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美國20世紀南方文學代表人物之一,波特被譽為“流的藝術家”“作家中的作家”。她曾先後兩次獲得古根海姆獎,1962年獲歐·亨利紀念獎,1967年獲全國文學藝術協會金質獎章。本書出版于1965年,收錄了波特一生中創作的全部26個中短篇小說,是這位出色的文學家及文體學家的文學成就集大成,1966年更是為她贏得了普利策獎和美國國家圖書獎。波特終其一生都在踐行着維多利亞時代的價值觀與現代主義的反抗。她為傳統所規訓,又不斷試圖背離傳統,身體力行地踐行着一場傳統與現代的博弈。她的寫作素材大都來源於生活,為愛出走,叛逆,奔赴墨西哥參加革命……她以文字為武器,打破了傳統施加在女性身上的迷霧與枷鎖,以及對人類命運及歷史的悲劇式的洞察,其作品跨越了種族、階級、性別、文化、地域等界限。
具體內容介紹:以這些小說的情節及風格而論,可分為兩類:類往往脫胎于作者的自身經歷,如《馬戲》《墳》《老人》《灰色馬,灰色的騎手》《偷竊》《莊園》等。小說所共有的主人公米蘭達(有時乾脆用人稱“我”)的出身和背景與作者驚人地相似:一個犟脾氣的南方小姑娘成長為一個性格倔強 、反抗習俗的作家的過程。她對童年的辛酸而執着的記憶、她清苦的記者生涯、她那次被病魔扼殺的絕望的愛情、她在異國捲入左翼政治運動后對無政府主義感到格格不入的思想都會清晰地浮現在讀者眼前。其中,以《灰色馬,灰色的騎手》最為有名。作品在有限的篇幅內,不僅刻畫了和段動人心魄的愛情,還深刻地揭示了人們在疾病,戰爭和死亡的威脅下的處境和態度,具有相當強的震撼力。第二類作品大多取材於作者的所見所聞,如《繩》《他》《被遺棄的韋瑟羅爾奶奶》和《中午酒》等,亦有少量以城市為背景的故事,如《一天的工作》《斜塔》等。這些小說雖然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卻具有巨大的內在張力和深沉的社會使命感,對現實的關注與憂慮感人至深。
[美]凱瑟琳·安·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1890—1980),美國知名的作家、記者及政治活動家。1890年5月15日出生於美國得克薩斯州,1980年9月18日於美國馬里蘭州逝世。1922年,波特在《世紀》雜誌發表了她的第一篇短篇小說《瑪麗亞·孔塞普西翁》。1930年,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開花的猶大樹和其他故事》問世,並獲1931年古根海姆獎。1939年、1944年及1955年,波特先後出版了小說集《灰色馬,灰色的騎手》《斜塔》和《舊秩序》。1962年其短篇小說《假日》獲得了歐·亨利獎。同年,她還發表了自己專享一部長篇小說《愚人船》,轟動一時,並被改編為電影,由費雯麗等主演。1966年,波特憑借《凱瑟琳·安·波特中短篇小說全集》獲得普利策小說獎和美國國家圖書獎。1967年,她獲得美國藝術暨文學學會的金質獎章。她晚年最後一部書是1977年出版的非虛構作品《千古奇冤》。
王家湘,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教授,被中國翻譯協會授予“資深翻譯家”稱號。主要譯著有《小世界》《達洛維夫人》《到燈塔去》《他們眼望上蒼》《湯姆叔叔的小屋》《瓦爾登湖》等。2014年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翻譯獎鹿金:本名葉麟鎏,1929年9月出生,原上海譯文出版社編審。從事英文翻譯工作50余年。
李文俊:有名翻譯家,195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歷任《譯文》及《世界文學》助理編輯、編輯、主編、副編審,編審。中國譯協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對外文化交流委員會委員,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學術委員。50年代開始發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4年曾獲中美文學交流獎。譯有福克納的4部重要作品:《喧嘩與騷動》、《押沙龍,押沙龍!》、《我彌留之際》、《去吧,摩西》;編譯了《福克納評論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