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之前,英國和世界均意識到英鎊和英帝國的衰落。在英國政府看來,維持英鎊的強勢地位,是保住英國世界大國地位的最重要保證,而油則是維持英鎊地位的唯一抓手。英國因此花了近二十年的時間,努力去保持其歷史上在中東石油事務上的地位,但最終以失敗告終。《石油英鎊》從英國的石油歧視貿易、英鎊區、帝國特惠區、英伊石油公司等自身努力角度,到伊朗石油國有化運動、蘇伊士運河危機以及重要的石油英鎊儲備國科威特的政策變化這些外部因素角度,全面記錄了在世界格局變化期間,英國如何無力回天,目睹其在中東的石油地位一步步消失、英鎊一步步沒落,最終於1967年結束其掙扎,完全放棄此前努力維繫英鎊的政策並放任英鎊貶值,進而成為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前奏的過程。在闡述英國對外石油關係之餘,全書還貫穿了英美兩國的石油關係以及美元同英鎊的角色轉換,英鎊沒落的同時伴隨着美元的強勢和地位穩固,這恰是對二戰以後國際貨幣體系全面轉軌的詳細梳理。
這本書對理解過去一個世紀強勢貨幣的起落、條件和影響,是不可或缺的知識準備,尤其是對希望實現本幣國際化的國家來說。
史蒂文·加爾珀恩曾在美國國務院歷史文獻辦公室擔任歷史學家,之後成為一名中東問題分析師。
于傑,近代國際貨幣史研究者,譯介“時運變遷”和“日本經濟奇跡”系列圖書。石油美元三部曲屬於“時運變遷”系列。