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為台灣女性爬梳完整的歷史圖像
文化部長/鄭麗君
歷史,不應該只是「History」,而應該也是「Her story」,但在歷史脈絡的呈現上,女性的聲音與身影,一直隱沒於書寫的洪流之中。女性史料的研究與書寫,因此成為近年來文化史探究極為重要的議題。各個族群的女性,在臺灣這塊土地上,胼手胝足,為臺灣創造無數的奇蹟,也生活出最美的樣貌。
緣此,文化部多年來致力於臺灣女性史料的蒐集整理工作,透過系統性的臺灣女性議題探究,提供嶄新的視野及向度,呈現臺灣歷史的多元性樣貌。我們建置「臺灣女人網站」、出版專書,從身體文化、女性與日常生活、女子教育、不同工作場域的女性,到女性人物特寫和婦女運動,透過各項議題,彰顯台灣歷史不同時期的女性形象,臺灣女人從家庭進入社會職場,從身體的束縛到解放,依照不同的主題描述,搭配豐富的圖像資料,呈現臺灣女人的豐富樣貌。
除了政府的持續努力,我們更感佩於民間力量的投入,為臺灣女性爬梳一個更完整的歷史圖像,《女人屐痕》系列即是其中典範。《女人屐痕Ⅲ》,遵循《女人屐痕Ⅰ》、《女人屐痕Ⅱ》的脈絡發展,持續為臺灣女性故事,標識具體經緯,建立一個可供追懷,進而傳世的文化地標。
《女人屐痕Ⅲ》詳細記錄了藝文界小提琴教母李淑德、臺灣第一代女高音林氏好推動音樂教育的過程、早期醫療衛生推動者蔡阿信與產婆講習所的歷史角色,更梳理了泰雅族女性交易古道和臺灣早期婦女運動發展史。其中,催生「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的彭婉如命案,更是血淚斑斑的歷史傷痕。
許多令人敬佩女性先驅,在女性地位仍不受重視的年代,做出傑出的貢獻,更在多元的歷史長流中,寫下璀璨的篇章,豐富了臺灣女性的樣貌。期盼在未來,不分性別,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我們,都能一起為臺灣,走出一條似錦如繡的道路,共同書寫歷史。
推薦序2
發掘女力,從台灣女性歷史觀出發
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
臺灣女性,也和世界其他地方女性一樣,面臨共同的性別困境,不論是政治、社會或學術文化層面,主要都是以男性為主所論述及建構的世界,女性幾乎為附屬與配角的地位。
因此,女性所要面臨及克服的問題遠比男性來得艱辛,就像「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維,女性被認為是天生操持家務與下一代的照顧者,而男性則被賦予養家活口的角色。這些根深柢固的刻板印象,隨著時代變遷與性別平等意識抬頭,如何打破這種既存的印象,是我們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重責大任。
回顧臺灣的女權發展歷史,從七○年代婦權團體在立法上及政經地位層面倡議,爭取女性應有之地位。當時,臺灣女性在中央與地方的議員席位遠比男性少,女性的勞動待遇也有著「同工不同酬」的低薪問題,經過她們的努力,臺灣女性在政治、經濟及社會地位等進行全方位檢視並要求政府單位正視及改善。
經過臺灣女權團體的努力,「保障婦女權益」已成為臺灣社會主流價值,我國也依據聯合國大會所通過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以下簡稱CEDAW),於2012年開始施行「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期使我國性別人權情況與國際接軌,使女性權益獲得平等的保障。
《女人屐痕III》,讓我們看到從日治(據)時代迄學運時代的女性,透過她們的自覺,積極參與公眾事務,並為這個社會做出貢獻。如「臺灣乞食母」施照子,成立愛愛寮的無怨無悔,照顧窮人街友;小提琴教母李淑德用教育家的慈愛家精神,調教出一批音樂天才兒童;澎湖第一才女蔡旨禪設帳授徒「平權軒」,提倡女權、試圖打破「男尊女卑」的傳統;1996年女學生運動與婦女運動緊密結合,並加入婦女團體為性別議題努力,為臺灣女權獲得重大進步。
《女人屐痕III》書中的女性,扮演著比男性更積極重要的角色,從過去到近代,從政治參與再到學術、音樂、醫療、社福等領域,我們看到不同時空、不同工作崗位上的女性,她們透過自身的努力開創自己的一片天,同時也為臺灣性別平等推動,有著更積極正向的影響力。
最後,我也推薦學校師生能夠一同來閱讀這本書,用女性的觀點,來看臺灣另一面的歷史,同時,也看到臺灣女性的認真、努力,以及對社會的疼惜與關愛;希望大家都能從中獲得感動與啟發,一起創造更美好的臺灣。
推薦序3
在地她鄉——女人屐痕III
《女人屐痕III》共同策畫/范情
將台灣女性的故事標示在地圖上,這是2005年鄭至慧及我們幾個姐妹策劃寫作女人屐痕的初衷。記錄曾在這塊土地生活的女性面孔、身影,標示女人特別生活的地方,讓一向看不見女人的台灣地圖,浮現女人的行腳,建立台灣的女性地景 ;這個概念與1970年代發展的女性主義地理學不謀而合,再現女人地表移動的經驗。
故事和地點如何選擇?我們希望這些地點如同指引台灣女性的“地標”(landmark)。就像探險家回返或通過某一區域時,為防迷失,仰賴地表獨特的地理現象為辨識標誌;女性文化地標讓當代女性迷茫時,回望鄉關,可以重新定位,找到方向。於是,從台灣婦⼥歷史,我們尋找對台灣女性發展有開拓性(如:女子可以開始上學的女學堂、開啟台灣婦女運動的彰化婦女共勵會、拓荒者出版社、女書店、大學女研社、鮮血中盛開的美麗花朵—彭婉如文教基金會);或反映某個時空女性無法抹滅的生活經驗(如:花蓮秀林鄉山洞、大稻埕撿茶女、美濃菸樓、往返旗津高雄加工區的女性、卑南族婦女節除草完工祭、泰雅族女性太加交易古道);或膽識女突破限制,影響地⽅、人群(如:嘉義媽祖婆許世賢、花蓮原住民宣教之母姬望、林媽利的「馬偕血庫女子兵團」、蔡阿信的清信產婆講習所、小提琴教母李淑德、臺灣第一代美聲女高音林氏好、洪鴦教女人編織藺草,提升地方、國家經濟)。報導紀錄時,也為已有撰述卻不聞女人聲音的地景重新定調(如:大甲貞孝坊);讓男人背後的⼥人現身(如:鄭成功的妻子董友、馬偕傳教士牧師娘張聰明、李庥牧師娘依萊莎傳教士、照顧窮人街友的乞丐之母施照子)。
2006年,我們完成《女人屐痕—台灣女性文化地標》第一冊,17個故事,17個地點;2008年 出版第二冊,增添12篇章。時隔十年,當年的姐妹陳秀惠、簡扶育、筆者再策畫,邀集眾家姐妹寫手出發,發行第三冊:在台北、苗栗、台中、台南、宜蘭太平山、澎湖離島等地鋪點,跨越族群,含括音樂、文學、醫學、社會服務、經濟活動、婦女運動領域。
十多年前,女性文化地標還如荒漠,我們出書報導,推動行走女路的地標旅行,讓久遠飄渺的歷史故事接地氣,在旅人心中呢喃,如迷霧森林中的精靈,引導她鄉。現在,行走她鄉的「女人屐痕」之旅越來越夯,她鄉(herland)在足下。這是一場重新銘刻地景的運動,讓城市的歷史記憶重建,讓台灣地圖再現女人的經驗。我們將繼續帶動風潮,尋覓、報導、行走女路,期許台灣是他鄉,也是她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