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繪者序】
常不輕 養好德
二○二三年,人文志業中心設立了「常不輕餐廳」,期盼推廣蔬食,也透過飲食學習《法華經》中之常不輕菩薩的精神:尊重、疼惜、感恩萬物與生命。於是《經典》雜誌王志宏總編向我邀稿,希望可以畫出這位菩薩的故事,讓大家更了解「常不輕」的精神。
開始構思時,常不輕菩薩的故事就是按照經文平鋪直述地編繪:在威音王佛之後的時代,一個發心的修行人總是對眾人禮敬,但是大家不喜歡他這樣,甚至會打罵他;不過,這位修行人不放棄,因為他相信人人都有佛性……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第一次畫的時候,大概只有十幾頁,距離呈現「感恩、尊重、愛」的精神,好像還有點距離。
「這樣就能讓大家了解常不輕的精神嗎?」總覺得故事需要更多的延伸。於是,我開始了很多提問,試著去詮釋為什麼常不輕要做這些事:為什麼他會被人討厭?佛性要怎麼表現?為什麼他會覺得人人值得感恩呢?再回頭去看上人開示的文稿,便會發現,這樣的體會是很生活、很細膩的;只是,因為每天都在過日子,所以也很容易忘了,身邊的食衣住行都是眾人與天地萬物的成就。
所以,在漫畫中,我特別強調了每個人「努力生活」這一點--修行都從日常中做起。
此外,構思故事的過程中,感恩有兩位「大大」的指點:靜原老師、志宏總編。老師提醒我:「常不輕只禮敬人嗎?」不,他應該也會敬天愛地,不輕視任何事物;回到生活中,便是不輕滴水、不輕粒米。我在畫到後面,銜接常不輕與天地人間的互動時,就能對應上來,更可以將證嚴上人的精神理念放入其中。
總編則提問:「為什麼他明明很有禮貌、禮敬眾人,卻會被人責罵?」除了經文的原意之外,如果用佛陀時代的種姓制度去思惟,好像更能解釋一般百姓的反應:因為階級的緣故,就算是充滿敬意,在不同身分的立場看來,也可能是一種嘲諷或貶抑。於是,我增加了關於種姓制度的描繪,但不過於強調和放大。就這樣,常不輕菩薩跟佛陀的故事也連結上了。
佛陀的故事,我原本只是做為帶出常不輕故事的引子,篇幅很少;經由總編幫我延伸,藉由佛陀的故事,呈現佛陀生生世世發心修行、累積德行的悲願,以及佛陀引領眾生脫離「四苦」輪迴的智慧,如此更能凸顯常不輕菩薩的發心。
在問答之間,延伸出不少情節,也慢慢架構出更完整的故事。至於漫畫所描繪的事物,並非只是杜撰。經文所說的時空是「威音王佛」後的像法時期,威音王佛則是《法華經》中的「本初佛」;所以,我們將漫畫的背景設定為早於佛陀時代的印度河谷文明時期。雖然資料有限、不容易揣摩,我還是循著部分線索盡力描繪,而構成八十多頁的彩圖漫畫。
這部漫畫跟風格偏向莊嚴、寫實的佛典漫畫不同,希望就像手塚治蟲的《佛陀傳》那般,透過比較活潑、生活化的表現方式,讓大家能夠親近常不輕菩薩,進而理解他禮敬眾生乃至萬物的真心,甚或觸動讀者對佛法的興趣,那就太好了!期待讀者們在看過這部漫畫之後,可以把讀後的心得或感動帶回生活中,持續沉澱、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