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1
不完美才是一種完美
徐文俊
這本書《從心認識我:由失智家庭學習靈性照顧》( 以下簡稱《從心認識我》)的寫作,經歷了三年,過程一波多折。我的初始心是想要為失智症家庭出版一本報導文學式的書籍(這或許只是第一本)。我總覺得,我們對於失智症不要總是抱著「失智症可怕」、「持續退化帶來的只是頻頻的失望與失落」、「失智者/ 照顧者可憐」、「失智者難以照顧」等等負面的刻板印象。
因為,二十多年來,我在照顧幾千個失智家庭的經驗中,看到很多的家庭都有彩虹般的美好見證。不同的失智症型態,病程不同,故事也不同。但是,生命的價值,一定不在於「不生病」,因為人生本來就有苦難。所以,如何在苦難中學習、成長,才是生命的意義,也是失智症要教導我們的。
看診時,我也從以前只與家屬對話,到現在意識到要按照失智者的教育程度與失智嚴重度,與失智者對話。我也發現,既然「以人為中心的照顧」極為重要,我們要「從心認識」失智者。而照顧者要進行照顧時,很多時候都需要「整理自己」,以免自己的情緒、價值觀、主觀想法影響了失智者(被照顧者)。在臨床經驗裡,照顧者的情緒左右失智者的反應的事實,比比皆是。甚至發現,失智者的暴怒與肢體反應,其來源根本就是因為照顧者不正確對待帶來的。
失智症是讓我們認識「人」的疾病
這樣的想法漸漸讓我對於靈性照顧有不同的看法。我從原本用信仰來看靈性照顧,有了轉變。契機是在我們翻譯《恩典依舊:上帝眼中的失智者》的時候。那本書讓我認識到,失智症的認知障礙是一種從臨床神經學、認知科學, 進入哲學( 甚至有一門學問稱為「神經哲學」)、神學的命題。我發現,失智症是我們藉以認識「人」的一種疾病,而且失智症涉及其他人(家屬、專業人員、社區居民、社會大眾)的問題。它根本就是一種關乎「人」的問題,而因為人的存在乃在於他們之關係,所以,失智症是一種「關係的疾病」。然而,我們要瞭解自己都很難了,遑論認識別人。
茶葉蛋的蛋殼完整的,不會好吃。容器有裂痕,光才能進去。
「完全」不需要完美。不完美才是一種完美。
這些看似很「哲學」的論點,卻真真實實影響我們日常的生活。這些句子恰好回應了我對於失智症的想法。失智症代表著人生命中的苦難、追尋答案的過程乃是在追求對於人的認識(像是自古以來的哲學家一樣)、苦難中如何有平安與成長,不就是「靈性照顧」嗎?靈性安適的追求一定可以提供這些問題的某些答案。在此暫且賣個關子,請讀者讀我在書中撰寫的文字,看看是否同意我所說的,也歡迎有更多的討論。
本書包含了六個失智家庭的故事(由余麗姿小姐採集與撰寫)。故事可以帶來很多省思,也可以用不同角度來討論。原本試著要把醫療放進此書,但是,醫療的議題也是非常繁雜。正當舉棋不定時,劉亮馨顧問從英國學成歸來,加入瑞智基金會團隊,把最新的靈性照顧概念帶給我們。經過長時間的討論與思考,我決定還是聚焦在靈性議題上。我們在原本的故事中,加入靈性照顧的討論問題與短文(劉顧問撰寫)。我與劉顧問更寫了幾篇「導論」介紹失智症的靈性照顧。說是「導論」,全長卻超過 3 萬字,等於幾乎是半本書。這是此書的心路歷程與因緣際會,歷經起伏,但絕非偶然。
本書應當是台灣第一本探討失智症靈性照顧的書籍。希望大家從失智家庭的靈性議題, 來學習靈性照顧。一般人對於「靈性」有很大的想像空間,看似抽象、形而上,甚至超自然。但是,我們可以在每一篇故事中,看到平安(peace)與幸福感(well being)、愛(love)的關係(relationship),甚至即使是失智者老去、凋零,那些影響力仍舊存在。這不就是失智者的生命意義與失智家人的獲得嗎?我深信這就是靈性的意義。而且希望讀者藉此學習靈性照顧,應用於各種疾病,不只單單在失智症。
兩位作者使用 2014年發表的國際共識對於靈性的定義,所以,應當也是國內第一本用此國際共識貫穿所有論述的書籍。此國際共識是集合過去幾十年來國際間的經驗與實證結果,使得討論可以跨信仰、跨文化,得以對於此一科目有一個共同談論的交集。建議所有讀者學習用這個立場來談靈性照顧,避免各說各話。我也收集了幾篇近年來重要的文獻摘要,放在附件,供讀者參考。
三章導論呼應六個案例故事
我寫了三章導論。
■ 第一章寫為何要談「從心認識我」,我們究竟如何有能力如此做。我們也常常談「以人為中心的照顧」,然而「照顧」,似乎讓照顧者以為只要提供貼心的照顧,失智者的問題就可以解決。但實際上,照顧其實可以不用單向,甚且當照顧者以單向的思考時,可能也忘了自己的需要。
■ 第二章寫失智症到底讓我們失去什麼。我舉了很多論點與方向,但是最終的目標是導向結論:失智症是關係的疾病。
■ 第三章寫到,失智症雖然讓我們失去了一些,但是我想提醒讀者(當然,主要是照顧者),很多時候,照顧可以是雙向而豐富的,照顧是有辦法可以改善關係,照顧是可以得到酬勞的。重點在如何做,有無看到。所以,失智症,可以讓我們尋得以前未曾有的。這從來就不是一條容易的路,但是靈性安適感可以提供我們面對這些問題的「韌性」(resilience)與處理能力。而從五道人 來做到關係的改善,不就是靈性照顧的目的嗎?
這些章節其實想要呼應每一個案例故事。故事中,一定有一些可以幫助你的。家人們一起閱讀,尋找關係與生活中的彩蛋,如果看見可以做的就去行動。愛與被愛,饒恕與被饒恕,其實可以在生活小細節中就能看到或實踐。這不就是靈性照顧嗎?從此論點來思索,你會知道,失智症不過是我們要處理生命中的枝枝節節的一個範例而已。
每個案例故事緊接著設計了「問題討論」,值得大家坐下來聊聊,找到自己,梳理自己的生命。很棒,反思是幫助自己的開端。當我們得安慰了,就有能力安慰別人。因為聖經說: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 叫我們⋯⋯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
(哥林多後書 1 : 4)
謝謝這些故事中的家屬們,謝謝你們讓你們的故事來幫助別人。為了保護這些家庭,內容已經改寫。故事的素材很多,都成為討論的議題。每一個個案,都有其特殊性。解決方式,並非都適合於其他人。而靈性議題卻應當是相似的。希望可以讓你據以找到方向。書的個案偏向於年輕型失智者的家庭。如此選擇的原因之一,是這些成員的想法,接近於 40 歲到 65 歲的想法。這正是一般民眾中最需要瞭解失智症的年齡層。當然,也是因為好幾位個案,我們都有提供就業服務,因此建立了很好的關係。失智症就業服務是很特殊的服務,然不在此書的範疇。有兩篇是高齡失智者的故事。有一篇的失智很有可能是假性失智症,但是不減其作為靈性照顧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此個案仍在神經科與精神科醫師共同追蹤治療中。本書也缺乏失智症對於第三代受到的影響與重要性的內容探討,因為第三代一定也有其靈性困擾,只是會很不一樣,留待將來再論述。
完成本書,需要感謝的人很多。尤其要謝謝蘇天財文教基金會持續的贊助與支持。謝謝撰寫故事的農傳媒余麗姿總編輯。我知道撰寫故事期間,麗姿遭逢家變。非常感謝她仍舊抱痛完成故事。謝謝書中的家屬與失智者願意提供親身經歷的故事幫助別人。雖然,出版日期離我們採訪時間已久,時移境遷,但是,我相信,愛是不會改變的。
徐文俊
於 2024年3月31日復活節
作者序2
靈性,是人縱貫一生的需要
劉亮馨
作為這個團隊最後加入的成員,我的部分寫寫停停,因為一直在思考,如何把本書的功能發揮到最大。
靈性很抽象,對於台灣的讀者來說,可能也是一個相當新的概念,但這個看似模糊卻又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醫學證據證實,靈性對於身心健康大有好處!藉著此書推廣與臨床醫學上的定義(國際共識1)相符的靈性概念和靈性照顧,讓讀者能與他人在愛及關係的生命流動更順暢、活得更調適更滿意,是我近期日夜伏案寫作的動力來源,靈性,是人縱貫一生的需要,只是在遇到重大困難,例如罹患絕症時,特別感受到它的重要。失智症比起其他絕症,除了需要倚賴他人照顧的時間較長之外,與家庭成員的互動關係更影響照護的過程與結果,如同本書另一位作者徐文俊醫師所言「是一個關係的疾病」,也因此・失智家庭的靈性需求更大也更複雜,但願書中六個實例,能讓讀者一窺靈性需求的多面性。
為了因應超高齡社會的來臨,政府正大力推廣靈性照願,使健康照護提供人員具備靈性照顧之技巧,更顯示靈性照顧人員的培育大有需要。衷心建議有心陪伴他人走靈性成長之路者,先梳理自己生命中的愛恨情仇,才不至在陪伴時,不自覺地誤把自己的靈性需要或生命中的未竟之事,用各種方式強加在陪伴的對象身上。建議先使用書中每篇故事之後的問題來整理自己,再用來陪伴他人,畢竟走過靈性成長路,更適合當嚮導 ! 在別人的人生路上,當事人才是主角,靈性照顧者只是陪人走一里路,成長與力量,都需要來自當事人,因為人生旅程的榮辱和成敗,盈虧自負,無法代替。
這是一本適合用於讀書會的書,在一個保密互信的安全氛圍中,借助團體動力,一群夥伴成為彼此的鏡子,相濡以沫,彼此扶持,卸除纏累腳步的無形包袱,邁出不同於以往的輕快腳步,走出不同於過住的人生風景路,是我的深深祝福!
1: Puchalski CM, Vitillo R, Hull SK, Reller N. Improving the spiritual dimension of whole person care: reaching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J Palliat Med. 2014 Jun;17(6) :6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