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孤兒,一段神祕的過去,
以及他如何找到一個足以稱之為「家」的地方。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打開書頁,你就停不下來了……
他證實了人類的中心價值觀──愛,希望,信念,以及不屈不撓的毅力。
一個受虐的小男孩,在閱讀中找到救贖,發現原來世上還有另一種生活,沒有毆打,沒有飢餓,沒有黑暗,沒有恐懼……。他從書本找到想像力,看見全新的、不同的、更美好的世界。
他對抗不平等、正視成長的苦痛,自我鍛鍊成為一個好男人。
史帝夫‧潘伯頓,現為美國最大零售藥品連鎖店Walgreens的高級主管,更是該企業110年來第一個身兼區域副總經理與CDO,曾獲《財星》雜誌遴選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前二十位企業CDO,並受邀到美國國會發表演說。
他所擁有的光明前途、身為社會的菁英……,其實是從生命的谷底一路走來;一切榮耀,得之不易。
閱讀這本書,讓我們感受到,在生命的困境裡,你可以扭轉命運。
藉著這本書,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人性的黑暗與人性的光輝。
這是一本關於家與家族,和解與救贖的故事。
作者簡介:
史帝夫‧潘伯頓 (Steve Pemberton)
史帝夫‧潘伯頓 (Steve Pemberton)是美國最大零售藥品連鎖店Walgreens的高級主管,他是該企業110年來第一個身兼區域副總經理與CDO(Chief Diversity Officer,負責推動企業內多元文化融合的執行長)的人。
2006年,《財星》雜誌遴選潘伯頓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前二十位企業CDO。
2007年,他獲邀向美國國會發表企業推行多種族和文化的多元招募之道。
2008年,他被《Savoy》雜誌選為全美企業人士中最具影響力的百大非裔人士之一。
他提供「潘伯頓未來基金」贊助少兒中途之家 "The Home for Little Wanderers" 與其他多個社福機構運作,致力於幫助跟他有類似遭遇的孩子。
譯者簡介:
陳秋萍
台灣人。政治大學畢業,主修中文,輔修英文。曾任職雜誌社、出版社撰述和編輯多年,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日日悠遊不同語言文化之間,或譯或寫或編,樂在其中。譯作頗豐,作品有:《走出時間之外》、《搶救頭號病人》、《少年海鳥之歌》、《Sam,男孩和他的臉》、《蓮葉清單:簡單生活七步驟》、《生命永不落》(以上為遠流出版)、《老娘幹嘛這麼累》、《房間裡的大象》等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李偉文∣作家‧環保志工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張添唐∣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校長
何興中∣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教師
陳立倫∣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教師
吳慕雅∣國立南投高級中學教師
凌性傑∣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教師‧詩人
楊子霈∣高雄市立高雄女子高級中學教師
感動推薦
只要有精彩的故事,就可以讓孩子的想像力飛翔;只要有精彩故事,就能讓他們生起「有為者亦若是」之心;當然,只要有精彩故事,就能讓成長環境或經驗不好的孩子知道,原來生活可以不只是這樣,我的生命可以有另一種不同的選擇,這種看見,就可以激勵孩子超越現實的挫折與困頓。
《搶救一顆星的光明》就是一本這樣的精彩故事。
--李偉文∣作家‧環保志工
精彩生動的情節勝過杜撰的小說,因為真實,故事的震撼性更遠遠超過市面上的閱讀物。
我想,如果不是潘伯頓個人獨特的意志力,同樣的生命開始,該會有多不同的發展歷程?
想像幼年到青少年、甚至到初成年、潘伯頓經歷的一切,除了心疼,更多的是敬佩!
雖然有許多貴人幫助,但最重要的是他自己的努力和心態,才得以扭轉劣勢,成就一切不可能為可能。
推薦給所有人、特別是正在受挫的人,本書絕對會給你不一樣的能量補給!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什麼是「家」?那不單單只是一個心裡頭的避風港,那還是一個關於生命牽繫的依戀;那是內心撫慰的天堂,可卻也可能是帶來巨大創傷的來源。《搶救一顆星的光明》訴說著一個勇敢的故事,也訴說著關於「家」的點點滴滴,閱讀的過程,幾度被主角心中的創痛與無助所衝撞著,那不單是一種同情的悲憫,那竟還有一種渴望仰天長嘯的悲鳴。什麼是「家」?書中給出了最沉重卻也最精彩的見地。
--陳立倫∣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教師
隨著作者史帝夫的成長、奮鬥與尋找家族成員,尤其是窺看父母親的過去,心裡的糾葛每每不忍卒讀;但看到作者的兒子跟他說:「也許下次你就會有一個爹地。」心裡不禁有了淺淺的微笑。
在書中特別提到,列文太太在史帝夫幼年時送給他一些書籍,讓他在苦難的歲月中有了慰藉,如作者言「看到一個不同的人生」;而在書中也屢屢提到「向上提升課程」給予他的幫助與改變……這些都讓教育工作者們深思,教育如何帶給人向上翻轉的機會。
--何興中∣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教師
閱讀與接受教育是改變自己最好的機會,史帝夫‧潘伯頓的故事告訴我們追求正面價值的希望。透過書本,世界為他開啟了一扇窗,讓他看到不同的人生與未來,發現夢想可以經過努力的追尋而成就。
--吳慕雅∣國立南投高級中學教師
《搶救一顆星的光明》是一本絕佳的好書。做為一個故事,它敘述了一個小男孩從書本中找到想像力,得以看見一個全新的、不同的、更美好的世界。做為一段歷史,它發掘一段痛苦、受虐的過去,小男孩在其中對抗不平等,鍛鍊出一個好男人史帝夫‧潘伯頓。但是,最重要的是,這本書證實了所有人類的中心價值觀──愛,希望,信念,以及不屈不撓的毅力。《搶救一顆星的光明》提醒了我們一個普世皆準的真理──人類的心靈是不朽的。
──蘇利文(Ronald S. Sullivan Jr.)|美國哈佛大學法律系教授兼該校司法刑事學院院長
史帝夫‧潘伯頓述說一個孤兒的故事,這個孤兒並未任由童年的悲劇毀了他的靈魂,或他對美好未來的嚮往。這是他自己的故事,而他說來真誠,毫無自憐的意味。當他憑靠著模糊的線索追尋自己的家人,我們可以瞥見一個卓越的年輕男子,毫無怨言且堅決。儘管他的經歷令人恐懼,最終我們還是因他純粹的心靈而受到鼓舞,並從他的成功中獲得回報。《搶救一顆星的光明》教我們學會即使開頭並不美好,最終仍將會邁向快樂的結局。
──賴瑞‧盧奇諾(Larry Lucchino)|波士頓紅襪隊總裁暨執行長
《搶救一顆星的光明》是本必讀的書。史帝夫‧潘伯頓故事寫得十分精采,這一段白手起家、轉窮為富的旅程,從一個地方,以及一連串毀了他生活的混亂體驗開始說起。然而,史帝夫拒絕屈服於那些力量,而他創造美好生活的方法,展現了他的勇氣與毅力──足以成為我們許多人的典範。他使我們都為他感到驕傲。
──斯特曼‧格雷姆(Stedman Graham)|作家、教育家、企業家
不幸的是,就像許多孩子一樣,史帝夫‧潘伯頓度過一段艱難的童年歲月。然而,透過真實的磨練與不屈服的努力,加上他高尚的人格,史帝夫不僅成為商界領袖,對各行各業的人們來說更是絕佳的鼓勵。史帝夫撰寫的《搶救一顆星的光明》,將打開人們的心房,從此對人類靈魂永不屈服的特質深信不疑。
──戴夫‧佩澤(Dave Pelzer)|《紐約時報》暢銷書第一名《歹命囝仔》(A Child Called "It")作者、「華盛頓州傑佛遜公共服務獎」(National Jefferson Award)得主
這是一個關於痛苦、希望,大部分關於毅力的不平凡故事。它是一個強而有力的提醒──為了確保我們孩子的安全、健康與幸福,我們必須做的事有多複雜與迫切。對於那些提供服務的人、政策擬定者、父母及社區的領導人來說,這是一本很重要的書,如果他們想要確保所有孩子都享有安全、正常及自我存在感的生活──而這是史帝夫盡一切努力才擁有的。
──克莉絲汀‧詹姆士布朗(Christine L. James-Brown)|美國兒童福利聯盟(Child Welfare League of America)CEO
在這些呈現史帝夫早期歲月的優美書頁中,我的心開始歌頌。他超越自身的處境,展現令人訝異的寬恕能力;救贖與和解;看到永無止盡的可能性;開創嶄新的人生……這一切都讓我深受感動。史帝夫的成功為我們每個人都上了一堂課。
──強奈塔‧貝茲奇‧科爾(Johnnetta Betsch Cole)|斯貝曼學院與貝內特女子學院榮譽退休校長
【推薦文】閱讀給生命力量
李偉文∣作家‧環保志工
這是一個令人感動落淚的真實故事,也是一個「有志者事竟成」的勵志書,當然更是「白手起家轉窮為富」的美國夢最佳典範,不過不只如此,史帝夫‧潘伯頓的現身說法,更可以讓每個家長、每個老師、每個有權力的人以及每個關心社會發展的民眾看到,閱讀對一個孩子的重要,不只是考試多幾分而已,閱讀可以帶給激發孩子生命的力量,改變孩子的人生。
史帝夫‧潘伯頓的人生可以說是拿了一手爛牌,他不只是被遺棄的孤兒,更悲慘地是被寄養家庭以極不人道的方式虐待,一般而言,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很難有什麼未來可言,幸好有書,書成為他黑暗生活裡的一道光,讓他看見一個與他真實遭遇完全不同的世界,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帶給他生存的勇氣與努力的目標。
他所描述的這一段話:「一有機會,我就會偷偷溜到地窖(寄養家庭說他只配住在地窖裡),撲進我那厚紙板做的藏寶箱,整個人栽入那些冒險之中。我變成無懼的探險家、聰明的科學家、擅長解謎的大師。」令人非常感慨,這種閱讀的樂趣與態度,才是每個大人應該送給孩子的禮物,而不是斤斤計較閱讀可以帶來當下考試成績多幾分的立即收穫。
愈是這種看似無用的閱讀,卻愈可能在往後人生裡帶來鉅大的影響,對孩子而言,書不該有「用途」,書應該只是用來感受快樂的,所以一本書愈有趣,愈能深刻留在孩子的記憶裡。
在一個人的成長與學習過程中,我們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偉大的家庭教育典範孟母,也抵不過環境的力量必須三遷,因為人真的是情境的動物,人很難逃脫周遭環境對我們有形或無形的影響。幸好有書,透過閱讀建構對世界與另一種生活的想像,那種憧憬,是超越環境限制的唯一力量,從《搶救一顆星的光明》裡,我們可以深刻體會到書帶給生命的正面影響。
當我看著孩子捧著書興致盎然地閱讀時,是這麼安靜與專注,但是我知道他們內心是很澎湃的,也許正在古代追捕巨獸,也許是在太空中冒險,我知道在閱讀的此時此刻,他們已經在為將來的人生而準備著,蓄積著力量。
這些年臺灣也正積極地在校園裡推行閱讀運動,但是我希望大人們不要以閱讀的數量來作評比,更不要帶有太多現實、功利或比較性的態度來「鼓勵」孩子,而是要用盡心機讓孩子喜歡上閱讀,其實我覺得這並不難,因為人類天生是好奇的,是喜歡聽故事的。
只要有精彩的故事,就可以讓孩子的想像力飛翔;只要有精彩故事,就能讓他們生起「有為者亦若是」之心;當然,只要有精彩故事,就能讓成長環境或經驗不好的孩子知道,原來生活可以不只是這樣,我的生命可以有另一種不同的選擇,這種看見,就可以激勵孩子超越現實的挫折與困頓。
《搶救一顆星的光明》就是一本這樣的精彩故事。
名人推薦:李偉文∣作家‧環保志工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張添唐∣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校長
何興中∣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教師
陳立倫∣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教師
吳慕雅∣國立南投高級中學教師
凌性傑∣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教師‧詩人
楊子霈∣高雄市立高雄女子高級中學教師
感動推薦
只要有精彩的故事,就可以讓孩子的想像力飛翔;只要有精彩故事,就能讓他們生起「有為者亦若是」之心;當然,只要有精彩故事,就能讓成長環境或經驗不好的孩子知道,原來生活可以不只是這樣,我的生命可以...
章節試閱
part 1 一個孤兒
我後來不只活在恐懼,也活在悲慘的驚駭中,
那是一種起而取代你每一分存在感的驚駭。
多年後,飢餓和鞭打不再占據我的腦海之後,
最後離開的就是那種恐懼。
5
我想不起離開安瑞德家之後去了哪裡,也不記得經過了多少時間。但五歲時一個溫暖的夏天午後,我發現自己和最新的社工派蒂.邵絲沃斯在一輛車子裡。車子行駛了一會兒,就開上路邊。她熄火後轉向我,說:「現在,史帝夫,我們要去拜訪羅賓森夫婦,我認為你會喜歡這個地方。」
「這會是真的家,有真的爹地嗎?」我問。
「再看看吧,」派蒂說著,從車上下來。
我渴望一個新家,一個真的想要收留我的家庭。我也想要知道我的原生家庭,尤其是我母親。她在哪裡? 她什麼時候會來接我?無數負責我這個案子的社工知道答案,但他們從來不告訴我。多年後,我才知道有幾個社工在我的檔案裡頭提到,我對自己的家庭還是感覺到強烈的情感連結。有個社工觀察到,儘管我舉止安靜,但是「對自己的未來」有一些「很深的想法」。
我下了車,抬頭注視我見過最大的一棟建築物,白色鑲著綠邊,似乎無止無盡地向上延伸。一道鐵籬笆環繞著房子,一樓四面圍著加了紗窗紗門的門廊。
我們走上一小座水泥台階,派蒂敲敲白色的門,應門的聲音甜而優美,「請進。」
我們走進一間非常小的廚房,然後來到比較大的房間。站在那裡招呼我們的是貝蒂.羅賓森,一個矮小、壯碩、焦糖咖啡膚色的非裔美國女人,有著褐色大眼、完美的牙齒,以及燦爛奪目的微笑,溫暖了我的靈魂。
「你叫什麼名字?」貝蒂問,她彎下腰,好讓我們的眼睛高度一樣。
「史帝夫。」
「好,那是個好名字,」她說完往後退回去。對此我什麼都沒說,但內心是發熱的。
「你喜歡玩具嗎?」貝蒂問。
我點點頭,而似乎永遠無法停止微笑的貝蒂,指給我看擺在地毯上的一組牛仔和印地安人的塑膠玩具。我彎身開始玩,派蒂則坐在貝蒂對面的椅子上。她們低聲講話,一聽到派蒂說,「還是常常問到他母親??還沒準備好要告訴他那件事。」我耳朵豎了起來。
我假裝沒聽到,繼續玩。然後一個男人走進客廳,他的塊頭很大,留著長及下巴的鬍鬚。穿著一身藍,帽子也是。他走到貝蒂身邊,在她臉頰上親了一下。
「工作順利嗎? 威利。」她問。
「老樣子,」他用低沉的聲音說。他對我點點頭,「所以,這是誰啊?」
「這是史帝夫,」貝蒂說,「不過我比較喜歡叫他史帝。」她對我眨眼,我的心又熱了起來。
「嗯,他喜歡籃球嗎?」威利問,從身後拿出一個小紅球。他示範給我看怎麼運球。我不確定讓我比較驚訝的是,看著球以完美的節奏跳上跳下呢,還是他那雙沾著點點油漆、幾乎吞噬整顆球的大手。
幾分鐘後,威利宣布他得回去工作了。離開前,他靠過來握我的手。我看著我的小手消失在他的手中。「很高興認識你,」他說。他走開,但接著,在門口停步,說:「順便說一下,那個你可以留著。」他指指紅球,打從他頭一次示範給我看怎麼做以後,我一直拍球到現在沒停過。
過沒多久,派蒂跟我說該走了。正要走出門,貝蒂叫住我。「你要不要吃餅乾?」她問。
我快速點頭表示要。
她遞給我兩片小餅乾。我開始津津有味吃了一個,另一個放進口袋,餅乾屑掉在襯裡的底部。貝蒂和派蒂交換眼色,但沒說什麼。
我太忙著享受餅乾,沒弄清楚她們的眼色意味著什麼。爬上派蒂的車,握著我珍貴的「貨物」,有件事我很確定:就是這個地方,我找到一個家了。
6
一九七二年八月在歷史留下很多足跡。八月一日,報告顯示有一張兩萬五千美金的銀行本票--指定給尼克森總統競選連任之用--流入水門竊賊之一的銀行戶頭裡,首次把竊聽案和尼克森的競選活動正式連在一起。同一天,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與北越外交官黎德壽在巴黎會面,這場居中協調最終變成越南一次相當短暫的停火。兩個故事都湮沒在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湯瑪斯.伊格頓(Thomas Eagleton)正式退選之中,而在這之前已經有好幾週都在謠傳他接受過電擊治療。
那個月稍後,慕尼黑的夏季奧運會開始舉行,用意是展示一個更為民主的全新德國,而不是在世人記憶中那個邪惡橫行的國家。當時汽油的行情是一加侖五十五分美金,《教父》的黑暗光芒稱雄票房。
在本地,新貝德福的居民議論紛紛,話題焦點是一個年輕的職業拳擊手遭人謀殺的悲劇。至於我,則來到亞諾街的房子,展開新生活。
房子坐落在麻薩諸塞州新貝德福西邊的亞諾街和荃瑟瑞街轉角附近。派蒂和我下車,我多花了一點時間看看這個即將成為我口中「我家那裡」的社區。充斥其間的種種顏色和聲響,是我第一次來時沒有注意到的。對街座落著一幢鮮紅的磚造建築,延伸整條街。外頭一個紅白藍三色大招牌寫著「班傑明.富樂油漆行」。對面的轉角則是一間本地的雜貨店「桑尼布魯克農場」,招牌特色是一幅完美描繪的太陽圖案。在荃瑟瑞街上,羅賓森家的正隔壁,是一棟低矮的白磚綠屋頂建築,沒有招牌。此時,這幢房子激起我旺盛的好奇心。轉角有一個亮橘色的消防栓,對面街角是一個鮮紅色的停車號誌,再往下座落著各種不同顏色和設計的住家。
我接收這一切景象的時候,派蒂在一旁看著。「好了嗎?」她問。
貝蒂坐在後門廊,穿著漂亮的花襯衫和藍色短褲。她再次帶著燦爛的笑容問候我:「歡迎來到你的新家,我們很期待你來。」在她的腳邊有一台橘色車架的三輪車,手把和椅墊是鮮黃色,踏板是藍色,後面有兩個小輪子,前面有一個大輪子,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我目瞪口呆看著,如痴如醉。
「那個,」她說,「叫做大輪。而且是給你的喔!」
「真的?」我問。我從來沒有收過這樣的東西。
「你想不想試試看?」
我點頭。
她打開門廊的後門,把大輪放在地上。遠處我聽得到狗在吠,小孩子在玩。那是一個沉悶炎熱的夏日。「你可以騎它啊,」她說,「可是你一定要留在人行道上,這樣我才看得到你。」再一次,我感覺到一股暖流,因為就我記憶所及,從來沒有人曾經好像關心我到在乎我要去哪裡的地步。
我不曾騎過腳踏車或任何類似的東西,但沒多久我就摸熟大輪了。我把小腳ㄚ放在藍色的踏板上,在人行道的兩頭呼嘯來去,我的腿動得像活塞似的,風從耳邊掠過。貝蒂和派蒂樂呵呵地看著我。
我繼續在這個街區騎,直到看見派蒂站在前門。「拜,史帝夫,」她說,一邊揮手,「我很快就會再回來看你。」我也揮手,然後又飆起我的大輪,想要用我的新玩具來取悅她。當我轉彎要再騎一圈回到亞諾街的房子時,她已經上車開走了。
貝蒂就站在那裡,一隻手放在白色紗門上,不讓它闔上。她說,「該進來了,記得把大輪拿進來。」我踩著踏板到前門廊,突然剎車。本來也希望用我的技巧來取悅她,但是她的表情沒有變。她的笑容怎麼不見了?
我抓起大輪爬上階梯。這玩具笨重又難拿,害我的脛骨撞到了水泥台階,我尖叫一聲。瞄著她,期待她來幫我,但她沒有。最後我終於走到台階頂端。「你可以把它放在那裡,」她說,指著我第一次看到它的地點,「然後到這裡來。」
我照她的話做。此時她在一張棕褐色的藤椅坐下來,高高的椅背似乎讓她的地位更形崇高。「住在這裡,我們有幾個規矩,」她說,「其中一個是,你要做家事,先從餐具儲藏室裡的碗盤開始。我兒子瑞基會帶你去看它們在哪裡。」
誰是瑞基?我心裡才剛冒出這個問題,一個大大的人影就出現在門口。瑞基.羅賓森當時大約十六歲,有著圓胖的五官、梳得完美無瑕的爆炸頭,完全是他母親的翻版,只是比較高。他穿著無袖T恤、灰色短褲和夾腳拖。「那邊,」他說,指著房子裡面,經過門口。
我邁步走向他說的地方,突然感覺到背後有人推我,要我往前走快一點,但我的腳根本跟不上。我幾乎跌倒,幸好我穩住自己沒摔下去。我回頭看他,立刻明白了。他正在確定我知道自己的位置,我想。然後我感覺到另一種情緒,既顯著又可怕。這裡有點不對勁。
餐具儲藏室就在廚房外面,大小只容得下一個人經過。左右兩邊有幾個層架高過我的頭頂,在餐具儲藏室另一頭有個大型水槽。「看到這些碗盤沒有?」他說,指著水槽裡堆積如山的玻璃杯、盤子和銀製餐具。
我點頭表示知道。
「你得把它們全部洗過擦乾。」
我看著水槽,再看看他,他想要我做的事讓我十分不解。之前我從來沒洗過碗,根本沒有概念要怎麼洗。第一個問題是,水龍頭安裝在水槽後頭,以我的身高是搆不著的。「那麼高我碰不到,」我說。
他指著水槽正前方的一張小腳凳,「就是這樣才要用腳凳啊,笨蛋。」
我才不笨,我心想。
一踏上那張凳子,它便晃來晃去,我懸在平衡與自由落下的搖搖欲墜之處,後來才轉移重心穩住自己。我可以感覺瑞基的身影和不懷好意的竊笑落在我的背上。但是,我想要正確無誤地做好我的家事。這是我的新家,我不想要做任何破壞它的事。我再次觀察堆積如山的碗盤,把水打開。抓起第一個盤子,放在水龍頭下沖洗,然後放在流理台上。
「不對!」瑞基說。
我轉頭朝向他的聲音,他在我臉上賞了一個響亮如雷的巴掌。我一古腦兒從腳凳上摔落,頭撞到儲藏室的牆壁。「你這樣洗不對!」他又說,但這次是從喉嚨發出的低沉聲音。
在他打我的部位上,我感到微小如針的刺痛,但我氣壞了,而不太注意。我爬起來,說:「我要告你的狀。」
瑞基微微一笑--邪惡地咧著嘴笑,像在告訴我,你儘管去告。
我走回前門廊,貝蒂坐在那裡喝著Tab,一種不含酒精的低卡飲料。「他打我!」我說,指著餐具儲藏室的方向。
我本來預期的熱情眼神和美麗笑容全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冷酷和淡漠。「回去那邊,把那些碗盤洗完,」她說。
跟著我回到前門廊的瑞基笑著。我沒有動。一陣紛亂的念頭湧進我的腦海:一定搞錯了……我不應該在這裡的,對吧?……這個跟我上一次看到的女人不一樣……這不是我應該來的地方……為什麼我會被留在這裡?
「現在就去!」貝蒂說。
她的聲音很兇,我跳了起來,開始哭。走回儲藏室,我注意到大輪的輪胎不像我之前以為的那麼閃亮新穎。
瑞基在儲藏室等著。接下來的半小時,經過一段從錯誤中學習的嚴酷過程,我學會洗碗,也學會害怕。
7
羅賓森家的規矩一:這裡發生的事,你絕對不可以告訴這間房子以外的任何人。如果你說了,就要立刻回去你之前待的那個可怕的家。
羅賓森家的規矩二:我們不是你的父母,你要叫我們夫人和先生。
羅賓森家的規矩三:除非我們跟你講話,不然你不可以說話。
羅賓森家的規矩四:你又笨又醜,你有毛病,這件事大家都知道。
羅賓森家的規矩五:沒有人會相信你說的話而不相信我們。
羅賓森家的規矩六:我們什麼時候給你什麼東西,你就吃什麼。你要是餓了,算你倒楣。不准開冰箱--絕對不行。
羅賓森家的規矩七:我們任何時候都可以打你,隨時隨地,只要手抓得到。我們不需要理由。
羅賓森家的規矩八:沒有人要你,尤其是你自己的母親和父親。
羅賓森家的規矩九:你在這裡是來徹底伺候我們,你的價值只在於你可以為我們做什麼。
part 1 一個孤兒
我後來不只活在恐懼,也活在悲慘的驚駭中,
那是一種起而取代你每一分存在感的驚駭。
多年後,飢餓和鞭打不再占據我的腦海之後,
最後離開的就是那種恐懼。
5
我想不起離開安瑞德家之後去了哪裡,也不記得經過了多少時間。但五歲時一個溫暖的夏天午後,我發現自己和最新的社工派蒂.邵絲沃斯在一輛車子裡。車子行駛了一會兒,就開上路邊。她熄火後轉向我,說:「現在,史帝夫,我們要去拜訪羅賓森夫婦,我認為你會喜歡這個地方。」
「這會是真的家,有真的爹地嗎?」我問。
「再看看吧,」派蒂說著,從車上下來...
作者序
如果沒有上千名天使介入的話,我是不可能活出這個故事,遑論如今還有機會說出這個故事。我很感激我親愛的朋友們,不讓這個故事消聲匿跡的道格‧哈第(Doug Hardy);著手幫忙實現它的隆恩‧蘇利文(Ron Sullivan);我那非凡的經紀人海倫‧芮斯(Helen Rees),在我身旁支持我度過新手作者遭遇到的所有危機和可能性,而在這過程中變成我的好友;我早期的合作者格倫‧瑞夫金(Glenn Rifkin);我的私人編輯塞司‧舒爾曼(Seth Schulman),一直不斷引導我和支持我;湯姆斯‧尼爾森出版公司
如果沒有上千名天使介入的話,我是不可能活出這個故事,遑論如今還有機會說出這個故事。我很感激我親愛的朋友們,不讓這個故事消聲匿跡的道格‧哈第(Doug Hardy);著手幫忙實現它的隆恩‧蘇利文(Ron Sullivan);我那非凡的經紀人海倫‧芮斯(Helen Rees),在我身旁支持我度過新手作者遭遇到的所有危機和可能性,而在這過程中變成我的好友;我早期的合作者格倫‧瑞夫金(Glenn Rifkin);我的私人編輯塞司‧舒爾曼(Seth Schulman),一直不斷引導我和支持我;湯姆斯‧尼爾森出版公司
目錄
推薦文 閱讀給生命力量 李偉文
part 1 一個孤兒
我後來不只活在恐懼,也活在悲慘的驚駭中,
那是一種起而取代你每一分存在感的驚駭。
多年後,飢餓和鞭打不再占據我的腦海之後,
最後離開的就是那種恐懼。
part 2 謎樣的過去
雖然我自由了,但我還沒回到家,
所以未來的年月,我尋找過去的旅程會一而再、再而三重來,
就像燈塔的燈火閃耀著亮光,然後熄滅,接著又會重現一樣。
最終,就像那燈塔的燈火,它會擁有引導和救贖的力量。
part 3 回家之路
在我尋找家人的終生使命旁邊,一直有另外一個堅持不懈的追尋。
它始於小時候,成形於亞諾街那間房子地下室的黑暗歲月,
深化於青少年時期策畫逃離之際,鞏固於長大成人之時。
那到今天仍是安定我的一個力量。
致謝
推薦文 閱讀給生命力量 李偉文
part 1 一個孤兒
我後來不只活在恐懼,也活在悲慘的驚駭中,
那是一種起而取代你每一分存在感的驚駭。
多年後,飢餓和鞭打不再占據我的腦海之後,
最後離開的就是那種恐懼。
part 2 謎樣的過去
雖然我自由了,但我還沒回到家,
所以未來的年月,我尋找過去的旅程會一而再、再而三重來,
就像燈塔的燈火閃耀著亮光,然後熄滅,接著又會重現一樣。
最終,就像那燈塔的燈火,它會擁有引導和救贖的力量。
part 3 回家之路
在我尋找家人的終生使命旁邊,一直有另外一個堅持不懈的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