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由拉卡托斯搭台,初出茅廬的科學史家孔恩與聲譽卓著的資深科學哲學家波普,在倫敦上演了一場戲劇性的辯論。此次交鋒使得視科學為典範轉移之過程的孔恩聲望大漲,也奠基了《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的歷史地位,而把科學與「開放社會」等民主價值聯繫在一起的波普,則成為歷史的輸家。但這樣的結果是否公允?對科學的發展又是利是弊?
英美學界著名的狂狷之士富勒,解析兩位主角的社會背景、理念起源、學說中的宗教與政治涵義,以及他們在冷戰對峙中的處境與表現,向讀者展演了一場精彩的翻案對決。在富勒眼中,孔恩是個以「不作為」迴避社會責任的狡猾業餘哲學家,而將批判視為通往知識的唯一可靠方法的波普,才是真正堅持原則的反權威主義者。
不論你是否同意富勒的觀點,他的提問與淋漓盡致的分析都提供了極佳的「釣竿」,可供讀者自行琢磨,甚至小試身手。而在這個科學時常成為公共爭議戰場、不同陣營往往相互指責「菁英主義」和「民粹」的時代,透過富勒之眼重新理解經孔恩對決波普而張立的不同科學觀,或許也能帶領我們重新找回科學的批判力量。
作者簡介:
史蒂夫.富勒(Steve Fuller)
1959年出生於美國紐約,1985年獲匹茲堡大學科學歷史與哲學(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HPS)博士學位。研究興趣主要是科學與技術研究(STS),並創建了「社會認識論」領域。1994年移居英國,任教於華威克大學(Warwick University)社會學系,並先後獲選為英國皇家文藝學會會員與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富勒著作等身、獲獎無數,但在英美STS領域卻是個爭議性人物,性好挑起爭論,甚少附和領域內外的主流意見。《孔恩vs.波普:爭奪科學之魂》是他的第八本書,為《孔恩:我們這個時代的哲學史》的續篇。
譯者簡介:
翁昌黎
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隱居紐西蘭近二十載。關注項目為「意識的科學與哲學」、唯識學等,與拿旺桑結堪布成立「大乘佛教禪修研究社」。其他研究興趣為「毛澤東思想與中國革命」、「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等。
陳瑞麟
國立中正大學講座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
陳信行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壬瑟列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RPI)科學與技術研究博士。
林正慧
美國東密西根大學婦女研究碩士,現專職翻譯。
李屹
台大社會碩畢,目前在電子書店灑掃庭除。研究興趣是概念的歷史、甜點和填充玩具。
章節試閱
導論
我母親常掛在嘴上的一句喪氣話是「我已經不是當年想成為的那個人了」。當你想到那位後來成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科學辯論的主角時,這句話將會縈繞你心。在他們生命的終了,當這本書開始動筆前不到十載,湯瑪斯.孔恩(Thomas Kuhn, 1922-1996)和卡爾.波普(Karl Popper, 1902-1994)早已不是他們當年想成為的那兩個人了。
今天很難想像那場辯論曾經發生過。孔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最早出版於1962年──銷售了一百萬冊,翻譯成二十多種文字,而且三十幾年來持續榮登十大最常被引用的學術作品。跟來自不同背景的人討論科學問題的捷徑就是提到孔恩。通常都會得到正面反應, 甚至充滿熱情,當然那些仍堅持以「否證性」(falsifiability)作為科學金科玉律的人除外。這些異議人士並不同意孔恩把科學描繪成受惠於「典範」(paradigms)的集體事業。他們傾聽波普。波普相信科學頂多是人性的最佳縮影。諷刺的是,這個「最佳」不過意味著我們總能改善某些事情罷了。實際上,它意味著最好的科學家總是挑戰大多數人──甚至是他們的科學同僚──所相信的東西,無論這樣做會讓他們多麼不得人心。
即使在這簡短描述中,我們實在看不出孔恩為何會被視為是──好像他一直都是──基進的科學理論家,而波普卻被當成暴躁的獨裁者。他們當然不想要自己被塑造成這副模樣。孔恩起初是個一本正經的物理學家,喜歡大哉問,他所屬的學門因為那些問題「哲學味」太重而拒斥之。他從未試圖獲取表述這些問題的資源,當他的觀點讓他聲名狼藉、招致批評時,他變得更敝帚自珍。相反地,波普原本是個有強烈自由主義傾向的社會主義者,相信科學的批判審視有助於社會進步。然而,終其一生,波普卻未得到他自認應當享有的認可──他也不厭其煩地提醒別人這一點。他的批判理念變得愈來愈虛張聲勢、吹毛求疵。在接下來的篇幅裡,我們要追溯產生這些誤導意象的觀念和歷史脈絡。
如果說孔恩的學術眼界因他少年得志而歪曲,那波普就為遲來的聲名所苦。然而,今天公眾對科學的理解一直停留在那道充滿傷疤的空間,這主要來自孔恩或波普都無法掌控的、歷史創傷的產物︰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雖然他們對許多事情的看法廻異,卻都同意科學在1990年的狀況比1890年更糟。誠然,他們表達不滿的方式截然不同。關於當代科學的走向,孔恩自有想法,而波普卻重砲轟擊物理學、生物學和社會科學裡幾乎所有的主流趨勢。他們的學生和模仿者有樣學樣,也遭到同樣的誤解。
兩位自成一格的科學捍衛者為諸多議題分道揚鑣,本書旨在恢復那些議題的全貌。許多議題觸及西方心靈的深處︰知識與權力的關係是什麼?科學能一統知識嗎?歷史能帶給生命意義嗎?同時,這些議題多與經濟和社會、政治和戰爭的世俗關懷相糾纏──其中多數時至今日仍與我們息息相關。在這方面,我希望本書能重燃當年被孔恩與波普首度推向公眾,卻未好好處理的主題。無疑孔恩已經贏得這場辯論, 但我立意質疑︰辯論結果真的改善了什麼嗎?
對一個現象研究得愈深就會愈同情它──這套狗皮膏藥對我自己的知識軌跡不見效。對我來說,要解釋什麼,最忌為它找藉口。與同世代的許多人一樣,我也曾拜倒在孔恩的魅力之下,但我愈來愈懷疑他那聽來基進的觀念,最終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對科學的膽怯理解。我認為答案就在於我們一直沒掌握住知識生產的另類體制(alternative regimes)的社會意義。波普與之前的科學哲學家最鮮明的特徵,就是首重科學整體的合理性與進步,如今這已被特定領域中人對證據和推論關係較為技術性的分析所替代。似乎只剩這個問題︰哲學和社會學的「技術」到底哪個才適切。能夠派生通同共識的考察形式,其方向如何,本該持續且廣泛對話,但這樣的對話卻付之闕如。
認識論──關於知識的理論,如今已經變得比歷史上任何時刻都來得傾向於擦脂抹粉以撐持專業,虛無飄渺地追尋哲學家所謂的「可靠證詞」,而社會學家比較粗魯,稱之為「維護邊界」。孔恩能理解這樣的方案。相較之下,當我在十五年前創建一個稱作「社會認識論」的領域時 ,我這麼定義知識的社會特徵︰一個由許多自利又會犯錯的行動者組成的、先天存在分歧的情境,有賦予它秩序的需求。這則是波普能理解的方案。然而,在藉由社會過程分配的知識系統裡,斷定自發的順從模式,乃是今日大多數自稱社會認識論學者所關切之事︰我應該相信誰?與其為形塑人的行動的種種條件承擔責任,不如將責任委之於人,似乎更能回應這個迫切的問題。政治思想的學生看得出來,孔恩打敗波普,簡直讓社會認識論學者得以向後跳一大步︰畢竟,當科學自有的社會關係構成了一種自然的貴族制度,誰會需要白紙黑字的社會契約來規範科學?
波普認為,非科學家有權批判科學未遵守它自己公開宣稱的標準,這一觀念今天已經很難在學院裡找到。對那些繼承孔恩的冷戰信念,認為常態科學在一個變幻不定的世界裡是座堡壘的人來說,意料之內的是,今日的哲學家因創造論違反演化論而批判創造論,然後才因演化論者違反更屬通則的科學規範而去批判之──此何以波普惡名昭彰。即使今日所謂科學戰爭中白熱化的地盤爭奪,也不過是在比誰更融入所研究的科學︰修幾門科學課程,能不能抵過花幾個月觀察某間實驗室?科學之魂的真誠鬥爭消解為永無止境的資格檢驗,這大多應歸功──抑或歸咎──於孔恩。
最近,暢銷書《維根斯坦的撥火棒》(Wittgenstein’s Poker)述說了波普輸掉的另一場著名辯論。與之有別,他與孔恩的辯論,好歹結果確實重要。隨著波普(及其支持者)的敗北,科學的規範(normative)結構經歷了劇烈的轉變。對波普來說,實際的科學社群只是科學理念腐蝕後的版本;然而,對孔恩來說,經歷史過程躍居宰制位置的科學社群,就是科學理念。隨著孔恩凱旋的足跡,科學逐漸是由典範的血統所證成,而非進步的抱負。
導論
我母親常掛在嘴上的一句喪氣話是「我已經不是當年想成為的那個人了」。當你想到那位後來成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科學辯論的主角時,這句話將會縈繞你心。在他們生命的終了,當這本書開始動筆前不到十載,湯瑪斯.孔恩(Thomas Kuhn, 1922-1996)和卡爾.波普(Karl Popper, 1902-1994)早已不是他們當年想成為的那兩個人了。
今天很難想像那場辯論曾經發生過。孔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最早出版於1962年──銷售了一百萬冊,翻譯成二十多種文字,而且三十幾年來持續榮登十大最常被引用的學術作品。跟來自不同背景的人討論科...
推薦序
導讀
「科學之魂」與我何干?
陳信行(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科學之魂」?對很多生活在二十一世紀初的台灣的人來說,這恐怕是個難理解又無趣的題目。
對於實際在大學理工醫農科系與研究機構工作、在經同儕審查的專業期刊發表研究成果的人(也就是「科學家」)來說,科學是份工作,或許還是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但說它有什麼「魂」,恐怕就太玄了。靈魂是宗教領域的課題吧。實際上,如果把「科學之魂」理解為科學的「本質」,二十世紀初以來,專注探索這個問題的研究者,多半在人文社會學院的科學哲學、科學史、科學與技術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STS)等領域,而非理工醫農學院。換句話說,他們不是狹義的「科學家」。
對於不在上述群體中的人(也就是科學的「素人」、「大眾」、「外行人」)來說,科學是別人的事。你可以被動地在「科技大觀」之類的電視節目裡聽著旁白以一種永遠驚嘆的語調介紹尖端新知,也可能自己必須面對牽涉到某種科學知識的重大抉擇︰例如聽醫師對檢驗報告的判讀來決定是否要接受這種或那種治療。在像重大開發案的環境衝擊、某種食品添加物的潛在健康危害這類的公共議題上,你可能會自己積極地找資料、嘗試判斷各種紛雜資訊的可信度。現在台灣這樣的「素人專家」的確愈來愈醒目可見。但是,你也可能跟很多人一樣,被動地抱怨著「連他們專家都沒有共識,叫我們小老百姓怎麼辦?」。
而對於許多在台灣近三十年來的政治社會變遷過程中成長的人來說,「科學之魂」或是其他相關的概念──「科學精神」、乃至「理性」甚或「科技理性」──總是讓人心生提防。雖然,從五四時代的胡適、丁文江到《自由中國》的殷海光,的確有個二十世紀的東亞知識傳統把「科學」與「民主」當成缺一不可的「現代化包裹」的關鍵成分,認為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是「官大學問大」的專斷獨裁的對立面。
但是,現實教育我們,很多時候,「科學」論述往往是菁英官僚壓制異議的說法,而公眾事務上不容挑戰的科技權威正是威權政體的一部分︰例如據說非常安全可靠的核能電廠和大石化廠、例如老是要人民犧牲權利來成就他們制訂的經濟發展計畫的官員。他們老是把持反對意見的人,尤其是普通百姓,說成是「民粹主義」、「非理性」。也難怪許多台灣人一聞到菁英主義的氣味就反彈;我們太熟悉那種「我是專家、你們不懂啦」的跋扈姿態了。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事關「科技」的事務上,戒嚴時代(也許現在還是),但凡反對政府或財團者都會被官方媒體稱為「偏激、情緒性、主觀」,而站在權勢豪強那邊的人則是「中立、理性、客觀」。這種鮮活的歷史經驗使得「民間力量」(一個含糊多義的詞彙)喜歡「民主」遠勝過「科學」,「科學」彷彿是科技官僚的專利。在這個意義上,「科學」是與「民主」相悖反的︰科學知識告訴我們的是確定而不容挑戰的「客觀事實」,民主程序體現的卻是可以爭論、可以改變、大家說了算數的集體感知。
充滿爭議的學者史帝夫.富勒試圖以這本《孔恩vs.波普》探討的──或者,更正確地說,試圖挑逗讀者去探討的──是個充滿現實性的課題。在「科學」與「民主」糾纏不清之際,本書關注的不僅僅是關於「科學」這種知識及其社會組織,而是更大範圍的關於理性與政治、知識與公共生活之間應該是什麼關係的問題。
富勒出生於美國,前後在哥倫比亞大學與英國劍橋大學就讀,1985年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獲科學歷史與哲學(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HPS)博士學位。與許多同代的HPS學者相似,富勒之後的研究興趣與學術活動轉向結合了HPS與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等領域的跨學科領域︰科學與技術研究(STS)。他於1994年移居英國,任教於華威克大學(Warwick University),並先後獲選為英國皇家文藝學會(Royal Society of Arts)會員與英國社會科學院(UK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院士。雖然富勒著作等身、獲獎無數,他在英美STS領域卻一直是個鬼見愁式的狂狷之士,性好挑起爭論,而甚少附和領域內外的主流意見。1990年代發生的「科學戰爭」(Science War)論戰中,STS和文化研究等學科中的後現代主義者為一端,另一端則多半是出身於自然科學領域的「理性主義者」。富勒兩邊都批評,但兩邊的論者都常認為他是對方的人馬。
2005年迄今,富勒最具爭論性的事蹟之一是公開為「智能設計論」辯護。「智能設計論」是基督教基本教義派的標誌性主張──「創造論」──的晚近版本,認為既然萬物如此美好有序、必然是由智能之神所創,而非如科學家乃至哲學家所云,是非人格化的「自然規律」的結果。此論被大部分知識分子視為蒙眛之說,是極端保守派企圖否定啟蒙時代以來科學進步的愚行。富勒卻認為,雖然他自己不相信此說,但「智能創造論」在知識上也該算是一種科學主張。他的說法引起了政治光譜上從激進到保守、在關於科學的立場上從強烈社會建構論者到「科學至上」論者的各種抨擊。他為什麼會提出這種「政治不正確」到近乎討人罵的主張,從本書的論述中,我們或許可以讀出一些理路來。
導讀
「科學之魂」與我何干?
陳信行(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科學之魂」?對很多生活在二十一世紀初的台灣的人來說,這恐怕是個難理解又無趣的題目。
對於實際在大學理工醫農科系與研究機構工作、在經同儕審查的專業期刊發表研究成果的人(也就是「科學家」)來說,科學是份工作,或許還是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但說它有什麼「魂」,恐怕就太玄了。靈魂是宗教領域的課題吧。實際上,如果把「科學之魂」理解為科學的「本質」,二十世紀初以來,專注探索這個問題的研究者,多半在人文社會學院的科學哲學、科學史、科學與技術研...
目錄
導讀 「科學之魂」與我何干?/陳信行
序 逆向的反序/傅大為
中文版序/史蒂夫.富勒(Steve Fuller)
導論
第1章 茶壺風暴緣何起?
第2章 孔恩與波普:錯認身分的案例
第3章 波普陣營心有疑,孔恩陣營洗清白
第4章 昔日經行處:辯論前史
第5章 辯證法︰科學進步脈動的脈衝
第6章 對此誤解的回馬槍
第7章 為何科學家目無哲學家
第8章 那麼,科學哲學家為何都挺科學?
第9章 壓抑重返︰作為托利派科學史家的哲學家
第10章 辯論中的宗教無意識
第11章 是證據還是決斷讓我們相信?認識論簡史
第12章 孔恩─波普辯論中音容宛在的大學
第13章 波普與阿多諾結盟了︰為實證主義守靈的理性主義左派
第14章 波普與阿多諾分道揚鑣:歷史主義作祟的左翼理性主義
第15章 如何為理念負責──波普之道
第16章 波普式知識分子責任檢測沒過關:羅逖論海德格
第17章 湯瑪斯.孔恩是美國的海德格嗎?
延伸閱讀
詞彙表
導讀 「科學之魂」與我何干?/陳信行
序 逆向的反序/傅大為
中文版序/史蒂夫.富勒(Steve Fuller)
導論
第1章 茶壺風暴緣何起?
第2章 孔恩與波普:錯認身分的案例
第3章 波普陣營心有疑,孔恩陣營洗清白
第4章 昔日經行處:辯論前史
第5章 辯證法︰科學進步脈動的脈衝
第6章 對此誤解的回馬槍
第7章 為何科學家目無哲學家
第8章 那麼,科學哲學家為何都挺科學?
第9章 壓抑重返︰作為托利派科學史家的哲學家
第10章 辯論中的宗教無意識
第11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