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現代繪畫的柏格森式詮釋,既原始又創新的觀點,探尋世紀初的驚奇與感動。
曾經,柏格森是位大起大落、幾乎被遺忘的哲人,有關他與現代藝術的關聯之說法,自二十世紀初以來,雖然片片斷斷,但卻長長久久地流傳於西方藝術與文化界。
本書延續作者先前《塞尚與柏格森》的研究,首度以柏格森思潮的角度,綜合詮釋繼塞尚而起的現代繪畫三大流派:野獸主義、立體主義,以及未來主義之代表性成員,還有相關旁支:野獸主義支派韻律主義、立體主義支派奧菲主義,以及重要藝術家杜象等六個主題。
希望得以較合宜地檢視:現代繪畫發展裡原有的柏格森思潮之文化背景,而其重要概念與觀點如:綿延、韻律、運動、過程、動力性、同時性、生成、現成、直覺、實在……等,在藝術家之間發展與激盪的樣貌。
本書特色:
◆本書以塞尚晚年為先導、以隨後各流派為接續,一個富有變化的柏格森式「時間革命」之各種具體藝術表現,有別於目前常見之形式或畫派分析的研究,增益現代繪畫之內涵。在此意義下,本書具有議題的創新性、論題的延續性,並可為藝術與哲學、藝術與文化背景之密切關係提供更多具體的新例證。
作者簡介:
尤昭良,曾任航運公司營運襄理,現任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副教授。輔大哲學系學士、師大美研所碩士、文大哲研所博士。
百年前的柏格森思潮有如一條繁盛多時,但隨後幾近湮滅的古道;當年,多少時傑俊彥、詩人雅士與藝界奇葩,曾經風靡其間,各放異彩;二、三十年毀譽交加的熱潮過後,古道迅速崩塌,眾人或背離遠走、或另闢蹊徑、或偶而追憶。
一個世紀後的臺灣小子無意間徜徉古道遺址,依稀感受當年的靈光片羽,乃好奇地嘗試在周遭的斷垣殘壁,以及土石埋沒的地表下,找尋前輩們遺留的斷簡殘篇與秘密通道,雖然辛苦,但卻也不無新發現,而欲分享同好。
《塞尚與柏格森》與本書,即是相關的記錄。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他的形上學據說有助於理解新的繪畫方式,而且討論柏格森往往一併討論馬諦斯與畢卡索。」──艾略特(T. S. Eliot)/諾貝爾文學獎詩人,“A Commentary”, The Criterion. 13, 52(Apr. 1934)
名人推薦:「他的形上學據說有助於理解新的繪畫方式,而且討論柏格森往往一併討論馬諦斯與畢卡索。」──艾略特(T. S. Eliot)/諾貝爾文學獎詩人,“A Commentary”, The Criterion. 13, 52(Apr. 1934)
章節試閱
緒 論
本書是以二十世紀初期風行法國多年的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思潮之角度,去探討同一時期西方現代繪畫裡潛藏的柏格森哲學質素的跨領域研究計畫之第二部分。該研究計畫之第一部分可初步參考拙作《塞尚與柏格森》,乃首度有關「現代繪畫之父」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與柏格森哲學之對比研究,內容涵蓋一八八九─一九○六時期。本書延續其論旨,將討論範圍延伸至一九二○年間,並擴充其結論中可再發展之議題,而為相關但獨立的第二部分──是以相同的角度但多元的內容,進一步探討繼塞尚而起的現代繪畫三大流派:野獸主義(Fauvism, 1905)、立體主義(Cubism, 1907), 以及未來主義(Futurism, 1909)之代表性成員,還有相關旁支:野獸主義支派韻律主義(Rhythmism, 1912)、與日後抽象繪畫有關的立體主義分支:奧菲主義(Orphism,1912),以及與後來達達(Dada)藝術關係密切的重要藝術家杜象(Marcel Duchamp, 1887-1968)等六個主題;前三大流派係第一部份結論之擴充與深化,餘三個單元屬於後續發展的新開發議題。希望由此密切相關的系列研究,得以較合宜地檢視:現代繪畫發展裡原有的柏格森熱潮之文化背景,以及涵蘊於代表性藝術家的創作思維裡,為人所長期忽視的柏格森式概念與觀點。 希望藉此增益讀者對現代繪畫與柏格森思想的了解。本書之寫作承蒙國科會之補助,與諸多不具名專家先進之指正,特此致謝。
西方學界有關柏格森哲學與現代藝術的相關性之討論興趣,雖然自二十世紀初以來未曾間斷,然而,較深入且廣泛的論述至今仍以文學為主要討論範圍,這可由先前的柏格森研究書目彙編,以及有關柏格森與法、英、美、俄等國文學的專門研究,可見一斑。相對的,柏格森與現代繪畫的關係之研究,則不但在質與量上,均遠不及文學領域研究成果之豐碩,事實上,西方藝術史學界長久以來,大都仍將柏格森視為邊緣人物,而專門論述寥寥可數;好像歷時逾二十年,充滿魅力、風靡社會的「柏格森風尚」(Bergsonian Vogue),或稱之為「柏格森熱潮」(Bergson Heat),或「柏格森思潮」與當時蓬勃的藝術發展鮮少關聯。一般而言,或者,直覺地說,這個落差現象顯然並不合乎所謂「熱潮」意指:事物風靡流行,被廣泛熱烈接受的情況,尤其這「熱潮」為時頗長、範圍亦廣;為何「柏格森熱」反映於文化與社會諸多層面,但卻鮮少藝術層面之呈現?再就理論言,這也有違藝術與社會背景有如花果之於土壤般密切關係,且柏格森哲學為二十世紀初法國重要的文化與社會背景之一的事實;對上述問題的反思與嘗試解答,乃是本書主要的研究動機。
目前有關柏格森哲學或現代繪畫二領域的個別研究堪稱豐富,可惜的是:針對二者之間交會的主題迄未充份呈現;因此,本書特別聚焦於跨領域之溝通與理解,主要內容為:現代繪畫的柏格森式質素之探討;而非純然對於柏格森哲學的專論或批判,也不是對於現代繪畫作品的詳細介紹或考證。參考文獻的有限,可說是本研究較困難,也是極具挑戰性的地方;而藝術家隱晦、含蓄的表達方式,可能也是落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本書試圖藉由多位代表性藝術家的畫論與畫作裡,所分別顯示的關鍵性柏格森式語彙與隱喻,探討柏格森式重要概念與觀點被藝壇接受、應用或轉化為創作母題(motives)的正面接受部分;致於藝壇負面抗拒、批判柏格森思潮的面向,或柏格森可能受現代繪畫影響的反向思考,或相同藝術家可能同時接受其他思想的層面,則礙於此類線索與文獻目前更加有限,或與本書主旨較無直接關連,不得不暫予排除。
事實上,由現存的有限研究與少數有關柏格森與諸藝術運動的相關性之期刊論文,即依稀透露出其中所蘊涵的若干可能層面, 就此而言,安特利夫(Mark Antliff)一九九三年的《發明柏格森:文化政治學與巴黎前衛藝術》可算是最早討論柏格森與現代藝術的相關性之專著; 他以藝術社會史的角度,剖析了立體主義與野獸主義之旁支韻律主義,於二十世紀初分別受柏格森哲學影響的社會層面,頗不同於其他學者對類似主題的輕描淡寫或簡短概述。
另一方面來看,筆者於拙作中,對眾所公認的「現代繪畫之父」:塞尚晚年藝術的基本層面之哲學性探究,亦首度採取兼具時代性與思想性的柏格森哲學詮釋進路。此一進路除了相應於塞尚本人晚年思想的特點與藝術表現之外,筆者同時也以畫作的比較與觀念的分析,論證塞尚藉由柏格森哲學辯證於印象主義與古典主義之間,達成對後二者之批判與超越;並於拙作之結論中初步發現:此一詮釋進路亦合乎塞尚之後,上述長期激烈競爭的三大藝術潮流之部分重要成員,以及相關旁支與藝術家們;意即:他們一方面為人所熟知地,各自精鍊塞尚晚年畫作中的不同元素與特點,而樹立個別的藝術風格;另一方面他們還較鲜為人知地,吸收柏格森哲學的重要觀點以鞏固自己的理論立場; 這是拙作結論中略為觸及的議題,而成為本書主題之重要部份。
因此,本書將探討柏格森哲學於塞尚之後,其重要概念與觀點如:綿延、韻律、運動、過程、動力性、同時性、生成、現成、直覺、實在……等,在多位代表性藝術家之間發展與激盪的梗概;藝術家可能傾向一個或多個概念創作。但本書各章標題則選擇各代表性藝術家於柏格森熱時期之核心概念為焦點,並依據其重要畫論、訪談與作品做深入探討,但不表示該藝術家,甚或該畫派之創作思維即僅限於此,而一成不變。事實上,各家的核心概念之間亦有所關聯、重疊與辯證;正如藝術家個人亦多所嘗試與創新;而藝術家之間更是經常既互相觀摩與借鏡,又彼此激烈競爭與批判。上述內容亦可接續先前第一部份的研究,綜合例示現代繪畫所含有「現代性」的重要特質之一,可以較具體且更貼切地由柏格森思潮的背景與其哲學的角度詮釋為:以塞尚晚年為先導、以隨後各流派為接續,一個富有變化的柏格森式「時間革命」之各種具體藝術表現,有別於目前常見之形式或畫派分析的研究,增益現代繪畫之內涵。在此意義下,本書具有議題的創新性、論題的延續性,並可為藝術與哲學、藝術與文化背景之密切關係提供更多具體的新例證。
本書重要的參考文獻依其性質歸類可分成三大類:一、諸藝術家畫論與柏格森的重要著作;二、學界關於藝術家與柏格森之關聯性的研究成果;三、相關文化史、藝術史、社會史等研究文獻。其中較重要者簡介如下:首先,就第一類各藝術家之畫論而言,野獸主義的主要人物馬諦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之諸多畫論可見諸佛聯(Jack Flam)所編著的《馬諦斯論藝》,其中,又以一九○八年的〈一個畫家的筆記〉乙文最為重要;在該文中,馬諦斯至少二度使用柏格森式主導概念:「綿延」(durée)來為自己的藝術辯護。而立體主義者的諸多畫論文獻則可見諸富來(Edward F. Fry)所編著的《立體主義》乙書, 其中包含諸藝術家如雷傑(Fernand Léger, 1881-1955)、藝評家如阿波利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 1880-1918),以及主要理論家梅津杰(Jean Metzinger, 1883-1956)與葛列茲(Albert Gleizes, 1881-1953)的重要理念陳述,有助於比較藝術家與柏格森觀念之異同。而馬佐塔(Gabriele Mazzotta)所編著的《未來主義宣言》乙書則羅列諸多未來主義者的繪畫觀點,其中尤以薄邱尼(Umberto Boccioni, 1882-1916)之明言主張柏格森哲學的動力主義最為確定與顯著。 奧菲主義者德洛內的畫論文集可見諸《色彩的新藝術》。杜象的畫論可參閱《杜象文集》,以及《杜象訪談錄》,以上皆屬於第一手資料有助於了解藝術家的創作理念。
緒 論
本書是以二十世紀初期風行法國多年的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思潮之角度,去探討同一時期西方現代繪畫裡潛藏的柏格森哲學質素的跨領域研究計畫之第二部分。該研究計畫之第一部分可初步參考拙作《塞尚與柏格森》,乃首度有關「現代繪畫之父」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與柏格森哲學之對比研究,內容涵蓋一八八九─一九○六時期。本書延續其論旨,將討論範圍延伸至一九二○年間,並擴充其結論中可再發展之議題,而為相關但獨立的第二部分──是以相同的角度但多元的內容,進一步探討繼塞尚而起的現代繪畫三大流派:...
作者序
自 序
「他的形上學據說有助於理解新的繪畫方式,而且討論柏格森往往一併討論馬諦斯與畢卡索。」──艾略特
本書為《塞尚與柏格森》(二○○三年)之續集,是以柏格森哲學的角度去詮釋現代藝術的後續發展。事實上,這二本拙作的綱要,同屬筆者十三年前在沈清松教授指導下的博士論文研究架構的前、後部分。當時手上資料有限,探討不易,可說多少憑著直覺找到這個方向,幸運的是: 沈教授的激勵與指導增強了我的研究動能;其他先進的研究成果與前輩藝術家的文獻,提供了材料與滋養;而同儕的切磋互助,則提振了學習的士氣,以致於當時一鼓作氣,短時間內寫出首章「塞尚的部分」後,幸能獨立成篇,而順利畢業。
投入教職後,服務、教學與長輩事務皆極繁忙,當年未完成的研究項目經常盤旋腦際,曾多次鼓勵同學們參與,可惜一直乏人問津;乃設定目標,逐年自行研究,先後與多位前輩藝術家心靈對話,輾轉經歷幾番曲折,如今暫告一段落,竟然也過了十年。
約百年前的柏格森思潮有如一條繁盛多時,但隨後幾近湮滅的古道;當年,多少各方俊彥、詩人雅士與藝界奇葩,曾經風靡其間,各放異彩;二、三十年毀譽交加的熱潮過後,古道迅速崩塌,眾人或背離遠走、或另闢蹊徑、或偶而追憶。一個世紀後的臺灣小子無意間徜徉古道遺址,聽聞舊事,依稀感受當年的靈光片羽,乃好奇地嘗試在周遭的斷垣殘壁,以及土石埋沒的地表下,找尋前輩們遺留的斷簡殘篇與秘密通道,雖然辛苦,但卻也不無新發現,而欲分享同好。
二本拙作即是相關的過程記錄。本書所附圖片,謹限於已經超過一般版權年限,或已取得使用同意之作品;特別感謝耶魯大學藝廊(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無償提供三張杜象的作品圖檔;但也另有少部分,如畢卡索與布拉克版權聯絡不易,無法勉強列印;但為方便閱讀,且以簡單的臨摩呈現。讀者閱讀之餘,如自行與原始圖文對照,不拘於既有觀點,或亦將同遊於追尋前輩風華與古道興衰,亦應有助於創造力之培養。
本書每章首頁皆選錄藝術家之圖、文,用以突顯各章論旨;特別的是:「緒論」首頁摘錄塞尚,意在銜接先前的論述:塞尚曾以雙關語「希伯來領袖」與擬似「11R」的符號,分別隱喻當時為「猶太領袖」的「HB」(柏格森)。總之,哲學論述與藝術創作彼此互相激盪,豐富了文化之內涵。著名學者豪瑟(Arnold Hauser)於《社會藝術史》(第四冊)中說:「雖然不見得經常符合其原義,但我們經驗到柏格森式時間觀念,諸如其在電影、小說,以及現代藝術所有類型與潮流中的應用。」
本書各章內容前後曾經《哲學與文化》、《東吳哲學學報》與國家科學委員會諸匿名評審先進之指正,獲益良多;本書緣於國科會九十五年度專書寫作計畫(NSC 95-2420-H-227-001)成果報告之改寫;感謝國科會、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與李鴻賓學長的贊助,以及暖暖出版社協助出版事宜。
尤昭良,二○一三年/台北釘子堡
自 序
「他的形上學據說有助於理解新的繪畫方式,而且討論柏格森往往一併討論馬諦斯與畢卡索。」──艾略特
本書為《塞尚與柏格森》(二○○三年)之續集,是以柏格森哲學的角度去詮釋現代藝術的後續發展。事實上,這二本拙作的綱要,同屬筆者十三年前在沈清松教授指導下的博士論文研究架構的前、後部分。當時手上資料有限,探討不易,可說多少憑著直覺找到這個方向,幸運的是: 沈教授的激勵與指導增強了我的研究動能;其他先進的研究成果與前輩藝術家的文獻,提供了材料與滋養;而同儕的切磋互助,則提振了學習的士氣,以致於當時一鼓...
目錄
自 序
緒 論
第一章 柏格森哲學概說
一 前言
二 柏格森熱潮與爭議
三 柏格森思想概述
四 小結
第二章 綿延與韻律:野獸主義者馬諦斯與佛嘉頌
一 前言
二 馬諦斯的「綿延」─繪畫
三 馬諦斯的「綿延」─雕塑
四 佛嘉頌的「韻律」
五 小結
第三章 運動與過程:立體主義者梅津杰與葛列茲
一 前言
二 立體主義者之柏格森風
三 〈立體主義與傳統〉的「運動」與「過程」
四 《立體主義》的時間觀
五 小結
第四章 動力性:未來主義者薄邱尼
一 前言
二 薄邱尼的「動力主義」
三 薄邱尼批判立體主義
四 小結
第五章 同時性:奧菲主義者德洛內
一 前言
二 薄邱尼與德洛內之比較
三 德洛內的「同時性」
四 德洛內的同心圓造形
五 小結
第六章 生成與現成:杜象藝術
一 前言
二 杜象與立體主義
三 杜象的「現成物」
四 杜象的「大玻璃」
五 小結
結 論
參考書目
索 引
自 序
緒 論
第一章 柏格森哲學概說
一 前言
二 柏格森熱潮與爭議
三 柏格森思想概述
四 小結
第二章 綿延與韻律:野獸主義者馬諦斯與佛嘉頌
一 前言
二 馬諦斯的「綿延」─繪畫
三 馬諦斯的「綿延」─雕塑
四 佛嘉頌的「韻律」
五 小結
第三章 運動與過程:立體主義者梅津杰與葛列茲
一 前言
二 立體主義者之柏格森風
三 〈立體主義與傳統〉的「運動」與「過程」
四 《立體主義》的時間觀
五 小結
第四章 動力性:未來主義者薄邱尼
一 前言
二 薄邱尼的「動力主義」
三 薄邱尼批判立體主義
四 小結
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