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在建構合法性和穩定邊疆的內外需求下,國家開展了民族識別工作。中緬邊界上的“倮黑族”被改稱為“拉祜族”。然而,被改變的不只是名字,其族群的身份和歷史也被重新改寫:世代生活在西南邊疆一直與漢人抗爭的“倮匪”,被替換成一個虛構的,來自青海且與漢人友好共處的“拉祜族”。
拉祜身份替換的例子狹特且意味深長,其背後是知識在國家權力的籠罩下層層扭曲的過程:為配合國家的民族識別工作,歷史學者建立了一套中國民族史論述,確定了漢族的先進性及民族大團結的基調;拉祜族的知識精英依據這套論述,主動為族群塑造了一個符合國家需求的身份;而這種被再造的身份,在知識的多向流動中進入了拉枯村民的日常生活,逐漸替代了族群真正的身份和歷史。
作者經過這十五年連續的田野調查,結合全面的史料梳理,剝離出在邊疆政治格局變化與國家主體性建立的背景下,“拉祜族”被邊緣化和重構的過程。同時,通過挖掘“倮黑”在與漢人和官軍的對抗中興起、遷徒的歷史,作者試圖為這個族群找回原本的信仰和身份。
作者簡介
馬健雄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助理教授。長期在滇緬邊疆從事人類學田野調查。研究興趣與範圍主要集中在族群理論、親屬制度、宗教運動、西南邊疆史、中國西南與東南亞高地的少數民族社會與文化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