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台灣文化教育出版社的圖書 |
$ 1224 | 尋夢人生套書〈共二冊〉
作者:李發強 出版社:台灣文化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規格:21*14.8cm / 初版 三民網路書店 - 社會人文 - 來源網頁   看圖書介紹 |
|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原住民族在17世紀中葉以前一直居於主體民族地位;隨著漢族不斷從中國本土移入與墾殖、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臺灣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清治時期、日治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加上國際上冷戰對峙的格局,使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隨著1987年戒嚴時代結束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國民兩黨為首的政黨政治、統獨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淡化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意識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的面貌。
維基百科
一套用人生夢闡述中國歷史文化道統 為世界和平奮鬥的言論大作
中華文化,人德並重,有安定世界的力量,為挽救人類危機,本書的「人生夢」就是:
近程:兩岸協同,以中華文化統I中國。
中程:一心一德,迎接「2I世紀為中國世紀」。
遠程:人類—家,化中華文化為世界文化、建立有「禮運大同」特色的世界和平
地球村。也就是我國先哲「為天地立天道之心,為生民立性命之^為往聖繼道統之絕學、為萬世開文化之太平」的大同世界
再序:我為何要寫《尋夢人生》
有人問我,為何要寫《尋夢人生》?我在本書自序及跋語中,已有重要說明。現因「尋」書再敬蒙「湖北楚商促進會」程執行會長愛芬博士,協請家鄉商會等企業人士,為共圓「中國夢」追求「世界夢」,而義助在內陸發行簡體字版之機會,再作綜合之重要說明,並為再序之用,因此提出下列共同心聲,以就教國人。
一、 為救世贖罪而尋夢:人生有夢、希望最美;好夢成真,最是偉大。我今年及九三,一生顛沛,與國家憂患相共,堪稱孤臣孽子。於今民族奮起,不幸仍在爭峙之中。因此我想與當代苦難同胞共抒時代心聲,「為歷史作證,向憂患挑戰」。尤其人類又逢生存危機,我應敬告世人,「中西文化的特質與功過、中華民族的憂患與使命、人類世界之危機與轉機」。從而以七十年之時間,就所見、所聞、所思,寫成「尋夢人生」一書,以救世贖罪之心情,以救人類、以救地球。
二、 為「文化大同」而尋夢:今逢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七十週年之慶,國人應難忘因鴉片戰爭及甲午割台之敗,曾使中華民族成為次殖民地及失去民族自信心之痛,而今民族復興在望,但國家仍在分裂之中。清臣李鴻章曾說:這是「中華民族三千年來空前未有的大變局」,且繼後建立民國、對日抗戰、國共內戰、統獨之爭,中共的崛起,仍是大變局的連續劇。中國與世界將何去何從,正在考驗中國人之智慧。竊認為應『以中華文化統一中國、以同理心迎接「中國世紀」、再化中華文化為世界文化,建立有「禮運大同」文化特色的地球社會』,方是人類世界最佳之路。
三、 為兩岸和平而尋夢:國共之爭不可思議。中山先生為自強救國,主張「對西方文化迎頭趕上,對中華文化從根救起」,要融合中西文化建立一個「倫理、民主、科學」的現代國家,並遺言要「和平、奮鬥、救中國」。諷刺的是他所建立的國家,一直都在風雨中飄搖。國民黨元老胡漢民曾說: 「共產主義是民生主義的理想,民生主義是共產的實行」,而中共因鄧小平主張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要為馬克思穿上孔子外衣,改革開放後,已非完全共產主義,試問國共若為復興中華民族,拯救世界人類,還有什麼好爭。
四、 為統獨息爭而尋夢:當前台灣與大陸都是傳統中國的一部分,中華民族是由大小五十六個民族組合,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中華文化是屬於河洛文化,今天台灣的居民多來自中原河洛地帶,而自稱「河洛郎」,是創造中華文化的原始中國人,如何能說「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台灣文化不是中華文化,台灣地位未定論」的不實說法,而數典忘祖,還罵「中國賤豬滾回大陸去」,等於罵自己的祖先!實應收起統獨之爭,而團結奮鬥創造人類希望,給子孫鼓掌的機會。
五、 為人類生存而尋夢:文化是心臟,文明是頭腦,人無健康的文明,難以生存,國無優良之文化,很難立世。中華文化人倫並重,是安定世界的健康文化,也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斷的文化。因此英國史學家湯恩比說: 「二十一世紀為中國世紀」;又說「中華文化可以統一世界」。有七十五位諾貝爾獎獲獎人,於1988年一月聚會巴黎時,曾對外宣稱: 「面對21世紀,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個世紀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另有美國學者杭亭頓在其「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重建」一書中說: 「未來世界秩序的重建,若不是中西兩大文明思想在高峰會合,融合調適,就是西方文明萎縮,沒有其他的選擇」。因此要化解人類的生存危機,建立禮運大同社會,已是世界人類生存惟一的出路,也是中國人應有的文化使命!
尤其應知當前這個時代,變是不變的真理,世界人類以智慧創造「倫理、民主、科學」,也因「人心惟微、道心惟微」及科學變化、民主惡化,出現人類生存危機。特別是人類曾因科學等的發展,已帶來農業、工業、資訊、數位及意識能的五波革命,使人性改變。也因生態變化,曾發生五次的生物滅絕,現在又進入以脊椎動物為主包括人類在內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以「救劫」為宗旨的天帝教直言,「培養中華文化的浩然正氣,正是我們追求「禮運大同」的必經之路」。又說: 「劫由人造,必由人化。劫由心造,必由心化」。儒釋道思想是支撐中華文化的支柱,西方史學家認為「中華文化的奇蹟,是永遠能同化侵略者和征服者,過去如此,將來還是如此」。台灣應以擁有傳統中華文化為榮。希能大家團結起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以興民族,以進大同,才能生生不息!
也許有人認為,我的這些夢想陳義太高,恐難實行。但中山先生曾說:「吾心信其可行,雖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雖反掌折枝之易,亦無收效之期也」。是以只要我們有信心,就必能「行者常至, 為者常成」。因此又想到張橫渠氏曾於晚年召示門人:「要把面前的路開寬點,如連自己就走不過去,又如何讓後人通過」,何其語重心長!古人又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並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了中華民族和人類世界的未來幸福,我們豈能視而不見、知而不行,不去「尋夢」?
綜上所述,當知「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要生存就要求新求變!我是為了文化使命與救國責任,而寫出《尋夢人生》,彙集成冊。這是個人動亂的記錄,也是億萬人共同的時代心聲,希望拋磚引玉,引起共鳴,共為人類的幸福未來,齊心奮鬥,凡「洒淚播種的,必能歡呼收獲」!
我為推廣尋夢,才在兩岸發行「尋」書,我要再次感謝兩岸親友的支持與鼓勵。尤蒙「楚商促進會」程執行會長愛芬博士之卓見,文化出版家劉剛劍董事長等之鼎助,再用簡體字在大陸發行,功不可沒。並蒙大陸作家詹華如先生贈法書譽我是「九秩有餘仍尋夢,百歲不遠還著書」。台灣老友杜教授松柏博士,在看到拙著後,為伸「葵傾之情」,蒙書贈鷓鴣天詞一首,詞曰:
百萬成書見雄篇 鄉情國事最情牽
從戎抗倭頻生死 拱衛台澎奮多年
人見老 志仍堅 兩湖豪氣見觀瞻
多君現譜還鄉記 楚甸煙雲願尚懸
謬讚之情令我榮感,對我都是鼓勵。
總之,一言以蔽之,中山先生曾說: 「人類奮鬥的目的是為求生存」,而生存之「道」,是人可弘道,道不能弘人。是福由天賜,亦可人造,如人類不知惜福,福必遠去。更何況「劫由心造,必由心化」,但願化解人類危機先從人心做起,讓我們的「中國夢」與「世界夢」,殊途同歸,共享「世界大同」之福夢,因此我才要寫「尋夢人生」,尚祈各界賢達賜予指教,以求眾志成城,共襄盛舉。幸甚!
李發強於二O一五年九月,寫於台灣、台北。時年九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