行,打到哪裡挑到哪裡。漢軍一經剃頭,便靠攏清軍,忠心耿耿,不再「謀反」了。然而此役,倘若國軒海上力戰不逃,而陸上守軍展開逐島爭奪戰,則最後結局鹿死誰手,殊難預料。如果清軍敗北,恐怕又將諉之禱天不應,既不響雷,必遭狂風暴雨了。國軒之逃,係因見諸船「喪沒七八」,「欲乘勢突圍而遁」。但是施軍塞滿各港,「插翅難飛」。唯吼門一港無船截堵。而吼門多礁,無船敢過。國軒情急,乃免冑跪於戰棚上禱曰:「軒奉命守禦澎湖,師敗不得脫,欲走吼門。果天命有在,國軒壽數當終,船過立觸礁沈沒。如有後福,祈皇天假我潮水,俾得東歸。」禱畢,果水漲順風而下。追兵不敢前。其餘殘敗船隻悉尾隨而遁。敗船可過,追兵難進。書中既有此記載,當日想必有此一說,但卻未必真有其事。
施琅進軍澎湖之後,並不立即乘勝揮師臺灣。而國軒逃回臺灣,亦絕口不再言戰。綜觀敵對雙方說法與作法,施琅、國軒之間有無默契,是否雙方放水?殊令後人疑竇叢生。
澎湖既失,臺灣震動。人心惶惶不安。錫范曾與眾議,擬集合大小船艦,載運官兵眷口輜重,進軍呂宋。國軒力阻不可。他說:「眾志瓦解,戰守甚難,撤必生變。不如舉版圖以降,清朝恩寬,必先赦免。」議論未竟,施琅派遣國軒已降清之副將到臺招撫。許以保題國軒為總兵。至此,國軒遂公開表示,決意投降。迫使克塽命禮官詣澎納款,並且上表請降。錫范阻撓乏力,克塽自知:「本
藩年穉,未諳軍旅。」惟循國軒擺佈,命人修表。
國軒且復書施琅,阿諛備至。自責罪深孽重。遣人請琅速到臺灣彈壓。一面派兵把守鄭府,以防走漏。施琅接得回報,先遣差官赴臺出示安民布告,同時進行薙髮。然後回復克塽、國軒預接「王師」。
當施琅率軍抵臺時,臺灣居民用綵旗鼓樂迎於海上。克塽率文武官列隊,齊集海埏相迎。事後,施琅上疏朝廷,以劉國軒策動歸降,「遂使我師不戰而得全臺,其功不小」,請皇上「授以爵秩,當有可效之才也。」
施琅征臺三部曲:(一)軍事虛張聲勢,避免海上決戰。(二)實際行動則是分化離間,唆使臺灣自行崩潰。(三)最後目的是招降剃頭。至此全部落幕。鄭王朝從此成為歷史名詞。但是,鄭氏之亡,實啟禍端於繼承爭位與內部腐蝕,非亡於施琅征戰之謀略也。然而,設如鄭氏家族不自相殘殺,鄭家天下能否不亡?我們後人自難臆測。但有若干跡象可供後人研判。
首先,臺灣天險,港灣交錯,以當日水師軍備,真是易守難攻。鄭成功之攻臺,得利於島上漢人為之獻計與內應。施琅於抵臺後奏報清廷說:「臣舟師今抵臺灣,細閱港道紆迴,地勢窄狹,波濤湍急,可謂至險至固。臣雖用兵頗能籌度,及至此觀看週詳,若非皇上威靈遠震,未克力鬥取勝也。」施琅自承得臺是「天命亡鄭」與「皇上威靈遠震」,專恃軍事力量絕難取勝。最妙的是:臺灣文武官員與百姓迎接「王師」時,施琅威風凜凜的艦隊航抵鹿耳門,港路紆迴,自行衝撞,觸壞船艦達十有餘隻。賴鄭氏派快艇馳往引港。樹青為號(在海底插木縛樹以作轉彎標誌),始得進港泊岸。這幕尷尬場面,已把清軍水師底牌全部曝光!施琅對臺灣的印象是:「實肥饒之區,險阻之域。」據施琅奏文中描繪說:「臣親歷其地,備見野沃土膏,物產利溥,耕桑並耦,漁鹽滋生,滿山茂林,遍地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日用之需無所不有。且航帆四達,絲縷踵至。」
其次,克 之死,曾有二位女強人(一老一少)隨之而亡。老夫人即是董國太。董為成功之妻,成功對這位董夫人原無好感。曾因長子鄭經亂搞男女關係,以董氏治家不嚴,下令將其斬首。幸董氏留守廈門得免。後廈門陷清,董氏遇難,悉將財物珠寶拋棄,獨懷抱鄭氏祖先靈位歸臺,免遭清軍褻瀆。自此成功極表敬重。董太后堅持原則,威武不屈。克 被弒,立嗣不當,她事後洞悉曾被蒙騙,悔恨交加,抑鬱而死。
少夫人乃克 妻陳氏。陳夫人聞克 死,叩請太后號曰:「願請監國收殮,相從地下,為鄭氏鬼。」時夫人有孕,國太殊感內疚,勸慰至再,志不稍移。乃允其請。「令人結臺,夫人登。受文武祭奠畢,與諸兄弟拜別。從容投繯,顏色如生。觀者嗟異,悉為下淚。」克 之妻是位剛烈女性,洵非弱者。克 為人果斷無私,如能嗣位,上有董國太為之精神領導,內有陳夫人為助,則貪懦之輩、娃娃阿斗、與一般自私自利之徒,焉能與之比擬?
奪權謀篡,實為鄭王朝崩潰之始!中國歷代興廢,幾乎都是繫於嗣位更替。如果宮廷奪權,繼位不得其人,勢將傾覆立見。歷史斑斑可考,屢見不爽。鄭王朝之傾覆,令人不勝扼腕太息之至!
(原載《臺灣國語日報.書和人》第七五八期;題為〈臺灣外紀〉記鄭王朝之悲劇)
【第四章】 冷眼看人生 之 總統的外遇
夫妻之間,如果丈夫有了外遇,家庭之中勢將遭遇晴天霹靂,大禍臨頭。
「外遇」,是家庭中最嚴重的問題。但是,美國總統外遇,就不成問題。
現已年屆古稀、風韻猶存的前白宮女秘書莎莉,她在回憶裡,仍然甜蜜地回味與已逝世的五位總統的風流韻事。
莎莉歷述與五位總統投懷送抱,共度良宵,情景如昨,如數家珍。
這五位總統是:羅斯福、杜魯門、艾森豪、甘迺迪、詹森。
莎莉非常同情羅斯福因小兒麻痺所導致的痛苦和煩惱。她說:「我要安慰他……後來就登上白宮的床。」
莎莉描繪道貌岸然的杜魯門是一個非常風趣的人,很有急智。她說:「他使
我笑,也使我們的性愛更有趣。」
在回憶艾森豪時,莎莉說:「我一向喜歡禿頭的男人。……我們終於假借白宮作了陽臺。」
莎莉極端讚美甘迺迪性功能優越,令她享受高度滿足。
她說,詹森身上有一處紋了一個舵輪的菱角圖案。脫去衣服才能看見。「但我起碼見過兩次。」
詹森讓她欣賞許多價值連城的珠寶和珍藏。而她過目之後全部退還,一介未
取。
莎莉赤裸裸的自白,為白宮中的總統家庭投下陰影;但是白宮中的歷任總統家庭,從沒有此類問題發生。似乎沒有把家庭中的這個嚴重問題當成一回事。
莎莉描述的幾位總統有文質彬彬的君子、有風流倜儻的俊男,也有氣宇軒昂的蓋世英雄。氣質不同,形象不一;但都難以抗拒她的魔力,甘心拜倒她的石榴裙下。好似總統一入白宮便被莎莉降伏。
莎莉所發表的曾經與她有一度露水姻緣的五位總統,都已作古。而目前仍在人間的,是否還有她的過時愛侶?她則笑而不答。
莎莉有過人的修養,洵非一般女流之輩所可比擬。
她雖是歷經多位總統的床頭人,但卻從不覬覦第一夫人寶座,所以白宮家庭從未因她的存在發生任何風波。
而且,價值連城的珠寶她既無動於衷,其他財物,更加買不動她的芳心了。
莎莉的職責是白宮女秘書,隨總統登床不在職掌之內。莎莉的額外服務純屬義務,不取報酬。
最主要的關鍵,是莎莉的「義工」,從不影響白宮家庭。
顯然,她對名利不屑一顧,然而她的心意安在?
難道是凜於國家元首的尊嚴威儀,傾慕虛榮,甘願奉獻?
抑是遊戲人間,銳意把不可一世的英雄豪傑、風雲人物,玩弄於股掌之上,以滿足心理上的快感?
兩者似乎皆有可能。
我們不可以中國的眼光看莎莉,以為她是水性楊花、人盡可夫。她是有原則的,如果你不能入主白宮,任憑你有多大財勢也難親芳澤。
白宮歷任女主人皆非泛泛之輩。其中不乏是鐵娘子、女強人,沒有一位省油燈。
女人對丈夫的外遇特別敏感。平日尚且明察秋毫,疑神疑鬼,無事生風。何以對於這位豔光罩白宮的尤物與丈夫日處耳鬢廝磨之間,竟然視而不見?令人費解。
男女之私,沒有不透風的牆。我很懷疑,莎莉的額外服務雖非女秘書職掌,但很可能是在有關方面諒解之下的「兼差」,以適應實際需要。
女強人也是日理萬機,百忙中分身乏術。如果有人代勞,在「寶座」安全保障之下,免去內顧之憂。彼此心照不宣,也是合理的推測。
白宮既然如此,其他各部會政要、國會議員,以及等而下之的董事長、總經理之流,身邊是否潛伏著莎莉一般的人物?令人不無疑義。
我們無意鼓勵社會上出現莎莉類似的人物,但是莎莉在白宮的作法,和白宮家庭的容納雅量,與泰然處之,卻值得我們作為參考。
外遇不可鼓勵,但須防範於未然。如果事已發生,木已成舟,糾纏不決。與其逾鬧逾僵,何如想到白宮家庭處理雅量,較之各走極端,可算是不是辦法中的辦法了。
(原載《華盛頓新聞.幸福家庭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