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見到期貨交易王子
在你的一生當中,能遇到的關鍵時刻屈指可數。在我十九歲的某一天,卻一下子遇到兩次關鍵時刻:一是首次一睹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華麗建築,另外就是會見理查.丹尼斯這位期貨交易界的傳奇式人物。
CBOT大樓是芝加哥最著名的景觀。這棟坐落於西傑克森大道141號的建築,頂端有座雕象,即使在一哩之外,仍舊清晰可見。四十五層樓高的大樓,在摩天大樓林立的市區當中,依舊顯得鶴立雞群,它絕對是期貨交易所的最佳地點。交易所內,交易人摩肩擦踵、利用喊叫和複雜的手勢,分秒必爭地買賣價值百萬美元的穀物、肉類和外匯。這種吵雜混亂、但又亂中有序的地方,每年吸引上千名門外漢前來參觀。對於交易人來說,此處猶如麥加聖地。
當我走入傑克森大道141號內的電梯,我的雙手開始冒汗。我只有十九歲,卻正要接受理察.丹尼斯這位全球最知名的期貨專家親自面試。即使在海龜實驗廣為人知之前,丹尼斯就已經在交易界佔有一席之地。他被譽為期貨交易王子;該頭銜是表彰他在三十幾歲就能將幾千美元轉變成幾億美元的輝煌功績。
我後來才知道,當初我能上這座電梯是多麼幸運。總共有一千多人爭取這次的面試機會,只有四十人能見到丹尼斯。最後,只有十三人入選,錄取率不到百分之一,另外還有十人獲選參與隔年的追蹤計畫。
早在唐諾.川普(Donald Trump)的「誰是接班人」(The Apprentice)、以及其他的真人實境秀出現之前,丹尼斯就已自創真人實境競賽,以了解偉大交易人是後天培養、還是天賦優異。這項比賽最初構想來自於丹尼斯和他好友、同樣也是成功交易人威廉.艾克哈特之間的爭論。丹尼斯認為他有辦法把幾乎任何人培養成優秀的交易人;艾克哈特則認為這項本領是天生而來、而非後天培養。丹尼斯不是說說而已,兩人就此事鄭重地打了賭。
於是,他們在《華爾街日報》、《貝倫》(Barron’s)財經雜誌和《紐約時報》刊登大篇幅廣告,對外宣佈丹尼斯徵求有意成為他徒弟的人。廣告上還說,他將親自把他的交易秘笈傳授給這批學員,並分別為每位學員開立一百萬美元的交易帳戶。
當時,我並不了解這廣告的重大意義。丹尼斯刊登這篇廣告、展開賭注,無異是提出大膽聲明。他堅信他非常清楚自己成功的原因,就算是完全沒有交易經驗的陌生人,他也能夠把整套成功秘訣傳授給對方。丹尼斯對於這一點相當有把握,甚至願意自掏腰包,拿出幾百萬美元的資金來證明這一點。
丹尼斯的學徒──我也是其中之一──全都成功地證明了他的觀點、成為交易界的傳奇,自此,他們被業界稱為海龜。在短短四年半的時間,這群海龜們每年平均投資報酬率高達80%以上。為什麼要取「海龜」這個名字呢?當丹尼斯和艾克哈特決定認真面對兩人長久以來的爭論時,他們所在地點是新加坡的一個海龜養殖場。據說,丹尼斯在現場看到海龜的養殖情況後,當場衝口說:「我們要像新加坡養殖海龜一樣地培養交易專家。」
就這樣,十九歲的我雙手冒汗、正前往面見這位交易王子。出了電梯、進入走廊,看到辦公室的裝潢相當樸實,這並不令我意外。沒有雄偉的大門、沒有豪華的大廳、完全沒有想要震懾客戶、經紀商或任何權貴人士的意圖。大家都知道丹尼斯從不揮霍炫耀,這樣儉約的環境倒符合他的個人風格;但即使如此,我的期望依舊過高。每件物品看起來都比我想像的還要小。
我找到了印有「C&D期貨公司」的門,於是推門而入。
丹尼斯的業務經理,戴爾.戴路崔(Dale Deluttri)在門口接待我,並告訴我理查正在面試別人。我在許多文章看過理查的照片,已經知道他的長相,可是,我對於他的個性不是很清楚,因此,這段等待時間,我一直在擔心這一點。
為了準備這次的面試,我閱讀了所有我能找到關於理查的報導,因此對於他的個性稍有了解,但究竟還是不夠。另外,我也做了理查出的四十道題目,對於他所重視的交易人標準有點概念。
此時,理查的辦公室門打開,前一位申請者走出來,跟我提了一點面試的狀況,並祝我好運。他一定表現得不錯;因為,幾個禮拜後的第一堂訓練課程,我也看到他。我走進辦公室,見到理查和他的搭檔,威廉.艾克哈特──後來,熟識以後,我們都叫他們理奇和比爾。理奇體型壯碩,面容和善、態度文靜。比爾身型精瘦、中等身高。他的外表和穿著就像是芝加哥大學的一位應用數學教授。
面試內容和我之前進行書面申請時、理奇的C&D期貨公司寄給我的測驗內容很像。理奇想知道我對市場的看法、以及為什麼我認為股票與期貨交易能夠賺錢。他們兩人對於我的背景都很感興趣。現在回想起來,我算是個特例。即使在今天,也沒有多少人有像我十九歲時已擁有的特別經歷,至少它和我們後來學到的交易方法有關。
西元1983年秋,個人電腦用戶還不多;事實上,PC才剛問世不久。然而,我卻因為課餘兼差,負責設計蘋果電腦二代程式達兩年多。我設計電腦程式來分析當時所謂的「系統」:也就是輸入特定規則、根據價格動向來決定何時買賣股票或期貨的交易策略。兩年的打工經驗中,我總共寫過三、四十種不同的程式,我利用歷史數據,來算出這些系統在各個市場中可望賺多少錢,藉此測試這些交易系統。後來我才知道,這在1983年,算是走在科技尖端的研究。
這項有趣的兼差工作最後變成我的愛好。我打工的公司叫做哈佛投資服務公司,公司地點就在波士頓市四十哩外、麻州哈佛鎮的一間民宅廚房內。哈佛是典型的新
英格蘭小鎮:蘋果園、小型圖書館、鎮公所及廣場。哈佛投資服務公司總共只有三名員工:喬治.阿爾恩特(George Arndt)(他是這間廚房兼公司的所有人,負責告訴我們該做什麼),我的朋友提姆.阿諾(Tim Arnold)還有我。提姆和我負責公司所有苦差事。
喬治是第一位讓我對交易產生興趣的人。他曾把他的《股票作手回憶錄》(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借我閱讀。這是艾德溫.李菲耶(Edwin Lefevre)描述知名投資專家傑西.李佛摩(Jesse Livermore)的傳記小說。我不知道是因為李菲耶的故事說得太傳神、還是李佛摩超凡的個性,這本書竟讓我無法自拔。我也想當一位交易專家。我還自信我能夠、也一定會成為一位偉大的交易專家。我就是帶著這份自信,以區區十九歲的年紀,天不怕、地不怕的與理奇和比爾會面。
分析交易系統的工作經驗竟成為我在這次面試、及後來訓練課程的絕佳背景。我相信,因為我有這段不尋常的打工經驗,所以比其他學員更快吸收理奇和比爾的交易秘訣,而且,我最後為理奇所賺得的金額,也比其他所有海龜成員來得多。從一開始,我對於他們兩人的做法和系統性的交易理論,就比其他人來得更有信心。
就是因為我這份信心,讓理奇堅信我最後一定會成功、而且也認為我有能力發揮我的交易潛能。我的背景讓我做到其他海龜成員所做不到的:那就是,謹守兩週訓練課程所略述的簡單規則。其他海龜成員第一個月未能遵守這些規則,聽起來似乎很奇怪,讓我先賣個關子,稍後再告訴你。
我沒有實際交易的經驗,一開始,我很擔心這會對我不利。我自認為本身的系統測試背景足以彌補不足,但所缺乏的實戰經驗仍舊是他們的主要考量。從理奇和比爾提出的問題中,明顯可以看出他們在評估申請者的基本知識和推理能力。我對這一點並不感到意外,因為之前在書面問卷中,也問及我們的學業性向測驗(SAT)分數,另外也有不少問題旨在評估我們的理解力。讓我意外的是,他們竟然想知道我對於交易方面、有哪些事情我完全不相信、又有哪些事情讓我深信不已。
我永遠記得這個時刻,因為就在此時,我相信我一定會被錄取。我先說了我不相信的事情,有許多人真以為有什麼秘密的魔法石存在、讓人能夠擁有預測市場的神奇本領,我完全無法苟同。我認為,像是小麥或黃金價格這麼複雜的東西,存有太多變數,絕對無法確實預測,一心想要求得魔法石的人恐怕會大失所望。
我說了一個喬治告訴我的故事做為佐證:有一個神奇的玻璃圓盤,上面有許多條曲線和直線,若把它放在市場走勢圖上,則高價和低價走勢恰好符合圓盤上的線條,就像是市場依著某種秘密秩序在走一樣。他們對於這個故事反應不錯,此時我心裡想:「我一定會被錄取的。」
有不少事都被我料中了。我真的被錄取了,而且理奇和比爾測試的果真是申請者的智慧和悟性。他們要的人、要能夠說出自己認為交易獲利的必備特質是什麼。他們也忠於科學家精神,特別挑選不同背景的人進入海龜訓練班參與實驗。首屆成員包括以下人士:
?
電動遊戲玩家。此人同時也是角色扮演線上遊戲「龍與地下城」(Dungeons and Dragons)所使用的《地下城主手冊》(Dungeon Master’s Manual)的編輯,該遊戲在1980年代初期非常受到玩家的喜愛。
?
芝加哥大學語言學博士。
?
有個人曾服務於農產品龍頭嘉吉(Cargill)公司、負責買賣穀物,此人學生時代曾榮獲麻州西洋棋冠軍。
?
有幾個有交易背景的人。
?
一位會計師。
?
21點及西洋雙陸棋職業玩家。
這群人當中,有許多位都是我所見過最聰明的人。理奇和比爾絕對是選擇非常聰明的人、並且特別著重數學與分析能力。後來,理奇曾在面試時說過,他們尋找的是擁有「過人智力」的人,而且因為申請者眾,所以他們有挑剔的本錢。入選的海龜成員中,許多人的確具備這項特質,但並非每個人都是。令人意外的是,我不認為我們的智力和最後的成敗有必然的相關性。還有一個共同特點是賭博與遊戲理論和策略的背景、以及對機率數學和賭博遊戲的理解。沒多久,我們就明白為什麼他們特別重視這方面的經歷。
面試後,又過了幾個禮拜,我接到理奇的來電,告知我被錄取參與訓練計畫的消息。當時我一定太過鎮靜,因為後來他告訴我,在所有錄取者當中,只有我在聽到這個消息時,似乎一點都不興奮。他甚至不確定我是否會露面。
理奇告訴我,訓練課程時間訂於當年最後兩周,在這個為期兩周的課程結束後,我們將實際管理一個小型帳戶。他還說,如果我們在這個初步試驗性的小型帳戶上表現優異,他們會給每位一個百萬美元交易帳戶。
理奇認為他能夠在兩週內訓練出一批交易人,有些人可能對此感到訝異。可是,現在讓我訝異的是,他居然認為需要這麼久的時間。事實上,隔年理奇和比爾再度錄取一批新海龜成員時,訓練期就縮短為一周。交易的困難不在理論、而是實際應用。想要學會如何交易並不難,但要把這些課程應用在實際交易上,就相當困難。
試驗交易期為期一個月,結束後,理奇評估我們的表現。有些海龜成員獲得一百萬美元的全額交易、有些人獲得的金額較少、還有些人被告知要繼續試驗管理帳戶。理奇給我一個兩百萬美元的帳戶,而且,在整個海龜計畫期間,我一直為他交易這個最大的帳戶。
我會在本書說明為何理奇在短短一個月內,就能夠比較出我們每個人的能力、他所尋找的究竟是什麼能力、以及為什麼他給我的帳戶規模遠大於其他海龜成員。理奇很早就看出我具備這項能力,後來,也在許多成員身上發現這項能力;這就是我所謂的「海龜風格」。
在我詳細介紹海龜交易法之前,先讓我廣泛討論交易,並從心理學層面來剖析海龜成員交易成績亮麗的原因、以及優秀的交易人有何獲利秘訣。前兩章著墨的是基礎,等到第三章,再回到我的海龜故事,然後,就開始詳細介紹海龜交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