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金秋10月,天朗氣清,展讀卜一兄的大著《走不遍的天下》 與《古道拾遺》兩書,不禁欣然以喜,深為所感,不由得發出「好書!大手筆」的稱讚!
卜一兄是位學者,更是一位旅行家,他博學而有識,又廣履天下山川,足跡幾遍環球各大洲,這是名家徐霞客和譚其驤先生也會歎莫能及的。
我很欽佩卜一兄的才華和他的獨到的見解,他雖不是我結織最早的朋友,但卻是我最要好的一位朋友,令人由衷地讚美和誇奬他!
人們都高度評價陳寅恪先生的「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而真正能做到者,幾稀?!但在《走不遍的天下》書中,卻閃爍著這種光圈。例如關於諸葛亮「躬耕南陽」的隆中故居,究竟在哪裏的問題 ,往者一説在襄陽城西二十里,一説在河南省南陽之郊,莫衷一是。在本書,作者先後詳為踏勘,並旁徵博引史籍與方志典籍,確證襄陽在當時屬南陽郡,隆中既在襄陽西郊,又屬南陽治轄,故云耳!
關於名詞〈沁國春‧雪〉的作者的考證,卜一別開生面,無所拘泥,詳為對比,審酌詞的風格,得出自己的結論。這個見解,無獨有偶。讀者不妨訪問文壇有關的方家。
卜一兄是研究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著名專家。他曾沿著石達開遠征西行的路線尋訪踏查,收穫獨多。他多次涉過大渡河,徘徊於紫打地。他撰寫多種論著,其中關於石達開在大渡河覆敗而紅軍卻渡河過彝區而成功的分析文章──〈憑弔大渡河古戰場〉(刊於北京《民族史研究》第二輯),見解超群,獨具慧眼,表現了作者治學的深邃功力。這是值得推尚的。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本書作者不僅博覽中西群書,更是行程逾萬里,地球的寒、溫、熱各地帶,他都走過許多地方。懿歟!美矣!美矣!善哉!
宜生 寫於北京
2009年中秋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