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序言及鳴謝
1944年陝甘寧邊區示意圖
導論
第一章 封彥貴訴張金才:陝甘寧革命根據地與婚姻改革
一從邊陲到革命根據地:1930年代隴東與陝北的政權建設
二婚姻改革與地方社會
三社會衝突:婚姻糾紛背後的經濟動因
四法律和社會實踐:處理革命司法與當地文化的不相容問題
第二章 捧兒上訴:婦女、愛情、婚姻與革命政權
一作為革命話語的“婚姻自由”
二當地家長制下的婦女:愛情、性、婚姻與家庭
三當地婦女與革命政府
四王銀鎖左潤離婚案
小結
第三章 二審判決:邊區司法建設與婚姻改革
一建立行之有效的邊區司法制度(1937~1946)
二司法體系革命:混合型新模式的探索(1943~1946)
三司法實踐:形式主義或革命原則下的地方靈活性?
小結
第四章 建立新的判決原則:從“婚姻自由”到“婚姻自主”
一從“自由”到“自主”:詞語與條例
二自主:從法律實踐中產生的新婚姻原則
三修改中的婚姻條例:1944年與1946年
小結
第五章 新聞報導:建設新民主主義的鄉村法治秩序
一馬錫五的審判方式:安定地方鄉村社會
二馬錫五的審判方式:改進政府與鄉村社會的關係
三馬錫五的審判方式:地方/民間社會滲透、重塑國家話語
四《新華日報》:展示邊區民主、發掘新的女英雄形象
小結
第六章 秦腔劇本與說書:從反叛的女兒到“社會母親”
一“後五四一代”的都市青年在延安:投身革命,尋找民族之根
二革命政權下女性的新形象
三一場改變母女關係的革命
四韓起祥與說書《劉巧團圓》:體現地方價值觀的故事
小結
第七章 從評劇到電影:《劉巧兒》與全國性婚姻家庭改革
一1950年《婚姻法》:重回都市理想,面對實踐的挑戰
二評劇《劉巧兒》:創造新婦女的形象
三從評劇到電影:民間藝術的改造與提升
四封芝琴與“劉巧兒”:婦女的新榜樣
小結
余論當代歷史與革命傳統:“劉巧兒”、法律、“自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