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台灣早期咖啡文化的圖書 |
![]() |
$ 180 ~ 475 | 臺灣早期咖啡文化
作者: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 出版社:國立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期:2008-05-01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119頁 / 30*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
|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原住民族在17世紀中葉以前一直居於主體民族地位;隨著漢族不斷從中國本土移入與墾殖、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臺灣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清治時期、日治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加上國際上冷戰對峙的格局,使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隨著1987年戒嚴時代結束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國民兩黨為首的政黨政治、統獨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淡化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意識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的面貌。
維基百科
台灣咖啡館的發展,因日本統治的關係,帶有大量的日式風格及色彩,加上台灣本土自身的特色,成為特有的咖啡文化。這特有的咖啡文化,一方面是指カフアー為帶有酒店色彩的聲色場所,另一方則是文化人士及新聞記者固定集會的藝文空間。故本圖錄意將這樣一個代表台灣特有咖啡文化空間進行介紹,並把當時咖啡館對於台灣影響及它背後代表的意義,做一次精簡的整理。除了介紹日治時期古坑地區台灣種植咖啡的歷程外,並對台灣早期咖啡館與酒店之間的模糊地帶,在咖啡館服務的女給及當時咖啡館與美術、音樂和文學間的關係中,進行聯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