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每天都很努力的媽媽
可愛的寶寶,來到了你身邊。
......但是,為什麼養育他們的每一天,會有這麼多的煩惱?
「孩子一直哭,好焦慮。」
「孩子不睡覺,好焦慮。」
「孩子沒收好玩具,好焦慮。」
「孩子欺負兄弟姊妹,好焦慮。」
你陷在這樣的情緒裡。
其實......不管是你,或是你心愛的孩子,都可以變得比現在更幸福。
因為,這本書就是在教你如何使「所有的焦慮,都能讓你離幸福更近」。
所以,書裡不會告訴你「養育孩子的技巧」。
而是帶著你去理解各種心理機制,讓身為媽媽的「你」,和孩子一起變得更幸福。
「所有的焦慮都能讓我離幸福更近?怎麼可能?」
「應該相反才對吧?因為焦慮,我的內心一直很痛苦,感覺幸福離自己越來越遠......」
會這麼想也是很正常的,畢竟「焦慮的狀態」一點都不舒服。但是,「自己會在什麼時候,因為什麼事情焦慮」,這些資訊會成為我們幸福的重要提示。
焦慮的根源並不是孩子
那麼,你目前正在為什麼事情煩惱呢?
又是什麼時候會覺得焦慮呢?
其實,你之所以焦慮,是因為很多你一直覺得「必須這麼做」或「不能這麼做」的事,你的孩子卻毫無顧忌地做了出來。
你拼命監督並死守的原則,被你的孩子在你面前直接破壞了。
你可能一直有這樣的想法。
「不可以給別人添麻煩!」「不可以任性!」「不可以依賴別人!」「不可以愛哭愛生氣!」「要跟別人一樣!」「要懂得忍耐!」這些「不可以」當中,其實都隱藏著「我是壞孩」的「自我否定」。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小時候的你,一直希望「最愛的媽媽能夠喜歡自己」。「因為我不乖,所以媽媽討厭我」、「因為我不乖,所以媽媽很失望」、「因為我不乖,所以媽媽很傷心」。
小時候的你,在與媽媽相處的過程中感覺到了「悲傷」和「寂寞」,所以「再也不想經歷這種悲傷」。
然後,你因此產生了「我是壞孩子」的想法。自此之後,為了不讓自己再成為「壞孩子」,你開始不斷地監督自己。
那些無法停止的焦慮, 是讓媽媽逆轉人生的最好機會
越是被「我是壞孩子」的想法捆綁,人生會過得越艱辛。
因為,那代表你一直活在自我否定裡。
一個人對自己的否定越多、越強烈,生活就只剩下無盡的痛苦及煩惱,變得非常坎坷。
所以,在養育孩子之前,你是不是就已經覺得活著很辛苦呢?
但是,現在的你,已經不再需要固守著小時候的想法了。為了活得更加地自由與幸福,你需要對很多不必要的「想法」做出斷捨離。
讓你察覺到這些的,就是你的孩子。
你的情緒越是焦慮,就越能察覺到這些自我否定是如何讓你的人生變得艱難。然後,你就會知道自己必須放下這些自我否定,才能更加地接近幸福。
如果你是一個「無法停止焦慮」、「隨時隨地都在焦慮」的媽媽,現在就是你逆轉人生的最好機會。
你想變得比現在更幸福,想過著幸福的生活嗎?想的話,就必須知道怎麼有效運用自己對孩子的焦慮。
「焦慮就是讓自己變幸福的機會!」
我是小學老師,但也曾罹患「育兒焦慮症」
我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從以前就很喜歡小孩,後來更進入公立小學當了十幾年的老師。
我從小就想成為「母親」,所以得知自己懷孕的時候,整個人都被無法言喻的幸福感包圍,每天都在夢想孩子誕生後的美好時光。
為了培養出自己所認為的「理想小孩」,我堅決按照「育兒技巧與知識」教育我的孩子。
但是,現實卻跟想像不同,只帶來了沉重的壓力。
最後,我得了「育兒焦慮症」*。
*育兒焦慮症:產後憂鬱症大多起因於荷爾蒙的急遽變化,育兒焦慮症則來自育兒時所產生的壓力及身心失調。
我總是缺乏耐心,也永遠都在焦慮,有時還會情緒爆發,母親這個身分讓我充滿了罪惡感。
不管怎麼做,我養育孩子的過程都不順利,不但一點也不輕鬆,也感覺不到開心,我開始失去了笑容,無論何時都在煩惱,讓我和孩子都痛苦萬分。這實在太奇怪了,一定有哪裡不對,我開始反思。
接受孩子原本的樣子
直到我學到內心的運作機制及心理諮商的相關知識,事情才發生轉機。
原來,孩子保持原本的樣子就好。
應該改變的,是將所有的一切都看作煩惱的我。
丟掉不必要的自我否定,接受孩子原本的樣子,我只需要變得幸福就好。我幸福了,我的孩子就會幸福。
我終於明白了這一點,這個過程真的好長、好痛苦。然後,我突然想起了這句話。
「孩子,是為了讓媽媽幸福才誕生到這個世界上的。」
如果,這個孩子是為了讓我幸福才誕生到世上的,我又該怎麼看待眼前的狀況?現在的我,根本就不覺得自己幸福。在很多事情上,我的孩子都比不上別人家的小孩,他的個性也很任性,真的很難照顧......不過,如果眼前這些狀況,包括這個孩子的存在和行動,全都是「為了讓我變得幸福」的話......
那個瞬間,所有的一切都串聯了起來。
其實,在我還是老師的時候,我總是有種感覺,「孩子的問題根本就沒有真正的解決辦法」、「孩子與母親似乎有種無法解釋的聯繫」。
事實上,讓我產生這種感覺的孩子,長大之後通常都會引發嚴重的問題。
現在,這一切終於有了關連性。
「如果媽媽能理解內心的運作機制,她和孩子就能過得更幸福!」
「只要媽媽都擁有幸福的人生,世界絕對會變得更美好!」
有了這個想法,我在育嬰假結束、重新回校一年之後,就提出離職。
養育孩子突然變輕鬆了
我並不是厭倦了老師這個工作,只是希望藉由某種方式還原實際的教育現場,讓育兒中的媽媽得到幫助。
沒想到,我的這個嘗試竟然獲得了極大的回響,主要發布內容的Instagram,短短半年內粉絲就增加到了3萬多,有的貼文甚至獲得超過8千個讚。
很多媽媽傳了訊息給我。
「之前不管怎麼教孩子都不行,現在突然變輕鬆了。」
「不只是孩子的教育,連夫妻關係都變好了。」
「我不再打孩子了。」
「我一直很想死、想消失在這個世上,現在慢慢開始喜歡自己了。」
眾多的回應,讓我確信「孩子果然具有改變媽媽整個人生的力量」。
將「孩子帶來的焦慮」轉變為 「我自己的幸福」
將「孩子帶來的焦慮」轉變為「我自己的幸福」,方法其實很簡單。
❶觀察「當孩子出現什麼狀況時我會焦慮」
❷察覺「我是壞孩子」的自我否定
❸原諒並接納「這樣的我」
❹鼓起勇氣做一次會讓自己覺得是「壞孩子」的事(學習孩子)
也就是說,允許你自己去做之前一直覺得「不行!」的事。
跟著孩子學,試著去「做一次壞事」,就是這樣而已。真的很簡單吧!
只要你能放下「我是壞孩子」的自我否定,就能大大提升每天的幸福感。
要知道,你的孩子總是在想著該怎麼讓你變得幸福,只要孩子看見你幸福了,他們就會覺得幸福。
當「孩子帶來的焦慮」成為「讓媽媽幸福」的關鍵,「媽媽的幸福」也自動地與「孩子的幸福」連結在一起,世上還有什麼比這更棒的事?
這麼一來,焦慮就不再是讓人厭惡的情緒,對於讓自己焦慮的孩子,媽媽心裡可能還會湧出「孩子,謝謝你」的感動。
如果這本書能讓更多媽媽打從心底覺得「寶寶,謝謝你來當我的孩子」,那就太好了。
接下來,我會用簡單易懂的方式來說明具體該怎麼做。
你的人生只有一次。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讓自己擁有更多盡情歡笑的時間呢?揮別忿恨不平、怨天尤人的人生,活在隨時都能感覺到「幸福」的日子裡。
祈盼他人或外在環境改變你的人生是沒有用的。
還不如自己親自動手,讓人生快點變得幸福。
你的孩子會不惜一切去幫助你的。
「焦慮」在過去一直是你的壓力來源,現在就讓它成為助力,走上充滿「幸福」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