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一百位美國頂尖室內設計師的短文,勢必將成為最重要的設計參考書之一。
房間,就像詩,提供了觀看的方式。它提供我們窗戶。
房間,就像詩,是一種摒除世界的之道,一種不為人知之道。
房間,就像詩,有它的主宰。它的節奏、押韻、隱喻系統、語調;這些元素是來訪者無法與之爭辯的。
房間,就像詩,必須花時間去理解:將詩從頭讀到尾的時間、環顧房間四周的時間。重讀一次的時間、再環顧一次的時間。有時會在很多年之後,再度造訪。
房間,就像詩,其主張與進入之人的期望相對。它迫使觀者反思:「若這是你,那我是何人?」
房間與詩提出同樣的問題。在浩瀚的宇宙包圍下,個人的感受重要嗎?我們所建構的重要嗎?
這就是房間偉大之處,它與死亡對抗的主張。
《新室內裝潢全書》一書,收錄了一百位美國頂尖室內設計師的短文,勢必將成為最重要的設計參考書之一。這百位設計師名單囊括了堪稱傳奇的知名設計師以及後起之秀,每位都針對不同的課題分享他們對設計的熱情;他們的專業及知識集合在一起,構成了完整的室內設計教育課程。
這些課題依照主題分類,從理論(如史蒂芬・甘巴瑞爾的『真實』、大衛・伊斯頓的『演化』等)到結構(如傑內與瓊安・米歇爾的『輪廓』、瑪麗・道格拉斯・卓斯戴爾的『定義』等);從風格(如亞歷克斯・漢普頓的『傳統』、湯瑪斯・歐布萊恩的『現代復古』等)到過程(如泰德・海斯的『品質』、珍・許瓦博與辛蒂・史密斯的『編排』等);從元素(如羅絲・塔爾洛的『書本』、馬利歐・布阿塔的『顏色』等)到靈感(如傑佛瑞・比爾胡博的『美國』、夏洛特・摩斯的『高級訂製服』等)。每篇文章都搭配有設計師作品的圖像,為本書增添了有力的視覺元素。
這些精彩的作者們,他們的貢獻使本書成為無價的資源,讓讀者可以一再地從中汲取資訊、建議,以及靈感,源源不絕。
本書提供了一扇窗,讓讀者一窺頂尖居家裝潢設計師的世界,並探究室內設計這個最古老又最為人所需的藝術,其知性與哲學的根源。但願本書能啟發廣大的讀者,從外行人、設計領域的學生,到這一行的專業人士在內。我們每個人都居住在某種居所中,我們對於居住環境所付出的關心越多,我們周遭的人為環境也將更趨美麗。
作者簡介:
卡爾・德拉妥爾CARL DELLATORE │編
他是設計老手,他的職業生涯始於織品設計師,為許多雜誌製作過專題,包括<House & Garden>(房屋與花園)、<Matha Stewart Living>(瑪莎史都華生活誌)、<House Beautiful>(居家之美)。他的作品還有《The Fabric Style Book》(布料風格一覽)。
譯者簡介:
蔡宜真
成功大學建築學士
德國布蘭登堡科技大學世界遺產學碩士
譯作主要為設計類與文學類書籍,包括:樂高神話、芬蘭國寶設計全集、手工的藝術、人道經濟、頭號要犯、雌性生活等。
推薦序
Welcoming Spaces宜人
我們都曾經走進那樣的空間,它好像是在耳語:「可以看,但不要摸!」那多半是因為那空間看起來太高級,讓你知道它不是為了你這類人而存在的;要不就是它看起來纖塵不染、一絲不苟、經過精心擺設,這等於無聲地告訴你,在這裡你和你的東西是不必要的。
身為設計師,我常常覺得,一個房間不論再美,要是不讓人覺得宜人,那就不是個好的設計。
好的室內設計,其祕密就在於一種隱約難辨、宜人的氣氛;事實上,好的室內設計會對你招手,邀請你成為房間的一部份。
在我設計的空間中,待上或長或短時間的人,離開時都會說:「這真是我到過最舒適、最宜人的地方了。」不過,說也奇怪,當人們看到同樣這些房間的照片時,他們的第一印象卻不是放鬆與舒適。
那麼,那些似乎是形而上、讓人一踏進一個空間中就倍感宜人的東西,那些不是立即就會讓人察覺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
首先,你必須要對房間的心理學很敏感。在空間引起人的情緒時,顏色占了很重要的地位,用顏色可以極大化企圖引起的情緒。家具配置及動線也很重要,家具太多或太少,都會扼殺空間的氛圍。佈置陳設的尺度正確也非常關鍵。舉例來說,在天花板高的空間中放置低矮的家具,會讓人自覺渺小、不重要。
其次,要注意舒適性。我們都看過那種看起來很美、坐起來像受酷刑一樣的椅子。關於座椅,首先要考慮的是人體工學與舒適。比例正確也很重要,椅子太大太小都不對。要是你想在房間內設置散發個性的物件,也請選擇別的物件而不是座椅。
然後,還要考慮實用性。誰會想要擔心在古董小桌上難免會濺出來的水、紅酒,或者不小心弄出一圈水漬在上頭?宜人空間的一個很重要的層面,就是它是設計來符合你的生活方式。如今,有各式各樣高功能性的布料可供選擇,讓人不用再為了小小的意外而跼促不安。即使是最精緻的古董也可以上一層船用清漆,就不用再煩惱桌上被放了咖啡杯或是水杯了。
對一個宜人的空間來說,照明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再也沒有比充滿頂光照明的空間更不吸引人的了,那會讓空間變得平板、死氣沉沉。即使是在白天裡,照明也可以用來強調某個區域或是物件,讓它看起來特別不一樣。在房間的四周設置檯燈,可以造成一池池亮光,而就像是撲火的飛蛾一樣,人們都會聚集到這種溫暖、只有檯燈(或是用最近新開發、顏色矯正過的LED燈泡)可以製造的光輝旁。要確保房間中不只有配合氣氛的全面照明,也有供特殊需求,如閱讀或工作時所需要的燈光。
最後,把個性的力量納入考量。最宜人的房間是有趣的,但不是過度有力的。要達到這一點,必須透過空間中層層安置的物件,包括藝術品、書籍、在世界各地旅行搜集來的物件,或是小時候的東西。不要害怕把最精緻的東西與最普通的東西放在一起,例如一個古老的木雕與某個亮晶晶的嶄新機械金屬。在空間中撒一把讓人視覺上享受、驚喜的東西,能引起好奇心。還有,不要僅限於視覺元素,音樂與氣味也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讓空間變得特別、活潑且宜人。
美麗的空間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但是最成功的房間會是宜人的,讓人能在這空間中,變成他或她最棒的自己。
提摩西・科立根(TIMOTHY CORRIGAN)
Welcoming Spaces宜人
我們都曾經走進那樣的空間,它好像是在耳語:「可以看,但不要摸!」那多半是因為那空間看起來太高級,讓你知道它不是為了你這類人而存在的;要不就是它看起來纖塵不染、一絲不苟、經過精心擺設,這等於無聲地告訴你,在這裡你和你的東西是不必要的。
身為設計師,我常常覺得,一個房間不論再美,要是不讓人覺得宜人,那就不是個好的設計。
好的室內設計,其祕密就在於一種隱約難辨、宜人的氣氛;事實上,好的室內設計會對你招手,邀請你成為房間的一部份。
在我設計的空間中,待上或長或短時間的人,離開時都會...
目錄
一 理論
設限 Steven Volpe
真實 Steven Gambrel
負空間 Katie Estridge
感知 Barbara Barry
歷史 Arthur Dunnam
直覺 Amanda Nisbet
演化 David Easton
融合 S. Russell Groves
自信 Robert Stilin
尊重和叛逆 William T. Georgis
心理學 Barry Goralnick
個人化 David Mann
考古學 Suzanne Tucker
價值 Scott Salvator
一體性 Shawn Henderson
師法 Vicente Wolf
品味 David Kleinberg
熱情 Robert Passal
心願 Stephen Sills
觀點 Benjamin Noriega Ortiz
二 結構
對稱 Mark Cunningham
樓層平面 Etienne Coffinier and Ed Ku
門廊 Richard Mishaan
尺度 Campion Platt
輪廓 Jayne and Joan Michaels
比例 Juan Montoya
交流 Windsor Smith
框景 Salvatore LaRosa
定義 Mary Douglas Drysdale
對照 Matthew White and Frank Webb
親密 Bobby McAlpine
平面 Daniel Sachs and Kevin Lindores
目的地 Alan Tanksley
幾何 Eric Cohler
三 風格
風格 Suzanne Kasler
現代復古 Thomas O’Brien
現代性 Alan Wanzenberg
傳統 Alexa Hampton
風華 Kelly Wearstler
簡潔 Jesse Carrier and Mara Miller
活躍 Anthony Baratta
家庭 Eve Robinson
幽微 Suzanne Rheinstein
宜人 Timothy Corrigan
奢華 Tom Scheerer
潮流 Madeline Stuart
舒適 Bunny Williams
幽默 Harry Heissmann
再創造 Miles Redd
性 Martyn Lawrence Bullard
北歐 Rhonda Eleish and Edie van Breems
幻想 Raji Radhakrishnan
四 過程
信任 Meredith Harrington
解決問題 Celeste Cooper
質感 Timothy Brown
材質 Terry Hunziker
光線 Victoria Hagan
關係 Barry Dixon
揭曉 Anthony Cochran
圖案 Markham Roberts
期望 Paul Siskin
委製 Amy Lau
品質 Thad Hayes
編排 Jane Schwab and Cindy Smith
層次 Alex Papachristidis
五 元素
收集 Nancy Braithwaite
痕跡 Kathryn Scott
古董 Timothy Whealon
陳列 Martha Angus
照明 Jan Showers
布料 Kathryn M. Ireland
書本 Rose Tarlow
前手 Thomas Jayne
工藝 Brad Ford 252
煉金術 Glenn Gissler
藝術 Brian J. McCarthy
來源 Emily Summers
顏色 Mario Buatta
灰色 Laura Bohn
白色 Darryl Carter
紅色 Alessandra Branca
中性色調 Mariette Himes Gomez and Brooke Gomez
黑色 Kara Mann
稀罕 Ernest de la Torre
六 靈感
靈感 Thomas Pheasant
爵士樂 Sandra Nunnerley
古典樂 Michael Simon
巴黎 Penny Drue Baird
美國 Jeffrey Bilhuber
汽車 Joe Nahem
時尚 Robert Couturier
食物 Carl D’Aquino and Francine Monaco
詩 Ann Pyne, McMillen, Inc.
日本主義 Ellie Cullman
文學 Maureen Footer 328
旅行 Matthew Patrick Smyth
高級訂製服 Charlotte Moss
風水 Bruce Bierman
跨文化主義 Jiun Ho
電影 Stephen Shadley
一 理論
設限 Steven Volpe
真實 Steven Gambrel
負空間 Katie Estridge
感知 Barbara Barry
歷史 Arthur Dunnam
直覺 Amanda Nisbet
演化 David Easton
融合 S. Russell Groves
自信 Robert Stilin
尊重和叛逆 William T. Georgis
心理學 Barry Goralnick
個人化 David Mann
考古學 Suzanne Tucker
價值 Scott Salvator
一體性 Shawn Henderson
師法 Vicente Wolf
品味 David Kleinberg
熱情 Robert Passal
心願 Stephen Sills
觀點 Benjamin Noriega Ortiz
二 結構
對稱 Mark Cunningham
樓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