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者在十八歲的時候明心見性,獨立提出「本心」、「氣質」、「性」、「情」等詞彙,上大學接觸到國學後,才發現前人已經研究了幾千年。此後注釋王陽明的《傳習錄》,感覺以此標準,應該也是能夠接近於聖人的。大學後不久,有兩個同學提示作者去看《推背圖》,接觸到紫薇聖人的傳說。如今作者研究國內外二十三大預言有十年了,出版了《推背圖中的未來:從全球預言看紫薇聖人》。當前作者所做的事,和紫薇聖人的事業能較好地掛鉤。
從紫薇聖人的事業中,作者瞭解了未來社會的走向,並有了許多社會責任,經常以紫薇聖人的事業來警醒自己。在琢磨透《推背圖》44象聖人入朝合作的內容後,也便準備推動《推背圖》44象的事業。
從2020年到2022年,作者接連發出十三封諫書,其中有一封信是把未來一百四十年中國國運按照年份進行排列。
目前作者正在推動三項事。第一項,是希望十三封諫書能到達最高領導人。因為郵件會淹沒在每年上百萬封信裡,幾乎是不可能達到效果,所以需要在社會上先發出一些聲音。
第二項,是舉辦一次網路科舉大賽,以較低的成本吸引民間遺落的賢能。現在國學走向沒落,比如「國學大師」這個稱謂就說明國學沒落了,正常的情況下應該是推崇聖賢。等挖到了一百位師資力量,共同組建新的「國子監」,我們將應《推背圖》44象,以「百靈」的名義來入朝合作,每人帶兩個左右的政務諮詢產品。所謂「百靈來朝」,目的是吸引社會更大範圍的「百家爭鳴」。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如果成功的話,我們就託管孔子學院,改成「人子監」,打造未來新的教廷,以培育「人子」的方式,在全球籠絡政治和經濟人才。獲得一個國家的政治,就在於獲取這個國家的人才,獲取一個國家,在於獲取個國家的民心,我們將以人才為著手點,來推動世界大同。
作者個人的科舉文章,現在總結成為《王道書》,希望能開未來百年王道,作為世界大同的指導方案。
第三項,就是以紫薇聖人的名義在網路製造一些聲音。目前紫薇聖人的生態非常不好,很多假聖人在網路叫囂,其水準比不上一個普通的人,而且作者也並不完全肯定自己是紫薇聖人,甚至紫微星和聖人可能是兩個人,所以目前效果還不是太好。
現在把給高層的十三封諫書,作者參加科舉考試寫的《王道書》,以及作者根據高中時期明心見性狀況寫的初版《明至書》,集結成冊並出版,嘗試打造一些影響力。
十三封諫書的內容是從《王道書》裡選取觀點,結合實務進行撰寫的,因此和《王道書》有一些相同的內容。如果說《王道書》是思想方面成型的產品,那麼十三封諫書就是產品路演推介的話術。
也感謝讀者對本書的支持,通過《十三封諫書》,大家可以對當今的社會局勢有更深的瞭解,準確把握未來三十年將會發生的的大事;通過《王道書》,可以對貞朝的政治、經濟、文化設計有一個初步的印象;通過《明至書》,可以瞭解一種新的明心見性的方法。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有巨大變化的時代,在歷史上會添加濃墨重彩的一筆,而這一筆,現在才剛剛開始書寫。作者在未來的角色,應當是和明朝的劉伯溫一樣,能夠預言未來發展,並參與其中。現在這些內容是帝王之術,也是治國理政的內容,普通人看懂以後可以避免災禍,有才學的人能從中挖出巨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