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最佳科普書★
★已售出美、韓、俄、德等10國版權★
★亞馬遜4.3顆星好評★
倫敦⼤學學院博士、劍橋大學精神醫學系認知神經科學助理教授
英國神經科學家──卡蜜拉.諾德──強勢處女作
最深入、最完整地剖析「幸福」這回事
▲吃下肚的食物、做出的各種行動,是如何影響我們每一天的生活與心情?
.多巴胺其實不是「愉悅化學物質」!
.你的腸道,在偷偷影響你的心理健康狀態!
.為什麼人在興奮時,不會覺得痛?
.運動真的可以讓心情變好嗎?
.電療是不是會讓人失憶又變笨?
.為什麼我吃了抗憂鬱劑,卻一點用也沒有?
.對身心有益的生活方式,真的存在嗎……?
▲對大腦來說,「幸福」到底是什麼?
談到建立幸福感這件事,沒有一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途徑。比起冥想和運動,有些人確實更能透過吃巧克力而得到巨大的快樂——每個人都能打造出專屬於自己的「幸福感」,因為我們的大腦都是獨一無二。
那些與幸福相關的主張,是否都能有科學研究佐證?
快樂、欲望及痛苦,在大腦中究竟是怎樣的存在,而我們又對此有多少了解?
在這本有趣且富含知識的書中,榮獲Brainbox年輕研究人員獎的腦科學家卡蜜拉.諾德,將以大腦的科學原理及最新研究來破解一般人對快樂和幸福感的困惑與迷思。以深入淺出的筆法,從認識大腦、疼痛管理、從經驗中學習;到探討⼤腦影響身體及⼼靈的路徑、各式心理治療⽅法的原理,以及日常中能提升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
無論你是否正在經歷痛苦,或只是努⼒保持心情平靜,這本書都是一個邀請,讓我們有機會發現如何感覺更好,以及原因何在。
|口碑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白明奇/成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心理學博士
沈政男/腦科學博士、精神科醫師
陳璿丞/文心樂丞診所院長
賴文崧/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台灣基礎神經科學學會前理事長
謝伯讓/台大心理系教授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亞里斯多德認為『幸福取決於我們自己』。而心智與大腦的研究是當今科學的最前沿。心智科學不僅揭示心智功能,還可應用於治療精神疾患。《打造幸福腦》一書幫助我們瞭解身心與大腦,並運用大腦提升心理健康與幸福感。」──賴文崧教授
「作者以腦神經科學為基礎,挑戰我們對愉悅、痛苦、壓力以及心理健康的既有認知,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令人寬慰的發現。不論是相關領域的專業讀者,還是初次接觸心理健康議題的人,都能在本書中獲得豐富的啟發與收穫。」──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國外好評|
「一部引人入勝的作品,解釋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關聯,例如為什麼腸道微生物群會影響情緒、為什麼關節過度靈活的人更容易罹患焦慮症,以及為什麼跟朋友一起大笑使用的大腦系統與海洛因一樣。」──《泰晤士報》
「諾德將她個人與職業生涯的故事巧妙地融入眾多治療方法的科學分析中。」──《金融時報》,2023年度最佳圖書評語
「這本出色的處女作,深入地探討了大腦的預測系統如何影響心理健康,以及身體與情緒之間出人意表的聯繫。你將以嶄新的目光審視自己。」──《展望》,2023年度最佳圖書評語
「引人入勝、耳目一新且不偏不倚……它解釋了大腦如何感知世界,包括痛苦、快樂、身心之間的聯繫,以及經歷如何影響觀點。」──《新政治家》
「對心理健康神經科學的清晰闡述……《打造幸福腦》是一部發人深省的綜論,總結了科學家對大腦運作的認識以及研究方法。」──《經濟學人》
「令人信服……樂觀……她對憂鬱症的處理極其細緻,卻不影響論點的清晰。」──《觀察家報》
「這本優秀的書令人耳目一新……任何人閱讀完之後,都會對自己有更溫柔、更好的了解。一位站在研究前線的科學家對心理健康領域的清晰介紹,深入淺出地探索了身體和心靈如何影響感受──無論是好是壞。」──露西.福克斯(Lucy Foulkes)/《心理疾病究竟是什麼……(以及不是什麼)(暫譯)》作者
「太出色了。這是科學寫作的巔峰之作。如果想真正了解心理健康,就一定要讀這本書。」──妮可拉.雷哈尼(Nichola Raihani)/《群居本能》作者
「令人著迷……卡蜜拉.諾德是最具創意的思想家之一,她生動地講述了大腦和心理健康的複雜性,介紹了神經科學領域的最新見解,包括大腦如何創造心理狀態、想法、情緒及感覺,以及當問題發生時會怎麼樣。這本發人深省的書是必備的。」──莎拉-珍.布萊克莫爾(Sarah-Jayne Blakemore)/《創造自我(暫譯)》作者
作者簡介:
卡蜜拉.諾德(CAMILLA NORD)
35 歲的年輕神經科學博⼠,現於英國劍橋大學的MRC認知與腦科學部門擔任心理健康神經科學實驗室負責人,近期主導⼀項腦科學的⼼理健康研究。
榮獲多項科學獎項,包括2023年度的Brainbox青年研究者獎(Young Investigator Award)。此外,也積極參與公共宣傳活動,例如舉辦公開講座,以及接受平面媒體、廣播和電視訪問,包括BBC Radio 5的《裸體科學家》(Naked Scientist)、天空新聞台(Sky News)及《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等。
譯者簡介:
孟令函
專職中英譯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榮獲第十二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銀籤獎。
譯作散見於科技、文化、心理領域;譯有《五感之外的世界》、《悲傷的大腦》、《疾病的隱域》等書。
譯稿賜教:blurbirdynerdy@gmail.com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演化而來的優勢:疼痛引起的亢奮和憂鬱(節錄)
每個人對痛苦與愉悅的感受截然不同,你有可能處在非常愉悅、感受到慢性疼痛,或毫不疼痛的狀態中。我們可以透過心理疾病(包括憂鬱症與思覺失調症)的主要症狀,看出愉悅與心理健康的交互作用,也就是失樂(anhedonia):患者對能令人感到愉悅的各種活動,失去興趣或愉悅感。
何謂「令人感到愉悅的活動」,依個人主觀而各有不同,且沒有好壞之分,包括吃好吃的食物、讀一本好書、產生高潮等等,再奇怪的事物都有可能。要是失樂了,就會變得無感,感覺該事物失去價值、不再值得花力氣。能獲得的愉悅感不復以往,便可能導致心理健康惡化。
疼痛與心理健康也息息相關,但作用方式則不同。憂鬱症患者可能會因為感受疼痛的閾值較低,更常自陳覺得疼痛。 這兩者的關係是雙向的,有長期疼痛問題的患者(我就是其中之一),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風險更高, 越常感到疼痛或不適,就越有可能導致心理健康惡化。
本章將深入探討,為什麼心理健康、愉悅和疼痛的關係如此密切?其中部分原因在於慢性疼痛與心理健康疾患,會讓大腦產生同樣的變化。我也將帶你了解,大腦如何處理令人愉悅或不悅的事物,這與個人的喜惡又有什麼關聯。
人對某事的主觀感受,如愉悅、厭惡、痛苦,是影響心情、思緒、行為等牽動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會改變大腦學習的經驗(將在第三章進一步討論),進而影響我們接觸或逃避哪些事物(請見第四章)。
心理健康狀況不佳,也會改變人的感覺,例如鈍化愉悅感、增強疼痛感。感受改變,很可能是心理健康惡化的警訊,因此,負責處理疼痛與愉悅的大腦系統,是維持良好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徑。
疼痛讓你「自然high起來」
你曾在經歷了疼痛或害怕之後,突然有股矛盾的飄飄然湧上心頭嗎?這在生物學中被稱為緊張所致止痛(stress-induced analgesia)。某些非常危險(例如跳傘),或是相對日常(例如踢到腳趾頭)的事件發生後,人會產生暈乎乎的興奮感,而這股突如其來的興奮感,能暫時減低對疼痛的敏感度。
假設你正被掠食者追逐或被敵人攻擊,這時的唯一目標,就是生存。命懸一線時,要是感受到的疼痛程度一如往常,反而會妨礙求生,讓人相當困擾──此時的你,根本不該坐下來揉揉斷掉的腳踝,或瘀青的眼眶。
這就是緊張所致止痛機制存在的原因。演化層面上,具有這種機制的生物,在危機四伏、壓力無所不在的高張力環境中,更有機會活命,並將能力傳承給下一代。
緊張所致止痛的能力高低,可以藉由測量受試者在經歷壓力前後的疼痛閾值來量化。變化格外劇烈的人(或動物),對此機制更加敏感, 對他們來說,急性壓力,甚至會對心情有正面效益——危險能令其格外亢奮。
倘若你和我一樣,不是熱愛追求急性壓力的人,我們的緊張所致止痛機制,相較之下就溫和得多:你在踢到腳趾頭時,可能還是會感受到同樣的作用產生,只是你不會想一再重複這個動作。
1980年代,科學家透過「冷熱水澡實驗」試圖測量緊張所致止痛機制。他們讓老鼠在不同溫度的水裡游泳一段時間後,將牠們從水中抓出來(然後用毛巾擦乾),並測量其疼痛反應。結果發現,在冷水中游泳一陣子(例如在15度的水中游上3分鐘)後,老鼠的疼痛反應下降了。多數人喜歡泡舒服的熱水澡,但你應該也聽說過,洗冷水澡或在冰水裡游泳能令人亢奮。要是你有勇氣忍受短暫的痛苦,或許也能獲得絕佳效果。
***
緊張所致止痛機制,源於哺乳類動物大腦裡,能透過疼痛、壓力啟動的內源性類鴉片系統(endogenous opioid system),其釋放出的化學物質能壓抑疼痛感(服用過可待因〔codeine〕等類鴉片藥物的人能證明這一點),令人感到醺醺然。
在冰水中游泳這種短暫、溫和的壓力能減緩疼痛,是因為它能促進大腦釋放類鴉片化學物質 「腦內啡」(endorphins),其原文名稱取自endogenous morphine,指內源性(源自體內)的嗎啡。鴉片(opium)或嗎啡(morphine)等藥物,會與大腦內的類鴉片受體掛鉤,模仿腦內啡的效果:抑制某些神經元活動,阻止大腦釋放其他化學物質, 接著改變類鴉片受體所在的腦區,並減緩(或阻擋)負責疼痛訊號的腦區與脊髓間的溝通。
適度的壓力,能使大腦釋放腦內啡,讓你我「自然high起來」,產生飄飄然、放鬆、暈陶陶的愉悅感,進而降低對疼痛的敏銳度。假如你前往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旅遊,不妨試試三溫暖,親自感受冷熱水澡的實驗;但如果你不想嘗試在刺骨冰水中游泳的感覺,那也無妨。對人類來說,能促使大腦釋放類鴉片物質的壓力其實十分多元,連歷史上不常見的情境(例如從飛機上跳下來),似乎也都能減緩急性疼痛,並且(對某些人來說)產生愉悅感。
第一章 演化而來的優勢:疼痛引起的亢奮和憂鬱(節錄)
每個人對痛苦與愉悅的感受截然不同,你有可能處在非常愉悅、感受到慢性疼痛,或毫不疼痛的狀態中。我們可以透過心理疾病(包括憂鬱症與思覺失調症)的主要症狀,看出愉悅與心理健康的交互作用,也就是失樂(anhedonia):患者對能令人感到愉悅的各種活動,失去興趣或愉悅感。
何謂「令人感到愉悅的活動」,依個人主觀而各有不同,且沒有好壞之分,包括吃好吃的食物、讀一本好書、產生高潮等等,再奇怪的事物都有可能。要是失樂了,就會變得無感,感覺該事物失去價值、不再值得花...
推薦序
序言(節錄)
「喜悅是專屬於人類的瘋狂。」——莎娣.史密斯(Zadie Smith)
你上一次感到絕對的喜悅,是什麼時候?
2019年的夏天,我在劍橋郊外的小森林裡結了婚,當時我29歲。現在回想,那真是絕佳的時機,一年後,我身邊滿30歲的友人紛紛訂了婚,但他們的婚禮卻都因為疫情而不得不取消、延遲,或只有結婚證人能夠到場參加。
婚禮前一晚,發生了就客觀角度來看,其實沒有很嚴重的問題——外頭下起了大雨。凌晨兩點,我聽著雨聲,雨勢聽起來大到像《聖經》裡記載的可怕暴風雨那樣。於是我走到了屋裡另一個空房裡,整晚夜不能寐,胃部因焦慮感而翻騰,腦海中則不斷想像著當天才在森林裡佈置好的桌椅、草垛、沙發,通通都被暴雨打得濕透的模樣,內心也浮現了我的家人、另一半的家人全身泥濘,對我們竟然如此愚蠢地決定在英國的夏季舉辦戶外婚禮,極不諒解的表情。
隔天中午,置身於森林中的我們,卻絲毫看不出前一晚狂風暴雨的痕跡。陽光優雅地自葉片間灑落,照耀在我多年來不敢想像會出現在我婚禮的家人頭頂;我看著妻子,接下來的10個小時,我的整副身心都沉浸在全然的喜悅之中,直到闔上雙眼沉睡的那一刻(我徹底沉沉睡去——根本不曉得當晚有沒有下雨)。
***
喜悅(joy)這種感受稍縱即逝,且無法量化。喜悅本質上就是一種稀有且無法預料的情緒——它絕對不凡,是超乎日常生活一切、令你無法預期,且心兒砰砰跳的歡快感受。生活中的多數日常經歷,都不足以帶來稱得上是喜悅的體驗。我們的每一天或許有好有壞,有可預期、也有突如其來的事件:可能是成功的意外之喜,也可能是不可預見的損失。
究竟人類的大腦,是如何在預測周遭世界所帶來的、複雜且不斷變動的多樣訊息之後,進一步建立與心理健康相關的各種感受?這便是本書想要探討的核心議題。
另一種比喜悅較能量化的感受,則是愉悅(pleasure)。平均而言,我們每人每天至少會感受到愉悅一次。 部分研究人員認為,愉悅是令人聯想到「幸福感」(wellbeing)的具體指標,而所謂幸福感,通常被定義為兩大基本類別:第一種是在某個時刻感覺良好;第二種則是在生活中整體感覺良好。
幸福感的這兩種要素,通常會分別被歸類到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所提出的兩個詞彙之下:第一種幸福感,稱為「快感」(hedonia) ,也就是快樂、愉悅的感受;心理學家在實驗中測量的通常是這種情緒。同時它也與快樂的兩大知名定義有關——傑瑞米.邊沁(Jeremy Bentham)對快樂的定義是「愉悅而沒有痛苦」; 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則認為,快樂是我們對每個當下所感受到的愉悅或痛苦長期累積的記憶。
至於比較各國快樂程度的社會科學家,則通常會選擇測量亞里斯多德所提出的另一種快樂指標——「充實的滿足感」(eudaimonia) ,也就是對生活感到滿意,且能夠自我實現的狀態。因此,社會科學家的相關研究便能解答「有錢人是否更滿意自己的生活?」這樣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某種程度上沒錯 。詳情請見第十章。)
就我的觀點而言,幸福感的兩種傳統分類之間的共通性,比起相異性要來得高。研究發現,日常生活越愉悅的人,對生活的滿意程度也越高——快感與充實的滿足感相互交織、密不可分。 正因如此,我們並不意外這兩種幸福感對個體而言確實息息相關,也因此,或許不可能分別測量其高低程度。倘若運用不一樣的問卷,為世界各地的研究對象測量快感與充實的滿足感,則會發現測量結果近乎一致(0.96)。
這令我們不禁懷疑,也許兩者真的無法徹底區別。 觀察受試者分別針對快感與充實的滿足感等問題所做的回答,我們發現,從數學的角度來看,將兩者視為單一種幸福感,會比視為幸福感的兩種不同要素,更能解釋結果。 這表示「愉悅」與「對生活感到滿意」或許是不同的概念,但在實作上,卻能反映出同一種概括性的幸福感。
數十年、好幾世紀,甚至是千年來,人類不斷尋求能改善心理健康的方法。時至今日,這仍是人類社會與科學家亟欲解決的問題。我將在本書中帶你透過神經科學的角度,探討暫時性或持續性地讓自己感覺更好,對人類來說,分別有什麼樣的意義?而這也表示,我們得深入挖掘人類心理健康狀態的源頭:是什麼讓我們從日常生活裡微小的愉悅體驗中得到快感?我們對每件事的正面與負面感受,又是如何構築出對整體生活的滿意度?而在產生各種感受的過程中,有哪些微小變動,可能導致心理健康惡化?藥物、運動或心理治療等手段,又是如何在過程中,提升心理健康?
序言(節錄)
「喜悅是專屬於人類的瘋狂。」——莎娣.史密斯(Zadie Smith)
你上一次感到絕對的喜悅,是什麼時候?
2019年的夏天,我在劍橋郊外的小森林裡結了婚,當時我29歲。現在回想,那真是絕佳的時機,一年後,我身邊滿30歲的友人紛紛訂了婚,但他們的婚禮卻都因為疫情而不得不取消、延遲,或只有結婚證人能夠到場參加。
婚禮前一晚,發生了就客觀角度來看,其實沒有很嚴重的問題——外頭下起了大雨。凌晨兩點,我聽著雨聲,雨勢聽起來大到像《聖經》裡記載的可怕暴風雨那樣。於是我走到了屋裡另一個空房裡,整晚夜不能...
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 大腦如何構築心理健康
第一章 演化而來的優勢:疼痛引起的亢奮和憂鬱
第二章 身體會說話:大腦和身體的交互作用
第三章 預測快樂:驚喜、驚嚇、多巴胺
第四章 我「想」活下去:動機與驅力建構幸福感
第二部分 運用大腦提升心理健康
第五章 安慰劑:期待,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
第六章 抗憂鬱劑:改變看待世界的角度
第七章 其他的「藥」:酒精和大麻不一定是壞東西
第八章 認知行為治療:想像自己是快樂的
第九章 電刺激治療:透過觸電振奮大腦
第十章 改變飲食、睡覺和運動習慣,能讓我們更快樂嗎?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與相關疾病的變化
謝詞
參考書目
序言
第一部分 大腦如何構築心理健康
第一章 演化而來的優勢:疼痛引起的亢奮和憂鬱
第二章 身體會說話:大腦和身體的交互作用
第三章 預測快樂:驚喜、驚嚇、多巴胺
第四章 我「想」活下去:動機與驅力建構幸福感
第二部分 運用大腦提升心理健康
第五章 安慰劑:期待,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
第六章 抗憂鬱劑:改變看待世界的角度
第七章 其他的「藥」:酒精和大麻不一定是壞東西
第八章 認知行為治療:想像自己是快樂的
第九章 電刺激治療:透過觸電振奮大腦
第十章 改變飲食、睡覺和運動習慣,能讓我們更快樂嗎?
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