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太平天國》的幾種讀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專任教授 唐淑華
透過閱讀來學習新知(read to learn),是當前推動閱讀運動的一個新趨勢。而閱讀歷史小說,更具有「寓教於樂」的效果。原因無他,因為歷史教育的最終目的在幫助我們重新建構對歷史內容的意義,然而這些內容距離兒童的生活經驗實在太過遙遠,筆者認為若能透過讀故事的過程同時增進兒童對歷史的了解,不但有助於理解這些抽象的概念,也幫助他們理解歷史事件「為什麼」會發生。
《太平天國》是一本典型的歷史小說,以故事形式,一方面呈現出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悲哀,另一方面勾勒出晚清歷史的面貌。誠如作者在英文版的致讀者信所言,本書時間點主要聚焦於一八五O~一八五三這三年間太平天國竄起的經過。因此當小讀者們讀完本書,應該會對清末這一段歷史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首先讓我們快速回顧滿清的歷史:滿洲族自一六四四年入主中國,經過一百五十多年的榮景,終於在十九世紀中葉因天災、人禍與外國勢力的多重打擊下,而面臨了不堪的衰敗命運。尤其一八四O到一八四二年鴉片戰爭的大敗,更給清朝致命的一擊。從此,一連串的戰敗與訂約,迫使中國門戶大開,不但外國的商人與傳教士皆可深入中國內地,也開放了鴉片的進口。這樣的羞辱,自然激發了中國人民族主義的興起,因此許多反抗滿清政府的民間力量迅速集結,其中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便是來自中國南方,由洪秀全所領軍的太平天國。雖然太平軍深受西方宗教的影響,但由於其對於基督教的詮釋相當獨特,在思想上採取嚴格控制,更因其攻擊儒家學說,並四處破壞寺廟與神像而無法獲得知識份子與民眾的認同。最後終於在一八六四年被曾國藩所領導的湘軍大舉消滅,歷時十四年的太平天國終告結束,也促使漢人的政治地位在滿清政府中大為提高,當然這又是清末歷史的另一章,已與本書無太大關聯了。
了解上述的時代背景,便不難理解為何當時中國廣西一帶貧窮百姓會對太平軍有如此高的期待。而透過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更讓洪秀全透過造神運動而快速竄起。然而,儘管太平軍共同成立了太平天國,他們並非一個團結的組織,幾位天王一直處於內鬨狀態,這種情況終至最後被紀律嚴明的湘軍所殲滅。雖然本書只描述太平天國興起前幾年的故事,且作者對太平天國有不少美化的描述(如洪秀全名落孫山的原因,是因為家貧而拿不出錢來賄賂腐敗的滿清主考官),但閱讀本書後,應該會對於這個組織及其教義有基本的認識,而有助於了解清末這一段歷史。
另一種閱讀本書的方式,可將此書視為理解年輕人經歷「成年禮」以及啟蒙的過程。書中主角王立從小在湖南鄉下長大,因被土匪綁架而流落成為太平軍的一員。最初他以一種局外人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組織,例如:他不懂拜上帝會信徒為什麼會做一些瘋狂的事,像集體跳進冰冷的河水裡、允許女子從軍,甚至要將家庭和朋友隔離。初次看到洪秀全時亦頗為失望,「天王看起來就像是結實的客家農稼漢,卻不像是上帝的么兒。」(p.109)。他對女性也是帶著傳統的刻板印象,例如:初次接觸美玲時,對於她是一個女流之輩卻能位居隊長的身份感到非常不自在,而美玲能夠讀書識字更讓他覺得不可置信。
王立對於死亡與戰爭的不同觀點,應該是讀者在閱讀本書時較可明顯感受到的變化。由於清兵太不堪一擊,以致於一開始王立視戰爭如同兒戲,直到他看見營火晚會中一整排血淋淋、面目猙獰的清兵人頭時,他才體會出戰爭的真實性。然而當王立經歷第一次殺人後,我們看到他已慢慢認同這個組織,甚至不再懷疑殺人是否具有正當性了。因此,當一個與他年齡相仿的清兵敗在他的手下,雖然那男孩嘴裡求饒,但是「太平軍決不饒恕妖魔鬼怪,即使是小孩和投降者也不例外。」(p.125),所以,他最後輕鬆地以洋槍解決這條生命,並驕傲地對屍體啐上一口。
當然,王立終究無法理解的是,明明太平軍所信仰的教條便是「人類相殘禽獸不如」、「太平之下安詳無憂」,但為何一直互相殘殺?對於這個矛盾,書中並沒有直接提出答案,但作者倒是藉由老沈這個角色來回答這個問題。故事中的老沈對於太平天國始終抱持懷疑的態度,他對於天王的身份一直感當到好奇,而他看待清兵的方式也帶著悲憫,「他們跟我們一樣,都是可憐的漢人,要不是半路被綁架來當士兵,就是被窮困的爹娘賣給了軍隊」(p.149)。這樣的態度當然不見容於太平天國的集權統治,因此最後老沈是以間諜身份而被處死。
閱讀本書,應該對於戰爭的殘忍有很深刻的感受。受到老沈之死,以及太平軍屠城之事的影響,王立對於太平天國從認同開始轉向了懷疑,「人與人之間的殘殺是多麼可悲的事」(p.171)。這樣的轉變,若是繼續下去,王立的命運應該便會跟老沈差不多才是。幸好故事的發展是,他被天王派到敵方去當間諜,而在陰錯陽差的狀況下,又因為被土匪綁架,而與太平天國漸行漸遠,最後終於脫離太平天國的掌控。閱讀本書,可以深刻體會到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得歷經多少的誘惑,而面對衝突與建立新價值時,能否幸運的在身旁有像老沈這樣的楷模,對青少年又是多麼重要!
除上述之外,筆者認為本書還可視為是一本「希望之書」,因為「希望」這個主題不斷地在本書中浮現。王立對於老家東北牆角第五塊磚下所藏的稻米種子不敢忘懷,這是貧農對於生活最卑微的願望,也是支撐王立活下去的力量;而為什麼老百姓會將太平軍視為他們的希望,也源自於人人渴望天下太平,這是一種「若大旱之望雲霓」的盼望。雖然最終太平天國還是讓老百姓失望了,但從閱讀本書,我們當可體認到:人類在最困頓的時候,最終只有透過希望才能夠得到自我救贖的力量。閱讀本書,可以再次肯定希望感是多麼關鍵的一件事。
如同本文一開始所言,透過課外閱讀,可以擴大學生在認知層面上的知識視野,並深化他們對歷史的好奇與想像,進而產生情感上的認同。課外閱讀不應該被視為只是休閒或打發時間而已,它對於增進認知理解與形塑學習態度的效果實不容小覷,本書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相信不論是對於太平天國這一段歷史的了解、對於心理成長與啟蒙的歷程有所認識,甚至對於理解人性都將有了更深刻的體認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