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專家真誠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無論是妲莉還是坦克,他們都渴望結交到好朋友
撰文∕語言治療師私藏書單 Celine
「我們可能跟自己性格很不相同的人成為朋友嗎?」在孩子的成長階段中,交友是對孩子最重要可能也最為困難的議題之一。我很喜歡作者運用兩個外觀相似,但實際個性與形象卻完全對比的兩個角色,來引導孩子們展開一場對話。
妲莉是一隻擁有溫暖內心、熱情大方的大象,而坦克,雖然擁有相似的外觀,但顏色、觸感、個性都和妲莉有有著明顯對比。坦克,是剛硬的、相對不近人情的、為了保家衛國而存在。這樣不同的兩人,要怎麼成為朋友呢?
繪本透過呈現兩個角色的內心想法和感覺,讓閱讀的我們更能理解角色各自思想轉換的歷程。這兩個角色讓我想到,孩子在交友的過程中,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妲莉或坦克,有時候也會扮演著他們。如果沒有適當的調整人際互動的模式,那就可能錯過了一位好友。
而妲莉和坦克,也能代表在交友過程中拿捏尺度過猶不及的每個人—有些像妲莉一樣過度熱情但遭到別人無情的拒絕;有的則跟坦克一樣,對於人際距離敏感,任何不熟悉的人靠近他,都先以拒絕反應。儘管如此,他們的內心都還是渴望能交到好友的。
對於像坦克這樣敏感的孩子,我們要怎麼引導他正確交友呢?首先,一定要先建立孩子對外在、人際的安全感,大人需要為孩子示範正確的交友模式,記住「身教」的重要性,口頭告訴孩子怎麼做,卻沒有親身示範,孩子還是難以理解應該怎麼做。我們可以主動和常常會遇見的人打招呼,包含學校門口的警衛、導護老師、早餐店的阿姨等,大人通常會回以友善的回應。而在公園時,主動示範和其他孩子打招呼,主動詢問是否可以加入其他孩子的遊戲等…。
而對於妲莉這類的孩子,他的純真熱情,有時候反而會害他受傷,我們要引導孩子學會辨認別人「拒絕」的訊號。當別人轉身、把玩具收走、口語明確表示「不要」、「這是我的」,或者逃到他的照顧者身邊時,這些都是孩子拒絕的訊號,可以教導孩子先在旁邊等待,或者口頭再次邀請對方,如果對方不願意,也不要勉強。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向切入和孩子做深入的討論:
1.比較妲莉與坦克的異同:包含外觀、顏色、種類、功能、想法、個性等 等。
2.為什麼同樣的東西,在妲莉和坦克眼中看到不同的意象呢?
3.為什麼坦克對於妲莉的友好,會用砲擊回應呢?以他的立場有不對嗎?而以妲莉的立場,她會有什麼感覺?
4.如果你是妲莉/坦克,你會怎麼回應這個「陌生」的對象呢?
5.如果發現對方沒有惡意,要怎麼做呢?
另外,除了鼓勵孩子修正自己來交新朋友外,告訴孩子「適時離開這些不友善的對待」也是相當重要的。很多時候,即使我們釋出了善意,還是有一些「惡意」是沒有辦法處理跟面對的,保護自己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像書中的妲莉,雖然知道要適時的逃跑,但如果最後一次坦克的到來仍是炮聲迎擊,她沒有保護自己,會發生什麼事呢?我們可以在共讀之後,與孩子做這類的討論。
同理心,為每個孩子創造友善的環境
撰文/童伴心理治療所所長 蔡百祥
每個孩子的個性很不一樣,有些孩子熱情溫暖、有些孩子是緊張退縮,還有些孩子則像坦克般警戒而多疑。每個孩子不僅樣貌不盡相同,他們感知這個世界的方式也不盡相同,而《妲莉與坦克》正巧妙的呈現出一個人在不同的視角、文化背景下,覺知到的世界與他人也會隨之變化。這本相當可愛的繪本呈現出如此人際關係中常見的情境,相似的兩個個體有著巨大的相異,彼此都以為對方與我會有一樣的感受,但實際上卻完全不然。
《妲莉與坦克》這本繪本首先從各自的視角去看到對方的樣貌,觀察著對方的外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想像與解讀出所看到的樣子。小象妲莉與小坦克車都沒有看錯,但竟然會這麼不一樣!雖然彼此面對的是相同的情況,但因內心想法不同,導致會有的情緒或行為反應完全不同。在看到這一段內容時,爸爸媽媽不妨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小象妲莉和小坦克車的心理在想什麼,為什麼看法為什麼會有這樣巨大的差異呢?每個人看到的與解讀出來的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那麼正在閱讀的你與孩子又看到了什麼呢?所以,當我們在面對不同觀點時,孩子需要學習如何了解可能有的不同觀點與理解他人,進而有機會創造友善與同理的環境。
每個孩子的心智天生都是自我中心的,但會隨著時間、成長與受到的教養而慢慢長大。從兒童發展的角度來看,要能夠理解自己與他人有不同的觀點大約為五至六歲,這是同理心發展的開端。不過,家長在學齡前的階段就可以透過一些媒介幫助孩子練習同理心,例如:家長可以透過繪本與孩子討論小象妲莉和小坦克車的心情與想法,例如:坦克為什麼會對妲莉開炮呢?開砲背後的情緒是什麼呢?妲莉後來為什麼會緊張呢?讓孩子能理解兩位主角的截然不同的想法,以及一連串的誤會後,再邀請孩子一同試想如何化解衝突,並建立友誼。
人際關係中常有許多因誤會而衝突的情況,故事中的小象妲莉正好示範即便遭受到誤解,但仍可以不氣餒或激動反擊,並且友善地對待對方;坦克也示範了發現自己誤會後,願意主動冰釋前嫌,這正是現今孩子需要多加以練習的;其實在人與人互動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試著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與對方核對彼此的感受,練習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當小象妲莉與小坦克車相互理解後,暖心的友誼得以建立,當然後續也需要透過持續的相互理解與同理,關係才能好好維持。
一樣,也不一樣的好朋友
撰文/後青春繪本館主編 盧方方
圖畫書,真是一種神奇的文本,淺白的文字搭配風格多樣的圖像,卻能為不同年齡、不同生活背景的讀者帶來多元層次的啟發與思考。《妲莉與坦克》便是一本讓人閱讀後,心頭甜蜜蜜、喜滋滋,還能召喚讀者深思人際互動藝術的好作品。
故事是這麼開始的,大象妲莉發現一個外型跟自己很像,只是顏色截然不同的東西,坦克車也是這麽想。妲莉在一番觀察坦克後,發出第一聲友好之聲:哈囉!沒想到卻換來「砰」一聲,火爆性的回應,妲莉嚇得拔腿就跑。雖然第一次親密接觸並不順利,兩人內心都充滿困惑,但妲莉沒有放棄,她小心翼翼一再嘗試,卻仍被嚇得不輕。不過,只要彼此都懷著一顆善良的心,誤會終能化解,就像故事最後,大象與坦克相依偎在夕陽餘暉中,感受怦然心動的愉快。
作者利用大象與坦克相仿的外型創造一個有趣的故事。溫柔平和的大象與剛強好戰的坦克乍看是強烈對比的兩個角色,但作者將大象妲莉與坦克車的輪廓都畫得圓潤可愛,大大降低坦克車冰冷的威脅感。再仔細觀察坦克的眼神變化,例如:困惑時、預備迎戰時和搞錯狀況時,更能察覺坦克也有可愛的一面。作者的創意不只展現在圖像上,也發揮在文字的巧思裡。原本互不了解的兩方在轟天巨響的砲火「砰」聲中,始終無法握住對方的友誼之鼻;直到誤會解開,花朵的芬芳拉近兩人的距離,近的能夠聽見彼此身體傳來愉快且熱烈的「怦」咚聲,真是巧妙的聲音設計。
與孩子共讀我喜歡循著圖文的線索,展開對話思考,家長不妨與孩子先聚焦討論兩個角色的基本特質,再進一步思考角色特質與各自所展現行動的關聯。溫和的大象會主動向坦克示好,並一再嘗試與對方建立友好關係;而坦克車原本就是戰爭的產物,因此他自然表現出偵查、警戒以及戰鬥的行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與人互動的方式就會有所不同,在不讓自己受傷的前提下(就像妲莉懂得拔腿就跑),我們應該尊重別人的表達方式。接著,家長可以再問問孩子:「故事裡發生什麼事,讓兩人最後成為好朋友?」「坦克個性好像有點兇,你覺得他是善良的還是壞心的?為什麼?」最後,透過故事讓孩子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展開友誼的行動:「如果我是妲莉,我會用什麼方法跟坦克交朋友?」「如果我是坦克,我會怎麼面對一個跟我打招呼的陌生人?」在對話討論中,共同建構故事對親子的意義。
這樣一本輕巧可愛的圖畫書談的也不僅僅只是人際互動,觸角可延伸思考族群對立與國家戰爭議題,這就是一本好書,為讀者撐出無限大的自由思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