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袍,英國人稱為波卡(Burka),阿富汗人叫它茶達裡(Chardari),是一種長至腳踝,面部用網眼布料織成的蒙面長袍,也是外界對阿富汗女性的固有印象。
真實是一種尊嚴,對於探究真實,面對真實的人如此,對於終於得以真實樣貌示人的人,更是如此。人們對於阿富汗的印象,似乎只有戰爭、童婚以及對女性的虐待。是的,以上皆為事實,然而事實不止於此。跑了幾次阿富汗後,筆者深感人們的偏見就像一根刺牢牢地釘在罩袍上面,罩袍遮擋的不僅是她們的生活,還有我們的雙眼。
筆者與書中的六位阿富汗女性同吃同住一起,她們是赫拉特附近小鎮裡教中國武術的老師卡瓦利,被時代週刊成為改變阿富汗的女性;雇傭了400名坎達哈女工(其中很多是寡婦)的繡坊老闆瑞吉娜(她的父親是前坎達哈市長,2011年被自殺炸彈炸死);吃有機食品,行為舉止都不像阿富汗人的記者迪巴;因先天發育不全用嘴畫畫的撒謊少女魯巴巴;開饢鋪貼補家用,養出兩個做女性廣播的好女兒的婦人古爾贊;還有做為難民生在伊朗,如今是赫拉特大學獸醫系的大學生熱扎伊。
6位女性,從16歲的殘疾畫家少女到年近半百的做餅婦人;6個故事,從前坎達哈市長的女兒到普普通通的女大學生;6種角度,從不能聲張的愛情到舐犢情深的親情。她們出生不同的省份,來自不同的民族,從事不同的工作,不同的顏色不同的性格,阿富汗女性和我們一樣,沒有更高尚,也沒有更卑微。
筆者自認為沒有權利來定義她們是什麼樣的人,只希望能以平視的角度,用所聽所見所聞來真實呈現當代阿富汗女性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