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柬埔寨王國是中南半島的文明古國,中國和柬埔寨見諸史記載的友好關係可以追溯到漢章帝肅宗元年(公元84年)。新中國成立和柬埔寨國家獨立後,中柬友誼揭開新的篇章。特別是1993年柬埔寨實現和平以來,雙邊友好交往不斷增加。
但是,對讀者來說,提起柬埔寨,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有三點:
一是從1970年至1991年,柬埔寨問題曾經兩次成為牽動國際形勢的熱點問題。那個年代,國際間但凡比較重要的報刊雜誌,各國外交磋商會談,以至國際會議和聯合國大會,都有涉及柬埔寨問題。第一次柬埔寨問題以柬埔寨全國解放獲得解決。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巨大,許多國家與柬埔寨又長期努力合作,第二次柬埔寨問題實現政治解決,成為地區衝突通過國際間合作得以和平解決的成功範例。從此,柬埔寨撲熄了熾熱的戰火,邁進了和平發展的新時代。
二是柬埔寨國父諾羅敦.西哈努克太王是中國人民最熟悉的老朋友和好朋友。太王是一位聞名於世的政治活動家,是出席1955年第一次亞非領導人會議至今唯一在生的國家元首;也是1956年簽署不結盟運動聯合宣言的五位領袖中,唯一健在的不結盟運動始創人。太王為柬埔寨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事業創立了卓著功勳,和藹可親和愛民如子的他更獲得柬埔寨人民的衷心擁戴。
同時,西哈努克太王與新中國歷代領導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始終不渝地支持中國國家統一大業,密切關注中國的經濟建設和國計民生。每逢中國重大的慶典活動,只要太王身在北京,總是非常高興地應邀出席。太王每天收看中國的電視新聞,看到中國發生嚴重自然災害就會心急如焚,多次致函中國領導人表示誠摯慰問,並且每年從國家提供給他的有限經費中,擠出5萬或10萬美元,以個人名義向中國災區人民慷慨捐款。
西哈努克太王經常說中國是他的第二祖國。現在太王已達90歲高齡,但還在北京高唱1965年他親自譜寫的《懷念中國》,並錄製成光碟在柬埔寨國家電視台播放。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1周年,太王將他譜寫並親自演唱的《懷念中國》、《啊!中國,我的第二祖國》、《萬歲!主席毛澤東;萬歲!人民中國》三首歌曲匯集成光碟,贈送給中國領導人和國內外親友。西哈努克太王滿懷對中國的深情厚誼,理所當然地受到中國廣大人民的尊敬和感激。
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與西哈努克太王之間的深厚友情,早已成為國際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話。現任的中國領導人仍然經常牽念和關心太王。幾年來,每逢中國春節,溫家寶總理總是登門向太王、太后表示親切問候。最近胡錦濤主席赴柬埔寨進行國事訪問,行前委託戴秉國國務委員和楊潔篪外交部長看望在北京療養的太王和太后。抵達金邊的當天,胡主席剛到賓館,就親自給太后打電話,再一次高度評價太王為中柬友好事業作出的重要貢獻,祝願太王、太后在北京生活愉快,身體健康。胡主席此次訪柬,受到太王的兒子西哈莫尼國王、洪森首相等領導人非常熱情的接待,不僅加強和發展了中柬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也讓中柬友誼更加深入人心,代代薪火相傳。50多年的事實完全可以雄辯地證明,中國歷代領導人與西哈努克太王的友好感情,是中國人常說的「結交新朋友的同時不忘老朋友」的鮮明典範。
三是吳哥古跡是中國人民嚮往的旅遊勝地。公元9至15世紀,柬埔寨大地上出現歷史上最強盛的吳哥王朝。幾十位國王陸陸續續地運用數噸重的巨石,修建了上千座規模宏大的山廟。以其雄偉的氣勢、獨特的造型、和諧的格調、精美的雕刻著稱於世。吳哥古跡集中體現了柬埔寨古代光輝燦爛的文明,與中國長城、埃及金字塔、印尼婆羅浮屠,並列為東方四大奇跡。中國人對吳哥古跡早就傾心推崇,元朝使者周達觀所寫的《真臘風土記》,如實地記載了訪問柬埔寨的所見所聞,對吳哥古跡精彩的描述,成為研究吳哥古跡最寶貴的史料。如今,每年在吳哥古跡留下自己足跡的外國遊客幾百萬人,而來自中國遊客所佔的比例也愈來愈多。
在柬埔寨不同的歷史時期,筆者在金邊進修學習和在中國駐柬使館工作十多年。在國內任職期間,一直從事中柬雙邊的外交工作。特別是從1970年至今,筆者經常榮幸地受命參加西哈努克太王來華訪問、居住、體檢、治療等接待工作。為此,筆者非常敬佩太王的愛國精神,比較瞭解太王對中國人民的深厚感情,希望通過修改再版本書,盡量客觀地介紹柬埔寨各方面情況,為前往柬埔寨旅遊、經商的朋友提供微薄的幫助。
寫作過程中,筆者閱讀了部分中、柬兩國出版的書籍和統計報告,特向有關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但是,畢竟關於柬埔寨的資料很少,筆者水平又有限,書中必然會有許多錯誤和疏漏,敬請專家、讀者批評指正。
佘春樹
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